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附中校友赵柏闻获评世界杰出青年科技创新家 北航杰出校友

梦里江河的话:

转载中新社今天的报道,以及京华时报2011年关于他为什么放弃高考的采访,以及链接我博客里以前的内外报刊报道。


人大附中校友赵柏闻获评世界杰出青年科技创新家 北航杰出校友

世界杰出青年科技创新家公布 中国青年21岁最小

2013年08月23日02: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旧金山8月22日电(记者刘丹) 世界权威科技杂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技商评》公布2013年度杰出青年科技创新家名单,35名年纪在35岁以下的青年入选。其中有6名华人学者,包括2名中国内地研究人员。中国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的赵柏闻只有21岁,年龄最小。

  

6名华人学者分别是南加州大学电脑系助理教授李浩(音译),麻省理工学院大脑及认知科学系助理教授张峰(音译),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纳米工程系副教授张良方,中国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赵柏闻,斯坦福大学机械工程系副教授郑晓琳和微软亚洲研究院(北京)城市项目总设计师郑宇。

  

主办单位表示,上述获奖人代表了各自领域最领先的研究和发现。他们将于今年10月9日至11日出席在波士顿举行的年度大会及颁奖活动。

  

出生于1992年的赵柏闻原是北京人大附中高中生,高中没毕业就放弃学习到世界最大基因测序公司深圳大华基因研究院从事研究,目前是人类认知能力的基因组学分析科研项目的团队带头人。

  

在接受中新社记者电话采访时,毕业于中国清华大学的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纳米工程系副教授张良方介绍说,他在纳米医学研究领域的成果可追溯到2011年。他和团队成功研究出纳米海绵这样一种纳米颗粒,这种颗粒包覆有红细胞膜,可去除体内毒素,能够用于对抗细菌感染。

  

今年4月,他的这项研究发表在《自然纳米科技》杂志,被认为是利用纳米医学技术抗癌最具特点的领先成果。

  

张良方说,抗癌药毒性很大,不仅杀死癌细胞,也会杀死正常细胞。这种纳米海绵在人体血液中可循环很长时间,如果在里面装上高效抗癌药,可达到药物的缓释作用和靶向传递。

  

《科技商评》于1899年创刊,是世界最悠久的权威科技杂志,重点关注能源、生物医学、环境、电子通讯、商业等领域的科技创新和发展对商业及社会的巨大影响力。

  

自1999年起,《科技商评》每年在世界范围内评选100名35岁以下青年创新家,2005年缩减为35人。华裔学者和企业家每年均入选,雅虎创办人杨致远是第一届获奖者。(完)

源地址:http://www.chinanews.com/sh/2013/08-23/5196500.shtml

高考之外别样人生

http://www.jinghua.cn2011-06-08来源:京华时报 记者: 张灵


人大附中毕业生赵柏闻。本报记者 张斌 摄


放弃高考

用别人准备高考和读大学的时间来做一些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5月31日,记者第一次见到赵柏闻时,他正在北京出差,背着一个小背包,风风火火的样子。18岁的他有着超出同龄人的成熟。

谈起两年前所做出的那个惊人之举,赵柏闻的神情轻松。他笑称自己一直是个“非常规”的学生,所以选择了一条非常规的路。

从初三暑假起,赵柏闻开始在中国农科院的一家研究所实习。两年多,他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很多分子植物学实验,并有机会参与了国际黄瓜基因组测序计划,并作为作者之一在国际知名科学期刊《自然遗传学》上发表了研究论文。

高二暑假,研究所导师推荐赵柏闻去总部在深圳的华大基因研究院实习。华大基因是世界最大的基因组学研究中心,曾代表中国承担人类基因测序计划而闻名。在华大实习的两个月间,赵柏闻认识了不少年轻的科学精英,也深刻感受到基因研究的魅力。他做出了一个大胆决定:放弃高考,留在华大做研究。“我想用别人准备高考和读大学的时间来做一些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昨天,南科大45名学生放弃了高考。其实,在他们之前,已经有人走上了放弃高考的那条路。毕业于人大附中的赵柏闻就选择了另一种可能。

高二,赵柏闻决定放弃高考,从事自己痴迷的基因科学研究。因为无法突破高考体制限制,虽然校长向国内知名高校推荐,但不参加高考,赵柏闻无法就读任何一所大学。如今,刚满18岁的赵柏闻已成为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最年轻的科研人员,并被香港中文大学录取。

学校支持

你是真的想搞科研还是出国?需要我说服你父母吗?

决定放弃高考,面临的问题就是说服父母和学校。虽然反对,但看到赵柏闻态度坚决,父母只能接受。

升入高三,赵柏闻在父母的陪同下找到刘彭芝校长。刘校长听完赵柏闻的讲述后,只问了他一个问题:“你是真的想搞科研还是想出国?”赵柏闻坚定地回答:“搞科研!”“好,那我支持你!”她看了看陪同赵柏闻来的父母,问:“你把父母带来是什么意思?需要我说服他们吗?”回想起这一幕时赵柏闻充满感激。

赵柏闻回深圳后,刘校长想尽办法为他的前途铺路。她多次向国内知名高校推荐赵柏闻,但因为无法突破高考体制限制,这些高校都无法录取。2009年,北大首次实行校长推荐计划,刘校长第一个想到了赵柏闻。但赵柏闻谢绝了。

初入社会

一个下午解决问题,得到“特种兵团”认同。

在华大基因,用于科学研究的地方被称为“特种兵团”,这里会集了一批“天才”和“牛人”。

赵柏闻进入“特种兵团”的过程颇具戏剧性。刚进入华大实习时,赵柏闻向院长提出,想去更新鲜的部门看看。于是,他被分派到了“特种兵团”。

到“特种兵团”后,项目负责人并没特别重视这个高中生,先是给了他一本生物信息学书籍让他自学。三天后,赵柏闻看完了这本书,要再找点事情做。项目负责人随手给了赵柏闻一道题目,规定他两周或一个月后做出来。赵柏闻花了一个下午就做出了答案,当时就把这群“特种兵”震住了。这道题正是当时“特种兵团”要解决项目中的一个环节,普通研究人员也需要做一段时间。这件事,让华大认同了赵柏闻的能力。

书写传奇

担纲“人类认知能力与基因的关联”项目负责人。

18年的成长经历,赵柏闻做得最多的就是“突破传统”。赵柏闻喜欢科研,但他从不参加竞赛,他说不需要用那些证书来证明自己。他弹一手好钢琴,但却很排斥把这个爱好说成特长,“这只是一种放松方式”。

令赵柏闻庆幸的是,一路走来遇到了很多愿意帮他突破的师长。如果不是当初人大附中支持他在高三关键期放弃高考,如果不是华大愿意吸纳还未高中毕业的他来做科研……如今的赵柏闻可能是某个名校里一名普通的大学生。

到华大一年后,赵柏闻得到了一个新的任务——担纲“人类认知能力与基因的关联”项目负责人。华大之所以选择他做负责人,是因为这个项目是他提出的。

年轻的赵柏闻已在世界最大的基因组学研究中心挑起了大梁,书写着一段新的传奇。

不想用我的经历批判高考

■对 话

记者:当初决定放弃高考时有压力吗?

赵柏闻:肯定有,但做出这个决定也很慎重。我就是想做一些科研工作,华大所从事的基因研究是目前最前沿的科学,我对此很感兴趣,觉得是个机会。

记者:值得让你牺牲高考、甚至上大学的机会?

赵柏闻:我不反对高考,只是觉得高考很无聊。因为高考那些东西顶多准备3个月就够了,要拿出来一年准备是一件很无聊的事。高三那一年我干了很多比准备高考有意思的事。别人参加高考是他的自由,我不参加高考是我的自由。

记者:这个决定其实也很有风险。

赵柏闻:风险肯定有,说句实在话,我一直就没想高考。我并不想用我的经历来对现在的高考制度做批判,只是因为自己的原因,为了达到做科研目的,脱离了现有的教育制度。

记者:听说你被香港中文大学录取了?

赵柏闻:对。华大与香港一些高校有业务合作,我也接触到港中大的一些教授,他们向港中大的校长推荐了我,加上我符合他们申请的条件,就把我录取了。不过,我办理了延期入学。

记者:你会去上大学吗?

赵柏闻:应该会去吧。我从来不反对上大学,大学能学到非常多的东西。大学和中学知识获取模式不一样,是以兴趣为导向获取知识的一个过程。

记者:这两年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赵柏闻:这种经历很难得。就像现在,我独立负责一个项目,完全靠自己去协调,从头到尾参与整个项目,很多大学生物专业的学生读到博士也不一定有这样的机会。这两年太值了,比上学值多了。

记者:对那些正在参加高考的学弟、学妹们,你有什么祝福给他们?

赵柏闻:把眼界放开一些,世界很精彩。

源地址:http://epaper.jinghua.cn/html/2011-06/08/content_668175.htm

天才是怎么造就的?外媒报道赵柏闻的成长和科研

2013-08-18 10:59

我儿子以前在人大附中听过赵柏闻的讲座,去年到香港科技大学之后因一就读于香港城市大学的人大附中学长而认识了赵柏闻,今年春假期间又去赵柏闻那儿去玩,还“现场考察...

查看全文>>

如何平衡科学探索与升学考试?“小诺贝尔奖”背后

2011-06-03 11:41

学生赵柏闻17岁时就曾经参与科研项目研究,目前正在着手研究人类IQ与基因的关联,年纪轻轻的他已在世界上最大的基因组学研究中心挑起大梁。但让刘彭芝十分惋惜的是...

查看全文>>

19岁少年高中肄业领导基因探索团队:为理想退学,为理想求学

2011-11-14 08:07

梦里江河的话:赵柏闻2010年春曾回人大附中给高二、高一、初二、初一部分学生做讲座。刘彭芝校长在会上说:“将来想得诺贝尔奖的同学,请站起来。”几十个初中生立马...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74747.html

更多阅读

人大附中学子成长路:从“数学天才”到“金融英才”

20年辉煌之路:从“数学天才”到“金融英才”发布日期:2010-05-0719:30:22  IDG资本创始合伙人杨锐(图片来源:凤凰网财经)杨锐,1986-1991年就读于人大附中第二届数学实验班。随后考取北京大学化学系。1996年北大本科(含一年军训)毕业后

亚洲新飞人张培萌曾是人大附中特长生 人大附中 特长生

梦里江河的话:可能有的网友会问,你怎么不说李某某也曾是人大附中特长生呢?其实我有两篇博文的内容是专讲李某某的,并在博文里说: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大的责任或者底线,应该不是煞费苦心让孩子多学才艺,而是想方设法让孩子成为有修养的

乱:仁华学校更名仁才后的法人乃人大附中网校法人谢鸣钟

仁华学校虽然注销了法人,也更了名字,改为仁才了,可据说只是换汤不换药,只是变了法人而已,且法人乃是人大附中网校的法人谢鸣钟,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呀!北京市仁华学校:你校于2012年9月10日申请的变更许可事项,本机关于2012年9月10日受理。现已

声明:《人大附中校友赵柏闻获评世界杰出青年科技创新家 北航杰出校友》为网友影子淺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