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版七侠五义焦恩俊演技评论绝对技术帖 摘抄 七侠五义焦恩俊爱奇艺

在评论之前先让我批评一下焦迷,你们哪,真的很花痴,啥头发眼睛手脚四肢,大概小焦全身上下各个部位都赞美过了吧。……好吧,我承认我也没啥资格说别人,谁让我就一死忠猫迷,94版七侠五义金刚钻级的粉丝,真要花痴起来怕是更甚。

啥?问我那为什么批评你们?你们不知道你们这种花痴法是很不道德很容易影响别人的吗?别的不提,要让那些导演摄影师知道了,还不把小焦在屏幕里的特写镜头再提高一个倍率?还让不让人活了?!
94版七侠五义焦恩俊演技评论(绝对技术帖)(摘抄) 七侠五义焦恩俊爱奇艺
是,诚然,小焦是很帅,套用某焦粉的说法“帅到惨绝人寰”,就连我这种从来不爱帅哥的,都无法睁眼说瞎话讲他不帅。但请再次回望一下标题,谢谢!我要评论的是演技,所以长相是妨碍,请允许我剔除。顺便也告诉你们此帖只保证不对小焦花痴,提到我家猫肯定花轰,切~我是猫迷我怕谁。

一)形体演技
这个,首先我们来谈谈演技的形体部分吧。
对于这个其实我是有很大怨念的。我想了解我的大概都知道吧,我属于对小焦的前期作品爱不释手,后期的却反应比较淡的那种。自然这不是说小焦演技退步啥的,不可否认,小焦是个非常好的演员,演戏真的很认真。而让我怨念的其实是拍摄方的审美观,尤其自《小李飞刀》后徒然暴增的特写——尤其是脸部特写,华丽丽扼杀了小焦形体演技的出镜率。
稍等片刻,先让我用眼睛杀死那些不能体会演技真正精华所在的白痴导演们:行啦,别再放大小焦的脸啦,你们除了让鉴赏五官的人流鼻血,让欣赏形体演技的人抓狂外,还干了啥啦?(提醒:这绝对不是花痴,我是真为此郁闷地很想咬人。)
长相再美再帅,那也就是个皮相,即便再是芳华正茂,也不过短短一二十年。演员要在演艺圈长久立足,窃以为,最终看的还是演技。而整体的形体演技可以说是所有演技中最难做好也是最重要的基础。我之所以会喜欢上小焦的演技,形体这方面是功不可没。
小焦学的是美术专业,这对美丑方面的鉴赏力来说很重要。同时又是跆拳道高手的他,形体方面也是极有资本的。据我这些年观察经验,形体演技不错的多数是学过舞蹈或是武术的。
形体演技,讲究的就是稳、准、顺。
稳,形体要稳,跟舞蹈里说的平衡感有些相似。该直的时候要直,该歪的时候斜到某种角度也得撑住。

准,自然就是准确度。肢体幅度角度的准确度,对镜头位置的肢体把握准确度等等。

最后来说说顺。顺这一点,其实比较难以定位。简单解释吧,可以算是顺畅,深点说吧也能讲是协调性——不是自身动作协调,而是跟对戏的人的互动协调。因为参了“互动”两字,难度就明显比上面两个要高了。
我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理解节奏感这一说。个人有个人的节奏感,而戏也有整部戏的节奏感。就连都是图片组成的漫画,也因为情节上的连贯也是带有节奏感的。好吧,解释得再清楚一点。每个人做事或是说话都因为习惯而带有某种自身速度,至于演员则是他们演戏时的惯常演技了,戏则是剧情台词构成其快慢缓急。

小焦是明显拥有个人节奏感的,所以他有他演戏特色,一眼神一动作一停当,都有焦派独有的风格。(其实简单讲形体演戏特色大家也差不多能理解了,不过俺已经有点疯魔,会对着剧本掐时间,算长度,所以大家不要理我。)但戏毕竟不可能是独角戏,互动就相当于把两种节奏融合,拧成一股,也就是所谓的配戏。

说完了形体以上三点,就再来扒扒对我来说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雅。这也是小焦的演技在我眼中会被推到极品的重要关键。
众所周知,孙兴孙哥是我喜欢的另一个演员(我这辈子就演技方面被我认定也就三个,最后一个是梁朝伟),我欣赏他的演技跟小焦不同,几乎是完全不带感性的纯理智的欣赏与钦佩。记得某一次伪装兴迷在某活动上给孙哥摇旗呐喊,事后有过路人曾很不能理解问我们为什么能那么喜欢一个老男人,在她们看来疯狂的影迷行为应该是只属于年轻偶像的,然后我理直气壮地反问:“请问刚才在场的所有明星演员里头有哪个演技比得上他的?”对方当场哑然。那是一种默认,无法不承认孙兴哥是演技派演员的事实。所以在我心里,孙兴哥的演技从来都是精品级的。这里说孙兴哥是精品而小焦 是极品,绝对不是讲孙兴哥比不上小焦,正相反我认为孙兴哥演技要胜于小焦。孙兴哥的精品演技那是众所周知公认的,而小焦的极品则是带有我个人审美观上的好恶的片面的定位,只能说小焦的演技刚好对上我这一口了。而最对我口味的就是这个“雅”字。

我对形体的美感很讲究,几乎到极度挑剔的地步。这也是我对小焦想放手却放不了手的问题所在,因为我到目前还没找到有人能在这方面上超越他的。看小焦演戏,我会有等同于欣赏舞蹈艺术的感觉,小焦对自身形体的把握真的很“雅”。举个例子。吕版《包青天》“秋之舞”单元里有一幕昭白夜里在房顶上喝酒。吕良伟是很正常地躺着,如果旁边跟他配戏的那个不是小焦,那他的表演完全没有问题。偏偏小焦在形体演技方面扼杀对手戏演员的水准属于顶尖级的。就看他半侧躺着,角度刚刚好对着远处的镜头(小焦的镜头感也那叫一个强),一腿半支,一手撑住脑袋,风雅天成。你啊你啊,小焦,我拿什么说你,好歹我是猫迷你给我留点面子,你是“雅”了,人家吕版昭就被人批为“熊”了。

小焦的“雅”无论气质还是形体表现上几乎都已经到达极致了,此外应用于道具上也是一流。

首当其冲的是服饰。
服饰一之——袍底,关于这个75可说是发挥的淋漓尽致了。75的男装其实用的是明朝服饰,前后分袍,两边开衩,布料有质厚有分量却柔软可显飘逸,不是有句经典的评语嘛“昭昭是顶着清朝的官衔,穿着明朝的服饰,做宋朝的人”。举个比较经典的例子,75“太岁庄”单元中展昭闻讯而去,跨出门槛的同时轻掀袍底,绯红的袍子如流水般划出一个弧,绝之妙也。

服饰二之——衣袖,衣袖的运用跟袖摆幅度还有长度有关。袖口如果只有碗口那样的,那咱们忽略。幅度稍大,有三四个手腕那么粗的,如75中展昭服饰(小焦的早期古装衣袖幅度集中在这一档),咱们来给个范例。75“真命天子”单元斗五鼠的中一场——斗彻地鼠,对于迎面而来的火星边退边以袖扫开,虽是脱身之举,却如行云流水,美观有度。

接着再来说说武器。
武器一之:剑。剑,本身便是所有武器中最上乘的君子流。用剑者,首当其冲肯定是我们家展大人(厚厚,我就偏心,就偏心)。剑的运用,又分不同部位,而这些不同位置又都有不同的效果。

案例一,剑穗。75“英雄无泪”单元,展昭侧身一剑疾出,剑穗顺势当空翻至另一侧,非常优美。有人可能认为这个是巧合,但我认为这跟小焦出剑速度的快、动作干净利落是分不开的。
案例二,出鞘。75“包公斗法王”单元,遇到法王一行,展昭喝阻不得,遂当空一转剑身,同时凌空出鞘。动作上,一气呵成,而于剑上,剑穗翻转起“黄花”,剑身自转既平且直,把握得恰到好处(不行了不行了,这个镜头光是用想的就帅死我了)。就是最后刺出的那个动作结尾稍稍有点不到(殴打自己~不许对昭昭鸡蛋里挑骨头,昭昭是完美的,对的是对的,错的也是对的)。
案例三,剑花。75“双姝怨”单元,展昭追至草垛旁,随后一声爆喝,向右指剑而出。这里利用的是软剑的特性,用力出剑,剑身会颤动不止。我家也有一把软剑,我也几次三番尝试抖剑花,可惜始终达不到小焦抖出来那种幅度,想见他出剑时所用力度必定大的惊人(当然也不排除剑的材质问题)。

案例四,收剑。一提收剑,大家可能第一个反应的便是“英雄无泪”里头昭昭收剑后的春风一笑。不过我这里要提的是另一处。记得应该是“美人如玉剑如虹”单元(也可能是“双姝怨”),展昭在房内有一个收剑动作。一般展昭收剑,剑身都是当空划弧一圈,而这里如果我印象没错则是转了两圈,总之优美的把我给看傻了。
案例五,驻剑。75“捆龙索”单元,涂善在“烧死”小宝后洋洋得意地带人离开,展昭愤慨地驻剑在地。画面取了远镜头,不过我个人倒认为这个驻剑给个近镜头会更好,不过也由此可以看出,小焦的这个动作并不在摄像师的意料范围内,算是他的即兴表演吧。

武器二之:枪。说到枪,毋庸置疑必定得提提我家大伯杨宗保了。枪是长兵器,不如短兵器灵巧多变。在实用攻击上,基本上是挑、刺、扫等为主,因为枪的攻击力主要集中在枪头。但这样的动作未免呆板,就雅观而言,变化则要出在枪身的大幅转动。《穆桂英》里小焦有一个收枪的动作非常赞,他单手转枪两圈后脱手,再凌空抓住枪身,更不忘偏头露出一个迷死人的笑容。
另外我还要特别提一下“斗法”里展昭跟太师府的侍卫打斗,其中昭昭有个动作是一手抓住对方的枪一拖,将人摔到桌上。而最让我花的是随后的一个抛枪动作,干净利落。

人犯懒了,就这些吧。可以说,对我来讲真的是再没比这个“雅”字更享受的了。但过“雅”其实并不是好事,就像小焦的长相,太出色反而有了局限。这也是我认为小焦比不上孙兴哥的关键。抽象比喻,他两人同时画一个防护圈,小焦属于高密度集中,孙兴哥则是范围大而广。孙兴哥在演技上的强大在于——只有他不要演的,没有他不能演的。无论帅的丑的年轻的年老的,完全是信手拈来,这一点连梁朝伟都比不了。无怪制作人杨佩佩把孙兴哥拖在身边做了那么多年御用配角,换做我就算再舍不得孙兴哥再为他屈,也会那么干。但话说回来,如果放手让小焦和孙兴哥两人去斗戏,我完全不认为小焦会输,甚至赢的盘面说不定还大点。能眼见的首当其冲非《七侠五义》不让。(抓狂抓狂,说到吾家挚爱焦版昭,血都要沸腾了。)

可以说小焦是在整部《七侠五义》的过程中完成演技的质的飞跃的。刚开始的演技明显比不上孙哥还有其他一些演员,还显生涩,连骑马都明显是生手。但很快就追了上来,越演越好,越演越风华入骨。窃以为《七侠五义》被称为经典,如果你看的只是昭白,那绝对说明你眼睛有毛病。里面演员个个都很出色,正因为他们的出色,才把昭白承托得更出色,而摄影灯光服装造型剧本导演等方面的整体出色结合才将该剧推上经典这个位置。所以说,爱75,当爱它的全部。

然而,即便作为75金刚钻级的粉,对于其后35集还是抱着郁闷的心态的(《双姝怨》还有前作之风,可以拉出来不提)。以五天赶拍一集的速度,质量明显下滑得惨不忍睹,最终走回《包青天》的老套路而没有把经典持续下去,我深深为75感到惋惜。这里提一下孙哥在《太岁庄》里的表现,很多人都认为昭白在客栈对峙是该单元的精华,只是在我看来只想抱住头哀号。就不提那让人吐血的小白的长篇大论,光说孙兴哥的演技吧,费力的咬字,不流利的语调,呆板的表情,一看就知道他看着提示板念的那叫一个吃力啊,如果不是,那也只能说明孙兴哥强劲的台词功底终于抗不住败给这位编剧大人了。(好吧,我承认我这里是在批孙兴哥的演技)。

但相对的,就在所有人的演技所有制作品质都下跌的同时,只有小焦一个人保住了演绎水准,甚至极度反常地还有往上走的趋势。那种感觉吧,让人觉得心惊肉跳,就像在熊市里所有都跌停板,只有一个股票涨停板那么恐怖。是的,应该说那时的小焦可能是反常的。其后我没有再看到过他的那种状态,因此这一现象还曾被人认为当时他是被昭昭给附身了。

啊?说我这种说法没有根据?那我就稍微给一点根据出来。

三)斗戏
大家可知我为何喜欢看小焦的前期作品而不待看后期的?其实理由很简单。前期的他虽然演技并不完美,但和他配戏的演员都很强,应该说比他还强,而小焦则是属于遇强则强遇弱则弱的类型——这就是我为何认为上述小焦在《七侠五义》中反常的理由,照理应该演技也跟着有所回落嘛。
记得曾看过小焦某个采访。里头他提到跟老演员陈沙莉对戏(陈沙莉就是《大汉天子》里头演皇太后的,不知道的给我去看75的“真命天子”,就是里头客串的那个尼姑,此外还在《侠义见青天》里面出演过太后)。陈沙莉是出了名的强势,小焦在跟她对戏的时候完全被震慑住了,以至于没办法演好。其后他钻到厕所间一边扣门一边对自己说:“焦恩俊,你不可以怕,怕了你就完了。你要看着她的眼睛,你不可以怕。”(应该是这么说的,太久之前看的了,我的记忆力不大好)然后出来再演,他就把眼睛瞪得大大的,命令自己盯着陈沙莉不可以躲,以至于拍完后大家都以为这男孩子眼睛有毛病。小焦说的时候是以开玩笑的口气,可是我听着非常感动。他的这种好胜心直接表现在演技里,就成了一种超越的动力。我从不担心小焦赢不过对手,就怕他没有对手。

以前的台湾演艺圈,演技好的真不少。比较一下台湾、大陆、香港三地演员,台湾的演员可以说是拥有个性演技最多的演法最五花八门的。当然不可否认这是由于台湾演员的演技比较夸张(参看马景涛拍秘史系列导演对他的评价),但另一方面我觉得应该说是台湾的拍戏方式不同造成的。大陆的导演有点像保姆,该怎么演有时候会手把手教。香港我不清楚。而台湾据我听到的说法是,导演不会教你怎么演,只会告诉你你演的是不是他要的,演不好就一遍遍地演,直到演好了为止。这在某种程度让演员学会独立,不断思考自己的演法,不断精进,所以当年的台湾演员的演技很多都很强悍(别跟我提现在的,现在台湾年轻一辈若要提演技,那根本是侮辱演技本身)。

对手越强,小焦就越强,即便孙哥这样的戏精碰上小焦,胜负也很难说。所以75的焦猫之所以经典得让人发痴发狂,我把一半感恩之心献给孙兴哥和其他演员。
看小焦斗戏,绝对会上瘾。那种感觉就像“千军万马从中过,一剑纵横斩乾坤”,他在前头杀敌,你是他后头的小兵,又畏缩又自豪地跟着摇旗呐喊加冲锋。什么都不多说,献上华丽的实战说明。

第一战,孙焦对决!
斗戏,诚然斗是关键,但这个“斗”字还是很有讲究的。气势上压倒,语言上胜出,抢镜头,比帅气。既然斗了,就想赢,但赢不能赢得没边,毕竟这还是戏,讲究彼此协调。所以斗戏是要在配戏的前提下进行的。

昭白斗,孙焦对决,可以说打了个平手。或者也可以讲,他们配合时的默契感要比比斗过招更高些。75中唯一有输赢的并非斗戏斗出来的,而是因后35集的种种拍摄问题而产生的变相演技差距,这上面已经提过,不再重复。所以不能不公正裁决,孙哥在75里输了小焦一仗。不过兴迷们先别跳,孙哥还能让你们丢脸不成?之后《木兰新编》里的小吉利可是结结实实扳回一城(泪奔,偶家小吉利啊~~)。当然,我以为《木兰新编》里小焦输的不难看,因为他那不是跟孙哥直接斗戏的结果,而是隔着花木兰和李亮同志变相败北。我早说过了,小焦是遇强则强的类型,袁永仪赵文卓不够强,小焦也没劲(袁永仪其实还好,演的还算可圈可点)。而孙哥不同,孙哥演戏不管你是骡子是马,是拉出来还是不拉出来遛,他都演他自己的,加上本身演技的起点就高,自然略胜一筹。

第二战,张焦互搏!
这一场十分有趣。张卫健同志演起戏来很有点杀人无形的味道,是个天生斗戏的主,他活蹦乱跳上窜下闹总是强拉所有观众眼光到自己身上。可惜,哈,小焦的腿果然够长,狠狠给了他一跤。我承认,我看《圣武令》的时候很上瘾,情节啥的我没怎么留心,就关注他们两人明里暗里斗戏了,虽然场数不多。有一幕,张卫健要小焦演的萧逸龙模仿他的动作。张卫健大家是知道的,鬼机灵一演员,稀奇古怪的表情动作多得很,我本来有点担心小焦,可没想到小焦还真是一点不差地都模仿出来了,而且动作更自然更漂亮。整出《圣武令》小焦不但没有被张卫健压制,甚至华丽反超,最后还主动请缨把自己挂掉以夺取观众的眼泪和强烈好感,看得我一边叫好一边把大腿都拍红了

第三场,双恩连战!
若问我和小焦合作过的女演员里喜欢哪个,龚慈恩是首选。龚焦两人外貌登对,演技也一般出色,而且就我所知慈恩应该是和小焦合作过最多次数的女演员吧

两人一共合作三次。都是男女主角配。
第一回合,75“公主逃婚”。公主赵灵的人气可能是75女角中最高的。可爱机灵活泼自大,没有一个不喜欢她。可惜偏偏对上一个站如松、坐如钟、走如风、比死心眼还多一个心眼的展昭,想不投降也不成。
第二回合,《射手座》。《射手座》我个人是认为龚慈恩要稍胜一筹。当然剧本方面的偏向是无奈的,庄立言这个人物的人设并不算很出色。不过我还是要说小焦演的好。古装戏跟时装戏的演法是不同的,不但在于动作的幅度要大,还在于节奏上要稳,要优雅。而时装戏则正好要破除那个节奏,而显适当的凌乱。我很喜欢《射手座》里小焦打电话的一段表演,记得应该是穿着黑色紧身背心坐在玄关吧,讲得还是闽南话。因为是很早以前看的,具体细节想不起来了,只记得这一通电话有许多表情姿势的变化。
第三回合,《新鸳鸯蝴蝶梦》。这个戏我个人认为剧本方面偏向的是曹鼎文,而里头小焦的表演很出色,扮相也好,倒是龚慈恩有点显老,身材更是遮不住的水桶腰了。借来盘后引得我奶奶忍不住陪我一起看了个通宵(话说我奶奶很喜欢小焦啊,老问我有没有他的好片子看,可惜偶奶奶想看的只有言情片,武侠的拿不出手啊)。

咬完了嚎够了,喘口气再回来,我们来说眼神。这里又要拿上述提到的“静如处子、动如脱兔”来形容了(再汗一回)。小焦眼睛上的功夫我实在佩服地一塌糊涂,静时可以完全凝于一点,动时利可比刀剑,柔可比溪流。以下做一系列实例简介:
1.睚眦——《小李飞刀》最后一集与上官金虹对战,小李怒目一瞪,手握力拳。

一般来说瞪眼睛很难瞪得好看,整体要圆,大小还要有所控制,过大而显骇人,过小则怒意不显。小焦瞪眼总是恰到好处,美观有度,而且有个特色,我称之为“瞬瞪”。就是瞪眼时,力出于一瞬,速度极快(比一般演员都快),而且利落,幅度却控制精准。

2.凝视——《七侠五义》之“美人如玉剑如虹”,昭昭遥看烛火,寄情于上。

问如何用眼睛表达感情,凝视是第一课要学的。这种凝,是凝而不动。小焦凝目用的最多的是两种,一个深情相对,一个黯然神伤。这些镜头实在太多了,你们自己随手抽张碟观摩去,我不废话了。这里感慨一下小焦练眼神的事。我想焦迷都知道小焦是天生的老花眼,而且目光是散的,当年为了练出展昭眼神的锐利和凝聚力(没记错的话应该是昭昭,也有可能是更早),愣是对着烛光练聚焦。这也是我举上述“美人”里这个例子的原因。桌上一烛火,桌边相思人,不顾凝目苦,愿铸侠客魂。

3.游移——《七侠五义》之“包公斗法王”,邪昭一剑刺去,公孙消失,视线左右游移。
小焦动眼珠可算得上绝活了。为什么这么说呢?我来分析一下。一般演员演戏,比方要他看向一边,十之八九连脖子一起转,有的连身子都会带上。但小焦的演法不太一样。如果是慢看,他的眼神会先抛出去,如同引玉之砖,随后再转脖子等等。当然,这种演法的人还是有的。所以我说的绝,是指快看的时候。小焦的快看,如果是在视线范围内,脸部不动,就直接只动眼珠。由于眼珠动的速度快,位置准,就给人一种人心定、目锐利的感觉。

而我上述举的例子,跟我刚才解释的还有一些区别,可以说是特例中的特例。大家应该都有看过中邪的昭昭吧,目光空洞,毫无感情。要把目光放空,基本做法就是目光不动,因为一动,人的灵活气就又回来了。而上述一例,小焦居然能做到在目光空绝的情况下,还能快速移动眼珠。这个镜头,我当时一看就彻底花轰了。不但为邪昭,也对小焦的演技佩服得五体投地。别问我这种演法的原理,我真解释不出来,此乃本学术文的瓶颈,哦不,是黑洞,我还想问小焦是怎么演的呢。

最后要特别提一下《武当》1里头一个眼神,幸亏“开封府的鱼”网友提点,我的确是记得看《武当》的时候曾被某个地方煞到过,可因为对整部片子好感不佳,居然给忘了,后来好努力才想起来。这里偷懒就直接拷贝“开封府的鱼”的原话,请大家感谢她的分享——“《武当》里李若彤扮成焦的样子去决斗,在客栈的时候。小二问伪造的焦:见到那位姑娘没有。伪造的焦为了不暴露身份没有说话而是用了一个清高加鄙视的眼神,哇噻!这个眼神超超超像李若彤的那种清冷眼神,拜倒在这个眼神下,神情动作好模仿,眼神居然也行啊。”

说完眼睛再来说嘴。别当我那么无聊在那里拆五官。只是如果你是在看过大部分后期焦剧后再回头去看一下较早的《苍天有眼》等剧,一定能对我这里把嘴形上的表演拉出来说深有体会。

小焦前期的作品,对嘴形控制并不讲究,这里用“讲究”而不用“到位”两字是想告诉大家,并非是嘴形不对,而只能说完美度不够。这里甚至要把《七侠五义》给含括进去。我曾一度哀怨,说焦版昭浑身上下就两个缺点,其一,下排牙齿不齐;其二,咬字不准,平翘舌不分(嘿,全是嘴上的)。这是事实,我想没人会辩驳我说的吧。

75是在《苍天有眼》之前的作品,但是之所以大家不会过度挑剔焦猫的嘴,是因为展昭这个角色本身形象要比孟少白上乘。展昭不会长时间撕心裂肺地喊,一般都是轻言轻语,即便喊,嘴形幅度控制在一定范围,不容易暴露短处。

其实有的时候偶尔的变形也能有不错的效果,比如《捆龙索》第一集中,展昭误以为小宝被烧死,愤慨以极。当时小焦的嘴巴是咬牙切齿地抿起,嘴形压得极扁,就形象上算不得好看,但这样的愤怒表现倒有点孩子气,挺可爱的。于这个镜头,如果你手边的是贵州文化音像出版社的盘,恭喜你,不用去找了,肯定看不到,因为该出版社截掉了所有过场的镜头。华视出版的字幕版我不知道有没有被截掉。韩国字幕版字幕版也不清楚,但我知道韩国版的截掉的内容不少。真要看大概只有去找有上海东方台标志的录像翻刻版了。我之所以会记得,你们应该感谢我的记忆力,这十六年俺忍辱负重被人鄙视记忆力低下,就因为俺脑子里的记忆细胞就用来装这些了。

而从《施公奇案》起,小焦似乎对嘴形上的表演有了长足的进步。以前一些过度的地方都收住了,连下排牙齿不齐也处理的比较小心不容易让人发现。到现在,嘴形控制基本已臻完美。

语言演技
此外嘴上的表演还有更重要的一处,并非视觉,而是指语言上的演技。坦白说,这是小焦演技的弱项。拿他自己的话来说“普通话不太标准”。
不过后来我才有所领悟,当看了《花落花开》(小焦96年拍的时装剧,上海是97下半年播的)我突然就意识到原来小焦的语言咬字方面还不算很糟,搞了半天,原来在75里不是他太差,而是其他演员都太好了(发誓,这里绝对没有半点偏袒小焦的因素,以上全是当年内心的感觉,所说言论敢作为呈堂证供,不相信的给我去看《花落花开》去,有比较,才知好恶)。
其实我个人不爱看现在的戏是因为大多都是后期配音。这让很多语言演技不好的演员钻了空子。语言的运用,在演技上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就比如那点睛的一笔,再是外形好看的龙,没了眼睛,如何飞龙在天?虽说同步录音问题有很多,比如杂音,比如围观(在横店拍戏,百分之百都是后期配音,那恐怖的人流),但却是最好反应演员语言演技优劣的方式。即便原演员亲自后期配,但失了现场拍时的氛围,多少总有些不到位的。所以对于像小焦孙哥这样我想欣赏其演技的演员,最想听的还是他们的原声。
语言上,小焦除了咬字不准,声音悠扬顿挫、语调轻重缓急倒还是可圈可点的。这里我想提一下《青蛇与白蛇》里面的法海。不同于先前的石君宝,法海的语言语调明显有了改变,更沉稳更具韵味。

但窃以为仅凭这样似乎还不太够。小焦在语言上特别突出的我说不出什么例子,又不好老是死咬着他咬字发音不放吧。唉,没法子,俺又要很不厚道地把孙哥抓出来了。(孙哥:偶怒了!你又抓我干吗?还当垫背?0:哪能啊,这次可是请您老出来现身说法的。再说兄弟有难,您还能不帮衬一把?)

人物塑型

我要开始进入比较激烈的批斗状态了

我觉得演技不单单仅包括表演,应该连思考的部分也算进去。对于人物角色,有一定的模式可分,但是即便是同一类角色也是有不同演法的。演员接到角色,首先是要根据剧本对角色进行推敲、理解,然后为角色塑形,像人物个性啦,思考方式啦,习惯,甚至是小动作等等。

小焦在这方面的处理,该怎么说呢?我觉得一半一半。我比较喜欢他前期的处理,即使相似的角色,也能演出微妙的不同味道来,而且个性十足。

我比较满意的一些角色处理,如展昭(《七侠五义》)、黄天霸(《施公奇案》)、柯尔(《花落花开》)、萧逸龙(《圣武令》)、白玉堂(港版《包青天》之“秋之舞”单元)、曹鼎文(《新鸳鸯蝴蝶梦》)、孟心竹唐玉竹(《刘伯温传奇》)、展云翔(《苍天有泪》)、李寻欢(《小李飞刀》)、法海(《青蛇和白蛇》)、朱寿(《绝色双娇》)、卓东来(《泪痕剑》)、杨戬(《宝莲灯》),另外小焦在小李前期的角色处理我基本上都满意,这里遗漏了也就不一一举例了。

接下去说主要的人物塑性,这里为了不至于让大家觉得一会儿全是鞭子一会儿全是糖,混合起来挑几个特例来说明。
《七侠五义》里展昭一如江宁婆婆所言“眸正神清,温文儒雅”,隐忍是常事,斗嘴是乐趣,闷骚是本质(呵呵,自焦猫之后,“闷骚”该词正式脱离贬义词,进入褒义的范畴)。小焦在展昭的人物形象上的塑造没有话说,这里我讲得不是扮相和造型,而是演技方面举手投足、言词义理之间塑造的形象。其一,身正。腰杆子挺得那是一个百折不挠,便如其人,一身正气。其二,迅捷。疾步如飞,身手矫健。其三,性温和。一抹浅笑荡漾多少春心,一双明眸迷煞多少娇颜。其四……刹车刹车!再说下去再来一万字也道不尽我家焦猫的好处。反正大家都知道的我就不说了。这里就把小焦塑造的绝无仅有的特色之“闷骚”拿出来评定。
小白一句“外表正经,骚在骨里”原本是用来讽刺展昭的,可气归气,还真没办法说小白说的不对。关于闷骚,我仔细想了很久,得出一些结论。我并不认为“闷骚”是小焦演戏时刻意赋予展昭的,应该说这个特色是不经意的流露,是展昭这个角色与焦恩俊这个演员在融合过程中意外产生的东西。如果说展昭是“闷”——作为外皮想要把内部的东西藏住;那小焦就是“骚”——作为内核想要跳脱而出表现自我。

75里展昭的“闷骚”几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我挖了半天才找出两个隐性例子来,给大家参详。
“公主逃婚”单元第一集,展昭去百花楼查验被杀太监尸体,在询问老鸨情况时,就听一旁一个妓女与另一个花痴地望着展昭的妓女说:“长得好俊啊。”电视机外的我都听见了,试问我们的展大人能听不见?于是展昭抬起头明确地看了两人一眼,然后一本正经地开始向围在四周的妓女们问话。搭话的偏偏是其中一个花痴的,然后当人家一脸心花怒放靠过来,我们家这位却非常严肃守礼地抬手提示对方不要做出逾越之举。喂,我说展大人啊,人家还没怎么着你呢,你一大男人被摸一下又如何,至于那么提防咩?……唉,俺没话鸟~~~大家自己去体会何为闷骚吧~~~~~

人人都说昭昭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你说这么个犟性的主在官场怎么混?靠老包罩?罩得住吗?那还能给在“包公斗法王”里头委屈地给“螃蟹”下跪?(捧心状的题外插花:连跪都跪得那般笔挺。忍辱负重?错,是地当床来天当被,既然入了官场,给上官行礼是必然的,愤懑塞胸有之,是对庞太师不是委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75150.html

更多阅读

《微型小说月报》原创版七期目录 小说月报原创版投稿

《微型小说月报》原创版七期目录本期头条应急之策/孙春平椟珠之误/祁白水人气作家天空的天作品二题/天空的天张玉玲作品二题/张玉玲微型版图-豫西小小说沙龙作家合辑石磙/陈爱松校园流行短平头/非花非雾荷塘暗风情/非鱼

浙美版七年级《走进美术》教学设计 走进美术教学设计

浙美版七年级《走进美术》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教材中美术作品的选择是以国内优秀艺术家作品为主,同时结合其他国家艺术家的优秀作品,促进学生对人类优秀美术文化传统的美好情感、积极态度的养成以及重视它们在人类文化传承中的价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数学期末测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一、口语交际(8分)认真听读短文,完成下列问题。1.这篇新闻报道了一个什么消息?(2分)2.2005年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的结果:珠峰峰顶岩石面海拔高程为米,精度为±0.21米,峰顶冰雪深度为米。(2分)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声明:《94版七侠五义焦恩俊演技评论绝对技术帖 摘抄 七侠五义焦恩俊爱奇艺》为网友等闲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