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死事小 有学者说春秋战国时期

商汤讨伐夏桀的时候这样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尚书.汤誓》)。武王伐纣的时候这样说:“今商王受,狎侮五常,荒怠无敬。.......尔其孜孜,奉予一人,恭行天罚”(《尚书.泰誓》)。意思很明白,不论商汤还是周武,政权的更迭都是经过了上天授权,符合天意。其实,在《尚书》中,所谓天意即民意,民意即天意,《皋陶谟》里就有这样的说法:“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威自我民明威。”《泰誓》里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天矜 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汤武革命,顺乎民意,载诸典籍,不烦后学置评。但是,到了孔子这里,就出现了两个矛盾命题:一,周武伐纣,正确;二,伯夷叔齐反对周武伐纣,正确。真是怪事儿。

“义不食周粟”,伯夷叔齐的“义”在哪里呢?孔子看到的是“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求仁得仁”;孟子看到的是“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韩愈点出了其中奥妙:“微二子,乱臣贼子接迹于后世矣。”伯夷叔齐拼死维护的是被后世奉为天纲的封建伦常:“父死不葬,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忠孝二事,如日月之明,容不得以任何理由玷污,这就是伯夷叔齐慷慨赴死的原因。

伯夷叔齐饿死了,临死的七天七夜里,阳光月光依旧照临首阳山,此情此景,司马迁看不下去:都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伯夷叔齐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天之报施善人,其如何哉?”

饿死事小 有学者说春秋战国时期

不说这兄弟俩了。再说条狗。

老家邻居二叔去年盖新屋,年前搬了家;一家人喜气洋洋,单只那条狗不高兴。牵它去新宅,就是不肯走;又打又拖,去了,却跟他使起犟来:不吃不喝,生人来不咬,夜里不叫。二叔是个粗人,怎么,你能犟过我?有本事你永远不吃!伯夷叔齐被饿死,主要是一个村妇的话起作用:“首阳山的野果也是周朝所有。”兄弟俩于是连野果也不吃了,所以导致悲剧发生。二叔家的这条狗好像要跟主人较量精神和意志,“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旧宅是他的责任和使命所在,“义不食新宅粟”应该就是这狗的道义追求。周末回家二叔跟我说起这事,我很震惊,也抱怨二叔没文化,不知道有伯夷叔齐的故事。司马迁感叹“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我把二叔家这条狗的事迹粗略记述,目的还是希望有地位的人给以发扬光大,达到使“顽夫廉,懦夫有立志”之惊世效能。

今天看新闻,说国家要对食品行业从业人员集训行业道德伦理,觉得极有必要;再不治理,我们要么被毒死,要么被饿死。伯夷叔齐饿死,“求仁得仁,又何怨乎?”,狗被饿死,义薄云天,至少还震惊了我的麻木神经;我们饿死呢?

民间骂人有句成语:“良心被狗吃了。”狗,真冤枉!食品行业从业人员的道德伦理被谁吃了?我不知道。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75960.html

更多阅读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历代君王 春秋战国各国发展

详细的地理分布1.齐:山东北部、东部河北东南部.2.楚:湖北 湖南北部 河南南部 江西 安徽 浙江 江苏等3.燕:河北北部 辽宁南部4.韩:河南中部 山西东南部5.赵:河北南部 山西中部、北部6.魏:河南北部 山西西南部7.秦:陕西 甘肃 四川中部

春秋战国500年16 晋文公的流亡生涯 春秋战国时期

公元前655年,晋郦姬之乱,重耳被迫逃往翟国。跟随他一块出逃的有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这时候,他已经43岁了。在翟国一呆竟然就是12年,好在翟君对重耳还不错。生活在平淡中度过,但也有一件事值得一提:翟国攻打戎族,俘虏了两

中国长城史 第三章 战国长城 中国历史春秋战国

白狄建的长城中山长城一、春秋时期鲜虞是个强国战国时期的中山国是春秋时期白狄所建的鲜虞国。《中国地名大辞典》说,鲜虞是春秋时夷国,白狄别种,在中山新市县(今河北正定东北40里之新城铺)。战国时改称中山国。关于鲜虞、中山的历史文献

三字刀“齐法化”战国时期齐国刀币二 战国时期齐国地图

三字刀“齐法化” (战国时期 齐国刀币二)春秋战国时期的铜铸货币,主要有四类,铜贝、刀币、布币、圜钱。刀币,春秋时期,始铸于齐国,以后逐渐流行于燕、赵、中山等国。齐国刀币分为两个时期; 一春秋时期的姜齐刀币,铸行于公

声明:《饿死事小 有学者说春秋战国时期》为网友来电铃声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