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标准舞教学资料7 1国际标准舞教学

七、世界舞蹈比赛的舞种

目前列入世界舞蹈比赛的舞种有两大系列,十个舞种。它们是:摩登舞系列(ModernDance)的华尔兹(Waltz)或(SlowWaltz),探戈(Tango),狐步(Foxtrot),快步(Quickstep),维也纳华尔兹(VienneseWaltz)或(QuickWaltz);拉丁舞系列(LatinDance)的伦巴(Rumba),恰恰(ChaCha),桑巴(Samba),牛仔(Jive),斗牛(PasoDouble)。

(一)、摩登舞(ModernDance)国际标准舞项群之一。内容包括华尔兹、维也纳华尔兹、探戈、狐步和快步舞。特点是由贴身握抱的姿势开始,要求舞者将两个人四条腿,演变成一个人两条腿的整体去舞蹈,沿着舞程线逆时针方向绕场行进。步法规范严谨,上体和胯部保持相对稳定挺拔,各种前进、后退、横向、旋转、造型等舞步动作,具有端庄典雅的绅士风度。曲调大多抒情优美,旋律感强。服饰雍容华贵,一般男着燕尾服,女着过膝蓬松长裙。摩登舞(ModernDance)是世界舞蹈及体育舞蹈理事会(WDDSC)对这一类舞蹈的总称,在国际舞蹈运动总会(IDSF)中这一组舞蹈又被称为标准舞(StandardDance)。

1、摩登舞基本技术要求。

前进走步:上身保持轻松而挺直,重心置于任一脚,膝盖放松(尚未弯曲)。ONE:重心脚掌抓地,稍微屈膝推身体前进,此时重心脚的脚跟渐渐离地,身体移动并保持在前进脚及重心脚之间,至一步之极限时,此时,后脚趾及前脚跟著地。后脚趾推身体继续前进至前脚位置,前脚掌著地之际,身体重心移至前脚而成为新的重心脚。而刚才后脚推身体前进以后,脚会稍离地、摆汤此时已移至重心脚旁,这动作称为『经过』。TWO:由『经过』到一步之极限,重复ONE的动作。其中一直保持身体在两脚之间等速移动,尤其在经过时不可停下。

退后走步:上身保持轻松而挺直,重心置於任一脚,膝盖放松(尚未弯曲)。ONE:重心脚推地,稍微曲膝推身体后退,重心脚掌渐渐离地,后退脚之脚踝及膝盖打直,脚背与地板垂直。身体保持在两脚之间,至一步之极限时,此时后脚趾及前脚跟著地。身体继续后退,后脚跟著地,成为新重心脚。前脚此时已拉回至重心脚旁,这动作称为『经过』。TWO:重复ONE的动作。其中一直保持身体在两脚之间等速移动。依上法&ONE、&TWO重复练走步,因无升降,应尽量平顺。至於如何平顺呢?由起动到一步之极限时,身体重心在两脚之间,刚好是一步极限的一半,这时前脚跟著地,脚尖翘起,这段时间是ONE。身体重心继续移动,前脚掌应缓缓踏下,身体重心移到前脚的同时,前脚掌也踏实成为新重心脚,这段时间是&。前进脚的足著点(Footwork),先是脚跟离地,从脚掌然后脚跟滑过地板。当重心脚掌抓地使脚跟渐渐离地之际,前进脚保持以脚跟滑到一步之极限。后退脚的足著点。在一步之极限后,前脚以脚跟轻轻接触地面拉回。

探戈的走步,原则上与上述走步相同,但Timing不同且有下列特性:(一)重心稍低,双膝微曲,且固定曲度,在移动中没升降。(二)因腰左扭,每一左脚前进均在反身位置,每一右脚前进均右肩引导,所以连续走步须向左曲转。(三)前进脚离地板直接置入位置(其他舞科为滑过地板前进)。(四)因没有摆汤,每步比其他舞种短。(五)站立并脚时,男士双脚并齐,右脚稍为滑退;女士双脚并齐,左脚稍为滑进。走步的Timing:ONE扭腰左转是半拍;TWO左脚跨到一步之极限,重心到左脚踏实,右脚(稍延迟)经过,也是半拍,合计是一拍。

纵向牵引技巧:亦谓体态要求。即全身松弛状态下寻找一种头顶天花板的挺拔感觉,一种沿腰椎、颈椎直达头顶的纵向牵引效应,收腹展胸,背部平整收缩,腰胯上拉,肩部松沉,膝盖向内,垂直地面,对摩登舞而言,还有两点特殊要求:一是手臂握持,环绕的构架永不变形;二是头部略向左,上身略后倾。

平面牵引技巧:这是实现重心转移的关键。其要领是无论向前向后向左向右,都以腰胯发力带动腿脚:脚随身动,身到脚到,身随胯动,胯到身到。即使身脚同时到,但脚随身动还是身随脚动不同的意识会带来绝然不同的效果,只有脚随身动,才会产生龙(蛇)摆尾和行云流水般的效应。一些人跳舞多年,为什么还是“会踩脚”、“怕踩脚”,就是因为身随脚动。

不露痕迹技巧:这是重心转移的高境界。其要领是脚底内侧着力,避免双脚同时承担体重,尽量缩短双脚分担重心的时间,看不出单脚到双脚,双脚到单脚重心交替的痕迹。即使遇到并步,也是由并拢脚到位后的最后一刹那(华尔兹),或最初一瞬间(探戈)完成的。

全脚滚动技巧:所谓滚动是指人体重心集中点在脚底位置的移动过程,无论脚尖滚向脚跟还是脚跟滚向脚尖,都应流畅和平稳,不得只用脚掌。这种滚动的意识还应有膝关节柔韧性配合,呈现一种只见人体流动不见重心交替的状态,这种滚动带来的起伏与人为生硬的颠簸不可同日而语

反身技巧:所谓反身就是以腰轴旋转意识带动上半身的(不完全)转动,作用在于保持漂亮的舞姿不变形,重心刚一到位,反身便消失在自然倾斜中,反身不但是旋转舞步的前奏,而且是其他舞步间衔接的过渡,没有反身技巧,身体就会显得僵硬;有了反身,重心转移就会锦上添花。

倾斜技巧:这里所说的倾斜是以人体纵轴偏离垂直坐标为特征展开的,其作用是通过腰轴发力促进人体流动,伴随反身动作展现曲线美的造型。同反身一样,需要注意肩部松沉和胁部肌肉的收缩。

摆荡技巧:以腰胯发力而实现的摆荡。其作用是加大运步的步幅,增强身体的流动,为获取摆荡感,需要在腰胯发力的同时运用脚掌推力,以及膝关节的配合,从而实现身体在空中的摆荡秋千般的轻灵移动。

升降技巧:以促进重心转移,实现平面牵引为目的的升降,即脚掌为中心,先使脚跟微微离地,在脚跟上升过程中逐步伸直膝盖(膝盖保持松弛),使身体上升到最高,然后随着膝关节弯曲使脚跟逐渐落地。

国标舞带领和跟随技巧:二者应当是一种全身信息的传递和反馈,腰部发力统帅全身所有这些信息,依靠有活力、松而不懈、不变形的手臂握持,向对方传递和反馈。华尔兹等摩登舞,还应借助腰胯接触点,更有效地传递与反馈。同时双方必须各自保持重心稳定的相对独立,不能有丝毫依赖对方的动机,领舞者须准确果断,跟舞者不得自作主张。

节奏处理技巧:舞者除了踩准脚步这一基本要求外,还应当对原有的节拍加以处理,使之丰富多彩。如我们将华尔兹的两个弱拍融化在一起,形成“嘭嚓&嚓”的附点变化,随着最后一刹那升到最高,飘逸的风度发挥淋漓酣畅。

2、摩登舞的移动

摩登舞是移动性很强的舞蹈,整个形体在惯性中移动。形体移动惯性流量的大小,是习舞者综合技术的集中反映,值得认真探索体验。不仅做到形体移动垂直稳定,更重要的是轻快流畅。

  (1)、上身重心移动的引导:行话说的要感悟用身体来跳舞,其实就是用上身重心的移动来引导头颈眼视、左足右足、左肩右肩的移动,即以上身为中心,带动上下左右。换句话说,头颈眼视、手势舞架、支撑足和移动足,都是跟随上身重心的移动而移动的,不能先动足后动身体。其要点是:1、前进步,上身重心首先前移超过支撑足的足尖;2、后退步,上身重心首先后移超过支撑足的足跟;3、从降的低位到升的高位要先用上身重心去移动摆荡;4、凡有转度的步伐都要先转动身体;5、花步造型同样要先由身体的倾斜下腰去带动头部和肩部的倾斜,以便展现出形体在不平衡中求平衡的舒展美。总之,上身重心移动的引导,是惯性流量产生的先决条件,大前提。

  (2)、上身自然重量的运用:摩登舞中的华尔兹最显著的特点是形体起伏不定,摆荡倾斜,深波浪式的流动。因此,做好降升动作格外重要。摩登舞中除探戈外都是有降升的。充分运用上身的自然重量是做好降升动作形成惯性流量的重要因素。其要点是:1、下降时,上身自然重量随重心前移或后移快速弧线移动下坠,但不能松胯松腰;2、上升时,上身自然重量随上身重心的摆荡而迅速斜向移动上扬,致使肩部自然倾斜但不能耸肩;3、从平位到低位,从高位到低位,上身自然重量快速下坠产生的惯性要大;4、在既有摆荡又有转度的步伐中,上身自然重量迅速上扬所产生的惯性要控制其大小,以适应转度的大小;5、无论上身自然重量的下坠或上扬,都要控制好胯以上整个形体和舞姿的垂直稳定和定型定位,不能变形。

  (3)、膝关节和踝关节的柔韧:在有降升的步伐中,上身自然重量的下坠或上扬,离不开膝关节和踝关节的柔韧、曲伸、弹性所产生的惯性,两者是相互依存的。膝踝的柔是松弛,韧是有力。膝踝的弯曲为降,伸直为升。膝踝的曲伸必然产生弹性,其惯性致使形体移动流量增大。它的要点是:1、有降的前进步,由于上身重心前移引导,重量快速下坠,踝关节放松向前弯曲,特别是支撑足的膝盖下降大大超过足尖,其惯性促使形体滑翔式的快速前移;2、有降的后退步,由于上身重心后移引导,重量快速下坠,膝关节自然向后弯曲,特别是支撑足的大腿根部下降大大超过足跟,其惯性致使形体滑坡式的快速后移;3、有升的前进步或后退步,由于膝踝先曲后伸的弹性,其惯性促使上身重心、重量由低位向高位迅速移动上扬,形成摆荡之势,从而顺势完成自然倾斜和规定的转度;4、膝踝放松弯曲而降一定要降透,膝踝有力伸直而升一定要升够,降透升够才能形成深波浪式的流动感。

  (4)、支撑足蹬地板的推力:形体移动的惯性流量,最关键的是支撑足蹬地板的推力。为什么说支撑足与移动足的关系要以支撑足为主,其原因就在于支撑足的推力是形体移动惯性流量的动力所在,它推动形体和移动足的移动。移动足只是随上身重心的移动而移动,随支撑足的推力而开胯延伸,而不能用移动足的移动去消减支撑足的推力。没有支撑足的推动力,哪来的惯性流量?形体重心移动的引导、上身重量的下坠上扬、膝踝的柔韧曲伸,都是为支撑足蹬地板推力作铺垫的,而支撑足的推力反过来又是为整个形体移动的惯性流量服务的。因此,支撑足要做到随形体重心移动引导快而降升快、推力快、收足快,实现发力无痕迹,去势无断口,形体自然流动。支撑足推力的要点是:1、前进步,无论是从平位到低位、从低位到高位、从高位到高位、从高位到低位,也无论是闭式位、外侧位、开式位,只要是前进步,支撑足必须:①、足跟离地,②、足掌支撑身体重量,③、足掌用力蹬地板向前滚动产生推力,④、腿部斜直。从而推动形体重心快速前移。2、后退步,支撑足则是:①、足尖离地,②、足跟承受身体重量,③、足跟用力蹬地板向后滚动产生推力,④、腿部斜直。从而推动形体重心快速后移。3、凡是连续后退步的触足点要求足掌触地的步伐,哪前一个后退步完成后的支撑足就不能起尖用足跟蹬地板推力,而要快速落跟起跟用足掌蹬地板推力。4、凡轴转,不论转度多少,都是用支撑足的足掌压地板转动。5、凡跟转,不论转度多少,都是用支撑足的足跟压地板转动。总之,习舞者要非常重视支撑足的“三个快”和推力的“四个细节”。

  (5)、移动足触足点的滚动:摩登舞要求每一步都要坚实,坚实的含义是既稳定又要推力。每移动一步,都要借前一步的惯性而移动,同时又为下一步做好准备。这就要求移动足移动到位时的瞬间足部与地面的触足点必须滚动,否则交换重心时支撑足既不稳定又无法推力。因为支撑足与移动足是相互交换的。前一步右足是支撑足,左足是移动足,而下一步必然要交换重心,左足完成移动到位后成为支撑足,右足完成推力收足后就成为移动足了。因此,支撑足的推力是与移动足移动到位交换重心那一瞬间触足点的滚动是紧密相连的。有降的步伐,移动足开胯延伸,前进通常是足跟触地,滚动到掌尖,后退通常是尖掌触地,滚动到足跟。有升的步伐,往往是足的全掌触地,滚动到足的前掌。左足和右足重心的交换,支撑足和移动足的交换,其足部触足点跟掌尖或尖掌跟的滚动配合,是习舞者掌握地板技术的重要环节。因为它是产生惯性流量相当重要的因素。其要点是:1、有降的低位前进,移动足到位,跟掌分明,先跟后掌,压掌起跟,其惯性可使形体迅速到达垂直位,也就是通常说的足到身到垂直,可使后一支足随形体前移而借惯性自然收足到垂直位,可使移动足交换重心成为支撑足向前滚动到掌尖蹬地板推力;2、有降的低位后退,移动足到位,掌跟分明,先尖掌后足跟,压跟起尖,其惯性可使形体和前一支足迅速到达垂直位,同时向后滚动到足跟蹬地板推力;3、有摆荡的身体上升的前进或后退,移动足到位,全掌与前掌分明,先全掌后前掌,其惯性可使形体和后一支足迅速到达垂直位,促使肩部自然倾斜和完成规定的转度;4、从高位到高位,移动足到位,由前掌压地板承受身体重量,其惯性可使形体保持高度迅速到达垂直位,重心十分稳定。

  (6)、肩部引导转动的顺畅:摩登舞形体移动的惯性流量突出地表现为始终在转动中前进或后退,可以说旋转是摩登舞的生命。肩部引导转动,能促使身体线条具有流动感和美感,也能使旋转更为顺畅而保持身体重心的稳定和平衡。我们说的肩部引导,包括肩部、大臂和肘部。上身的整体转动,包括胯、腰、肩、头,而肩部引导转动则是上身整体转动的表现形式。它的要点是:1、在有反身动作的步伐中,进右足左肩向前引导,略右转;进左足右肩向前引导,略左转;退右足左肩向后引导,略左转;退左足右肩向后引导,略右转。2、在有反身动作位置的步伐中,无论是外侧位或开式位,第一步是进右足的步伐左肩向前引导,后退的一方右肩向后引导。第一步是进左足的步伐右肩向前引导,后退的一方左肩向后引导。连续进退的步伐,如没有转度,要保持反身动作位置。3、在有规定转度的步伐中,只要是左旋转,无论进退左足或右足,一律左肩向后引导;只要是右旋转,也不论进退那支足,一律右肩向后引导。4、在转速较快的连续左、右撇转中,无论进退左足或右足,右足轴转右肩引导,左足轴转左肩引导。5、在转度较大的双左、双右旋转或一步转度为3/4的步型中,左旋转先右肩引导后左肩引导,右旋转先左肩引导后右肩引导。总之,一对优秀的选手,是非常注重肩部的引导的。

  (7)、收足的惯性促动肩引:要做好有旋转的动作,除了肩部引导转动,还要具备轴转或跟转重心的垂直和旋转的速度,这是旋转的三要素。重心的垂直和旋转的速度,离不开移动足收足出足一条线所产生的惯性。收足快则重心垂直,出足到位及时则有一定的旋转速度。收足出足产生的惯性对肩部的转动有直接的促动作用。其要点是:1、以华尔兹右转前三步为例,当完成第一步右足前进后,第二步收左足到达支撑足的垂直位时,其惯性便促动右肩向后转动,紧接着出左足到达准确的足位时,其惯性便促动左肩向前向右转动。2、以华尔兹右转后三步为例,当完成第一步左足后退后,第二步收右足到达支撑足的垂直位时,其惯性便促动右肩向后向右转动,紧接着退右足到达指向的方位时,其惯性便促动右肩继续向后向右转动,而第三步收左足并右足时,其惯性便促动左肩向前向右转动。3、由此类推,凡有旋转的步伐,必须先收足再转动。例如男士的左、右撇转,如果不先收足,没有收足产生的惯性促动肩部的引导,既转不动又转不稳,因为移动足掉在身前,重心就不垂直,不平衡,也没有相应的旋转速度,怎么能转动180度呢?因此,我们一定不要忽视移动足收足出足一条线的惯性作用。

  (8)、腰部力感上提和转换:支撑足的推力是形体移动惯性流量的关键,为什么说腰力与足力要以腰力为主呢?因为没有腰力的上提,重心就不稳,形体会变形;没有腰力的转换,上身重心就不能进行移动引导,支撑足也不能进行滚动推力。腰力的运用总是在足力的运用之前,腰力是足力之源。从某种意义上讲,舞蹈是腰胯的艺术,摩登舞也不例外。因此,腰力的上提和转换,是形体移动惯性流量的核心。很多习舞者越练越失去信心,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只注重足步,不注重腰部力感的上提和转换。腰部力感的要点是:1、形体线条的美感,形体重心的垂直,自始至终全靠腰部上提的力感;2、上身重心前移的引导,依赖于支撑足后腰前顶的力感,上身重心后移的引导,依赖于支撑足前腰的上提和移动足后腰的力感;3、上身重心重量快速下降,腰部的力感保持上提,一点都不能松;4、当支撑足蹬地板推力时,腰力同时在推动;5、当上身重心摆荡和重量上扬时,腰力起着推动和稳定重心的作用;6、当重心交换时,腰部的力感随重心交换而转换;7、在有转度的步伐中,腰力总是上提保证轴转或跟转形体的垂直和旋转的速度;8、在花步造型中,腰力的上提和转换显得更为重要,使形体线条更加美化。总之,感悟运用腰力上提和转换是很难的,一旦领悟,便一通百通,舞艺大为提高,越跳越有劲,越跳越自信。

3、注意事项

  (1)、腿的概念:肋下是下半身(腿)、肋上是上半身(负责装饰)。

  (2)、腿的运动方式是摆动而不是迈出。

  (3)、利用欲右先左时的身体上弦所产生的肌肉弹性,借助于身体弹簧般的回旋自然的完成右转。

  (4)、重心的完全转移于右腿,以右肋为轴进行左侧身体的摆荡。

  (5)、右腿合并于左腿时的提拉而不是夹起。

  (6)、华尔兹的升的特性是合并腿时的足升降而不是关节的屈伸。

  (7)、在右转步(一)中的要素得以满足的情况下,加上了上半身的装饰以及身体的拉长,借助于身体上升(舒展)时的身体势能转换为动能的过程。

  (8)、在这个过程中的能量循环是由下至上、由上而下的自然状态,是能量储存与释放的过程。

  (9)、华尔兹的升降是由高点释放、低点滚动再到高点的摆荡过程,绝不是关节的屈伸造就的蹲起。

  (10).交叉点较高的交叉步称为交叉步,交叉点较低的交叉步称为锁步。

  (11).锁步和交叉步的共同的本质特点是什么呢?就是双脚或者双腿发生了交叉。

(12).锁步是双脚交叉的交叉点(接触点)较低的情况,也就是双脚(足踝上面一点)发生接触。这种情况既可以出现在第一步的后半拍也就是“一打”之“打”,这时候身体重心是低位,也可以出现在第二步的后半拍也就是“二打”之“打”,这时候身体重心是高位。

(二)摩登舞的舞种、特点和历史

1、华尔兹舞(Waltz):用W表示。摩登舞项目之一。舞曲旋律优美抒情,节奏为3/4的中慢板,每分钟28~30小节。每小节三拍为一组舞步,每拍一步,第一拍为重拍,三步一起伏循环。通过膝、踝、足底、跟掌趾的动作,结合身体的升降、反身、倾斜、摆荡,带动舞步移动,使舞步起伏连绵,舞姿华丽典雅。华尔兹舞是维也纳华尔兹的变化舞种。华尔兹起源于奥地利北部速度较快的农民舞,十七世纪末进入维也纳皇宫成为宫庭舞,进而发展成为历史最悠久的社交舞。。作为三步舞的华尔兹,其基本步法为一拍跳一步,每小节三拍跳三步,但也有一小节跳两步或四步的特定舞步。华尔兹都以旋转为主,因而有“圆舞”之称。华尔兹因速度慢,除多用旋转外,还演变出多复杂多姿的舞步,其中有不少舞步在步法上与探戈、狐步舞和快步舞的同名舞步基本相同,只是节奏和风格不同。再加四大技巧在华尔兹中得到全面和充分的体现,所以它被列为学习国标舞的第一舞种。华尔兹舞步在速度缓慢的三拍子舞曲中流畅地运行,因有明显的升降动作而如一起一伏连绵不断的波涛,加上轻柔灵巧的倾斜、摆荡、反身和旋转动作以及各种优美的造型,使其具有既庄重典雅、舒展大方、又华丽多姿、飘逸欲仙的独特风韵。它因此而享有“舞中之后”的美称。华尔兹速度虽慢,但技艺难度大,要先练好基本步,再学习各种变化步、花样步以及组合和套路。 
  华尔兹的先驱是Boston,大约在1874年被一个很有影响的“BostonClub”从美国引入并传入英格兰。然而,仅在1922年后,华尔兹就像探戈一样风靡一时。奇怪的是当时的男女舞伴是一个跟着一个跳舞的,一点也不像我们现在那样。一战后华尔兹立即成形了很多,1921年她的基本步伐就规定为:出脚,出脚,并脚。当1922年时VictorSylvester获得了冠军,当时英国华尔兹节目只包括了右转、左转、转向(比现在初学者所学的还少)。1926到1927年华尔兹得到了相当大的提高,基本动作变成了:出脚,旁脚,并脚。因此,很多变化步才成为可能,英国皇家舞蹈教师协会(ISTD)已对这些步伐作了标准化,规范化,现在其中的很多步伐仍在跳。
国际标准舞教学资料7 1国际标准舞教学
2、探戈舞(Tango):用T表示。摩登舞项目之一。2/4拍节奏,每分钟31~33小节。每小节二拍,第一拍为重拍。舞步有快步和慢步,快步(quick)占半拍,用Q表示;慢步(slow)占一拍,用S表示。基本节奏是慢、慢、快、快、慢(S、S、Q、Q、S)。舞曲节奏带有停顿并强调切分音;运步方向象蟹行,脚法似猫步,舞步顿挫有力,潇洒豪放,行进中伴有短暂的停顿;身体无起伏、无升降、无旋转;表情严肃,有左顾右盼的头部闪动动作。所谓敏捷轻巧,行如猫虎,行进间如秋风扫落叶般,无声无息,但所过之处风沙千里、落叶四散。舞风接近英国探戈之罗曼蒂克式精神。

探戈的最初形式来源于西班牙和非洲,然后在阿根廷的土地上与当地舞蹈文化融合而发展成为一种新的舞蹈形式阿根廷探戈。新形成的探戈中已很难看到它最初的原貌了,经过在阿根廷移民大陆上的洗礼,已经完全造就了新的探戈舞蹈形式。探戈形成之初是地地道道的下层人的舞蹈。在19世纪80年代,大量来自欧洲和非洲等地的移民涌向布宜诺斯爱利斯,他们被称做"陌生大陆上的陌生人"。他们,还有那些常年在外的海员们带着深深的、无根的漂泊感,沉沦在平民区的酒馆和舞厅中,借着酒精和娱乐把忧愁淹没在内心深处。探戈音乐和舞蹈就产生在这些酒吧舞厅中。到了20世纪初,随着阿根廷社会的安定发展和低层大众地位的提高,探戈开始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且以独特的的魅力征服了世界。
探戈的纵情是沉静内含的而不是热烈宣泄的。这是因为在探戈中人们浸润了一种哲学般的忧伤,这种忧伤中有身在异乡的游子情怀,有命运坎坷的艰辛,也有对人生的痛苦思考。这种忧伤在探戈形成初期就深深地根植其中,人们把忧伤化做真挚的情感毫无保留地体现在探戈之中,使探戈具有一种不可言传的动人与一种永恒的意味。有人说,探戈是一种舞蹈,也是一种文化,还是一种人生的方式。相传阿根廷男士与舞伴跳探戈时都腰佩短剑,以防情敌干扰,因此形成面部表情严肃,拧身转头快速,不时左顾右盼的特点。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故事,说是有一个海员,与女友亲密相伴,但在出海时总要分别一段时日。有一天出海归来,两人久别重逢,又愉快地跳起了探戈。跳着跳着,海员发现女友老是扭头,于是猛一回头,发现女友正在看着自己的新伙伴,顿时醋意大发。所以后来就有了男舞者快速扭头监督自己舞伴的动作,因为怕被发现,刚一扭头又马上还原。而聪明的女舞者也学着扭头,看对方发现了自己什么没有。另外,探戈中还不时有一些停顿的动作。这是早期笨重的服装和带马刺的靴子不便于行动所留下的遗迹,探戈也因此被称为“瞬间停顿的舞蹈”。阿根廷探戈的曲调大多为哀伤、惆怅的情绪气氛,有很多切分节奏。舞蹈在吸收外来舞蹈的基础上组成了新的舞蹈结构与动作,男女舞伴起步,相拥而行,然后停步展示形体动作。以小腿的动作为主,男女舞者以娴熟的配合跳出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舞步。他们面目沉静投入,非常默契,跳舞时好象在讲述他们生活中的故事。情感自持内蕴,动作张驰有致。两人以男子为主导,拧身转头快速,女舞者在移动的舞步中常常有短暂的后倾以突出顿步。其风格和特征令人难以捉摸,人们把这称之为探戈基调。运步的方向象蟹行、脚法似猫步,行步刚健顿锉,流动中伴以短暂的停顿、动作干脆利落绝不拖泥带水、舞步变化莫测、使人眼花缭乱。被誉为"舞中之王"。

世界拉丁舞王东尼·本先生认为,探戈的强烈的舞蹈效果,绝对不是来自舞者夸张地向外用力,而是把力量向内凝聚。无论是性感缠绵的阿根廷探戈,还是潇洒奔放的国标探戈,舞者都必须把力量由外向内地吸入,否则就会变成闹剧般的效果。如果舞蹈的双方同时对对方施加过大的力量,那看上去就像在掐架,而对表现探戈舞的风格并无益处。但是如果舞者在跳探戈的时候缺乏足够的爆发力,缺乏对其节奏的理解和掌控,那么探戈舞会变得没有生机,萎靡不振。掌握如何适度地发力,如何用最少的紧张度创造出顿挫强烈的效果,是学习探戈舞的重要环节。

英国人最初视探戈为交谊舞中的另类,但是后来英式探戈同样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其舞风剑拔弩张,舞步顿挫,舞伴对抗强烈,颇有行军的风范,被形容为“情敌的舞蹈”,而与缠绵凝重的阿根廷探戈看上去区别很大。阿根廷探戈中快速踢腿、双人勾腿等激烈的

3、维也纳华尔兹(VienneseWaltz):用Vw表示。也称"快三步"。摩登舞项目之一。舞曲旋律流畅华丽,节奏轻松明快,为3/4拍节奏,每分钟58~60小节,每小节为三拍,第一拍为重拍,第四拍为次重拍。基本步伐是六拍走六步,二小节为一循环,第一小节为一次起伏。基本动作是左右快速旋转步,完成反身、倾斜、摆荡、升降等技巧。舞步平稳轻快,翩跹回旋,热烈奔放。舞姿高雅庄重,形态华丽多姿。

维也纳华尔兹的起源要追溯到12、13世纪并发现于一种叫做“Nachtanz”舞里。维也纳华尔兹起初来自巴伐利亚,过去称之为“German”。由男女成对扶腰搭肩共同围成一个圆圈而舞,在摩登舞比赛里,维也纳华尔兹是与华尔兹并列的单独项目,而且只在进入决赛圈的选手之间进行。可见难度是相老高的。维也纳华尔兹的标准旋回,只有前进式左右旋转和原地的斑点式左右旋特四种形式,加上前进换步也不过共五种。但由于速度较快,对双方的配合要求较高,因此不大容易练好。故被称为"圆舞"。莫扎特、肖邦、柴可夫斯、施特劳斯等音乐大师皆写下了不少不朽的华尔兹舞曲,特别是施特劳斯,把华尔兹变成的不朽的舞蹈,使它成为舞蹈之王。
  4、狐步舞(Foxtrot):也称"福克斯"。用F表示。摩登舞项目之一。舞曲抒情流畅,节奏为4/4拍,每分钟28~30小节,每小节为四拍,第一拍为重拍,第三拍为次重拍。基本步伐是四拍走三步,每四拍为一循环。分快、慢步,第一步为慢步(S),占二拍;第二、三步为快步(Q),各占一拍。基本节奏为慢、快、快(S、Q、Q)。以足踝、足底、掌趾的动作,完成升降起伏,注重反身、侧身引导 和倾斜技术。舞步流畅平滑,步幅宽大,舞态优雅从容飘逸,似行云流水。20世纪起源于欧美,后流行于全球。

狐步舞起源于美国黑人舞蹈,早在1900年就出现狐步舞,是由美国舞厅舞专家维隆.凯萨贤伉俪模仿马走路而创编,舞步简单,当时十分流行。1913年哈利.福克斯在这个基础上编创含着美国新黑人爵士节奏的舞蹈,推出了自行设计的滑稽歌舞在纽约电影院的屋顶花园首次公演,由福克斯与燕奇.杜丽主演,出呼意料地获得满堂喝彩,掌声雷鸣,人们高呼“foxfox"!因此在美国及欧洲一些国家迅速风行,其称为“福克斯”舞,后由英国舞蹈专家约瑟芳.宾莉改编成为英国式舞蹈。狐步舞中的“狐”字是个颇让中国舞迷们捉摸不透的字眼。实际上,这个“狐”字与狐狸毫不相干,因此我们在这种舞步找不到任何狐狸的痕迹。这个“狐”字是从创造了狐步舞的美国杂技演员哈利.福克斯的名字中来的,因为“福克斯”在英文中是“狐狸”的意思,从根本上说,“狐步舞”这个词不过是代表这样一种自娱性舞厅舞的符号。

跳狐步舞时要求身体挺直,膝关节放松,臀部和髋要固定。由于狐步舞的特点是舞步平稳、自由悠闲、动作流畅、行云流水,加上音乐优雅、恬静、婉柔流利,故上身动作多变,大多数采用了反身动作位置,使其舞蹈特性更加文雅,跳舞舞步变化多样,需要舞伴之间配合更加默契,同时狐步舞技术中大量运用了足跟旋转,更加突出了舞蹈特性。前进时的步法是与地面轻轻地摩擦移动,后退不能将鞋跟重重地在地板上做拖曳。步幅大,不并步的长线条没停顿动作,舞步不能间断,要连续流畅.方位多变,连续进退上身采用反身动作位置,反身不能过大.前进或后退用半身引导时要让力量保持向前或后.舞伴两人没有断裂的身体维持巧妙的接触,舞步衔接圆滑,同时狐步舞技术中大量运用了跟转的动作,更加突出舞蹈的特性,狐步舞是斜侧的摆荡。通常的升降是第一步结尾开始上升,第二.三步保持上升,然后在第三步结尾下降,起伏的形态成抛物线形。特别要注意的是后退时前脚的脚尖将先离地做无足升降,既身体有升降,足没有升降,很少后退同时用两脚掌做上升,而是前跟后掌的上升,这就叫无足上升。但是不同的舞步有不同的升降形态。

5、快步舞(Quickstep):用Q表示。摩登舞项目之一。舞曲明亮欢快,舞步轻快灵活,跳跃感强,是体育舞蹈中一种轻快欢乐的舞蹈。节奏为4/4拍,每分钟50~52小节。每小节四拍,第一拍为重拍,第三拍为次重拍。舞步分快步和慢步。快步用Q表示,时值为一拍;慢步用S表示,时值为二拍。基本节奏是慢、慢。快、快、慢。舞步组合有跳步、荡腿、滑步等动作。

快步舞起源于英国,最早原是黑人的土风舞,以后逐渐演变。快步舞与波尔卡、茶尔斯顿有着密切的相互关系。波尔卡是捷克民族舞蹈,早在1825年就有记载,后来传到法国首都巴黎,著名的舞蹈家采拉利乌斯把它带进沙龙,在1840年公开露面,到1844年就风靡世界,在欧洲舞坛上和华尔兹媲美。早期的快步舞和狐步舞连在一起流传到英国后快步舞经过衍变,逐步发展并成为快步舞。20世纪初期得到发展至1924年英国皇家舞蹈教师协会公开发表慢狐步舞与快步舞,从此快步舞才从狐步舞中脱离。因此快步舞是吸收狐步舞的动作,后又是引入芭蕾的小动作,使舞蹈动作更显轻快灵巧。其风格特点是轻快活泼,富于激情,舞步洒脱自由,饱含动力感和表现力。

快步舞动作轻快活拨,富于跳跃性,舞步圆滑流利,奔放灵活,快速多变,令人目不暇接,极富魅力,能引导人们进入欢快活跃的气氛中去,尽情地享受快步舞所带来的欢乐,显露青春活力,给人们以美的愉悦。快步舞因步子很快而得名,又因其具有轻快灵巧、活泼欢跳的风格特点而有“欢快舞”之称。跳快步时要掌握好基本的动作和身体的感觉,快步舞富有技巧性。所以要松膝,控制好身体重心移动,因为快步舞的动作较快,巨有跳跃性、转动、并步,而跳跃步是最巨有感染力,做跳跃步时不要跳离地面过高,只要足尖刚刚离地既可。快步舞在体育舞蹈中是属于侧行运动,所以在跳快步舞中要注意这种侧行运动的方式。快步舞是摆荡加快速移动,即要跟上节奏又要使动作不要变形,所以要注意重心移动和摆荡的运用。

(三)拉丁舞(Latin)国际标准舞项群之一。内容包括桑巴、恰恰、伦巴、斗牛舞和牛仔。特点是舞伴之间可贴身,可分离。各自在固定范围内辐射式地变换方向角度,展现舞姿。步法灵活多变,各舞种通过对胯部及身体摆动不同的技术要求,完成各种舞步,表现各种风格。舞姿妩媚潇洒,婀娜多姿。风格生动活泼,热烈奔放,充满激情,风格各异,动感十足。曲调缠绵浪漫,活泼热烈,节奏感强。着装浪漫洒脱,男着上短下长的紧身或宽松装,女着紧身短裙,显露女性曲线的美。

拉丁舞的五项舞蹈各有风格,桑巴的激情,恰恰的活泼,伦巴的婀娜,斗牛的强劲,牛仔的逗趣。风格的不同,最主要的是内涵的把握。

  舞伴之间的平衡,用力的平衡,重心的平衡,六维空间:上下,左右,前后。总之,平衡无处不在,平衡贯穿舞蹈的始终。至于Merengue则起源于多米尼加,每小节2拍,随着髋关节左右依次摆动,循环往返加上手的不断变化,极富浪漫、性感和魅力。

拉丁舞是以运动肩部、腹部、腰部、臀部为主的一种舞蹈艺术。参加运动的包括腹直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竖脊肌、背阔肌等上百块肌肉。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许多科研人员对体育舞蹈的生理和心理作用做过研究,平均每跳一曲拉丁舞,腰部的扭转有160—180次,女子的最高心率可达197次/分钟,男子的最高心率可达210次/分钟。大约能量代谢为8.5以上,相当于运动员完成一个800米的热能消耗量,大于网球和羽毛球的热能消耗。

在跳拉丁舞时,人体的状态应分成3部分。1.上半身,尤其是肩部应巍然不动,体现了西班牙人的高贵,是拉丁舞中白人文化的精髓体现。2.身体中部,包括腰部和胯部应尽情地扭动,彰显了非洲文化活泼、外向的特点。3.下半身,腿和脚的动作起源于印第安人的文化,拉丁舞中的舞步有一些是起源于此。所以要跳好拉丁舞,必须好好体会这3个特征,将多元化的个性融会到肢体语言中,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拉丁舞中最具代表的舞蹈是伦巴,它被誉为“拉丁之魂”。学习拉丁舞的人,一般会把伦巴作为入门的第一支舞来学习。伦巴是表现男女之间爱情故事的舞蹈,所以它的音乐较为柔美和缠绵,动作上能使女伴充分展现女性的柔媚和胯部、臀部的曲线美。男女伴之间若即若离,十分优美。而另一种具有代表性的舞蹈———恰恰则起源于墨西哥,虽与伦巴有很多相通的地方,但它俏皮欢快,风格与伦巴截然不同,动作潇洒帅气而又充满活力。甚至是一些以腰胯部的8字型摆动为基础的随意舞动,人们都愿意统而称之为“拉丁”,因为,它们张扬着共同的特点。热情而煽动,性感而不扭捏,快乐而极具感染力!

拉丁舞舞蹈服。起源于南美的拉丁舞衍变出拉丁风情舞后,变成了一种超越空间、需要意会的时尚概念。拉丁风情舞最大限度地赋予舞者自由和随意。在着装方面同样如此,无论裙装裤装,无论波西米亚的蕾丝层叠还是简洁的紧身吊带,只要能表达你的性感即可。但要切记:拉丁舞的重点在腰胯部,最忌讳用宽松的衣服把腰部曲线和动作完全遮盖。如果穿着裤装,最好选择低腰、包臀、紧腿但裤腿散开的长裤,塑造出修长的身体和玲珑曲线。层层叠叠的项链、大耳环、野性十足的豹纹图案……跳拉丁舞时可以配戴一些夸张的饰品,舞动起来别有风情,但不能过重过大,不然,可能会适得其反,影响跳舞。但未满14岁的少年不得露腰露背露肩,衣服上不许有装饰品。

拉丁舞比赛实用化妆技巧。1,底妆:国标舞者都喜欢漂亮的古铜色,所以在拉丁舞比赛中,千万不要把肤色往淡了化,最好是用专门竞赛运用的油彩,以古铜色安康的肌肤作为最佳选择。脸部也要选择深色的粉底液,T字部位用的颜色比两腮后部的浅一号色,如果没有这两个色系的粉底液,可以再之后的步骤中进行修饰。2,眉毛,这个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你平常选择的眉形也可以直接使用,但是最好不要选择耷拉的眉尾,如果你的眉尾自然下垂,那建议你将后半段剔掉,然后用眉笔画上,当然这是应急用的,最好还是在平时就修一个微翘的眉尾,在画眉是不要把眉毛化的太细太淡,保证远处的视觉效果但是太粗太浓也不好看,所以还要配合你的眼妆来进行修饰。3,眼妆,眼妆是拉丁舞化妆的最重要的部分了。首先一副假睫毛肯定是必须的。拉丁舞化妆中的假睫毛可以选择重一点的,毛长,毛密的那种。有些带有亮片或水钻那种也是不错的选择。一旦选择了带假睫毛,那么眼线一定要化才粗一点,拉丁舞化妆总体上还一般化妆的原则还是一样的,但是眼部最好还是能稍微夸张一点,将上下眼线最终链接到一起,这样有利于与浓密的假睫毛呼应,眼尾大部分拉丁舞爱好者喜欢向上挑起,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当然也可以按你需要向旁延伸,但是不做眼尾和下眼尾是切忌不可选的。我们选择了较深的粉底后,眼部可以选择一些淡色的眼影修饰,如桃粉色,淡紫色等,如果想让眼睛更夺目,可以在配合浓密睫毛的基础上配合一点闪光的眼影,会起到非常好的效果。4,腮红:在脸部苹果肌附近用金属光感的粉色或橘粉色腮红,在颧骨及往后部分加深,一直加深到耳根部分。这样两个腮帮子就显得凹进去,对圆脸的女生这一招会非常有帮助,在凹出来的中央扫几笔古铜色的侧影,然后抓紧脸部,渐渐衔接古铜色和方才深一号色的腮红。5,定妆,主要是为了提亮,上含有金色亮粉的定妆粉,稍微上一些最后修饰一下就可以,最初在眉骨,鼻梁,额头,下巴,这四个中央弄上高光粉。6,头发。如果脸部状做的比较花哨,那么头部最好不要做过多修饰,让头发贴劳就好,用一线简单的发饰即可

(四)拉丁舞的舞种、特点和历史

1、伦巴舞(Rumba):用R表示。拉丁舞项目之一。节奏为4/4拍,每分钟25~27小节。每小节四拍。乐曲旋律的特点是强拍落在每小节的第四拍。舞步从第4拍起跳,由一个慢步和两个快步组成。四拍走三步,慢步占二拍(第4拍和下一小节的第一拍),快步各占一拍(第二拍和第三拍)。胯部摆动三次。胯部动作是由控制重心的一脚向另一脚移动而形成向两侧作"∞"型摆动。力度要求一张一弛,快慢结合,讲究压、拉、收、发。“压”的时候似将万千柔情浓缩于一点,“拉”的时候又像把思念无限牵引,而“收”的时候是久别重聚,“发”的时候正是浓情爆发,最后,当一切都远去依然四目相对,脉脉柔情!伦巴是演绎爱情的舞蹈,音乐浪漫抒情,具有舒展优美,婀娜多姿,柔媚抒情的风格。

其产生与西班牙和非洲的舞蹈有密切关系,它真正故乡却是在非洲。因为这种舞蹈赤裸裸地表现男女之间的性动作,而一直仅流行于社会最低层。伦巴舞中男子动作反进攻为主,女子动作以防守为主。两的臀部均有夸张的动作。当然,它也有描写生活中其它内容的动作,如钉马掌、爬绳索等等。后在古巴得到发展。伦巴舞及其音乐形式在古巴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美国人对伦巴舞的兴趣完全是由于1929年大批旅游者出国观光引起来的。1930年出版的歌曲集《卖花生的人》一下子就使他们发现了拉美音乐这个舞蹈音乐的源泉。以后出现的拉美乐队使这种舞蹈更为普及。美国人跳伦巴舞大概受了四方舞的影响,构图总喜欢四四方方的,很像华尔兹,但步子要小得多。他们抓住了古巴人臀部动作时重心移动的小心谨慎劲儿,但跳得更有表演力。英国人跳伦巴,则是采用了地道的古巴进退动作,受到古巴人的赞许。美国人跳的伦巴很让古巴人不以为然,他们认为伦巴被美国佬糟蹋了。但是不管怎样说,起源于古巴的伦巴舞大多是从美国传到世界各地舞厅的。看起来,美国人对古巴伦巴的改变和传播到底是功是过,还是功过参半,只能让后人评说了。

2、桑巴舞(Samba):用S表示。拉丁舞项目之一。舞曲欢快热烈,节奏为2/4拍或4/4拍,每分钟50~52小节。强拍落在每小节的第二拍或第四拍。每小节完成一个基本舞步。桑巴舞独特的脚部Bounce动作,是由重心脚的膝盖与脚踝彼此屈压与挺直所生产的,舞步在全脚掌踏地和半脚掌垫步之间交替完成,通过膝盖上下屈伸弹动,使全身前后摇摆,并沿着舞程线绕场行进,属"游走型"舞蹈。特点是流动性大,动律感强,步法摇曳紧凑,风格热烈奔放,音乐激情飞扬。源于巴西,是巴西一年一度狂欢节的舞蹈。

桑巴舞起源于非洲。"桑巴"一词据说从非洲的安哥拉第二大部族基姆本杜语中的"森巴"演变而来。"森巴"原是一种激昂的肚皮舞。顾名思义,这种舞蹈以上下抖动腹部、摇动臀部为主要特征。这是安哥拉最流行的一种舞蹈动作,后来随着贩卖黑奴活动的兴起而开始向外传播。从16世纪30年代到19世纪中叶的300多年中,葡萄牙殖民者从安哥拉和非洲其他地区向巴西贩卖黑奴1200万。在把黑奴塞进船舱运往新发现的大陆拉丁美洲的时候,白人奴隶贩子担心路途遥远,黑奴在船舱中一窝几十天,到岸时腿脚不灵便,卖不出好价钱。因此,他们就每天把拥挤在船舱中的黑奴赶到甲板上,以敲打酒桶和铁锅为伴奏,让他们跳一通森巴舞,活动筋骨。这样,殖民者本想增强黑奴这种特殊商品的竞价力的举动,就把这种流行于非洲的舞蹈无意中带到拉丁美洲。桑巴舞被称为巴西的“国舞”。1928年,巴西的第一座桑巴舞学校“让人去说闲话”在里约热内卢建立。1932年,巴西举行首次情人节桑巴舞游行观摩比赛,受到人们的欢迎和好评。从此,现代桑巴舞很快就风靡巴西全国。在拉美这个最大的国度,桑巴舞之普及,有这样的说法:人不分男女老幼,平时跳,节假日更跳;在舞台上跳,在大街上也跳;白天跳,通宵达旦地跳。

森巴起源于巴西和嘉年华会舞有着膝盖的压缩与拉直的特色,产生弹跳的是因为骨盆收缩或者身体压低,它被称为“弹跳动作”,它并不是真的向上和向下蹦跳的。弹跳的形成,利用1/2拍将膝盖下压用另1/2拍将膝盖拉直.我们把一个拍子分成二部分--1&,1代表第一个半拍,&是第二个半拍,问题是:要在1时弯曲膝盖,同时在&拍时把膝盖拉直吗?或者是其它的,较符合逻辑的是踩1时膝盖弯曲接着在&这个阶段才把膝盖拉直。引用IDTA和ISTD这二本书的内容逐字做个比较。IDTA(Laird):假如弹跳和节奏和脚的移速度结合在一起,节奏会形成“&1&a2&1&a2”。将膝盖拉直的动作是在&与接下来的1的1/4拍做。换句话说,我们在&拍时做膝盖拉直所以一定会在1的拍子上做膝盖压缩。ISTD:(新ISTDSamba手册)正常的弹跳是桑巴舞特质,简述在开始的1/2拍是稍微伸直,并在第二个1/2拍稍微弯曲,也就是数1的拍子时伸直并然后在&拍上做压缩。

3、恰恰舞(Cha-Cha-Cha):用C表示。拉丁舞项目之一。节奏为4/4拍,每分钟30~32小节。每小节四拍,强拍落在第一拍。四拍走五步,包括两个慢步和三个快步。第一步踏在第二拍,时间值占一拍;第二步占一拍:第三、四两步各占半拍;第五步占一拍,踏在舞曲的第一拍上。胯部每小节向两侧摆动五次。舞曲热情奔放,舞步花哨利落步频较快,诙谐风趣。

源于非洲,后传入拉丁美洲,在古巴得到发展。在上世纪40年代,从获得自由的古巴奴隶和西班牙当地岛民文化结合而产生的曼波舞成为人们的最爱。之后的二三十年里,曼波舞进行了演变分流,恰恰舞则大行其道。1954年,恰恰舞传入美国后,节奏得到了更多的改变,节奏速度有所加快。

恰恰恰舞是古巴的舞蹈,与伦巴一样,古巴舞者以音乐的第二拍开始前进或引导。男士方面,正确的方法是两脚稍微分开站立,重心置于左脚,第一拍时,以右脚向右侧跨一小步(女士相反),然后以左脚前进(女士右脚后退)进行恰恰舞基本动作,节拍数法有:“慢,慢,快快,慢”、“踏,踏,恰恰恰”和“2,3,4&,1”,所有的舞步都是这种数法。英国有些舞者在舞厅里仍是以音乐的第一拍开始左脚前进,数为“l,2,恰—恰—恰”,这种方法对初学者较易学。不过上述的数法“2,3,4&,1”仅用在由舞蹈教师协会所举办的考试和竞赛。握持:恰恰恰舞的握持与桑巴舞一样,开放式握持(0penHold)和扇形位置(PanPosition)与伦巴相同。脚步动作:脚步动作与伦巴相同,以脚底出去,随即整个脚底着地。不用脚跟引导。恰恰舞的动律和伦巴基本相同,由于伴奏舞曲及舞步速度轻快,因而具有活泼、热烈而俏皮的风格特点。它的步法音乐每小节四拍走五步:慢、慢、快、快。慢步一拍一步,快步一拍两步,臀部摆动和伦巴很相似。跳每个舞步都应该在前脚掌施加压力,膝盖部分稍屈、当重心落到某只脚上时,脚跟放低,膝部伸直,臀部随之向侧后方摆动,另一条腿放松屈膝。臀部的摆动要明显,只是在跳快步时可不必强调。学习恰恰舞,首先要练好并合步,并合步又称为虾C步,它是恰恰舞最基本的舞步。并合步由五步构成,但最能表现恰恰恰舞节奏及舞步特点的步子主要在第3-5步。这三步中,它的节拍为QQS,又念做恰恰恰。其中最后三步有的教材上也称其为快滑步,由于在快滑步的三个步子中,第二步好像在追赶第一步,故这个舞步也称为追赶步。

4、斗牛舞(PasoDoble):用P表示。拉丁舞项目之一。音乐为旋律高昂雄壮、鲜明有力的西班牙进行曲。节奏为2/4拍,每分钟60~62小节。一拍一步,八拍一循环,特点是舞步流动大,沿着舞程线绕场行进,游走型舞蹈。舞姿挺拔,无胯部动作及过分膝盖屈伸。用踝关节和脚掌平踏地面完成舞步。动静鲜明,力度感强,发力迅速,收步敏捷顿挫,源于法国,盛行于西班牙,系据西班牙斗牛场面创作而成。男为斗牛士,气宇轩昂,刚劲威猛,女为红色斗篷,英姿飒爽,柔美多变。

斗牛舞是从西班牙传出的,但是它的起源地却是法国,传说中的斗牛舞是由斗牛运动开始演变的,那是西班牙人对自由与爱情的渴望与追求,因此斗牛舞的舞步是十分的舒展,激烈的。斗牛舞就是斗牛戏的一种诠释表现;男舞者的角色可比拟为斗牛士,女舞者则代表用以吸引公牛注意的红斗篷。将斗牛舞归类到拉丁美洲舞,令人觉得不可思议,因为它根本就是纯欧洲式,且源自於西班牙。斗牛舞源于法国,盛行于西班牙,系据西班牙斗牛场面创作而成。pasodoble是西班牙文,意思是“两步”,是一种两步舞,男士象征斗牛士,女士象征斗牛士用以激怒公牛的红色斗篷,所以女士有相当大的跳跃、旋转动作,男女动作都相当舒展、激烈,和音乐配合非常一致。斗牛舞音乐本为西班牙之进行曲,音乐雄壮威武,舞蹈风格阳刚味十足。西班牙的每一个地方都是用斗牛舞代替行军舞。斗牛舞是受斗牛所影响而演变出的舞蹈。在斗牛竞技场入口上方的铜管乐队,总是不断的演奏著进行曲,即西班牙所谓的斗牛舞音乐,形成斗牛舞的灵感即来自於这种音乐。同样的也因为这种音乐才激发出斗牛戏本身的脚步。

斗牛舞在有些动作中,男士和女士并不象在正常的情况下有相对的脚的运动,比如在十六步7-16步动作中,男士双脚是原地的,而女士的运动是从并进姿态到反并进姿态,当女士跳她的舞步时,男士把手臂的造型从并进姿态到反并进姿态。当然有些舞蹈老师会把十六步中的动作稍微变形,男士在十六步7-16步动作中脚步也有动作,并不是原地的,而是变化为一只脚原地,另一只脚向前伸出一小步,无重心;伸出的脚回归原位,另一只脚再伸出,这就是舞蹈的变形,是一些高水平的舞蹈老师编舞时,常用的方法。所以在看别人跳拉丁舞时,同样名称的动作,你会发现跳法不是完全一样的,因为是在原形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

跳斗牛舞,要保持一种气势、因为要和野牛搏斗,所以,不能随随便便的,要始终有一种自豪感和自信心,要符合我们前面所说的斗牛舞的风格。现在很多人跳斗牛舞的时候,给人的感觉是委靡不振,这样跳斗牛舞是非常难看的。首先说明舞者只是学会了舞步,对于斗牛舞的风格特点一点都不懂。

跳斗牛舞,动作按照节奏跳的同时,也要和音乐的情绪配合好,双臂张开的时候,要象撑开一个斗篷的感觉,要力灌双臂,双臂上要保持着很大的力量才行。虽然手里什么也没有,但是双臂上已经充满了内力--由内向外扩散出来的力量,似乎要用力撑着斗篷一样。

跳斗牛舞,胯要始终稍微向前顶,重心保持在前脚掌上。而且,胯经常是向一侧的侧前方顶出。很多人并没领悟,所以跳出来的姿态感觉都是错误的。在出步移动身体的时候,胯向前顶出的姿态始终不能变。有些人虽然懂得斗牛舞的姿态是胯稍微前顶,原地步的时候还对,但是,只要一开始出步移动身体,胯前顶的感觉就没有了,姿态错误,架子散了。有的严重的不但胯不向前顶,甚至向后撅屁股,哪就一点斗牛舞的感觉都没有了。所以,斗牛舞中胯向前顶是斗牛舞最重要的标志性动作,必须注意。

5、牛仔舞(Jive):用J表示。拉丁舞项目之一。旋律欢快,强烈跳跃,节奏为4/4拍,每分钟42~44小节、六拍跳八步。由基本舞步踏步、并合步,结合跳跃、旋转等动作组合而成。要求脚掌踏地,腰和胯部作钟摆式摆动。特点是舞步敏捷、跳跃,舞姿轻松、热情、欢快,要求舞者腿部用力富有弹性,整体感觉要有轻盈感和摆荡感。这个舞主要表现欢快嬉戏,表情动作可以较夸张、诙谐,犹如两头小牛忘情地追逐嬉戏。

牛仔舞源于美国,原是美国西部牛仔跳的踢踏舞,50年代爵士乐的流行,加速和完善了这种舞蹈,但风格上还保持美国西部牛仔刚健、浪漫、豪爽的气派。

二次大战由美国水兵传播至全世界。其旋律欢快,强烈跳跃,节奏为4/4拍,每分钟42~44小节、六拍跳八步。由基本舞步踏步、并合步,结合跳跃、旋转等动作组合而成。要求脚掌踏地,腰和胯部作钟摆式摆动。特点是舞步敏捷、跳跃,舞姿轻松、热情、欢快。最早对牛仔舞的记载是由伦敦舞蹈教师VictorSilvester于1944年在欧洲出版的一本介绍牛仔舞的书。波普,摇滚,美国摇摆舞都对牛仔舞有着一定的影响。牛仔舞是一种节奏快,耗体力的舞。在比赛中牛仔舞之所以被安排在最后跳是因为选手们必须让观众觉得,在跳了前四个舞之后他们仍不觉得累,还能很投入地迎接新的挑战。

牛仔舞有两种风格明显不同的跳法,技巧有很大差别,跳出来的感觉完全不同。有些人很注意牛仔舞中的中段左右摆荡,而不在意弹跳的高度,这样就会令舞者可以加更多的自我表现力在里面。这是拉丁舞比现在早一个阶段更看重的技巧,给人的感觉偏于嬉玩而轻松。这种跳法的重心基本在丹田位置,约在肚脐下一寸,跳舞时重心基本没有上下起伏。像在重心处吊着一根棍子,左右摇摆,加了一点腿部的弹跳。而西方国家很多选手则更注意弹跳的高度和速度感,这就需要舞者表现出很强的身体控制能力,在速度和幅度上,这样牛仔会看起来更欢快而迅速。这是目前比较推崇的一种风格,因为它需要舞者拥有更好的体力,脚踝的柔韧性,身体更协调控制能力更强。由于它加快了运动一刹那的速度,因此不能够呈现较大的摆荡角度,也不能加很多的自我表现力。这种方式的重心比第一种方法高不少在肚脐向上两寸处,大概到胃的位置。这时会给人感觉像在重心处垂了根橡皮筋,下面拴着块石头,随着重心的上下颤动,而使得这块橡皮筋在不断地缩短拉长,再缩短再拉长。

牛仔舞要点一:牛仔舞的弹性不在于往上跳,而在于产生“自由落体”般的下降产生的弹性。牛仔舞的弹性不是向上弹,而是向下。要点二:牛仔舞的重拍在双数,跟桑巴一样。要点三:弹性基本步的重拍表现在下降后的撑起,而不是下降的过程。要点四:在点脚的时候,点的那只脚是动力脚,他不支撑重心,所以不要让他去借力,我们要让支撑脚直立,再产生自由落体式的下降,然后迅速撑起来,完成动作。要点五:在点脚时,动力腿保持弯曲,不能踩直。

(五)社交舞(SocialDance)

社交舞以社会交际和自娱自乐为主要目的,由于受其活动场所舞厅场地的限制,舞者技术水准的制约,尽管社交舞与国际标准舞有着共同的来源,但社交舞的音乐的节奏和时值、舞蹈风格和舞步还是同国际标准舞明显的区别。首先是音乐节奏比较强烈,有利于调动舞厅气氛,便于舞者掌握;其次是舞蹈风格以流畅性和稳定性为主,不同于国际标准舞对力度和幅度的要求;第三舞步舞姿多样化,一些舞蹈动作是由广大舞蹈爱好者自创,并得到广泛流传的;最后社交舞的技术有容易为业余舞蹈爱好者掌握的特点,对架型、脚法和技巧运用的要求也不同于国际标准舞技术要求。由于社交舞具有容易掌握,便于交流,能为大众所接受的特点,成为广大舞蹈爱好者所喜闻乐见的舞蹈形式,在社会有着广泛的群体。常见的社交舞比赛项目有:慢三、快三、慢四、快四、探戈、吉特巴、伦巴等。

慢三:节奏为3/4拍,每分钟28小节左右;第一拍为强拍,强拍上出步,每小节三拍为一组舞步。二人握持姿态要自然大方,高雅端庄。在舞厅中呈逆时针方向移动。舞步要体现正确的升降和旋转;舞姿回旋起伏,舒展流畅,恬静柔美;组合中应有分合式舞步。

慢四:节奏为2/4,4/4;每分钟26小节左右,第一拍为重拍,每四拍为一循环。二人握持姿态要稳重大方,典雅得体。沿着逆时针方向移动,在行云流水、连绵不断动作中,充满了悠闲轻松。舞步平稳流畅,从容飘逸。

快三:节奏为3/4,每分钟56小节左右,第一拍为重拍,每六拍为一个单元。握持姿态同慢三。舞步应沿着逆时针方向移动。舞步平稳轻快,活泼欢快,旋转飘逸,裙摆飞扬,华丽多姿。

快四:节奏为2/4,每分钟60小节左右,第一拍为重拍,每四拍为一循环。握持姿态同慢四。舞步分快步和慢步,沿着逆时针方向移动。舞蹈风格,欢快轻盈,潇洒流畅。

探戈:节奏为2/4、4/4,每分钟30小节左右,每小节二拍,第一拍为重拍。阿根廷探戈贴脸靠肩,热情直率,具有拉丁风情;美式探戈,动作轻柔,优雅妩媚,具有绅士风度;英式探戈刚强有力,抑扬顿挫,具有斗士豪情;台湾探戈步法悠闲,节奏缓慢,探戈的本质充满南美热情、罗曼蒂克和诉求感情的。

伦巴:节奏为2/4、4/4,每分钟34小节左右,第一拍为重拍,为出步拍,四拍走三步。握持姿态闭式,分式舞姿均可。舞蹈风格,胯部自然扭动,具有舒展优美,婀娜多姿,柔媚抒情的拉丁风格。

吉特巴:节奏为4/4,每分钟45小节左右。握持闭式、分式舞姿均可。旋转换位敏捷,舞步移动快速跳跃;舞姿生动活泼、热情奔放,舞者腿部要富有弹性;技巧性舞步中,不能出现托举、抡举等容易造成伤害的动作。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75416.html

更多阅读

逃脱本色7-1攻略 逃脱本色6-9

逃脱本色7-1攻略——简介逃脱本色更新了,第七章你玩了吗?一起来吧逃脱本色7-1攻略——工具/原料手机ipad等逃脱本色7-1攻略——方法/步骤逃脱

QuickTime7.6/7.1专业版和注册码 quicktime7.76注册码

QuickTime 7.6/7.1专业版 sn注册码QuickTime是什么东西,就不用我多说了吧.它跟Microsoft的Windows Media Player以及RealNetworks的RealPlayer是业界的三大播放器巨头.虽然感觉国内不大流行QuickTime,但平时行走江湖, 网上冲浪的,

DiskGenius_V4.7.1.127专业单文件注册版+经典版 diskgeniusv4.7注册码

近日,必备神软!数据恢复及磁盘分区利器—DiskGenius4.7.1 最新版发布啦!该版主要在恢复文件过程增加了暂停功能,可以立即复制文件及保存进度。现附上4.7.1专业版及4.3完美经典版以及单文件版下载。DiskGenius,专家级数据恢复软件,集数据

声明:《国际标准舞教学资料7 1国际标准舞教学》为网友丧尸男神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