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这句古训出自《论语·卫灵公》。孔子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意思是说,做一个人,尤其是做一个君子,重要的是要严格地要求和责备自己,而对人则采取宽容的态度,在责备和批评别人的时候应该尽量能够做到和缓宽厚,这样,就自然不会招致怨恨了。用这句话来看我们的现实生活,就是要人平时多做自我反思,同时少指责别人,把这作为人立身处世的重要原则。在生活中,人往往容易原谅自己,为自己开脱,找借口掩盖自己的过失和不足,倒是常常责怪别人,把失误或者过错归咎于别人,这样,不但自己失去了反省自己和找到自己不足的机会,而且,也会引起别人的反对和埋怨,甚至是憎恨。

  近代学者梁启超曾经说过:“君子接物,度量宽厚,尤大地之博,无所不载。责己甚严,责人甚轻。名高任重,气度雍容,望之俨然,即之温然。”梁启超认为,君子待人接物,象大地一样宽厚,无所不载,严于律己而宽以待人。所以,如果一个人有包容别人的气量,那么他的处世接物,就会坦坦荡荡,没有芥蒂,这样,他也就会得到重任和人的信任。一个人名高任重,气度雍容,“望之俨然,即之温然”这就是厚,也是他所以为君子的缘故。

  三国时期的官渡大战,曹操打败了袁绍,曹军从战利品中发现了曹营中有人给袁绍写的信。当时有人主张把写信的人抓来治罪,曹操却让人把信烧了,不予追究。他说:“在胜负未分之前,连我都不知道将来会怎样。个人为自己的前途着想,这是可以理解的。”曹操这样的做法,让那些三心二意的人放下心来,从而吸引和团结了更多的英雄豪杰,最终成就了大业。这就是他的这种雍容大度的结果。

  《菜根谭》中说,“反己者,触事皆成药石;尤人者,动念即是戈矛。一以辟众善之路,一以浚诸恶之源,相去霄壤矣”,这就是说,能常常反省自己的人,遇到什么事都可能成为使自己警醒的良药,而那些常怨天尤人的人,心中的念头就象会伤害自己的刀剑。一个是通向善行的途径,一个是形成恶行的源头,两者尤如天壤之别。这句话中蕴涵的道理和“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是一样的。


央视国际 2004年05月25日 15:50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77999.html

更多阅读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一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从小百姓一己私利,到泱泱大国的政治决策,人类社会从来没有间断过纷争。春秋时期,再不比尧、舜时民生极艰、民智混蒙。此时生产力已得到一定的发展,至少有更多的

《论语》之总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时习不亦说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说”,是个通假字,通喜悦的“悦”字。这是讲到“学而时习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杨伯峻:孔子说:“几个人一块走路,其中便一定有可以为我所取法的人:我选取那些有点优点而学习,看出那些缺点而改正。”钱穆:先生说:“三人同行,其中必有我师了。择其善的从之,不善的便改

声明:《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为网友淡淡花香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