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福音运动与普世宣教 归正福音运动

学生福音运动与普世宣教

唐永刚

本文刊于《杏花》2012年春季号

主耶稣不仅亲自向门徒们颁布了大使命,在使徒行传中我们也看到他藉着圣灵有计划、有策略的推展福音的工作。在福音向普世广传的过程当中,主使用了一条非常重要的宣教策略,就是呼召不同的工人针对不同的群体作福音的工作,正如保罗所说:“那感动彼得、叫他为受割礼之人作使徒的,也感动我,叫我为外邦人作使徒”。(加二8)神对彼得和保罗两位使徒的呼召和托付,奠定了初代教会福音工作的基础,也成为了今天我们针对不同人群开展福音工作的圣经依据。

在众多的福音群体当中,“学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她的特殊性并不在于学生的生命较之其他人更加宝贵,而在于针对学生群体的福音事工所带出的影响力是极其深远的。

1,推喇奴的学房

虽然现代意义的大学在11世纪才开始建立,但在圣经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学生福音事工的先例。使徒行传十九章,保罗在以弗所讲道一连三个月,有些人心里刚硬不信,在众人面前毁谤这道。于是保罗就离开他们,在推喇奴的学房天天辩论。这推喇奴的学房即当时以弗所的一所学校(KJV:theschoolofoneTyrannus),保罗用两年的时间,天天在那里讲论福音,保罗在推喇奴的学房的福音工作带来了惊人的果效。路加如此记载当时福音广传的盛况:这样有两年之久,叫一切住在亚西亚的,无论是犹太人,是希利尼人,都听见主的道。(徒十九10)

2,德国哈勒大学

17世纪,敬虔主义运动在德国兴起。在富朗开(AugustFrancke)的领导下,哈勒大学(Halle)成为了敬虔主义运动的中心。由于敬虔主义非常关心灵魂的得救,富郎开在哈勒大学激发了学生们宣教的热忱。1705年,当丹麦国王招募前往印度的宣教士时,他找到了哈勒大学的学生,并于同年成立了“丹麦哈勒差会”(Danish-HalleMission),这是基督教第一个正式的超教会差会。整个18世纪,共有60多位哈勒大学的学生前往海外宣教。其中最有名的一位是施瓦茨(Schwartz),他从1750年开始在印度宣教,一直工作到1798年生命结束。

另外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少年时代曾在哈勒大学学习的学生亲岑多夫伯爵,他当时在学校创办了以促进个人敬虔生活及世界宣道工作为宗旨的“芥菜种会”,并且立誓:无论在什么环境,都要承认基督,并要带领各种人归向基督。后来,他所带领的莫拉维亚教会成为了那个时期最活跃的宣教团体1。莫拉维亚教会的工作感动了“近代宣教之父”威廉.克里(WilliamCarey)到印度宣教。带动近代普世宣教运动与属灵复兴运动的约翰.卫斯理也深受莫拉维亚教会的影响。

3,英国剑桥大学

剑桥大学的学生福音工作是由沈美恩(CharlesSimeon)开始的。他1782年毕业于剑桥大学,同时担任皇家学会的会员与剑桥三一堂的牧师,在这个教会牧会达54年之久。他非常有眼光、有策略的在剑桥开展学生工作。在他的带领之下,剑桥的学生工作奠定了查经、祷告、传福音的基础,这也成为了现代大学校园团契事工的基本模式。

沈美恩的服事使得很多学生渴慕神的话语并且对宣教有极大的热情。1827年,剑桥的学生成立了JesusLaneSundaySchool,这个团体培育了很多著名的圣经学者。1857年,剑桥的学生成立了CambridgeUniversityChurchMissionaryUnion,定期为宣教事工和宣教士祷告,一起研读宣教报导,培育了许多宣教人才。1885年,七位剑桥大学的高材生放下美好的前程,加入中国内地会前往中国开荒布道,史称“剑桥七杰”。他们的行 动大大震撼了那个时代,直至百多年后的今天,他们的影响力仍不稍减退。


剑桥七杰

剑桥的学生事工也成为了现代学生福音运动的先驱2。1877年,剑桥基督徒学生联合会TheCambridgeInter-CollegiateChristianUnion(C.I.C.C.U)成立。在其影响和带动下,英国的各大学纷纷成立了类似剑桥基督徒学生联合会的组织与学生宣教工作团体。1928年英国大学校际团契TheInter-varsityFellowship(IVF)成立。这一学生福音运动很快传到了北美,1928年和1938年,加拿大大学校际团契Inter-varsityChristianFellowship/Canada和美国大学校际团契Inter-varsityChristianFellowship/USA分别成立。此时,学生福音运动已经遍布世界各国。在此背景之下,当今最有影响力的学生宣教工作团体-国际基督徒学生福音团契InternationalFellowshipofEvangelicalStudents(IFES)于1947成立。这几个大的学生事工团体成为了今天世界范围内学生福音工作的主要力量。

4,Urbana学生宣教大会3

1946年,带着对二战期间饱受战争创伤的国家的负担,在北美大学校际团契的召集下,来自美国和加拿大151所学校的575名学生在多伦多大学聚集,寻求神在他们身上对于世界宣教的呼召。此次大会结束后不久,大会主席、IVCF总干事斯台西.伍兹(StaceyWoods)写到:

我们向神祈求,这一次的大会能成为北美成千上万的基督徒学生中间一个强有力的宣教运动的开始。我们希望能成为上帝手中的器皿,不仅在本地向北美的学生宣讲福音,也能成为一个海外宣教士的招募机构,能够源源不断地为普世宣教事工提供分别为圣、训练有素的宣教士。

两年后,大会在Urbana的伊利诺伊大学再次召开,这一次共有来自254所学校的1331名学生参加。从此,开始了每三年一次Urbana学生宣教大会的传统,推动年轻学生参与普世宣教。Urbana学生宣教大会至今已举办22届,共有超过25万人参加了Urbana宣教大会。2012年12月,第23届Urbana学生宣教大会将在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召开。


学生福音运动与普世宣教 归正福音运动
2000Urbana学生宣教大会

5,草堆祷告会(HaystackPrayerMeeting)

美国的威廉姆斯学院(WilliamsCollege)并不是一间非常有名的学府,但是1806年夏天这个学校几名学生一次在草堆中举行的祷告会却改变了整个美国宣教的历史。

米尔斯(SamuelMills)是威廉姆斯学校的学生,他和一些同学每周三、六下午在河边的树林里祷告。有一次因为暴风雨,米尔斯和其他四位同学躲进了稻草堆,他们为海外宣教迫切地祷告,并且在祷告中决定奉献自己。这次祷告会在这几位学生的生命中产生了长远的果效,宣教的火在他们的生命中燃烧。他们在1808年成立了“弟兄会”推动世界宣教,在接下来的六十年中有527位学生加入这一组织,其中有一半学生前往海外宣教。他们又于1810年推动美国公理会成立了美国海外宣教差传委员会TheAmericanBoardofCommissionersforForeignMissions(ABCFM),当年参加草堆祷告会的耶德逊、诺特、纽威尔成为第一批美国差派出去的海外宣教士。50年内,ABCFM共差派了超过1250名宣教士到海外宣教。米尔斯后来又促成了许多宣教组织的成立。草堆祷告会引发了美国海外宣教运动,为了纪念这一次祷告会对宣教带来的深远影响,1867年,人们在当年他们祷告的地方,树立了一座草堆祷告会纪念碑。

草堆祷告会纪念碑

7,学生志愿宣教运动(SVM)

学生志愿宣教运动开始于基督教青年会在北美的学生工作。自1851年传入北美后,基督教青年会非常重视学生工作,1877时已经有两百多间大学有了学校青年会。北美青年会第一任学生干事魏夏德和晚年热心学生宣教工作的布道家穆迪一起在学生中间推动学生宣教工作。

1886年夏,魏夏德邀请慕迪在麻州黑门山举行灵修会,来自89所美、加高校的251位学生当中有99位在这次灵修会中决志献身海外宣教。被这次灵修会学生的宣教热忱所激励,1886-1887年,青年会组织参加黒门山灵修会的几位学生在167所大学分享了海外宣教的异象,结果共有2106名学生奉献宣教。为了延续这一运动,学生立志海外传道团(StudentVolunteerMovementforForeignMissions)于1888年成立,简称SVM,其宗旨是招募北美的大学生进行海外宣教。自1891年开始,SVM每4年举行一次宣教大会,至1959年,该团体共差派了超过两万名学生志愿者进行海外宣教,这是教会历史上最庞大的一次宣教运动。

8,中国各大学基督徒学生联合会(学联会)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以后,许多大学陆续内迁后方西北西南各省。青年学生对国家和个人的前途都感到迷惘,心灵空虚,需要寻找新的出路。在这段时期,国民政府也尽量录取失学青年进入大学学习,并且给予较大的信仰空间。这一切都为大后方学生福音工作的复兴预备了条件。

抗战八年期间几乎摧毁了基督教青年会的校会组织和活动,学生福音工作需要新的力量来带领。此时,两位重要人物:赵君影和于力工来到了大后方并且在学生当中开始了福音工作。1944年夏天和冬天,他们分别在重庆北培国立复旦大学以及重庆沙坪坝中央大学和重庆大学的联合校址举行了布道会,有大批的学生悔改信主。为了进一步推动学生福音工作。1945年7月,重庆南山第一届全国各大学基督徒学生夏令会召开,有来自西部41间大学团契153人参加。大会第四天,赵君影召集了临时大会,经过商讨成立了中国各大学基督徒学生联合会以继续开展学生福音工作。抗战胜利后,各大学回迁,于力工奔走各地先后开拓了南京、上海、武汉、广州的学生福音工作。1947年7月,全国各大学基督徒学生第二届夏令会在南京召开,共有来自全国各大学的350名学生参加。


第一届全国各大学基督徒学生夏令会1945年

参加那两次大会的学生,不少献身传道。有的去读神学院,许多成为日后家庭教会的支柱。有些到边远地区传福音,有些在以后的岁月中饱受苦难和逼迫,却仍能守住对神起初的爱心和忠贞。有些则到了海外参加事奉。在他们中间,如滕近辉、陈终道、于力工、焦源濂、边云波、查大卫、薛玉光、张行松、王长新、张学理等,后来都成为神在中国教会十分重用的仆人4。

大陆解放后,学联会的工作被迫停止。在第二届夏令会中奉献的查大卫去了台湾,在内地会宣教士艾得理牧师(曾参与大陆学联会的工作)的鼓励下成立了校园福音团契(CampusEvangelicalFellowship)。校园福音团契不仅在台湾建立了深厚的学生工作传统,也对北美华人教会的建立和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自1960年代开始,很多受校园团契栽培的学生赴美求学在校园内成立了查经班,带领了许多学生信主,其中就有许多从大陆赴美留学的学生。后来,许多查经班都发展成了教会,当年带领查经班的很多学生成为了华人教会的领袖。此外,校园福音团契效法Urbana学生宣教大会,自1976年起每三年举办一次青年宣道大会,推动学生和青年基督徒奉献宣教,至今已11届。

从以上这些学生福音运动我们可以看到:学生这一群体不仅是普世宣教的对象,更是普世宣教的最佳资源和动力。这一波一波的学生福音运动起始虽然微小,如同山涧清泉,最终却汇聚成江河,融入到普世宣教的洪流之中。

在普世宣教的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绝对不容忽视、值得大力投入的群体。在福音与宣教事工上,学生群体具有许多优良特质:学生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期,可塑性非常强;学生时期是一个人人生当中最认真寻求真理、思考人生意义的时期;学生时期的青年人火热纯真、没有牵挂、精力旺盛、时间充足。这些都特别有利于他们接受福音以及属灵生命的栽培和塑造。在校园里得着一个学生,打稳生命的根基,带领他/她忠心地作主的门徒,在其接下来几十年的人生当中,这个生命可以在他/她的家庭、亲友中间以及职场和社会持续地为福音作见证,所带来的福音影响力是难以估量的。

学生群体也是培育属灵领袖的好土,今天中国城市家庭教会的复兴与过去三十年神在中国大学校园里所做的福音工作是密不可分的,很多城市家庭教会的领袖都是在大学校园里接受了福音并且由此走上了事奉的道路,城市家庭教会中很多青年基督徒也都是在大学时代接触并接受了福音。

学园传道会有一句非常有名的口号“得着今日的校园,就是得着明日的世界”,学生福音事工是城市家庭教会绝对不可忽略的一项事工。然而,目前能够着力开展学生事工的教会、能够专心委身学生事工的传道人还非常少。盼望有更多的教会、传道人能够关注校园、关注学生工作。我相信,今天我们的一份投入会在神的国度里会有三十倍、六十倍、一百倍的收成!

参考文献:

1,历史的轨迹,祈伯尔,p294

2,中国与福音学刊,Vol.6,No.1,“学生福音运动在中国”,p33-48

3,https://urbana.org/history

4,全国各大学基督徒学生联合会的源起,李长华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77008.html

更多阅读

普洱茶与普洱沱茶的区别 普洱茶小沱茶

茶是中国公认的一种健康饮料,如今很多食品、生活用品都会加入茶叶这一种原料。近几年普洱茶被炒得相当火热,而普洱茶热销也就成了必然结果。普洱茶的种类有很多,有分紧茶、散茶、沱茶、生茶、熟茶等,那你可知道普洱茶与普洱沱茶的区别?

声明:《学生福音运动与普世宣教 归正福音运动》为网友颤抖的芳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