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陆法会第二天 水陆法会第五天

水陆法会进入第二天,各坛口井然有序的进行着各坛的佛事。经过几天的布置,内坛隆重庄严,准备迎接明天凌晨的结界。众居士法喜充满的选择自己有缘的法门参加水陆法会,无不祈愿冥阳两利,离苦得乐。各位义工们坚守各自己的岗位,分工不分家,发愿把前来参加水陆法会的师父和居士的饮食起居照顾好。一次如此盛大的佛事需要众缘成就,感恩每一前来有地藏寺参加水陆法会的有缘众生,愿大家都能在佛法的海洋中各取所需,同生净土,同登彼岸。






水陆小知识:

水陆八天七夜在做什么
综而言之,水陆法会的外坛作用在于接引修行各种不同法门、根基的修行者;内坛则是整个法会与四圣之凡交流的枢纽,普同供养法界内一切有缘含识神灵,发愿意度化一切有情,普利冥阳。
一、内坛:
(1)结界:皈命三宝,恭请诸佛降临护持道场。结“地方界”、“方隅界”、“虚空界”,明确规划出坛场用地。结界范围内,有护法天神守护,闲杂人等不得污犯净界,令此坛场内外清净。
(2)发符悬幡:召告人天佛事将启。
(3)请上堂:恭请诸佛菩萨及声闻、缘觉、历代祖师降临法会。
(4)供上堂:备斋筵、香花、灯、食衣、珍宝、法等,是为六尘妙供,如法供养。
水陆法会第二天 水陆法会第五天
(5)告赦:为悲悯六道,告达司事天神,释放被拘禁受苦的六道群灵。
(6)请下堂:既经赦放,众苦皆离,六道可赴盛会。
(7)授幽冥戒:授以一切鬼神六道受苦众生戒法,将夙昔所造的一切恶业全部经由忏悔而清净,可速往无量光明佛国净土。
(8)供下堂:受戒以后,得清净识,得以入坛坐列,安享法味。
(9)圆满供:一齐斋供圣凡廿四席,法味滋神,六道群灵,欢欣交畅。
(10)圆满香:胜会即将圆满,六道众生趁此出离苦海,永不沉没。
(11)送圣:为所有参加水陆法会的群灵说法、加持、供养后,回向使他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当接引亡灵同归极乐的西方船在袅袅香烟中燃起,水陆法会就此圆满。
二、外坛:包括了大坛(礼拜染皇宝忏、施放焰口、斋天、放生等)及华严坛、净土坛、法华坛、药师坛、诸经坛等六大坛场、讽诵各种大乘经典,以七天为期,专修各经典法门。
水陆法会流传至今,因为佛事仪轨繁复,有些水陆渐渐成为只重表面仪式,不重超度精神的盛大排场,再加上现代社会快速变迁,许多仪式也一再被浓缩节省,佛教祭祀礼俗正在快速流失中,究竟水陆法会的原貌、超度的真义又为何,就让我们一起来一窥堂奥。

如何打水陆

参加八天七夜的水陆,称为“打水陆”,所谓“打”,是动作行为之意,和打佛或打禅七相同,以七日为限,希望在这七日内克服求证,得到较佳的修行效果。

在这几天当中,要用什么样的心态来修行呢?水陆法会举办时是在炎热的七月天,从各地来参加的人有成千上万,要一起相处七、八天,有时候还得一起工作,难免有意见不合的时候,天气热、往往心浮气躁,有时候一不注意,就很容易发生无谓的意气之争。

生活即修行,是希望我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很多人自认为颇有修行,可是只要一碰到生活中的人、事的问题,就容易生烦恼了。在水陆法会是尤其明显,很容易因为繁琐的事务而生起无明烦恼,所以水陆也就是考验平时修为的最佳时机。修行最重要的是自利利他,必须先调和好自己的内心,才能去影响他人。真实的体验与文字上的修行是不一样的,水陆法会就必须亲自去体验、参与,身体力行才会了解其中的奥妙。所以只从文字上了解菩提心里没有意义,必须真的发菩提心、去实践,才晓得什么是菩提心。

印光大师在《水陆仪轨》的序文指出水陆法会的功德说:“水陆之利益非言所宣,……当人业消智朗,障尽福崇,先亡咸生净土,所求无不遂意,并令历劫怨亲,法界含识,同沐三宝恩光,共结菩提缘种。”

首重发菩提心

水陆以供饮食为主,为超度水陆空一切亡魂而设。水陆法会所要达到的目的有三点:一是对先亡者,希望他们发起成佛之心,二是将此功德回向施主自身及其眷属,祈求延寿增福,三是救济六道众生普超三界。

佛法说我们从有灵性以来到今天,生生世世的父母是无量、无数、无边的,我们每一生都有父母,所有的众生都曾经是我们的父母,都是历代祖先。所以参加法会最先要具足的心念就是希望能发菩提心,救度一切如父、如母的有情众生,脱离轮回苦海,速证成佛涅盘的果位。因此学佛并不是只求个人利益,自己解脱而已。有人问阿底峡尊者:“只考虑现世的人会有怎样的果报?”尊者说:“果报也只有那样。”又问:“会有什么样的后世呢?”尊者回答:“地狱、饿鬼和畜生。”所以只求现世的果报就是:“今生能成就一些小利,后世则堕恶趣。”

菩提心是成就一切诸佛的种子,如果想要成佛必定要发菩提心,菩提心是什么呢?就是实知自心,以自性清净心为菩提心,亦是希愿救度一切众生,令他们都成佛。愿力有多大功德就有多大,所谓“水陆普度胜会”的意义,就是说愿力所及没有不能变化、不能解脱的,这就是法会殊胜之处,所以在法会期间,我们应该发起清净广大愿力。

弟子虔诚必蒙感应

“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信是道的根源、功德具足的基础,能增长滋养一切的善根。《大智度论》说:“佛法大海唯信能入。”佛法的大海那么深,没有别的方法可以入门,只有信才能深入。能信才能生起恭敬虔诚心;能对三宝生起信心,我们才会虔诚认真地参与法会中的每场佛事。

现年九十三岁的戒德老和尚,担任水陆内坛的正表已有四十六年的经验,他说:“要相信水陆法会的功德,就要有信心、虔诚心参加水陆,有几分的虔诚就有几分的功德,所谓弟子虔诚、必蒙感应。”印光大师在《水陆仪轨》的序文也说:“若请法斋主与作法诸师,各皆竭诚尽敬,则其利益非言所宣。若斋主不诚,则出钱之功德有限,慢法之罪过无穷;僧众不诚,则是鼓橐龠以为经,交杵碓以成礼,于三宝龙天降临之际,作卤莽灭裂塞责之行。”

有几分的虔诚就有几分的功德,所以参加水陆法会最重要的是诚敬,如果以为报了名,缴了钱,就有法师帮忙诵经、超度,这样就有功德,这是错误的认知。参加水陆法会最主要的是自己发愿,生起慈悲心去超度众生,如果不能以诚敬的心来修持,那么出钱的功德有限,而慢法的罪过却是无穷。“三业如不清净,万法不具足”打水陆时,身体在行礼拜,口在念诵经典,心意在做观想,身口意三者都要清净,那么万法才具足。

水陆法会的殊胜

水陆仪文是由梁武帝召集十大高僧制成,词意磅礴的仪文,设计得非常周密严谨。八天七夜的水陆道场,燃种种香、点种种灯,准备了各种妙味饮食、衣服、庄严的鲜花、水果、幢幡宝盖来供养诸佛,并召集百位僧众共同举行法会。水陆仪文记载:“诸佛菩萨皆大欢喜,若圣若凡乃至一切蠢动含灵,普仗良因,均沾妙利。”

水利法会有三大特点:一是“时间长”,多则四十九天,少则七天;二是“规模大”,参加的僧长可多达千人,一般需要上百人,起码不得少于七、八十人才办得起来;三是“法事全”,凡佛教中种常见法事无不包括在内,远要悬挂多则两百余幅,少则一百二十幅“水陆画”。因此,举办这样的法会,非大寺庙莫属。

地点殊胜

法会的现场就是坛城的所在,“坛城”的本意就是诸佛聚集的地方。来到诸佛的所在必有十方佛菩萨的加持,而能清净柔软每个人,内在。《涅盘经》说到佛寺要具足七法:一、生起信心;二、礼拜;三、听闻佛法;四、虔诚心;五、思维佛法;六、如实修行;七、将功德回向一切有情。所有在法会现场,我们若能常常用以上七法来省察自己,那么水陆法会就是增长善根、累积福报的大好机缘。

在水陆法会现场,最重要的是“心念摄持”,因为诸佛菩萨、六道众生都受邀来到会场,和自己相处在同一个时空当中,所以如果心生恶念或胡思乱想,就会与恶道的频道相应,如果心生欢喜、善念则和善道相应,所以应该时时提醒自己要有慈悲欢喜心来参加法会。

善知识殊胜

在《佛本行经》中有个故事:有一天佛陀和弟子难陀,经过一处卖各种香粉香料的地方。佛请难陀拿一个香包握在手中,过一会儿又叫他放回去并说:“难陀,你现在闻一闻你的手心?”难陀嗅一嗅说:“我的手上有微妙的香气。”佛便说一偈:“若右手执沉水香,即以藿香烧香等,须臾执持香自染,亲附善友亦复然。”如果能够常常亲近善知识,随顺染习,必能善业汽增。

什么是善知识?佛陀说自己行正见又能教人行正见的人是善知识:自己修菩提心又能教人修菩提心的人是善知识;自己能修行信、戒、布施、多闻、智慧,也能教人修行信、戒、布施、多闻、智慧的人也是善知识。所以在水陆法会里,我们不仅要对佛菩萨、对经典、对参加水陆法会有信心,也要对所有参与法事的法师们生起恭敬心。

法殊胜

除了发心诵经的“法”具足圆满之外,对于参与法会的人来说,也要知道如何让自己所听到的“法”具足圆满,密乘龙钦巴祖师在《心性修习论》中指出,听法要具有三想:

1、当自己是病人想。

2、以佛法作药想。

3、对依止善知识而修行作医疗想、看病想。

也就是把自己当作是病人,患了在轮回中不断流转、不能出离、不能成佛的病症,病因就是业力和烦恼所以要找医生来治疗我们的疾病,医生就是上师、就是善知识,佛法就是医生所开的处方。

同时在闻法的过程中,有“三过六垢”的缺失要尽量避免:

1、耳不问如覆碗过:耳朵不仔细听闻法教,就像一个被倒出来的碗,什么东西也装下进去。

2、意不持如破漏过:耳朵虽然听了,却不用的记忆、持念头,所听闻的法教就会逐渐的漏失,就上像破损有漏的容器,里面的东西会渐渐遗漏,最后什么也没留

3、杂烦恼有如毒过:虽然专心去听、去记忆,却带着烦恼,如嗔恨、慢心、疑心等等不好的妄念来听法,就像容器本身有毒,任何东西装进去也变成有毒无法食用。不管多殊胜的法教,如果掺杂了烦恼,也都变成不清净。

《华严经》说:“若闻一句未曾闻法,胜得三千大千世界珍宝。”愿一切有情众生得法圆满,速速得解脱。

时间殊胜

七天的水陆法会,大家放下日常忙碌的事务,一起投入、成就法会的圆满,利益无数的众生。在八天七夜的佛事中,不眠不休,诵经声没有一刻停歇,从每天清晨外坛诵经、每天下午直到深夜的放焰口,再延续到清晨的内坛佛事,每时每刻直到任何地点都会被法会庄重的气氛所摄持。

眷属殊胜

不但参加水陆法会的信众多、法师多,更需要很多义工共同发愿才能成就,否则很难成就如此盛典。所以在会场当中,每个人对于成就此次法会的人事物,都要心存感恩,纵有不尽理想的地方,也要用慈悲、包容的心来看待。

佛教常说众生是佛,所以法会内外,所有与我们相遇的善男女善女人,也都是清净的男女菩萨,都是我们的善知识。所以在这场的水陆法会里,不管是我们邀请的诸佛菩萨、诸天圣众、法界众生或是海内外的善男子、善女人,都要心存感恩有这样的因缘让彼此相遇相聚,共结清净的确法缘。灵鹫山心道法师说:“把爱心扩大到无形,对有情的众生结善缘,对无形的众生做超度,具足无量功德,成就未来生命福慧的基因,这正是举办水陆法会的最终目的!”

《涅盘经》也说:“应当悯念一切众生,同一子想,生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受不杀戒教修善法,亦当安置一切众生于五戒十善中,复入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等一切诸恶趣,拔济是中苦恼众生,脱未脱者,度未度者,…安慰一切诸恐怖者,以如是等业因缘故,菩萨则得寿命长远,于诸智慧而得自在。”

内坛

也许有人会问水陆普度不就是请好兄弟来吃吃饭就ok了吗?为什么还要念这么多经、拜之么多天呢?事实上,翻开《水陆仪轨会本》就会发现,这其————中的学问可大着呢?除了请吃饭外,“法供养”才是法会的目的,福慧资料无可限量。“万法唯心造”,试想如果能打开纠结的思想问题,一旦思路畅通,外在环境也会随之转变,生死轮回就在一念之间,净土也在一念间产生。

《水陆仪轨会本》:“有能修此真法供养,不缘于心,不住于相,不住相者,忘情造理,如斯行施,功用莫比;无能施者,无受施人,无中间物,皆毕竟空。”八天七夜的佛事仪轨作用就在洗涤思想的重重污染,日夜不中断的诵经声及大众或跪或拜的画面,如不亲监其境,很难感受到那股心灵的震撼。

整场水陆法会最重要的精神重镇就是内坛,因此内坛佛事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内坛依循的是《水陆仪轨会本》,这是由历代高僧编制出来的,法会本身就是总集佛法的精要,内容谨然有序,大家不仅只是跟着唱诵、跪、拜、绕佛,还要深入仪轨的意义,了解佛法的内涵,这才称之为“打水陆”。

内坛共设有廿四席,每一席都代表这场大法会邀请了不同世界的众生前来参加,廿四席分为上、下堂,上堂有十席,下堂有十四席。诸佛菩萨及诸大圣人都位列上堂,六道群灵则囊括在下堂十四席中。

水陆法会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内坛佛事,所超度的一切对象都在内坛做召请,因此一走进内坛就会看见所有墙面几乎贴满了黄色的超度牌位。参加水陆的代表一般称为功德主,佛事进行时,由他们代表亡灵参加。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76343.html

更多阅读

易经第五十九卦风水涣 易经第十一卦地天泰

易经第五十九卦风水涣【王明光:互卦与变卦】59风水涣,上巽下坎。互卦:27山雷颐。初六:变卦为61风泽中孚。九二:变卦为20风地观。六三:变卦为57巽为风。六四:变卦为06天水讼。九五:变卦为04山水蒙。上九:变卦为29坎为水。【香港启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林徽因传》第五卷你是人间四月天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林徽因传》第五卷你是人间四月天阴晴冷暖有人说,人生像一首诗,简洁空灵,却意味深长。也有人说,人生像一篇散文,优美沉静,却经久耐读。还有人说,人生像一部小说,起伏难料,却有始有终。说这些话的人,相信都是文字的信徒,因

语文第五册第二单元教案 第五册语文教案

语文第五册第二单元教案5山雀设计思路:课文中的小小的山雀有着高尚的心灵和美好的品质,它们勤劳、聪明、机智、团结、互助、友爱。而文中的“我”更是通过耐心的观察,加上丰富的想象力,让小山雀变成了能够说话,能够沟通的可爱的小精灵。

声明:《水陆法会第二天 水陆法会第五天》为网友酒醉夜未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