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印记7 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 铁道兵志在四方简谱

背上了那个行装扛起了那个枪,雄壮的那个队伍浩浩荡荡,同志呀你要问我们那里去呀,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离别了天山千里雪,但见那东海万顷浪,才听塞外牛羊叫,又闻那个稻花香。同志们迈开大步朝前走啊,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光荣的战斗序列中,曾经有一支承担着特殊使命,以忠诚敬业、奋勇向前、志在四 方为精神的英雄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

诞生于战火之中的铁道兵,不论是在硝烟滚滚的战场上,还是和平建设时期,面对艰苦的环境条件,铁道兵指战员以不怕苦不怕累、无私奉献、无限忠诚的高尚情操,以四海为家、奋不顾身、勇往直前的高昂斗志,为建立新中国和祖国的繁荣昌盛立下了赫赫战功。

解放战争中,东北野战军铁道纵队抢修铁路
缺少机械,就肩扛人抬

图为战士们在江中进行抢修施工
志愿军铁道兵部队抢修桥梁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铁道兵部队与朝鲜人民共同努力,在停战三个月后,就修复了朝鲜北半部的原有铁路,并且新建和修复了大小桥梁1300余座。

铁道兵8778部队36分队三班六十年代的合影照片。四四编制的铁道兵,实力真强!
战前动员会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劈高山,填大海
时代的印记(7)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 铁道兵志在四方简谱


林海雪原施工忙




大凉山上鱼水情

当年叶剑英元帅的题词:“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风餐露宿,沐雨栉风,铁道兵前无困难!”


轱辘马不倒只管推

沸腾的群山

水中排险

绝壁爆破

行军中的野炊



庄严宣誓
开足马力
班务会
风餐露宿
工间小憩

五十年代末,八一厂拍摄的大型彩色纪录片《移山填海》让我第一次知道了铁道兵这个兵种。当年铁道兵修筑的鹰厦铁路是沟通东南沿海的大通道,要穿越十分复杂的地形,如原始森林与无人区,陡峭险峻的悬崖绝壁。参加过土地革命的老红军带领部队战士参加了这项艰巨工程。影片中大爆破场面非常壮观,硝烟滚滚,石崖崩塌,河水倒流,巨浪滔天。厦门海口填海修堤,使厦门岛和陆地连接起来。在这个工程中,木船与海浪搏斗,石笼与潮水争先,建设者们在狂风巨浪中作业,将大块石头抛入大海,场面惊心动魄。这部影片的摄影充分表达了海上的惊险气氛与铁道兵战士们英勇顽强的精神面貌,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火车通过鹭岛海堤


汗水溶化千层岩

风枪打通万重山


慰问亲人铁道兵

七十年代初,我在湘桂边界的崇山峻岭中,见识了字头军车驾驶员的高超驾驶技术,每每路遇修筑枝柳铁路的铁道兵驾驶员在崎岖山路上轮下生风,如履平川,我们二炮部队字头军车的驾驶员们往往是自叹不如,甘拜下风。



七十年代中,我复员后分配的单位前身是铁道兵团的筑机总队

九十年代中,有一次我去宁夏出差,到达工地下车后,最吸引我眼球的是车场上一字排开的工程车辆,军绿色的汽车车门上还保留着字,一问是原铁三师的,兵改工后新名叫中铁13局。军号依旧嘹亮,但不是司号员吹的,是高音喇叭放的录音带。

刚进入新世纪,我去中铁18局海外公司出差,该公司的一个项目在西非的尼日利亚国北部的包奇州,项目部设在当地一个部落酋长的庄园里。走进宿舍后,第一眼就看到墙壁上整齐地悬挂着军用挎包和水壶,每张床上内务整洁,“豆腐块”似的被子叠得一丝不苟………,处处彰显出住在这间屋子里的主人曾是一群训练有素的军人。“我们原来是铁八师的”,焦厂长自我介绍说。这位焦厂长是老铁道兵,干起工作来有一股子铁军的拼命精神,他身患慢性疟疾,带病坚持工作已成了家常便饭。1984年集体转业后,十多年了,他们仍然沿用解放军的管理方式进行企业管理,即使在海外,也不放松对内部的严格管理。晚上在客厅里,一张光碟引起了我的注意,是铁道工程指挥部(中铁建的前身)政治部编辑的专辑VCD。当播放到北京铁道兵兵部礼堂内宣读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铁道兵成建制并入铁道部”向军旗告别时,铁道兵司令员陈再道将军失声痛哭的画面,我看到在场的每个人都眼含热泪,气氛凝重,作为曾经的军人,我非常理解这些老兵此时此刻的情感,当“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的歌声响起时,我情不自禁地与铁道兵战友们一块唱了起来。我们二炮工程兵与铁道兵有太多的共同语言,这首军歌也是我们二炮工程兵战士当年最喜爱的歌曲!

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不仅铁道兵和很多军人爱唱这首歌,七十年代初,和铁道兵并肩战斗在襄渝铁路线的三线学兵连就唱着这首歌度过了难忘的青春岁月。

中央很多首长也喜欢唱这首歌,周总理、朱总司令、彭总(三线建设总指挥)、贺老总他们都曾经和战士们同唱这首歌。1963年11月11日,周恩来总理在中南海西花厅接见参加铁道兵党代会的领导同志,说到铁道兵是一支有光荣传统的部队,要教育部队牢固树立当铁道兵光荣的思想时,总理风趣地说:“你们铁道兵光荣嘛!你们那首《铁道兵志在四方》的歌不是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了吗?我都会唱嘛!”说着说着总理放开嗓子唱了起来:“背上了那个行装,扛起那个枪,长长的那个队伍浩浩荡荡……”。总理这激昂而豪迈的歌声,使在场的所有铁道兵领导同志又惊讶又激动。回来后他们见人便说:总理和党中央这么关心我们铁道兵,太让人感动了!

五十年代初,朱总司令亲切会见铁道兵英模代表

革命的英雄主义和美妙的音乐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雄壮有力,抒情豪迈,造就了这首铁血军歌。几十年过去了,数十万铁道兵的心里仍然没有淡忘这首歌。每当他们唱起这首充满激情和感染力的歌,眼前就浮现出中央首长、兵部首长接见铁道兵以及许多首长和战友一起战天斗地的情景;每当听到这首令人振奋的歌,立刻就想投入到昔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火热战斗中去;每当这首气壮山河的乐曲声响起,就会感到热血沸腾,心潮澎湃……。这是一首不老的歌、一首振奋精神的歌、一首值得永远怀念的歌!



铁道兵文工团在演出 这首歌问世以来,只要当过铁道兵就一定会唱,许多战士从入伍一直唱到他复员退伍,伴随他们度过了那难忘的战斗岁月。多年来,只要有铁道兵老战士聚会,必齐声引吭高歌《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时至今日,这首军歌依然在全国各地响起,那雄壮而优美的旋律是时代的印记,不朽的战歌!

铁道兵作为人民解放军的一个兵种,从诞生到结束共走过了35年光辉岁月。1984年1月1日,全国各地的铁道兵部队在同一时间向军旗告别,并摘下帽徽和领章。17万铁道兵部队官兵,奉命集体转业并入铁道部。



1984年1月1日,最后一次向军旗敬礼,抚摸着鲜艳的“八一”军旗,捧着鲜红的领章帽徽,许多人激动得哭了。部队首长殷切地希望:兵改工仅仅是角色的转换,铁道兵的坚强意志不能变,铁道兵的光荣传统不能丢,铁道兵的神圣宗旨不能忘!指战员们纷纷表示:只要有咱“老铁”在,只要咱“老铁”的血液还在流淌,《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这首歌就一定会豪迈的传唱下去,而且注定是唱得光荣,唱得自豪,唱得响亮!





铁道兵从1984年起撤销编制转业并入铁道部已经近三十年了,尽管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序列中再也没有了“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铁道兵,共和国三山五岳的交通大道上再也看不到“”字头的汽车奔驶,但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永存!一代代铁道兵战友用汗水、鲜血、青春谱写的铁道兵的辉煌历史永存!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高高飘扬的"八一"军旗上将永远铭刻着这样一支英雄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

值此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谨以此文纪念光荣的铁道兵!

2013年 7月24日于西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77659.html

更多阅读

易经时代的一些观念 易经时代全本

我所写的易经时代的一些观念,指的是易经中所赞同、支持、肯定和所反对、批驳、否定的观点。从中我们可以知道易经作者们的立场、认识和观点,以及易经时代人们的道德评价观念。(元青花碗瓷片)1、崇尚君子,蔑视小人易

阅读历史·人物|彭家珍:暗杀时代的最后刺客

看历史微信公众号:EYEONHISTORY文/宋石男未经授权,严禁转载1912年1月26日晚,同盟会员彭家珍完成了民国鼎革之际的重要一击——刺杀清末“宗社党”之胆良弼。数日后,清帝退位。孙中山称赞彭家珍:“我老彭收功弹丸。”事实上,“老彭”不止“

机动战士Z高达——时代的眼泪在战火中纷飞 战火纷飞的意思

UC高达看到现在,终于遇到了一部触动我内心深处的作品——Z高达。就像片尾的解说词那样,它充满了时代的眼泪——乱世的眼泪。只要人类之间存在利益纷争,战争就永远不会停止,悲剧也会不断地重演。哪怕人们离开地球,飞翔于广阔的宇宙,也无法

汉灵帝命宫女穿“开裆裤”是时代的进步 随着时代的进步

·电视连续剧《美人心计》中汉文帝刘恒与皇后窦漪房的精彩剧照。汉灵帝命宫女穿“开裆裤”的故事,近来经常见诸报端,大都是说汉灵帝刘宏为了极度追求淫欲,命宫女平时要穿上“开裆裤”,以方便自己的随时发泄。说起来,汉灵帝荒淫无耻固然

延婧:超媒体时代的摄影教育思考

超媒体时代的摄影教育思考(2014-07-24 23:24)来自四月风网站:时事评论作者 延婧个人资料现居地:河南/郑州2006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取得新闻摄影硕士学位现任教郑州大学摘要:摘要:随着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媒介发展形态经历着快速变革,多种

声明:《时代的印记7 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 铁道兵志在四方简谱》为网友有梦就不怕痛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