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好行书 如何写好钢笔行书

行书在楷书的基础上产生,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行书技法
行书兼具楷书、草书的特点,但又绝非写好楷书便一定能写出一手漂亮
的行书字来,行书作为一种独立的书体,其发展过程中具有它自身的特点。
要学好行书,还要经过一段专门的临摹训练,以掌握它的笔法和结字的规律。
我们分两个方面介绍行书的技法特点:
笔法方面:
顺势入笔:行书笔法中不再如楷书那样,要求逆入回出,藏头护尾。而
是落笔便顺锋而入,行笔中锋行走,收笔多是顺势带出,或牵连下笔,或钩
挑出锋。不再回锋作顿。这样很多笔画发生了变异。如下页。
这样笔画多为露锋。笔势明显地流畅起来。也使行书中更多地形成了曲
笔,笔画不可过于平直,增加了点画的动感,使之不至僵滞。笔法上的这些
变化,就自然使书写的速度加快了许多。
点画呼应:由于行书收笔不再回锋作顿,而多是将笔锋提出,所以形成
了点画的附钩和挑趯,即上笔终了时顺势带下,而下笔自然承上,使点画之
间虽断似连,笔断意连,产生了明显的顾盼呼应关系。
如何写好行书 如何写好钢笔行书
显然这些顾盼揖让和呼应使字型增加了生动活泼的意趣。
牵丝引带:点画间的勾挑使之顾盼呼应,有时将这种呼应通过笔锋提写
出游丝,连接起来形成两笔或几笔,连续写出,一气呵成,使字显得连贯、
潇洒。如:
一般情况是凡字的固有笔画则重些,而两画之间的连接相应轻些,但不
可截然跳动,否则呆板无神。牵丝形成连的效果是行书的主要特征之一,但
却要运用得当。一味的牵连缠绕,当断不断,反而弄巧成拙,形成浮滑薄弱
之病,是行书书写中的大忌。一位书法家讲过“连与断效果不同,连易断难,
故当知断”。因此将牵丝引带与点画呼应分开来讲以区别它们的不同功用,
这是行书的又一重要特征。
简括省略:前面谈到连能把两笔或几笔连成一笔写下来,这其实已起到
了简化的作用,加快了书写的速度,但其原有笔画并未减少,只是笔画之间
有牵丝相连,不单独存在而已。在行书中还有更省简的情况,那就是索性合
并了原来的点画,形成行书中独有的写法。如
其中“无”字中间四竖和下边四点被一组相连的竖撇横代替了,既保持
了原字的面貌又起到了简化作用。其余各字也是用这种方式形成了现在的写
法。有时为了行笔的便利,行书字书写时,甚至可以改变原来的笔画顺序,
如:
收放变化:比较楷、隶、篆等规整严谨的字体,行书有一个与草书共同
的特点。即它可根据章法的需要和某字的特征,随时调整它的字形和笔画形
态。例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之字,如:
既可收敛些又可放纵些,可以任意屈伸、收放,即可使之长,如亦可
使之方如: 扁如: 这就是行书可收可放的特性。
离方遁圆:楷书方多圆少,折笔处多为方,即如赵孟頫的圆转为主的书
写也时露方意,这无疑是需要也使字增加了一定的力度。而行书则随笔顺势
转折,变化无穷,方圆兼用,灵活生动。如:
因此注意到方圆的变化,使之自然融汇,使书写的效果既有方笔的雄劲
力度,又富圆笔的通畅灵动。若一味方折,则显板滞、生硬,纯用圆转则又
俗滑、疲软。总之临习中要多观察,创作中要多思索。
重按轻提:楷书中的一些笔法,如顿笔回锋挫逆等,在行书的运笔中已
经不再应用或很少应用了,更多运用的是顺势提、按的运用。凡轻细之处需
收笔轻提起,速度稍快。而粗重处则需将笔重按下,速度稍缓,当然,笔画
轻重粗细的交替要有合理的起浮过程,不可大起大落,忽轻骤重,应使其自
然。提按处在行书中几乎随处可见,一字之内的提按变化如《集字圣教序》
中的:一画之内也当有轻重之别,如:
至于一篇之内的根据章法的需要而出现的轻重布局,也是行书作品中屡
见不鲜的。历代书家对此各有体会,我们仔细品味后面作品即可领会提按在
行书书写中的妙用。
运腕得宜:“书法之妙,全在用笔。”今天看来,有人以为前人这个论
断未免偏颇。其他如章法、墨法之类固然也很重要。但书法是线条的造型艺
术,提高线的表现力往往是书法家毕生追求探索的。章法、墨法之类也离不
开线条去完成表现,而线条的表现力全在于笔的运用,因此,前人的说法可
谓一语中的,不容忽视。
谈到用笔,不能不提到运腕,二者是不可分。这一点初学书法的人往往
容易忽略或不甚明确。
前面提到笔的运动可以组合出秀美、雄强、古朴、稚拙等不同风格的作
品,那么用笔的关键是什么呢?当然,是大脑,但大脑的设想是靠指、腕、
臂的合理配合来完成的,指过于细弱,精巧处或许尚可,总体上却力不从心。
谁也不能运指写出盈尺大字来。臂又过于粗大,写榜书或许差强人意,然要
精到完美却难尽如人意。那么只有腕居中承启,能兼领二者的功能。尤其是
行书的灵动精妙处,有时全凭腕的运动来完成。
运腕是指在书写过程中腕要有意识地指挥毛笔左右挥洒,疾徐提按,使
转变幻。以使书写效果灵动流畅。举例来说:写百字时百笔落纸后腕须往左
倾推笔向右,至横的末端即刻腕须转向右摆,提笔带过再向怀内压至小竖折
处提锋向右上,使转带下向内提笔作点收,这一系列的运动都是腕的左右推
移转动,如果光靠臂来运动则显然难以准确地使笔恰到好处地写出轻重变幻
的线条,一些灵巧之处更难准确地表现出来,写半尺以内的字则显得费力不
讨好了。当然如果写檗窠大字,则需臂的协助运动,而控制笔还靠腕来完成。
因此,运腕是行草至关紧要的练习课程。当然,腕与臂、指的相互配合亦是
不容忽视的。
选帖与临摹
有的朋友练字,喜欢随意挥洒,尽情抒发,这就创作而言是无可厚非的,
但练习字则不应如此。因为书法的练习,应是将前人好的字借鉴过来,掌握
它,使之变成自己的技艺,克服自己的不足,也是钻研任何一门学问应取的
态度。为什么要练呢?肯定是认识到自己有不足之处,但练习时不讲究方法
还是达不到目的的。常看到有的朋友抱一本帖写了很长时间,字的变化不大,
究其原因,不外是临习的方法问题。写字要临帖,这是常识。临就是对照字
帖上的字体会它的运笔方法和结字规律,必要时还要用薄纸收一些字钩摹影
拓下来熟记于心,运用于笔,从而改变自己的书写习惯,而不只是抄写帖上
的文字内容,有些同志临了一遍又一遍,枉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到头来还
是自己原来的模样,并无进展,这恐怕就不是临帖而是抄书所致。
在临帖练习中,对初学者或对原帖体会不深的同志,以选字放大为宜,
这样可以更好更清楚地体会分析原帖字的笔法与结构。对有些基础掌握了临
习方法的人则以原大通篇为宜,因为对他们来说,笔法与结字规律已经不是
问题,更重要的是体会原帖的气韵、章法或神采与风格了。
对初学行书者来说,临习中对原帖字形的外观、大小、聚散、攲正,笔
画的提按、收放、长短、角度、方圆、呼应等都是要仔细观察、分析、体会
的。我的体会是先选出一些结构与笔画均有代表性的字,按照以上方面进行
分析,有了印象之后即可动笔临习,临一遍后即对照原字进行比较,找出不
合原帖处再对照临习,这样反复几遍,逐渐与原帖接近或相似了,即可移开
原帖,背临一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78012.html

更多阅读

如何写好借景抒情的文章 借景抒情的经典文章

如何写好借景抒情的文章训练内容:抓住景物特点,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描写景物,在描景的同时抒发情感,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读中学写紫藤萝的春天 我们家的紫藤萝开花了!   多么茂盛的藤萝,绿色的青藤上缀满紫色的

如何写好经验交流材料 党建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如何写好经验交流材料——简介无论是机关企事业单位,还是社团民间组织,每年都要召开若干大大小小的会议,交流情况,交流经验,交流体会,促进工作,提高水平。对于领导者来说,抓两头促中间、抓典型带一般,更是常用的一种领导方法,胸中有思路、手中

如何写好哲理诗意性中考作文题 2016年中考作文题汇编

谈谈疼、痛、痒、酸、胀、麻、疲、乏、饥、饿、劳、累、聪、明之病症2默认分类|字号如何写好哲理诗意性中考作文题订阅来源: 语文报中考版前 言如果留心近几年中考作文题,你会发现,一类富有哲理诗意的文题,受到不少地区命题者青睐,且在

如何写好粉笔字 黑板报粉笔字怎么写好

前几天在BBS上看到一位同学问怎么写好粉笔字,在下结合四年来学习书法的经验和网上看到的田蕴章老师的视频,就来说说如何练好粉笔字:关于粉笔字的要求:粉笔字要写的清晰可见,便于学生认读;写字时的速度不能大慢,大慢你不急,学生还急呢粉笔字

声明:《如何写好行书 如何写好钢笔行书》为网友微笑灿若春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