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本来没有名字》教学设计两篇 生命本来没有名字原文

《生命本来没有名字》教学设计1

孔小波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找出文中的关键语句,并仔细揣摩句子的内涵。

2. 能够区别生命的一般特征与本质特征,领悟生命的本质。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结合语境,品味关键句子的内涵。

教学难点:领悟作者提出的生命本质,有效地区别自己对生命的体验和作者对生命的思考。

三、教学时间

一课时

四、教学流程

(一)资料引入,初步感知

1.播放几首关于生命歌曲的截段或呈现关于生命的描写,请学生谈谈听(读)后的感受。

※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李宗盛《真心英雄》

※我想要怒放的生命,就象飞翔在辽阔天空。就象穿行在无边的旷野,拥有挣脱一切的力量。——汪峰《怒放的生命》

※石缝间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林希《石缝间的生命》

※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倒在地上……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那么,到底选择什么?是重还是轻?——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问题设计:

(1)这些关于生命的歌曲,都描述了生命的哪些特征?(板书)

有意义的、倔强的、灵性的、旺盛的、美丽的、生命不止奋斗不息

(2)你认为生命还应该有什么样的特征?可以补充上面没提到的特征。(板书)(看到“生命”一词,你首先会想到它有什么样的特征?写出你想到的词语、情景、内容。)

2.何谓“生命”

(1)请结合刚才的生命特征,给“生命”下个定义或做个比喻。(写在黑板上)

生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命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出示生物学和哲学关于“生命”的定义。

生命:生物体所具有的存在和活动的能力。

生物学定义:生命是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自身繁殖、生长发育、新陈代谢、遗传变异以及对刺激产生的反应等复合现象。

哲学定义:生命是人通过认识实践活动从一般生物和个别生物中发现、界定和抽取出来的,包含两个对立组成部分的抽象事物。

(二)聚焦文本,关注作者对生命的思考

1.仔细默读课文,用几句话描述读后的感受。哪些地方使得你有这种感受,请找出具体的句子,并仔细揣摩句子的内涵。

①“令我感动的是她对我文章的读法,不是从中寻找思想,也不是作为散文欣赏,而是一个生命静静地倾听另一个生命。”(第9段)

②“一个生命被另一个生命领悟的温暖,一种暖入人性根底的深深地感动。”(第9段)

③“想一想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无限,每一个生命的诞生的偶然,怎能不感到一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的相遇是一种奇迹呢。有时我甚至觉得,两个生命在世上同时存在过,哪怕永不相遇,其中也仍然有一种令人感动的因缘。我相信,对于生命的这种珍惜和体悟乃是一切人间之爱的至深的源泉。”(第11段)

④“浩瀚宇宙间,也许只有我们的星球开出了生命的花朵,可是,在这个幸运的星球上,比比皆是利益的交换,身份的较量,财产的争夺,最罕见的偏偏是生命与生命的相遇。”(第11段)

⑤“与每一个既普通又独特的生命相比,包括名声地位财产在内的种种外在遭遇实在粗浅得很。”(第11段)

⑥“我唯愿保持住一份生命的本色,一份能够安静聆听别的生命也使别的生命愿意安静聆听的纯真,此中的快乐远非浮华功名可比。”(第13段)

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证自己对生命的思考感悟的。(10-12段)

①作者认为人降生到世上,没有谁是带着名字、头衔、职位、身份、财产等等来的。可在成长的过程中,人们却以名字相见,名字又与头衔、身份、财产之类相连。这样的结果就是被外物缠绕的人们忘记了“生命本来没有名字”这个最单纯的事实,将生命本身隐匿了,生命的感觉日趋麻痹,即使是最亲密的伴侣也难得以生命的本然状态相待。作者从对平常人对待生命的态度的联想感悟中,突出了一个生命被另一个生命领悟的温暖和感动。

②作者认为“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多么普通又多么独特的生命”,都是偶然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因此一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的相遇是一种奇迹,哪怕永不相遇,其中也仍然有令人感动的因缘。与每一个既普通又独特的生命相比,包括名声地位在内的种种外在遭遇实在粗浅得很。作者从生命普通又独特的本质出发,进一步阐述了一个陌生得连名字也不知道的生命,透过世俗功利和文化的外观发现了自己的生命是人生中令人感动的幸遇。(参见教参)

3.一篇文章中往往有最能揭示主旨、奠定感情基调、涵盖内容的关键性词句,叫做“文眼”。比如:《爱莲说》的文眼就是“可爱者甚蕃”中的“爱”字。请结合刚刚阅读后的感受,找出本文的文眼。

“一个生命被另一个生命领悟的温暖,一种暖入人性根底的深深地感动”。(第9段)

“一个生命静静地倾听另一个生命”。(第9段)

4.通过对作者生命体验的理解,用几个词语概括生命的本质特征。

“普通又独特”、“本来没有名字”

(三)领悟内涵,拓展应用

下面是一张名片,请结合文章内容从“生命本来没有名字”的角度谈谈你的认识。

(第9-11段)

五、板书设计

生命本来没有名字

周国平普通而独特、本来没有名字生命的本质特征

我们旺盛的、美丽的、永无止息的生命的一般特征

六、作业布置

1.比较你对生命的体验和作者认识的差别以及产生这种差别的原因。

2.墓志铭是一种悼念性的文体,主要记叙死者的名字、身份、地位及生平事迹等,表示对死者的悼念和赞颂。请阅读下面的墓志铭,并结合本文内容辩论:有没有必要写墓志铭。

(1)伏尔泰——诗人、历史学家、哲学家,他拓展了人类精神,并且使之懂得它应当是自由的。

(2)杰弗逊——美国《独立宣言》起草人、弗吉尼亚宗教自由法令的作者和弗吉尼亚大学之父。

《生命本来没有名字》教学设计两篇 生命本来没有名字原文

意外情况的拟处理:

时间剩余情况的拟处理:

1.如果时间剩余,可以补充介绍周国平其人其书,鼓励阅读好书。

2.补充播放《生命本来没有名字》动画演示(swf),学生可以静静地聆听,收束全文。

3.时间还剩余的话,可以讲讲习题。

时间不足情况的拟处理:

1.如果时间不足,第三环节“领悟内涵,拓展应用”可以不讲,变换成作业。

2.如果剩余约5分钟时间,将第三环节“领悟内涵,拓展应用”变换成欣赏《生命本来没有名字》动画。

《生命本来没有名字》教学设计2

孔小波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默读课文,能够说出自己的整体感受。

能够找出文中的关键语句,并仔细揣摩句子的内涵。

过程与方法:讲读

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慢慢地领悟生命“普通而独特”的本质,抛弃外在的浮华功名,树立平等、自然的生命观。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结合语境,品味关键句子的内涵。

教学难点:领悟作者关于生命内涵的阐释,并在此基础上完成自己对生命的体验,建立自己的生命观。

三、教学时间

一课时

四、教学流程

(一)故事导入,认识作者

1.故事导入

《庄子·秋水篇》里有这样一个故事:庄子在濮(pu2)河钓鱼,楚国国君派两位大夫前去请他做官。他们对庄子说:“想将国内的事务劳累您啊!”庄子拿着鱼竿没有回头看他们,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了已有三千年了,国王用锦缎包好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宗庙的堂上。这只神龟,它是宁愿死去留下骨头让人们珍藏呢,还是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尾巴呢 ?”两个大夫说:“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尾巴。”庄子说:“请回吧!我要在烂泥里摇尾巴。”

在这里,庄子把自己比作千年的神龟,视功名如粪土,宁愿在烂泥里摇着尾巴自由自在地生活,也不愿为了功名利禄去做官。在庄子看来,名,是人们相互倾轧的原因;利,是人们相互争夺的原因;智,是人们相互争斗的工具。功名利禄并不是生命自身所有的,而只是偶然来得的,或者是暂时寄存的东西。偶然来得和暂时寄存的东西来不可御,去不可挡,所以不要执于功名利禄之中,人应从功名利禄中解脱出来,要复本归根,找到生命的本然状态。(源于网络)

庄子的生命观跟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周国平先生的《生命本来没有名字》里提出的生命观非常得相似。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

(我们首先认识一下作者)

2.认识作者

周国平,1945年生于上海,哲学硕士、博士,西南政法大学教授,作家、哲学家。

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

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善良丰富高贵》(板书)

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偶尔远行》、《宝贝,宝贝》

随感集:《人与永恒》、《风中的纸屑》、《碎句与短章》

诗集:《忧伤的情欲》

译著:《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论辩证法的叙述方法》(合译)、《偶像的黄昏》、《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

其作品充满了人生的智慧和哲学的魅力,融理性与激情于一体。语言平淡而有味,文字凝练,随意却不拖沓,自然散淡却意蕴丰富。

(好,我们接下来就学习《生命本来没有名字》一文,具体地感受周国平先生人生的智慧与平淡有味的文字。)

(二)聚焦文本,关注作者对生命的思考

1.仔细默读课文:

(1)用一些词语、一句话或一段话说说自己的整体感受。(内容、语言、作者、结构等)

(2)圈画出你认为比较有内涵的语句。结合语句、语境,揣摩其蕴含的意思,谈谈你的感受。

①“令我感动的是她对我文章的读法,不是从中寻找思想,也不是作为散文欣赏,而是一个生命静静地倾听另一个生命。”(第9段)

解读:我们每个人对文章的读法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境界的高低也就不同。有的人把周国平《时光村落里的往事》当成思想的载体,有人把它作为散文来欣赏,有的人把它当作智慧的结晶,有的人却把它当作生命之间的交流。当一个生命静静地聆听另一个生命时,读者与作者之间是多么地默契。

②“一个生命被另一个生命领悟的温暖,一种暖入人性根底的深深地感动。”(第9段)

解读:作者很少能被读者感动,反过来,现在也很少有读者被作者感动。当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超越了个体的名称、地位、身份时,当读者与作者之间跨越了“读者”“作者”的符号,升华为一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之间的沟通时,感动就同时诞生在期间。

③“想一想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无限,每一个生命的诞生的偶然,怎能不感到一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的相遇是一种奇迹呢。有时我甚至觉得,两个生命在世上同时存在过,哪怕永不相遇,其中也仍然有一种令人感动的因缘。我相信,对于生命的这种珍惜和体悟乃是一切人间之爱的至深的源泉。”(第11段)

解读:生命与生命相遇的概率是很小的。我们把生命具体为一个人和一个人相遇,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两个人相遇的概率有多大?面对无限的时间和无穷的空间,有限的生命是多么得渺小。渺小的生命与渺小的生命相遇的可能又是多么得渺小。所以,一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的相遇是一种奇迹。

④“浩瀚宇宙间,也许只有我们的星球开出了生命的花朵,可是,在这个幸运的星球上,比比皆是利益的交换,身份的较量,财产的争夺,最罕见的偏偏是生命与生命的相遇。”(第11段)

解读:生命诚然可贵,就像作者所说的那样:只有我们这个星球开出了生命的花朵。而现实缺少的却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交换,多得是利益与利益的交换,身份与身份的比较,金钱与金钱的兑换,地位与地位的较量。

⑤“与每一个既普通又独特的生命相比,包括名声地位财产在内的种种外在遭遇实在粗浅得很。”(第11段)

解读:每一个生命都是不可复制的,虽然普通,但是具有自己的个性。与生命相比,名声、地位、财产都是外在的东西,可以丢弃,可以抛舍。但是,唯有“普通和独特”却是生命最根本的东西。

⑥“我唯愿保持住一份生命的本色,一份能够安静聆听别的生命也使别的生命愿意安静聆听的纯真,此中的快乐远非浮华功名可比。”(第13段)

解读:作者认为生命的本色不是功利的,不能带上世俗的色彩。生命与生命之间的交流就要像孩子之间的微笑一样,纯真、自然。远离世俗的熙熙攘攘、浮华的功名利禄,才能获得一片安静、祥和的享受。

2.前面9段,作者主要介绍了信的内容,指出了令其感动的地方。结合课文第9段内容,谈谈作者感动的地方在哪里?

“令我感动的是她对我文章的读法,不是从中寻找思想,也不是作为散文欣赏,而是一个生命静静地倾听另一个生命。”(第9段)

3. 10-12段是文章的核心内容,也是作者对生命的具体思考。作者从对“本来没有名字”的阐释过渡到对生命之间关系的思考。

(1)作者对“本来没有名字”做了哪些阐释?

生命一开始降生就像一张空白的纸、一尘不染。作者认为人降生到世上,没有谁是带着名字、头衔、职位、身份、财产等等来的。可在成长的过程中,人们却以名字相见,名字又与头衔、身份、财产之类相连。这样的结果就是被外物缠绕的人们忘记了“生命本来没有名字”这个最单纯的事实,将生命本身隐匿了,生命的感觉日趋麻痹,即使是最亲密的伴侣也难得以生命的本然状态相待。作者从对平常人对待生命的态度的联想感悟中,突出了一个生命被另一个生命领悟的温暖和感动。

(2)作者认为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

生命与生命之间相遇的概率极小。作者认为“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多么普通又多么独特的生命”,都是偶然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因此一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的相遇是一种奇迹,哪怕永不相遇,其中也仍然有令人感动的因缘。与每一个既普通又独特的生命相比,包括名声地位在内的种种外在遭遇实在粗浅得很。作者从生命普通又独特的本质出发,进一步阐述了一个陌生得连名字也不知道的生命,透过世俗功利和文化的外观发现了自己的生命是人生中令人感动的幸遇。(参见教参)

4.一篇文章中往往有最能揭示主旨、奠定感情基调、涵盖内容的关键性词句,叫做“文眼”。比如:《爱莲说》的文眼就是“可爱者甚蕃”中的“爱”字。请结合刚刚阅读后的感受,找出本文的文眼。

“一个生命被另一个生命领悟的温暖,一种暖入人性根底的深深地感动”。(第9段)

“一个生命静静地倾听另一个生命”。(第9段)(板书)

5.通过对作者生命体验的理解,用几个词语概括生命的本质特征。

“普通又独特”、“本来没有名字”(板书)

(三)领悟内涵,拓展应用

下面是一张名片,请结合文章内容从“生命本来没有名字”的角度谈谈你的认识。

(9-11段)

1.名片包含了单位、职务、职称、头衔,表明了身份、地位等。

2.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该是生命之间平等的交往,名片给人的感觉不是“一个生命被另一个生命领悟的温暖,一种暖入人性根底的深深地感动”,也不是“一个生命静静地倾听另一个生命”。相反,它摆脱不了世俗的功利和等级地位的制约,使得每一个“普通而独特”的生命失去本然状态。

3.在时间和空间无限的世界,一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相遇的概率很小,名片使得生命与生命之间的相遇变为零。生命虽然被附上了卡片上的种种介绍,却背离了“本来没有名字”的初衷。

(四)播放动画,收束全文

播放《生命本来没有名字》动画(swf),学生可以静静地聆听,收束全文。

五、板书设计

左边黑板右边黑板

生命本来没有名字

周国平

文眼:一个生命被另一个生命领悟的温暖《守望的距离》、《安静》、《善良丰富高贵》

本质特征:“普通又独特”、“本来没有名字”

六、作业布置

1.墓志铭是一种悼念性的文体,主要记叙死者的名字、身份、地位及生平事迹等,表示对死者的悼念和赞颂。请阅读下面的墓志铭,并结合本文内容课外辩论:有没有必要写墓志铭。

(1)伏尔泰——诗人、历史学家、哲学家,他拓展了人类精神,并且使之懂得它应当是自由的。(2)杰弗逊——美国《独立宣言》起草人、弗吉尼亚宗教自由法令的作者和弗吉尼亚大学之父。

(本文引用了部分网络资料)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74781.html

更多阅读

获奖论文:《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

《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宣城市2009—2010学年度中小学幼儿园优秀教学设计、教学课例和教育案例评选参评案例”《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绩溪县适之中学 张一、教学设计思路:针对九年

转载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黄婷婷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原文地址:《伯牙绝弦》教学设计黄婷婷作者:狗尾草一、教材分析《伯牙绝弦》是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的第二篇文言文,全文共77字,5句话,语言凝炼典雅,抑扬顿挫,内涵丰富,堪称中华优秀经典诗文中的经典,是引导学生运用一定的方法学习文言文,感受艺

《夸夸我的同学》教学设计 夸夸我自己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口语交际》      《夸夸我的同学》教学设计 ●中山市实验小学 卢小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引导学生发现同学的长处,能用具体的事例真心实意地夸奖同学。2、培养学生的口语交

《我的五样》教学设计 我的五样教案

《我的五样》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技工学校的学生,都为十六、七岁的年龄,有梦想但缺乏规划;有些成熟但又有些稚有激情但缺少坚持。

声明:《《生命本来没有名字》教学设计两篇 生命本来没有名字原文》为网友信我可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