新四军编制 一个团的编制是多少人

新四军编制介绍

新四军全称“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坚持华中抗日斗争的人民军队。在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形势下,经国民党当局同意,由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湖北、河南、浙江、安徽八省十四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从1937年10月起陆续改编而成。以10月12日为建军纪念日。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张云逸,副参谋长周子昆,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副主任邓子恢。辖4个游击支队,10个团,1个特务营,共10329人。1937年12月25日在汉口建立军部,1938年1月6日移驻南昌。同年3月和4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向敌人后方发展的指示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关于集中整训的命令,军部和第1、第2、第3支队先后到达皖南歙县岩寺地区,第4支队在皖西霍山地区集中后向皖中开进,随后即在长江南北作战略展开。第1、第2支队相继进入苏南,开辟了以茅山为中心的抗日游击根据地,并将丹阳县的抗日武装改编为新四军挺进纵队。第3支队留在皖南担任长江防务。第4支队在皖中、皖东以游击战频繁打击日军。

1939年2月,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到皖南视察,与新四军领导人商定了“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根据这一方针,5月成立江北指挥部,统一领导第4支队和7月新编的第5支队,江北游击纵队。第4支队开辟了以安徽省定远县藕塘为中心的津浦路西抗日根据地。第5支队开辟了以安徽省来安县半塔为中心的津浦路东抗日根据地。江北游击纵队在安徽省长江北岸开展游击战争,保持和皖南的联系。第1支队派出第6团向苏南东部发展,与当地的抗日武装合编为江南人民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直抵上海郊区。1939年9月,江抗西撤到长江中的扬中县与挺进纵队合编,并向苏北发展。10月,第2支队第4团一部北渡长江,在扬州以西改编为苏皖支队,打通了与第5支队的联系。11月,第1、第2支队领导机关合并组成江南指挥部,统一领导在苏南和向苏北发展的部队。这一时期,新四军还增加了两支部队。1938年9月30日,在河南省确山县竹沟镇组建的新四军游击支队东征,开辟了豫皖苏边区抗日根据地,1940年2月正式改称为新四军第6支队,辖3个团和4个总队。1939年1月,在竹沟组成的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大队向武汉外围挺进,先后与豫南、鄂中、鄂东的抗日武装合编为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开辟了豫鄂边区的抗日根据地,辖5个团队和3个游击总队。

1940年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作出八路军应派部队与新四军合力发展华中的部署。八路军第2纵队主力和苏鲁豫支队、陇海南进支队先后越陇海路南下,与新四军第6支队合编为八路军第4、第5纵队。第4纵队执行向西防御任务。第5纵队执行向东发展任务。7月,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率主力北渡长江,改称苏北指挥部;10月在取得黄桥决战的胜利后,与南下支援的八路军第5纵队会师。11月17日,在江苏海安成立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23日迁盐城),叶挺任总指挥,陈毅任副总指挥并代理总指挥,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胡服(刘少奇)任政治委员,统一指挥陇海路以南、长江以北的新四军和八路军部队。留在苏南的新四军第2支队领导机关,组建了新的江南指挥部。1941年1月7日,国民党当局发动皖南事变,围攻奉命北移的新四军军部。叶挺下山谈判被扣。项英、周子昆被叛徒杀害。袁国平在突围时牺牲。1月17日,国民党当局宣布取消新四军番号。1月20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重建新四军军部,任命陈毅为代理军长,刘少奇,赖传珠为参谋长,邓子恢为政治部主任。陇海路以南的新四军和八路军部队,分别改编为新四军第1至第7师和独立旅。全军共9万余人。

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编制名单

(1941年3月皖南事变前)

1937年10月12日在武汉建军,由赣、闽、粤、皖、苏、浙、鄂、豫八省十四个地区红军游击队改编而成。辖四个游击队、十个团、一个特务营,共10329人。

有说“新四军”番号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員会进行改编时,叶挺向蔣提出:我只要第四军的番号(即北代时叶挺所在的铁军----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之番号,为:国民革命军新编新四军);

新四军的活动区域:主要是在江苏`湖北两省及以南地区活动主要包括:湖北`安徽`江苏`江西`浙江等省,特别是江苏安徽两省。

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序列

军部(成立时辖四个支队,十个团,一个特务营,10300人,1939年11月7日增设江南、江北指挥部,后来辖六个支队、挺进纵队、苏皖支队、苏北指挥部)

军长叶挺

副军长项英

参谋长张云逸

政治部主任袁国平

副参谋长周子昆

政治部副主任邓子恢

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新四军分会

书记项英

副书记陈毅

委员项英、陈毅、张云逸、袁国平、周子昆

军部教导大队

大队长赵希仲

政治部主任余立金

新四军教导总队

总队长周子昆(兼)

政委袁国平(兼)

教育长冯达飞

训练处长 赵希仲(叛变)、薛暮桥

政治处主任余立金

队列处长张元寿

特务营(由湘南、闽东游击队组成)

营长林维先

第一支队(成立时2366人,辖第一团、第二团,后辖第一团、新一团、挺进纵队)

司令员陈毅

副司令员傅秋涛

参谋长胡发坚

政治部主任刘炎

第一团(由湘鄂赣边游击队改编而成,1940年7月后,与新一团重建第一支队,受军部指挥)

团长傅秋涛(兼)、江渭清(后)

副团长江渭清

参谋长王怀生

政治部主任钟期光

第二团(由湘赣边、粤赣边、赣东北游击队改编而成,1940年7月,随陈毅渡江北上,由江南指挥部指挥)

团长张正坤(王必成)

副团长刘培善

参谋长王必成

政治部主任肖国生、郭猛

第六团(由闽北游击队改编,原属第三支队管辖,1938年10月,调归第一支队指挥)

团长叶飞

副团长吴琨

参谋长 黄元庆、乔信民(后)

政治部主任阮英平

新六团(原第六团改编为江抗第二路后,新建)

团长段焕竞

副团长陈时夫

挺进纵队(1938年7月,由丹阳抗日武装改编,接受第一支队指挥,辖四个支队,1939年10月,与江抗主力合并仍称挺进纵队,辖四个团3600人,后改为苏北指挥部第一纵队)

司令员管文蔚

政委叶飞

副司令员叶飞

参谋长张震东、张开荆、张藩

政治部主任郭猛、龙树林、陈时夫、姬鹏飞

重建第一支队(由第一团和新一团重新组建)

司令员傅秋涛

副司令员 赵凌波

第一团

团长傅秋涛(兼)、江渭清(后)

副团长江渭清

参谋长王怀生

政治部主任钟期光

第二支队(1800余人)

司令员张鼎臣

副司令员粟裕

参谋长罗忠毅

政治部主任王集成

第三团(由闽西、闽赣边游击队改编而成)

团长黄火星

副团长邱金声

参谋长熊梦辉

政治部主任钟国楚

第四团(由闽西、闽南、浙南等地游击队改编而成,1939年11月,第四团团部和二营改称苏皖支队,向扬州、仪征、天长发展)

团长卢胜

副团长叶道志

参谋长王胜

政治部主任廖海涛

重建第二支队(1940年7月后,第三团与新三团重新组建)

司令员罗忠毅

副司令员廖海涛

参谋长王胜、谢忠良

政治部主任廖海涛

第三团

团长黄火星

副团长邱金声

参谋长熊梦辉

政治部主任钟国楚

新三团

团长巫恒通

政委 陈洪

新四团

团长黄玉庭

政委钟国楚

独立第一团

团长王丰庆

政委陈洪(兼)

独立第二团

团长程维新

政委李复、罗佑福

江南指挥部(1939年四月,第一、二支队领导机关合并成江南指挥部,负责指挥第一、二支队和地方武装,辖三个纵队,9个团,共7000人,1940年7月,江南指挥部率2、新6团北渡长江,与挺进纵队合并,改称苏北指挥部)

苏北指挥部(辖第一、第二、第三纵队、苏皖支队,共14000多人)

指挥陈毅

副指挥粟裕

参谋长罗忠毅

政治部主任刘炎

政治部副主任钟期光

第一纵队(由挺进纵队改编,辖第一、第四、第五团)

司令员叶飞

政委叶飞

参谋长张震东、张开荆、张藩

政治部主任郭猛、龙树林、陈时夫、姬鹏飞

第二纵队(辖第二、第六、第十团)

司令员王必成

政委刘培善

第三纵队(辖第三、第七、第八团)

司令员陶勇

政委刘先胜

苏皖支队(由第四团团部和二营进入扬州、仪征、天长、六合地区改称,后与挺进纵队第三团合并仍称苏皖支队,辖三个营一个特务大队)

司令员陶勇

政委卢胜

副司令员梅嘉生

参谋长张震东

政治部主任卢胜(兼)

崇启海常备旅(1940年10月,由崇明自卫总队改编,辖2个团,后改称苏北第4区游击第3旅)

旅长茅涅

政委韩念龙、李干辉

联抗部队(鲁苏皖边区游击总指挥部直属纵队、鲁苏战区苏北游击指挥部第三纵队,辖4个大队)

司令员黄逸峰

副司令员李俊民

副司令员周至堃

参谋长周至堃(兼)

政治部主任张孤梅

新六团(后建)

苏皖支队

司令陶勇

第三支队(1938年1月组建,辖第五、第六团2100余人,1940年5月,由第三支队组成江南人民抗日救国军东路指挥部,辖第一、第二、第三纵队)

司令员张云逸(兼)

副司令员谭震林

参谋长赵凌波

政治部主任胡荣

第五团(由闽北游击队改编)

团长饶守坤、孙仲德(后)

副团长曾昭铭

参谋长桂逢洲

政治部主任刘文学

第六团(由闽北游击队改编,1938年12月,调属第一支队指挥)

团长叶飞

副团长吴琨

参谋长黄元庆、乔信民(后)

政治部主任阮英平

第一团(1938年9月,第一团调属第三支队指挥)

团长傅秋涛(兼)、江渭清(后)

副团长江渭清

参谋长王怀生

政治部主任钟期光

江南人民抗日救国军东路指挥部(1940年5月,由第三支队组建,辖2个支队,后发展到7个支队,11月,7个支队整编成3个纵队,1941年2月4日,又改为第三支队,3月,被编入第六师)

司令员谭震林

政委谭震林

副司令元何可希

参谋长张开荆

政治部主任谭震林(兼)

政治部副主任吴仲超

第一纵队(由一支队和五支队组成)

司令员夏光

政委刘飞

第二纵队

司令员陈挺

政治处主任张鏖

第三纵队

司令员朱长清

政委温玉成

重建第三支队(由第五团和军部特务团重新组建,后被编入第七师)

司令员张正坤

政委胡荣

参谋长黄序周

政治部主任吴呈如

第五团

团长徐锦树

政委林开枫

特务团(一说挺进团)

团长刘别生

政委张闯初

江北指挥部(负责指挥第四、五支队、江北游击纵队、津浦路东联防司令部、津浦路西联防司令部,所属部队改编为第二师)

指挥张云逸

副指挥徐海东

副指挥罗炳辉

参谋长赖传珠

政治部主任邓子恢

第四支队(1938年2月组建,辖第七、第八、第九团和手枪团,共3100余人,1939年5月政编后,下辖第七、第九、第十四团)

司令员高敬亭、

参谋长胡维先

政治部主任萧望东

第七团(由鄂豫皖边游击队改编)

团长杨克志(叛变)、秦先安(后)

政委曹玉福(叛变)、徐世奎

参谋长林英坚

政治部主任萧望东

第八团(由豫南桐柏山游击队改编,1938年5月,扩为第五支队)

团长周俊鸣

政委林凯

参谋长赵启民

政治部主任徐祥亨

第九团(由鄂豫皖边游击队改编)

团长顾士多

政委高志荣

参谋长唐少田

政治部主任郑重

手枪团(由原红二十八军手枪团和教导大队改编,1939年1月撤编)

团长詹化雨

政委汪少川

改编后第四支队(1939年5月改编,辖第七、第九、第十四、新第九、新十四团,教导大队和地方武装挺进团、淮南抗日游击纵队、江北游击纵队)

司令员徐海东(兼)

政委戴季英

副司令员胡维先

政治部主任张树才

第七团

团长杨克志(叛变)、秦先安(后)

政委曹玉福(叛变)、徐世奎

参谋长林英坚

政治部主任萧望东

第九团(由鄂豫边游击队编成,38年7月撤销,1营改为支队特务营,2营编入第七团,团部保留)

团长顾士多

政委高志荣

参谋长唐少田

政治部主任郑重

第十四团(1939年6月,由第4支队特务营和淮南抗日游击纵队组成,1940年6月编入江北游击纵队为1团)

团长梁从学

政委李世炎

新第九团(由第七团二营和庐江、无为等地游击队组成)

团长詹化雨

政委胡继亭、高志荣

副团长顾士多

新第十四团(由第4支队特务营和地方武装组成)

团长杜国平

政委徐海珊

教导大队(1938年12月,由手枪团改编)

大队长李世安

政委江岚

挺进团

团长成钧、梁从学

政委祝世风、彭胜标

淮南抗日游击纵队(1939年3月,由淮南游击纵队与寿合游击队合并组成)

司令员郑抱真

副司令员梁从学

政委汪少川

江北游击纵队(1938年5月组建,始辖2个大队,8月重新整编,辖三个大队,40年3月,以三个大队为主吸收游击队改编为新七团、新八团、新九团,调整后的江北游击队辖第一、第二、第三团,后改编为第二师第六旅)

司令员孙仲德、谭希林

政委黄岩、孙仲德

副司令员郑抱真

参谋长桂逢洲、朱少清

政治部主任黄贤育、王集成

新七团

团长余龙贵

政委廖成美

新八团 (40年6月,划归第四支队,)

团长孙仲德(兼)

政委杨效椿

新九团(40年6月,2营调入第二团,3营调归第四支队,九团撤销)

团长桂逢洲(兼)

调整后的江北游击纵队

司令员谭希林

政委孙仲德

副司令员郑抱真

参谋长朱少清

政治部主任王集成

第一团(1940年6月,由第十四团编入)

团长张翼祥

政委李世炎、邓少东

第二团(1940年6月,由新七团编入,新九团2营调入)

团长刘龙奎

政委廖成美

第三团(1940年9月,由新八团编入)

团长孙仲德(兼)

政委杨效椿

第五支队(1939年5月,由原第四支队第八团、挺进团、第三游击纵队改编而成,1941年2月,改编为第二师第五旅)

司令员    罗炳辉

政委     郭述申

副司令员周骏鳴

参谋长赵启民、冯文华(后)

政治部主任方毅、张劲夫

第八团

团长周骏明、黄一平

政委刘树藩、陈庆先

第十团(由挺进团改编而成)

团长成均

政委徐祥亨、赵启民

第十五团(由第三游击纵队改编而成)

团长林英坚

政委刘景胜

津浦路东联防司令部(1940年4月18日成立,辖独立一团、独立二团、独立三团、独立四团,1941年3月重建,1942年1月改称改称淮南苏皖边军区,1943年2月改称淮南军区津浦路东军分区)

司令员杨梅生

政委陈庆先、刘顺元

副司令员林英坚、罗占云

政治处主任祝世凤、侯政、王敬群、张树材

参谋长赵俊

独立一团(以第五支队第十五团三营为基础组建)

团长漆德庆

政委朱云谦

独立二团(以第十五团1、2营为基础组建)

团长刘树刚、饶守坤

政委刘景胜

独立三团(以第五支队特务营为基础组建)

团长杨梅生

政委阮贤榜

独立四团(以江北指挥部特务营一个连和天长县地方武装组成)

团长程启文、罗占云

政委侯政、王义勋

津浦路西联防司令部(1940年4月成立,下辖六个独立团和六旅第十八团,1942年1月,改称淮南苏皖边军区,1943年2月,改称淮南军区津浦路西军分区,独立1----5团撤销)

司令员魏文伯、梁从学、郑抱真

政委彭康、谭光庭

副司令员程式、陈庆先

参谋长程式、李国厚、杜国平

政治部主任吕清

独立一团

团长李国厚、蔡家章

政委徐康明

独立二团

团长梅竹樵

政委张方坤

独立三团(由定凤怀县地方武装编成)

团长余海清、雷文学

政委杨杰英

独立四团

团长魏立成

政委张方坤

独立五团

团长谢禄轩

政委许军成

淮西独立团(42年6月成立)

团长李国厚

政委杨效椿

六旅十八团(1941年12月,划归路西联防司令部指挥)

西华人民抗日自卫军(1938年5月组建)

司令员楚博

副司令员胡晓春、侯香山

参谋长沈东平

游击支队(第六)支队(1938年10月,由彭雪枫的游击支队、睢杞太游击第三支队和萧望东先遣大队合并组成,1939年3月整编,辖三个团四个总队,1940年6月27日,与八路军第二纵队南下主力合并为八路军第四纵队)

司令员彭雪枫

政委彭雪枫

副司令员吴芝甫

参谋长张震

政治部主任萧望东

第一团(1939年3月,由第一大队改编)

团长张太生

政委李耀

第二团(1939年3月,由第二大队改编)

团长滕海清

政委谭友林

第三团(1939年3月,由独立营和淮杞地方武装改编)

团长周时源

政委孔石泉

第一总队(前身为永城抗日游击队,1939年8月,被彭雪枫收编,辖四个大队,966人,1939年12月,扩编为两个团,1940年6月27日改编为八路军第4纵队第6旅第17团)

总队长鲁雨亭、刘子仁(后)

政委孔石泉

参谋长许遇之

政治部主任王卓然

第一团

团长刘子仁

政委王静敏

第二团

团长孔庆同

政委肖学林

第二总队(1939年12月,由西华人民抗日自卫军改编而成,辖第四团、第五团,1940年6月27日,改编为八路军第四纵队第五旅第14团)

总队长胡晓初

政委向明、侯政(后)

副总队长侯香山、屈申亭

参谋长周守

政治部主任方中锋、王学武

第四团

团长屈申亭

第五团

团长侯香山

第三总队(1939年12月,由萧县游击支队和宿县独立团合并组成,辖第七团、第八团,1940年6月27日,第八团编入特务团,其余部队改编为八路军第4纵队第6旅第18团)

总队长耿蕴斋

政委谭友林

副总队长顾但容

参谋长黄思沛

政治部主任刘作字、黎同新

第七团

团长赵海风

政委李中道

第八团

团长李时庄

政委周启帮

副团长陈文甫

第四总队(1940年2月,由津浦铁路东新四军和共产党地方武装合并而成,1940年8月,与八路军陇海南进支队合并为八路军第5纵队第3支队)

总队长张爱萍

政委张爱萍

副政委黄春圃

参谋长张震

政治部主任黄春圃

第十团

团长张太生

政委张太生

第十一团

团长赵汇川

政委蔡加金

第十二团

团长徐崇福

独立第一团

团长石青

独立第二团

团长(待补)

独立第一大队

大队长陈凤阳

独立第三大队

大队长田宝湖

政委石林

鄂豫独立游击支队(1939年6月,由鄂中、豫南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组建,下辖5个团)

司令员李先念

政委陈少敏

参谋长周志坚

挺进团

团长许金彪

政委周志坚

副团长杨焕民

参谋长杨焕民

政治部主任杨子明

鄂豫挺进纵队

豫皖苏边区保安司令部(1940年6月组建,辖永城、萧县、宿西、睢杞太独立团、亳北独立大队、特务团,1940年12月撤销)

司令员张震(兼)、耿蕴斋(叛变)

政委吴芝圃

参谋长黄思沛

政治部主任刘作孚

永城独立团

团长寿松涛

睢杞太独立团

团长兰侨

特务团

团长程致远

政委蔡永

信阳挺进队(1938年11月,以竹沟留守处分队与信阳、泌阳等地游击队合并而成)

司令员李德纯

副司令员朱大鹏

参谋长王海山

政治部主任危拱之

鄂东抗日游击挺进队(1938年12月,改称第21集团军独立游击第5大队)

(大)队长张体学

新四军游击第6大队(1939年1月,竹沟留守处两个排和梅店自卫队改编而成)

大队长罗厚福

政委熊作芳、官楚印

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大队(1939年1月,由竹沟留守处两个中队组建)

大队长李先念

参谋长周志坚

江北游击第8大队(1939年5月,由黄梅太白湖地区游击武装改编)

大队长邹一清

政委林桂栖

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1939年6月,由共产党领导的鄂中、豫南武装改编而成,辖七个团队和一个总队,1940年1月,改编为鄂豫挺进纵队)

司令员李先念

政委陈少敏(兼)、陶铸

参谋长杜石公

政治部主任廖毅、郑绍文、雍文涛

第一团队

团长张文津

政委周志坚

第二团队

团长王海山

政委钟伟

第三团队

团长蔡松荣

政委杨焕民

挺进团队(由挺进团组成)

团长许金彪

政委杨子明

第四团队

团长李人林

政委雍文涛

第五团队

团长萧远久

政委刘子厚

信阳三团

团长朱大鹏

政委任质斌

应城抗战自卫总队

总队长许子威

政委

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1940年1月,由豫南、鄂中、鄂东、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改编,辖五个团和三个纵队,1940年8月后,在纵队和团级之间增设支队或指挥部负责指挥团队和地方武装)

司令员李先念

政委朱理治

参谋长刘少卿

政治部主任任质斌

第一团

团长罗厚福

政委方正平、熊作芳

第二团

团长周志坚、徐休祥

政委黄春庭、戈平

第三团

团长肖远久

政委钟伟、王友德

第四团

团长李人林、曹玉清、张水泉

政委罗通、岳林

第五团

团长蔡松荣

政委杨焕民

第六团

团长郭仁泰

政委郑绍文、周志刚

信应游击总队(1940年4月,整编为第七团)

总队长张裕生、黄林

政委刘子厚

鄂东游击总队()

总队长熊作芳、何耀榜

政委程坦

应城抗敌自卫总队()

总队长许子威

副总队长王海山

1940年4月,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整编后,增加如下团级单位:

第七团(1940年4月,信应游击总队整编而成)

团长冯仁恩

政委余孝礼

第八团

团长徐休祥

政委王友德

第九团

团长吴林焕

政委李人林

第十团(由汉阳伪军反正后改编)

团长黄人杰

政委黄春庭

第十一团(由汉阳伪军反正后改编)

团长杨瀛

政委娄光琦

新鄂东独立团

团长易元鳖

政委张体学

襄西独立团

团长毛恺

政委李守宪

第九团

团长吴林焕

政委

新四军组建时的4个主力支队

新四军第一支队

新四军组建时的4个主力支队之一。1938年1月,新四军第一支队正式成立,司令员陈毅,副司令员傅秋涛。下辖第一团(由湘鄂赣边游击队编成)和第二团(由湘赣边、粤赣边及赣东北等地游击队编成),共2300余人。4月于皖南歙县岩寺镇整训后,即向苏南开进,6月进入茅山一带,在镇江、句容、金坛、丹阳地区完成战略展开。随后,与中国共产党的当地组织一起发动群众,组织与扩大人民武装,开展抗日游击战争。至8月底,同第二支队紧密配合,先后取得新丰、新塘、句容、珥陵、高资、仓头、小丹阳、永安桥、江宁、当涂等大小百余次战斗的胜利,迫使日军放弃小据点,集中兵力巩固大据点。1939年4月,陈毅司令员根据周恩来等提出的“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战略任务,率部开辟茅山根据地,并派一部兵力东进作战,向北发展。至1939年11月,在第二支队的配合下,创立了以茅山为中心的抗日游击根据地。同时,第一、第二支队领导机关合并,成立新四军江南指挥部。1940年7月,第二团随陈毅渡江北上后,第一团与新一团重新组建了第一支队,由新四军军部直接领导。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傅秋涛,副司令员赵凌波。皖南事变后,第一支队被编入新四军第一师。

新四军第二支队

新四军组建时的4个主力支队之一。1938年1月,新四军第二支队正式成立,司令员张鼎丞,副司令员粟裕。下辖第三团(由闽西和闽赣边游击队编成)和第四团(由闽西、闽南和浙南等地游击队编成)共1800余人。同年4月于皖南歙县岩寺镇整训后,即挺进苏南,在(南)京芜(湖)铁路和(南)京杭(州)国道(即今宁杭公路)之间的江宁、当涂、溧水、高淳地区完成战略展开。随后,与中国共产党的当地组织一起,放手发动群众,组织与扩大抗日人民武装,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之后与第一支队会合,至8月底,同第一支队紧密协同,先后进行大小战斗百余次,迫使日军放弃小据点,集中兵力巩固大据点。1939年11月,经过艰苦斗争,同第一支队一起创立了以茅山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第二支队第四团一部改称苏皖支队,北渡长江,向扬州、仪征天长地区发展,后来与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所属部队沟通了联系。同月,第二支队与第一支队领导机关合并,成立新四军江南指挥部。1940年7月,陈毅、粟裕率主力渡江北上后,第三团与新三团重新组建第二支队,由新四军军部直接领导,司令员周桂生,政治委员黄火星,副司令员冯达飞。皖南事变后,第二支队被分别编入第一师和第六师。

新四军第三支队

新四军组建时的4个主力支队之一。1938年1月,新四军第三支队正式成立,司令员张云逸(兼),副司令员谭震林。下辖第五团(由闽北游击队编成)和第六团(由闽东游击队编成),共2100余人。4月于皖南歙县岩寺镇整训后,先策应第一、第二支队挺进苏南,随即于7月进入皖南前线作战。同年10月,取得了清水潭、马家园等战斗的胜利,歼灭日伪军300余人。1939年2月至10月,第三支队与军部直属部队在皖南铜陵、繁昌前线作战,协同友军对敌作战200余次,有力地打击了日伪军,并开辟了皖南抗日根据地。1940年5月,由第三支队组成江南人民抗日救国军东路指挥部,司令员谭震林,下辖第一、第二、第三纵队。此后,由第五团和挺进团重建第三支队,由新四军军部直接领导。司令员张正坤,政治委员胡荣。1941年1月下旬,江南人民救国军改编为新四军第三支队。3月被编入新四军第六师。重建的第三支队,后来被编入第七师。

新四军第四支队

新四军组建时的4个主力支队之一。1938年2月中旬,新四军第四支队成立于湖北黄安(今红安县)七里坪。司令员高敬亭,副司令员戴季英。下辖第七团(由鄂豫皖边游击队编成)、第八团(由豫南桐柏山游击队编成)、第九团(由鄂豫皖边游击队编成)、手枪团(由原红二十八军手枪团和部分便衣队组成的一教导大队编成),共3100余人。4月初,由立煌县流波瞳向皖中开进,在舒城、庐江、巢县、无为地区完成战略展开。同年6月至10月,第四支队以伏击、奇袭战术,在大小关、范家岗、棋盘岭、铁树岭、三十里岗、运槽等地对日军连续作战数十次,歼灭日军千余名,击毁军车150余辆,有效地支援了正面战场作战。同时,协同中共皖中工委建立党组织和抗日武装,迅速打开了皖中敌后的抗战局面。1939年5月,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成立后,第四支队进行了整编,司令员由副指挥徐海东兼任,政治委员戴季英,副司令员林维先,下辖第七、第九、第十四团。原第八团扩编为第五支队。此后,经过连续作战和发动群众,建立了以定远东南藕塘为中心的津浦路西根据地。皖南事变后,第四支队和军部特务营被编为第二师。

1941年1月7日,国民党当局发动皖南事变,围攻奉命北移的新四军军部。叶挺下山谈判被扣。项英、周子昆被叛徒杀害。袁国平在突围时牺牲。1月17日,国民党当局宣布取消新四军番号。1月20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重建新四军军部,任命陈毅为代理军长,刘少奇,赖传珠为参谋长,邓子恢为政治部主任。陇海路以南的新四军和八路军部队,分别改编为新四军第1至第7师和独立旅。全军共9万余人。

皖南事变后新四军整编成的7个主力师

新四军第一师

皖南事变后新四军整编成的7个主力师之一。1941年1月下旬,新四军新军部成立。2月,将原苏北指挥部所属部队整编为新四军第一师,师长粟裕,政治委员刘炎,政治部主任钟期光。原第一、第二、第三纵队依次编为第一、第二、第三旅,另辖11个地方独立团。整编后,依托苏中根据地,广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1941年2月至1943年,多次粉碎日伪军的“清剿”,歼敌9600余人。1944年5月至6月,发起车桥战役,歼灭日伪军1000余人,攻克敌据点28处。同年12月,为执行党中央关于向华南敌后发展的方针,粟裕率主力渡江南下,并在天目山地区打退了顽军3次大规模的进攻。同时,留在苏中地区的部队先后发起兴化、泰兴、如皋、盐城、高邮等战役,共歼灭日伪军2.3万余人。全国解放战争时期,相继编入华中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

新四军第二师

皖南事变后新四军整编成的7个主力师之一。1941年1月下旬,新四军新军部成立。2月,将原江北指挥部所属部队编为新四军第二师,师长张云逸(兼),政治委员郑位三,副师长罗炳辉,参谋长周骏鸣,政治部主任郭述申(未到职)。原第四、第五支队和江北游击纵队,依次改编为第四、第五、第六旅,另辖津浦路东联防司令部,津浦路西联防司令部。整编后,即活动于东起运河、西至淮南铁路、瓦埠湖、北临淮河、南濒长江的淮南抗日民主根据地。1941年4月至1943年,先后粉碎日伪军多次“清剿”,共歼灭日伪军1100余人,收复了定远县大桥。1944年春转入攻势作战,直至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全国解放战争时期,被分别编入山东和华中野战军。

新四军第三师

新四军第三师是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重建军部后统一编成的7个主力师之一。

1941年2月以八路军第五纵队为基础编成。师长兼政治委员黄克诚,参谋长彭雄,政治部主任吴法宪。下辖第七旅,旅长彭明治,政治委员朱涤新;第八旅,旅长田守尧,政治委员吴信泉;第九旅(1941年9月与第四师第十旅对换建制),旅长张爱萍,政治委员韦国清;盐阜军分区(1941年6月组成),司令员洪学智;淮海军区(1941年3月组成),司令员罩健,政治委员金明;皖东北保安司令部,副司今员常玉清。第七、第八旅活动于苏北淮海、盐阜区,第九旅到皖东北。1942年11月成立苏北军区(亦称盐淮军区),第三师师部兼军区机关。1944年9月,第七旅奉命西进淮北,归四师指挥。1945年4月,以淮海第二、三支队组成独立旅,南下皖江归七师指挥。同年9月,第七旅和独立旅归还三师建制。1945年8月,为保证丰力部队大规模机动,第三师师部免兼苏北军区,第八旅和第十旅分别免兼盐阜和淮海军区。1945年10月,第三师所属部队共3.7万余人,分作两个梯队开赴东北。

新四军第四师

 新四军第四师是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重建军部后统一编成的7个主力师之一。1941年3月由八路军第四纵队改编而成。师长兼政治委员彭雪枫(后邓子恢任政治委员),参谋长张震,政治部主任肖望东(吴芝圃代)。下辖第十旅,旅长刘震,政治委员康志强(后金明);第十一旅,旅长滕海清,政治委员孔石泉;第十二旅,旅长谭友林(饶子健代),政治委员赖毅;肖县独立旅,旅长钟汉民,政治委员李中道,1941年5月,为精简机关,充实部队。将第十二旅机关撤销,所属第三十四、三十五团直属师部指挥。同年9月,第十旅与第三师第九旅对换建制。1941年11月7日成立淮北军区,第四师师部兼军区机关。1944年9月彭雪枫牺牲,由张爱萍继任师长,韦国清为副师长。1945年10月,第四师第九旅开赴山东编入第二纵队,其余机关、部队留华中。11月,以第十一、十二旅各两个团及淮北路东1个团,合编为华中野战军第九纵队。

新四军第五师

 新四军第五师是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重建军部后统一编成的7个主力师之一。

1941年4月由豫鄂挺进纵队改编。最先也起源于竹沟,李先念率部出发向江汉一带发展而来。师长兼政治委员李先念,参谋长刘少卿,政治部主任任质斌。下辖第十三旅,旅长周志坚。政治委员方正平;第十四旅,旅长罗厚福,政治委员张体学;第十五旅,旅长王海山,政治委员周志刚;第一游击纵队,司令员杨经曲,政治委员张执一;第二游击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黄林。同年9月由鄂东地方武装组成第三游击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何耀榜。11月,第三游击纵队与第十四旅第四十团合编为特务旅,旅长罗厚福,政治委员何耀榜。1942年4月,为适应对敌斗争需要,将第十三旅作为师的机动部队,其余部队均作为地方部队,成立5个军分区。1945年5月,鄂豫皖湘赣军区成立,第五师师部兼军区机关。下辖1个主力旅(第十三旅),9个军分区。1945年10月,李先念率第五师与八路军南下支队(第三五九旅主力),河南军区部队,在桐柏县子合,组成中原军区,归中央军委直接指挥。

新四军第六师

新四军第六师是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重建军部后统一编成的7个主力师之一。

1941年3月由原江南指挥部所属部队及江南人民抗日救国军等部合编而成。师长兼政治委员谭震林,参谋长罗忠毅。下辖第十六旅,旅长罗忠毅(兼),政治委员廖海涛;第十八旅,旅长江渭清,政治委员温玉成;江南东路保安司令部,司令员何克希,政治委员吴仲超;江南西路保安司令部,司令员韦永义。同年11月1日,中央军委决定,第一、第六两师领导机关对内实行合并,归粟裕指挥。对外仍保留第六师番号。此后,第六师第十八旅划归第一师建制,第十六旅归第一师指挥。1945年1月成立苏浙军区时,第十六旅编为第一纵队,后组成华中野战军第六纵队。

新四军第七师

  新四军第七师是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重建军部后统一编成的7个主力师之一。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在皖江地区创建抗日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的新四军主力部队。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命令,活动于皖江地区(安徽省境内长江沿岸)的无为游击纵队、新四军第3支队挺进团及皖南事变突围出来的部队编成的第19旅及挺进团,组成新四军第7师。张鼎丞任师长(未到职),曾希圣任政治委员,李志高任参谋长,何伟任政治部主任。全师共3000余人。

第7师在抗日战争中,共歼灭日伪军2万余人。到大反攻前,主力部队发展到2万余人,组建地方武装7100余人。

重建新四军序列旅以上编制名单

皖南事变后,蒋介石取消了新四军编制,1941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命令以华中总指挥部为基础,重建新四军军部。1941年3月,中共中央决定,重建新四军,由陇海路以南的新四军和八路军部队改编,全军七个主力师,共9万人.

重建新四军代军长陈毅

新四军军部

代军长陈毅

政委刘少奇

副军长张云逸

参谋长赖传珠

政治部主任邓子恢

第一师(由原苏北指挥部所辖部队和第一支队、第二支队一部分合并改编,辖三个旅和十一个独立团,1941年4月,师部兼苏中军区机关,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军分区和联抗司令部、抗大九分校等地方组织,1942年主力部队地方化,各旅只保留一个主力团,其余和地方武装组建了12个独立团和3个海防团,1942年10月,和第六师领导机关合并粟裕任指挥兼政委)

师长粟裕、叶飞(1944年12月任)

政委刘炎、谭震林(1942年3月任)

副师长叶飞(1942年11月任)

参谋长张震东(1942年11月任)

政治部主任钟期光

第一旅(由第一纵队改编,辖三个团和特务营,1942年主力部队地方化,保留第一团,兼第三军分区,1944年12月,辖第一团、特务团、江高独立团,后改为一师教导旅,又改为苏浙军区第4纵队)

旅长叶飞

政委叶飞

副旅长张藩(1941年11月任)

参谋长张藩

政治部主任吉洛(即姬鹏飞)

第一团(1942年抽出一个营加强地方武装,与第二团合并仍称第一团)

第二团(1942年与第一团合并,称第一团,番号取消)

第三团(1942年与泰东警卫团合并,称泰东警卫团,番号取消)

第二旅(由第二纵队改编,辖三个团和特务营,兼第二军分区,1943年,南下与第16旅合并,番号撤销,称第16旅)

旅长王必成

政委刘培善

副旅长段焕竞

参谋长杜屏

政治部主任陈时夫

第四团(1942年与第五团、特务营合并,仍称第四团)

第五团(1942年与第四团合并,番号撤销)

第六团(1942年抽出一个营改称特务营,其余与地方武装合编为台北独立团、兴化独立团)

第三旅(由第三纵队改编,辖三个团和特务营,兼第四军分区,1942年主力部队地方化,保留第七团,1944年辖第七团、第一特务团、第四特务团,后改称苏浙军区第3纵队)

旅长陶勇

政委刘先胜

参谋长张震东

政治部主任卢胜

第七团(1942年抽出一个营充实地方武装,其余与第八团2个营、特务营合编为第七团)

第八团(1942年抽出1个营充实地方武装,其余2个营并入第七团,番号撤销)

第九团(1942年,充实地方武装,番号撤销)

联抗司令部(统战性质,辖四个大队,1944年10月取消)

司令员黄逸峰(以国民党战地指导委员会委员身份出任)

副司令员李俊民

副司令员周至堃

参谋长周至堃

政治部主任张孤梅

抗大九分校(辖3个大队1个中队和1个直属党训队,1200人,1944年5月转为苏中公学)

校长粟裕

政委粟裕

副校长刘季平(1943年2月任)

教育长张日清、杜屏

参谋长廖昌金(1943年2月任)

政治部主任谢云晖、张崇文

政治部副主任 刘亚奇、姚耐

12个地方独立团

3个海防团

第二师(由改编后第四支队、第五支队、江北游击队和军部特务营改编,辖第四、第五、第六旅、津浦路东联防司令部、津浦路西联防司令部,淮南行政公署成立后,方毅任行署主任)

师长张云逸(兼)

政委郑位三

副师长罗炳辉

参谋长周骏民

政治部主任郭述申(未到任)

政治部副主任 张劲夫

四三年成立淮南军区后

师长     罗炳辉

政委     谭震林

参谋长    刘振纪

副参谋长   詹化雨

政治部主任  萧望东

政治部副主任 余立金

第四旅(由第四支队改编,辖三个团,1943年9月兼津浦路东军分区,1945年10月编入津浦前线野战军第二纵队,仍称第4旅)

旅长     梁从学、朱绍清

政委王集成、张劲夫、陈光、高志荣

副旅长吴世安

参谋长詹化雨、黄序周、秦贤安

政治部主任王集成(兼)、李世炎、徐海珊

第十团

第十一团(1942年第十二团部分人员编入)

第十二团(1942年撤销,所属人员分别编入第十一团和五旅第十四团、六旅第十七团、1945年恢复番号)

第五旅(由第五支队改编,辖三个团,1943年2月兼津浦路东军分区,9月改兼路西军分区,1945年10月北上鲁南,编入第二纵队,仍称第五旅)

旅长     成钧

政委     赵启民

副旅长詹化雨、张翼翔

副政委黄岩(1943年9月任)

参谋长    张元寿

政治部主任  侯政、汪少川、邓少东

第十三团

第十四团

第十五团(1942年所属第1、第3营分别编入第十三团、第十四团,第2营和第六旅第十七团和并为第十五团)

第六旅(由江北游击队和军部特务营改编,辖三个团,1943年2月兼津浦路西军分区,1943年9月建制撤销,1944年12月重建)

旅长     谭希林、陈庆先

政委     谭希林、黄岩

副旅长张翼翔、李国厚

副政委刘额标

参谋长    朱绍清、饶守坤

政治部主任  徐祥亨、汪少川

第十六团

第十七团(1942年番号撤销,与五旅第十五团第2营合并,改为五旅第十五团)

第十八团(1942年底,调归津浦路西联防司令部指挥)

重建第六旅(1944年12月恢复第六旅建制,兼津浦路西军分区,辖第十七团、第十八团、淮西独立团和地方武装)

旅长     陈庆先

政委     黄岩

副旅长李国厚

副政委刘额标

参谋长    饶守坤

政治部主任  汪少川

第十七团

第十八团

淮西独立团

巢北支队

定合支队

定凤怀总队

定远总队

定凤嘉总队

滁县总队

全椒总队

淮南独立旅(1945年8月,由路东部队组建)

旅长     罗占云

政委     李世炎

参谋长    谭知耕

政治部主任  王敬群

津浦路路西联防司令部

司令     郑抱真

政委     谭光廷

副司令员   陈庆先

参谋长    李国厚

独立一团

独立二团

独立五团

津浦路路东联防司令部

独立三团

独立四团

第三师(由八路军第五纵队改编而成,辖三个旅、盐阜军分区、淮海军区、皖东北保安司令部)

师长黄克诚

政委黄克诚

参谋长彭雄

政治部主任吴法宪

第七旅(1941年由八路军第五纵队第一支队编成,辖三个团,1944年9月归第四师指挥,1945年9月,恢复三个团建制,11月开赴东北,编入东北民主自治军)

旅长彭明治

政委朱涤新、郭成柱(代)

副旅长田维扬、胡炳云

参谋长黄炜华

政治部主任郭成柱

第十九团

第二十团

第二十一团(1943年,分散编入淮海军分区第四支队、盐东、盐城、建阳总队等地方武装)

第八旅(1941年2月,由八路军第五纵队第2支队编成,辖三个团,兼苏北军区盐阜军分区,1945年8月,开赴东北,编入东北民主自治军)

旅长田守尧(牺牲)、张爱萍(兼)、张天云

政委吴信泉、李雪三、张爱萍(兼)、李雪三

副旅长常玉清

参谋长常玉清(兼)、胡继成

政治部主任李雪三、陈志方

第二十二团

第二十三团(1945年9月,留在山东作战,盐阜军分区射阳警卫团变为第二十三团)

第二十四团(1942年4月,分散编入射阳、阜宁、涟东大队)

第九旅(1941年2月,由八路军第五纵队第3支队编成,辖3个团,9月调归四师建制,兼淮北军区第一军分区,1945年10月北上山东,改编为津浦前线野战军第2纵队第九旅)

旅长张爱萍、韦国清、滕海清

政委韦国清、康志强

副旅长张震球(1942年任)

参谋长杨志雄、刘清明

政治部主任张震球、张震环

盐阜军分区

司令员洪学智

淮海军区

司令员覃建

政委金明

皖东北保安司令部

副司令常玉清

独立旅(由淮海第二、三支队组成,后归第七师指挥)

第四师(由八路军第四纵队改编而成,辖第十旅、第十一旅、第十二旅、萧县独立旅)

师长彭雪枫(彭雪枫牺牲后,张爱萍任师长)

政委彭雪枫(邓子恢)

副师长韦国清(彭雪枫牺牲后)

参谋长张震

政治部主任 萧望东(吴芝圃代)

第十旅(1941年2月,由八路军第四纵队第四旅改编而成,辖第二十八 团、第二十九团,1941年9月,与第三师第九旅对换建制,兼苏北军区淮海军分区,1945年9月28日后改辖第28、第29、第30团,11月北上东北,改编为东北民主自治军)

旅长刘震、钟伟

政委康志强(金明)、王凤梧

参谋长沈启贤

政治部主任 高农斧

第二十八团(1942年,第1营、第3营并入第二十九团,第二营充实到淮海独立团、滨海大队和沭河大队)

第二十九团(1942年11月,和第七旅第二团与地方武装整编为第1、2、3、4四个支队,1945年4月,2、3支队合编成第三师独立旅,1、4支队改编成新1、新2团)

新四军编制 一个团的编制是多少人

第三十团(第十一旅第三十三团调入)

第十一旅(1941年2月,由八路军第四纵队第五旅改称,辖三个团,兼淮北军区第2军分区,1945年11月编入华中野战军第九纵队)

旅长滕海清

政委孔石泉

副旅长张太生

政治部主任 黎同新

第三十一团(1941年6月,第十二旅第三十五团一部分编入)

第三十二团(1941年6月,第十二旅第三十五团一部分编入)

第三十三团(1941年6月,调归第十旅建制)

旅独立团(1944年1月,淮北军区第2军分区独立团第二、第三营和陇海大队合并而成)

第十二旅(1941年2月,由八路军第四纵队第六旅改称,辖2个团和萧县独立旅,1941年5月撤销,所属34、35团归师部指挥)

旅长谭友林、饶子键

政委赖毅

副旅长黄思沛

参谋长黄思沛(兼)

政治部主任 刘作孚

萧县独立旅

旅长钟汉民

政委李中道

第三十四团

第三十五团

重建第十二旅(1945年8月重建,辖三个团,11月,第三十四、三十六团编入华中野战军第九纵队,第三十五团开往路西扩大成独立旅)

旅长饶子键

政委张太生

参谋长张登先

政治部主任 王学武

第三十四团

第三十五团(由宿东游击队改编)

第三十六团(由萧县、铜山独立团合并而成)

第五师(由豫鄂挺进纵队改编,辖第十三旅、第十四旅、第十五旅、特务旅、第一、第二、第三游击纵队)

师长李先念

政委李先念(朱理治)

参谋长刘少卿

政治部主任 任质斌

第十三旅(由鄂豫挺进纵队第一支队改编,辖三个团,1945年10月,编入中原军区第二纵第十三旅)

旅长周志坚、周志刚

政委方正平

副旅长肖远久、黄林

政治部主任 栗在山

第三十七团(由第一支队第二团改称)

第三十八团(由第一支队第三团改称)

第三十九团(由挺进纵队第五团改称)

第十四旅(由挺进纵队一部改编而成,辖三个团,1942年4月番号撤销,所属部队归第五军区指挥,1945年10月,分别被编入中原军区第二纵队第十四旅、鄂东军区独立第二旅)

旅长罗厚福、吴林焕

政委张体学

副旅长吴林焕

政治部主任 夏农苔

第四十团(由平汉支队第一团改称,1941年11月,编入第五师特务旅第一团,广济独立团改称第四十团)

第四十一团(由黄冈地方武装改编)

第四十二团(由挺进纵队第九团改称)

第十五旅(1941年4月,由鄂豫挺进纵队一部改编,辖3个团,1942年4月成立第三军分区,番号撤销,1943年9月,重建第十五旅)

旅长王海山、杨经曲

副旅长王海山(杨经曲任旅长后改任)

政委周志刚

副旅长朱立文

参谋长张文津

政治部主任 张执一

第四十三团(由额与挺进纵队第六团改称,后隶属第三军分区)

第四十四团(由额与挺进纵队第十团改称,后隶属第三军分区)

第四十五团(由额与挺进纵队第八团改称,后隶属第三军分区)

重建第十五旅(1943年9月,重建第十五旅,后又并入第三军分区)

旅长吴林焕

政委方正平

第三十九团

第四十四团

第四十五团

特务旅(1941年11月,由第十五旅第四十四团和第三游击纵队一部改编,1942年4月特务旅撤销)

旅长罗厚福

政委何耀榜

第一团

第三团

第一游击纵队

司令员杨经曲

政委张执一

第二游击纵队

司令黄林

政委黄林

第三游击纵队

司令何耀榜

政委何耀榜

第六师(第三支队和第二支队一部分改编,辖第十六旅、第十八旅、江南东路保安司令部、江南西路保安司令部,后师领导机关与第一师实行内部合并,归粟裕指挥)

师长谭震林

政委谭震林

参谋长罗忠毅

政治部主任

第十六旅A(由新四军第二支队一部分改编,辖3个团,1943年1月与第二旅合并仍称第十六旅)

旅长罗忠毅(兼)、黄玉林(代)、谭震林(兼)、钟国楚

政委廖海涛、钟国楚、江渭清

政治部主任 钟国楚(兼)

第十六旅B(1943年1月,第二旅并入第十六旅,1945年1月,改称苏浙军区第一纵队)

旅长王必成

政委江渭清

副旅长钟国楚

参谋长张开荆

政治部主任 魏天禄

副参谋长陈铁军

第四十六团

第四十七团

第四十八团

第十八旅(1941年2月,由新四军第三支队改编,辖三个团,1941年11月,改属第一师,兼苏中军区第一军分区,1945年6月,改为苏中军区教导第二旅)

旅长江渭清、温玉成、刘先胜、刘飞

政委温玉成、韦一平、陈时飞

参谋长光夏

政治部主任 张英、刘文学

第五十一团(1942年4月,第五十三团番号撤销后,划归第十八旅建制)

第五十二团(1941年5月抽出一个营编入第五十一团,9月,五十三团第一营补入)

第五十三团(1941年9月,番号撤销,第1、2营分别编入第五十二团、第五十四团)

第五十四团(1941年9月,五十三团第2营补入,后调出二个营给五十二团,其余部队和高宝地方武装合并成立高宝独立团)

江都警卫团(1942年10月,以五十二团一个营和原江都警卫团合并而成)

江南东路保安司令部

司令何克希

政委吴仲超

江南西路保安司令部

司令韦永义

第七师(由重建的第三支队改编,开始只有四个团和一个教导大队,后整编成三个旅)

师长张鼎臣(未到任)、谭西林(代)

政委曾希圣

参谋长李志高

政治部主任 何伟

第十九旅(1841年4月成立,辖三个团,1942年4月,番号撤销,所辖三个团编入第七师含和、沿江、皖南支队,1945年6月,番号恢复,仍辖第五十五团、第五十六团、第五十七团,9月编入津浦前线野战军第七师第十九旅)

旅长孙仲德

政委曾希圣(兼)

参谋长林维先

政治部主任 何伟(兼)

第五十五团(1943年2月,编入沿江支队)

第五十六团(1943年2月,编入含和支队)

第五十七团(1941年9月成立,1943年2月,编入皖南支队)

第二十旅(1945年10月,由第七师皖南支队扩编组建,辖三个团,12月北上鲁南,改称津浦前线野战军第七师第二十旅,后与第二十一旅合并,改编为中原野战军第六师第十七旅)

旅长梁金华

政委黄耀南

参谋长周绍昆、李相庭

政治部主任 高立中

第五十八团

第五十九团

第六十团

第二十一旅(1945年10月,由含和支队和沿江支队一部合并改编而成,辖三个团,12月北上鲁南,改称津浦野战军第七师第二十一旅,10月与第二十旅合编)

旅长马长炎

政委黄先

副旅长傅绍甫

副政委何志远

参谋长陈仁洪

政治部主任 杨汉林

第六十一团

第六十二团

第六十三团

独立旅(1941年2月,由八路军第115师第五旅改编,辖三个团,1942年北上山东,改编为八路军115师教导旅第五旅)

旅长梁兴初

政委罗华生

副旅长吴世安

参谋长李梓(榨)斌

政治部主任 刘兴元

第一团(由八路军第十三团改称)

团长胡大荣

政委覃士冕

第二团(由八路军第十四团改称)

团长江曼元

政委叶绍贤

第三团(由淮海地区淮河大队改编)

团长吴觉、吴德政

政委晏成山、袁功庭

含和支队(1943年2月成立,由第五十五团、五十六团和含和独立团合并组建,辖五个大队)

司令员孙仲德

政委孙仲德(兼)、黄火星、张铚秀

沿江支队(1943年2月成立,由第五十五团和皖中地方武装合并组建,辖五个大队)

司令员林维先

政委林维先(兼)

皖南支队(1043年2月成立,由第五十七团、繁昌、铜陵等地方武装合并组建,辖五个大队)

司令员梁金华

政委黄耀南

抗日军政大学第五分校(1940年11月,由新四军苏北军政学校和八路军五纵队教导队合并组建,辖六个大队,2000人)

校长陈毅(兼)

政委陈毅(兼)

副校长赖传珠(兼)

副校长冯定

副校长洪学智

政治部主任 余立金

教育长谢祥生

特务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74646.html

更多阅读

一寸照片的尺寸是多少及制作方法 photoshop一寸照片制作

一寸照片的尺寸是多少及制作方法——简介有时我们需要制作一寸的证件照,一寸照片的尺寸2.5*3.5cm 像素413*295,今天小编就和大家用photoshop来自作一寸照片。一寸照片的尺寸是多少及制作方法——一寸照片的尺寸制作方法一寸照片的尺

声明:《新四军编制 一个团的编制是多少人》为网友金牌男神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