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日点评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广告部

《奥巴马内外交困丧失公众信任,美停止监听世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法新社华盛顿10月31日电,路透社华盛顿10月31日电。奥巴马所谓的内外交困不过是他在给美国统治集团的不同派系背黑锅罢了,但是,这不仅不会让他的地位有所动摇,相反,他得以上台的原因就是因为美国统治集团需要这么一个来背各种黑锅的人。因此,就算奥巴马失去了公众信任,但只要背好黑锅,那么他就能继续获得美国统治集团的信任,因而他就能稳坐美国总统的宝座。相反,如果奥巴马为了个人的清白而用牺牲美国统治集团利益的办法去争取民心的话,那么他这个总统反倒是要做到头了。由于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都是美国统治集团的直属机构,因此,即便不监听,美国统治集团也不会损失一点东西,所不同的只是,如此一来就使得美国统治集团的统治地位更加暴露了,相应地,美国政府一直扮演的统治者的角色将会暗淡下去。危机的深化发展使得主要矛盾日益露骨地展示在人们的眼前,反过来,我们需要认识到,任何形式与内容相同一(而不是统一)的规律得以存在的条件恰恰是危机时期,也就是即将反转的前夕,在此之前,规律的表现形式和其内容只是有机统一却不同一。

《房利美起诉九大银行操纵利率》,美联社华盛顿10月31日电。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巨头房利美公司周四起诉全球九家主要银行,称这些银行操纵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LIBOR),导致房利美损失数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银行全部都是私营银行。因此,中国政府推行银行私有化改革的理由就显得更加荒唐了。中国政府说,银行私有化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打破垄断、增加竞争,但是,LIBOR操纵案十分明确的证明了私营银行联手操纵利率是非常现实的问题,既然是联手操纵,那么当然也就不存在“打破垄断、增加竞争”的问题,恰恰相反,私营银行充分表现出了“加强垄断、消灭竞争”的特征。

由此可知,中国政府用一个根本禁不起一点实践检验的借口来推行银行私有化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用私营银行资本取代国营银行资本,因此这种改革的实质完全就是损公肥私,毫无正当性可言。

《“东伊运”幕后策划天安门恐怖袭击》,俄塔社北京11月1日电,路透社北京11月1日电,英国广播公司网站11月1日报道,美国《纽约时报》网站11月1日报道,《印度时报》网站10月31日报道,美国《纽约时报》网站10月31日报道。我们讲过,虽然疆独组织是恐怖袭击活动的执行者,但是,美国才是这些恐怖袭击活动的策划者。因此,中国政府把“东伊运”界定为天安门恐怖袭击活动的幕后策划者的这种做法很明显是在自欺欺人。美国之所以把“东伊运”从恐怖组织名单中剔除,就是因为美国已经控制了“东伊运”。因此,这种表面上的民族冲突背后实际上是国家冲突和阶级斗争,换言之,这一恐怖袭击事件绝对不是什么民族宗教冲突的产物,而是中美斗争的产物。因此,如果中国政府认识不到这一事件背后的真正原因,从而继续推行私有化和殖民地化改革的话,那么这种恐怖事件只会越来越多。

此前,中国政府不是允许美国大使到新疆去搞活动吗?这种做法除了让新疆人民产生中国政府和美国政府是穿一条裤子的印象外,还会有什么别的印象吗?不会。因而,在客观上就给美国利用中国新疆的爱国群众的反美情绪来反对中国政府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国政府时时刻刻都把自己说成是和美国一伙的,甚至有汉奸官员还提出了美中关系是夫妻关系的论调,这些公开的表现都给美国利用中国的爱国群众反对中国政府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也是“左右合流推墙”的物质基础)。当然,如果中国政府真是和美国统治集团穿一条裤子的话,那么人民群众的爱国行为也就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地方了。

因此,关键在于中国政府能否在关键问题上撇清自己和美国的暧昧关系?是否能够让人民群众明白中国政府和美国是存在激烈斗争的?如果中国政府不能把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美国,那么它自然不可能在任何涉及“反恐战争”的问题上达到团结国内一切爱国力量的目的,因为一谈到“反恐战争”就必然会习惯性地树立起美国统治集团的权威,因而无论中国政府找了多少美狗当替罪羊,都无法从根本上澄清自己的民族立场和阶级立场问题,因而都将继续被美国统治集团算计。

2013年11月2日点评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广告部
当然,这些话只是对中国政府内部的爱国力量说的,这些爱国力量在爱国这个问题上究竟有多大的觉悟,那完全只能靠他们自己了。无论是苏联统治集团还是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朝代,都不是没有爱国力量,但是,这些力量没有很彻底的觉悟,因而不敢真正发动群众,不敢和汉奸买办势力斗智斗勇,最后当然只能随着苏联的解体和历代朝廷的覆灭而和汉奸买办势力一起遗臭万年了。等到朝廷都灭亡了,再说某某官是爱国的,那有什么用呢?这种所谓的爱国的官为什么没有和汉奸买办势力决裂呢?“无能”恐怕是个主要因素。至于有没有可能重现当年民革和国民党反动派决裂的情景,有可能的,但要知道,那是在共产党已经成了气候的条件下才产生的事情。

《三中全会将深化国企和农村改革》,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11月1日报道,英国《经济学家》周刊11月2日(提前出版)一期文章。尽管中国政府搬出了很多条理由,但是,改革的私有化和殖民地化的这个本质是不会改变的,其所改变的只是人民群众对这一改革的认识,中国政府给出的改革理由就是用来误导人民群众对改革的认识的。就本质来看,所谓的国企改革就是私有化改革,就是用资本主义私有制取代社会主义公有制,就是通过铲除共产党赖以执政的经济基础来复辟资产阶级专政的改革。农村改革也是一样,就是用用土地私有制取代土地公有制,实际上就是回到解放前的那种状态。尽管土地改革只是在产权上做文章,但本质是一样的,因为,土地作为资本,关键只是在于土地的使用权,而不是在于土地名义上归谁所有,只要土地归私人资本支配,那么私人资本就能利用这个名义上归国家或集体所有的土地来假公济私、损公肥私。随着新一代的租地地主阶级的诞生,中国的农民起义也将不可遏止的爆发出来。

当然,实际上还有另一条改革的路线,就是恢复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改革路线,但是,这条路线--已经被中国政府枪毙,因此,也就可以知道随着改革的深入,中国国内的阶级矛盾只会日益加剧,因而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也会日益加剧,各种类型的极端事件会以井喷的方式爆发出来。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既然改革开放本身在增加阶级压迫,那么阶级斗争只会随之激烈起来,汉奸国贼所臆想的和谐社会是更加不可能出现的。

至于美英媒体的报道,很明显,它们的口径和中国政府的口径完全一致,当然也同样无耻之极。中国共产党闹革命的目的是为了消灭私有制,但是在美英媒体那里,中共闹革命的目的却变成了给予农民自由权,而这也居然成为了中国政府推行改革的理由。然而,这些反动派们所难以自圆其说的是,如果农民生活无虞,他们为什么要出售自己的田地,为什么要出售自己的房屋,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土地和房屋抵押出去呢?实际上,在解放初期,由土地私有化造成的土地兼并运动重新激化了国内的阶级矛盾,因此,党中央、毛主席才决定再一次进行土地革命,收回已经分给农民的土地,转而实行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进而以公社的形式从制度上保证农民不会失地,从而杜绝了农民因失地而重新致贫以至于最后重新走上造反闹革命道路的可能性。因此,我们也就可以知道农村改革后整个中国的形势将会朝着哪个方向演变了,当然,这个演变的过程也是一个辩证的运动过程,而整个辩证运动过程内各个环节之间的转换快慢不仅取决于国内形势,更取决于国际形势,特别是取决于美国自己的主权债务危机。美国向中国转嫁危机的力度越大,整个演变过程的速度就越快,因而阶级矛盾激化的速度也就会越快,而美国因爆发债务危机而导致的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的举动则会直接引爆中国的经济金融危机,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加剧中国国内的阶级矛盾。

美英媒体一方面说,获得土地和住房的全部权利的农民的大多数将迁往城市,另一方面却说,那些留在农村的农民将享受比城市居民相对多些的自由。但是,最后却总结到,“这将是场深刻和受欢迎的改革”。还有比这更自相矛盾的吗?既然大多数农民将被迫迁往不那么自由城市,那么这个大多数为什么还会欢迎这种改革呢?而大多数农民之所以有条件被赶出农村,只是因为这个农村改革使他们获得了土地和住房的全部权利,然而,农民们所获得的这些权利并不是用来享福的,恰恰相反,农民们不得不通过出卖这些权利来偿清债务,而农民们之所以会碰到债务危机,那只是因为中国政府早就给他们从经济到金融的各条战线上都埋下了地雷,正如印度种植转基因棉花的几十万棉农破产那样,中国将来也肯定会出现几千万乃至几亿因种植转基因农作物破产的农民。这些破产的农民作为彻底的无产者被赶到城乡结合部,他们中的一小部分人可能在城镇里找到一些工作,但绝大多数人将作为失业人口因而也作为革命的潜在力量而存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78976.html

更多阅读

2013年11月上映的最新电影 - 最近上映电影推荐 最近上映电视剧

《铁血娇娃》导演:傅华阳演员:邹兆龙 / 余男上映时间:2013年11月1日《铁血娇娃》也将通过对当地原始部落的异域风情展示,进而带领大家展开一段神秘而刺激的冒险之旅。《我为相亲狂》导演:韩晶演员:韩雪 / 杜海涛 / 李佳航上映时间:2013年11

声明:《2013年11月2日点评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广告部》为网友南笙一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