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五 《触摸风火山》张建魁 触摸屏笔记本推荐

●世界第一高隧,海拔4905米,全长1338米,高寒、低压、缺氧,风雪、雷电、沙暴,都让人望而生畏。
●含土冰层、浅埋地层、热融地质、富冰冻土,难题一个接着一个,都是“世界级”难题本刊记者张建魁7月24日下午2时,我们告别了“大篷车”,继续驱车南行。一小时后,开车的小黄师傅告诉我们,已进入风火山无人区。3时50分,我们来到中铁20局青藏铁路指挥部,这是20局自己建造的一座简易的小院。这里的领导都上工地去了,办公室的一位同志接待了我们。
7月下旬的季节,这在内地大部分地区,白天都能达到30℃以上,可这里的屋子里现在还生着暖气。办公室的同志告诉我们,这里年平均气温在-7℃以下,现在夜间气温也是零下4-5度。就在我们一边吸着氧,一边听办公室的同志介绍情况的时候,室外陡然天气大变,透过窗子望去,风沙骤起,飞云疾驰,还伴有轰隆隆的雷声。
“看来这里的雨是说来就来。”
“现在外面有6、7级的大风,多半是干打雷不下雨,要下也是下雪!”
“咦,下雪?这不是六月雪吗?”
“对,这里六七月份雪和冰雹是最常见的,只是时间都不会太长。”
果然,不一会儿功夫,室外就风停云散了,老天今儿什么也没下。
20局承建的是青藏铁路第七标段,线路总长36.02公里,位于可可西里“无人区”,平均海拔4700米,高寒缺氧,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施工条件异常艰苦。这一段大多是长年冻土区,冻土层又厚,冬季最低气温达到-40℃。
“六月雪,七月冰,一年四季分不清”,是对这里气候条件的真实写照。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不到50%,氧分压只有10.87千帕,低于人类生存的极限值11千帕,是真正的“生命禁区”。
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20局的钢铁汉子们攻克了国际性技术难题,创下了世界铁路建设奇迹,那就是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隧道——风火山隧道的贯通。
下午5时20分,在20局同志的指引下,我们决定到风火山隧道现场去实地感受一下。
一路上,一个个关于“风火山隧道”的故事把我们拉回到那场持续了365天的殊死搏击中去。
2001年10月18日,蓝天白云下的风火山,显得分外娇艳。风火山隧道建设工地彩旗招展,200名职工身穿桔红色青年突击队队服,在工地上紧张地忙碌着……数十台大型工程机械严阵以待。一场恶战、科技之战一触即发。上午11时30分,随着一声令下,清脆的爆炸声接连响起,一缕缕白烟飘向蓝天。
一阵爆破过后,眼前的情景让在场的人惊呆了:这些炸出的弃碴,几乎全是晶莹剔透的冰块,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寒光。这就是被国内外隧道专家称作灾害性地质的“含土冰层”,冰块中的含土量不足20%。风火山,这座千年冰山终于露出了狰狞的面孔。这种地质一直被视为隧道施工的“禁区”。面对这一世界级施工难题,由20局总工程师、指挥长挂帅的科技攻关小组,全部冲到了现常紧张的支护工作开始了,突击队队员们迅速冲上了掌子面,喷护的抱起了混凝土喷头,打锚杆的拿起了风枪和铁锤……一切紧张有序地进行着。经过4个多小时紧张激烈的战斗,支护施工全部完成,取得了第一回合的初步胜利。随后,经过几轮的掘进和支护施工,摸索出了一套冻岩光面爆破和洞体喷护、支护经验,对施工方案和预案进行了优化,确定了“短进尺、快封闭、严控温、强支护”的施工方案。此方案,在施工中很快奏效,最终一举突破了含土冰层这道难题,同时,也为后续施工闯出了一条新路。
从没有人征服过的风火山,哪肯轻易低头。刚支护好的150平方米的保温大棚,一夜之间被大风撕扯得七零八落;新建好的发电机房,房顶上的铁皮瓦第二天一早竟不翼而飞;刚刚还是晴空万里,转眼之间乌云压顶,花生米般大小的冰雹劈头盖脸砸了下来……狂风、暴雪、缺氧向建设者发起了连续进攻。随着风火山隧道的不断向前延伸,施工难度越来越大。洞内的空气也越来越稀薄,缺氧使大家胸闷气短,头痛腿软,嘴唇发紫。原来每台风枪只需两个人就可以进行作业,现在需要四个人才能抱得起来,原来一班四个小时,现在两个小时就必须换班。大家心里都明白,在风火山干,就是在透支生命,甚至还会面临死亡的危险。
风火山,时时刻刻都牵动着各级单位和领导的心。国家青藏铁路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铁道部副部长孙永福,多次亲临风火山隧道,勉励20局要“依靠科技,奋战高原,建设世界第一高隧”;青海盛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派出慰问团,送来了慰问品;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的领导也先后来到风火山看望职工。
2001年11月,20局与北京科技大学有关科研人员一道,在风火山隧道研制建成了高海拔大型制氧站,安装了输氧管道,把氧气直接送到了掌子面,整个隧道实现了弥漫式供氧。同时,在隧道内装了氧吧车,职工休息时,可以坐在氧吧车内充分吸氧,解除疲劳。
缺氧难题的攻克,大大改善了施工环境,有力地保障了职工的身心健康。有了氧气,大家征服风火山的信心更足了,劲头更大了。
如果说,风火山隧道施工难,难在高寒缺氧,难在高原冻土,那么,296米长的浅埋地段,足以让人心惊胆颤。
隧道进口掘进222米后,进入浅埋地段施工。其中,覆盖层在8米以内的地段有60余米,该段地质为泥岩全风化层,拱顶2.5米范围内全是富冰和饱冰冻土。
当时,围岩温度在2至5摄氏度之间。这时,裂隙冰开始融化已经形成融化圈。融化的泥交浆,落在安全帽上噼啪作响,大家的心情异常沉重。如果融化圈进一步扩大,支护跟不上,极有可能造成通天大塌方。真正的生死考验开始了。指挥部总工程师任少强率领工程技术人员,连续对洞温进行测试和围岩监测,随时调整洞内温度,观察温度变化情况;指挥长况成明率领攻关小组研究如何安全通过“浅埋段”的施工方案。经过三个昼夜的试验性变温测控后,攻关小组拿到了第一手资料,基本掌握了洞内各个部位不同时间温度的变化情况,据此,制定了“弱爆破、短进尺、严控温、强支护、预留核心土”的施工方案,通过实施,效果很好,经过近60天的试验施工,“浅埋段”终于安全通过了,施工进度驶上了快车道,日掘进由1.5米提高到3至5米。
技术人员和职工们在施工中发现,无论是饱冰冻土、原始冰川,还是裂隙冰等地质,都有热融的共性。影响隧道安全施工的主要是冰土,但温度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是引爆冻土的导火索。
为了消灭“温度”这只拦路虎,攻关小组又与“温度”展开了顽强的较量。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摸索,大家认识到,要控制好温度,关键要控制好掘进、支护、入模、养生、拌合时的温度。初期,大家用炉子在洞内加温,不仅温度提升缓慢,还造成洞内空气污染,影响了职工身体健康。后来又采用暖风机增温,可效果仍然不理想。能不能在隧道内使用空调机来控制温度呢?有人提出了这一大胆设想,可是目前国内还没有这么大功率的空调机。怎么办?经过请教有关专家,多方论证,20局与石家庄铁道学院联合,成功研制开发了大型隧道专用空调通风机。掘进时,用空调通风机把需要的冷气送到掌子面,确保掌子面温度控制在正负5摄氏度之间,满足掘进需要。当支护衬砌时,把不高不低的温度送到支护作业面,保证支护和衬砌时的适宜温度。为了解决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在洞门口安装了两台大型蒸气锅炉,24小时集中供热,并建成了两座保温大棚,把拌合站,砂石料、施工用水全部放进保温大棚,使拌合站温度始终保持在10摄氏度以上,确保混凝土入模时的温度不低于5摄氏度。
控制了混凝土入模温度后,新的难题又出现了。这就是对混凝土养生温度的控制。在这方面,工程技术人员和职工们没少费心思。为了保证衬砌后的养生温度,经多次反复实践,最后利用暖气管道,输送需要的热量和温度,采用蒸汽养生法,解决了衬砌后的混凝土养生难题。通过采取不同的方法,施工中的各种温度难题迎刃而解。
按理说,解决了施工中的缺氧难题,控制好洞内施工温度,隧道施工可以顺利进行了。但是,“富冰冻土”又出现了,施工再次受阻。
所谓“富冰冻土”,就是冻土中含有冰体比较多的地质。大家在施工中发观,“富冰冻土”的主要特点与“含土冰层”相似,对温度也十分敏感。为尽快攻克“富冰冻土”这道技术难题,总工程师任少强带领攻关小组向“富冰冻土”又发起了挑战。通过试验,大家发现“富冰冻土”的主要技术难度在于如何改进爆破方法,如何快速提高混凝土支护强度。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攻关小组决定对工序进行调整,采用“被筒爆破法”。爆破后,迅速向掌子面输送冷风,防止“富冰冻土”遇热融化;同时实施“超前超强”支护,确保围岩稳定。精心的组织,科学的施工,终于制服了“富冰冻土”这一灾害性地质。
2002年9月12日,隧道掘进突破1000米大关,隧道双口取得了双双成洞超百米的施工新纪录。
为了风火山隧道,大家吃尽了苦头,由于风火山严重的缺氧,100%的职工都有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吃饭吃不下,睡觉睡不着,大家的体重平均下降了12斤,多的达到了30多斤。
历史会永远记住这一天,2002年10月19日。就在这一天,铁道部、青海盛西藏自治区等各级领导和专家,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数十家新闻媒体,一起把目光聚焦在风火山。随着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长卢春房启动最后一炮贯通的电钮,顷刻间,鞭炮声、掌声、欢呼声,把风火山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推荐阅读五】《触摸风火山》张建魁 触摸屏笔记本推荐
5时50分,我们来到风火山隧道。洞口顶端“风火山隧道”几个大字十分的醒目,这里因为没有了隆隆炮声和轰鸣的机械而略显平静,一条长长的轨道伸向深深的隧道里去,深处有渐远渐弱的点点灯光。借着灯光,可以看到有人在里面的洞壁上作业,不时有装载水泥的斗车顺着轨道缓慢向洞里滑去。
领我们来的同志说,里面氧气更少,你们不能进去,就在隧道口留个纪念吧!

《青藏铁路走过的地方》

从格尔木出发,向南,到拉萨。

  这是一条闪光的飘带,它起步于柴达木盆地深处的工业新城格尔木,向南,穿越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掠过“天堂的地毯”——藏北羌塘草原,最后,飘带的终点系在了雪域圣地——拉萨。

  这就是青藏铁路。

  2001年6月29日,在青藏、在中国、在全世界,一则消息在迅速被传递:青藏铁路二期工程开工建设了,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五年后,在中国的西部,在号称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在被西方科学家称为生命禁区的可可西里,一条钢铁动脉——青藏铁路将延伸向南,它将是世界屋脊的脊梁。

  这是一条神秘的路,也是一条最困难最艰险的天路。

  青藏铁路,自青海省会西宁出发,经格尔木至拉萨,全长19551公里,其中西宁至格尔木已于1979年建成,1984年通车。新建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自格尔木出发,途经号称万山之祖的昆仑山,中华环保第一站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长江正源沱沱河、伸手可抓天的唐古拉山,天堂的地毯的藏北羌塘草原,到西藏首府拉萨,全长1142公里,线路行走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区段长达960公里。

  青藏铁路是神秘的,它的神秘在于沿线的高海拔、恶劣气候、严酷地理条件所造成的人迹罕至,以至于它成了野生动物的天堂,汽车行走期间,可以几十公里甚至数百公里不见一人,却可以透过车窗看到两侧成群的藏羚羊、藏野驴、藏野牦牛,它们对汽车、对人视而不见,非常安详埋头吃草,直至近到咫尺,才抬头好奇的看上几眼,偶尔,车旁会伫立一、二匹孤狼,对车这庞然大物也是视无睹。

  青藏铁路是严酷的,它的严酷在于高寒缺氧、气候无常、沿线空气密度是平原的75%—80%,含氧量是平原的70%,人体因此表现出的征状是胸闷气短,头疼腿软,沿线高海拔地区只有冬夏两季,冬季长达7—8个月,年平均气温-4.4℃,极端低温-45.2℃。在气温最高的7月,你也可能遭遇到漫天大雪、密集的冰雹和八级的大风。

  青藏铁路是美丽的,它的美丽在于沿线穿越的神山圣水和独特的高原风光。沿线经过的主要山脉有昆仑山、可可西里山、风火山、唐古拉山、念青唐左拉山,沿线跨越昆仑河,楚玛尔河(长江北源)、沱沱河(长江正源)、布曲河(长江南支源)、通天河(长江上游)、怒江水系,雅鲁藏布江水系。线路过处,蓝天白云下,远处是白皑皑的雪山,雪线以下是碧绿的草原,草地上是成群的牛羊,美丽多情的牧羊女轻唱着情歌。它的美还在于沿线苍茫的草原上缀饰的星罗棋布的湖泊闪发的诱人的光彩;在于沿线经过的各类保护区中的珍稀动植物,它们包括,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羌塘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是藏野驴、野牦牛、藏羚羊等珍动物的乐园。

  做为一名青藏铁路建设者,笔者十余次返回格尔木和拉萨,在高原工作生活的一年,沿青藏铁路,我留下了艰辛与劳顿,嚼咀了欢乐与痛苦,2001年5月27日,我的战友,一名年仅26岁的地质工程师牺牲在高原,他的忠魂长眠在青藏,守护着这条屋脊的动脉,每一次穿越高原,内心都有一些异样的情感在撞击我的心扉,青藏铁路以其神秘严酷和美丽,必将成为出行者的乐土,探险者的圣地,于是便写下了后面的这些文字,但愿它能对后来者了解青藏铁路有所裨益,同时也算对长眠忠魂的告慰和对自己一年高原历练的回忆吧!

  高原明珠——格尔木

  从西宁市出发,往西800公里,在青藏高原腹地,在柴达木盆地的中南部,在巍巍昆仑的山脚下,有一颗闪烁的高原明珠——戈壁新城格尔木,它由盆地和唐古拉山地两部分组成,辖区总面积12.45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辖区最大的城市。

  格尔木是蒙古语,意为河流密集的地方,发源于昆仑山的格尔木河及其20多条支流,穿山过峡,向戈壁荒漠深处流去,在此留下一片广阔的河滩,两岸牧草芊绵,形成了大片草原,公元前854年,中国历史上的西周时期,择水草而居的羌族人就来到这里,建立原始的羌族部落,在这里游牧繁衍生息。20世纪30年代,哈萨克族人又来此聚居,这便是格尔木的祖先,1952年格尔木解放时,这里还是一片荆棘丛生,野兽出没,人迹罕至的荒蛮之地。

  格尔木做为一座城市也现在中国地图上,是1953年以后的事了。

  1953年,刚刚解放的西藏军民吃粮告急,中央委托西北局组建西藏运输总队,并决定由西藏工委组织部长慕生忠将军任运输总队政治委员。运输总队从青海、甘肃、宁夏、内蒙调来大批干部,招收了1200名驼工,购买了28000峰骆驼,担负起了给西藏运粮的任务。为了接应驼队,就在格尔木搭起了帐篷,安营扎寨,设立了西北运输总队第一个转运站。当慕生忠将军率领运输总队进驻格尔木时,他走下了汽车,面对广大干部、工人挥动着有力的手臂说:“我们不走了,我们要做格尔木的第一代祖先!我们喜欢城市,更喜欢自己新手建设起来的城市。我们要在柴达木盆地建设一座美丽的花园”。

  1954年12月青藏公路建成通车,1955年西藏在格尔木成立了青藏公路管理局,负责进藏物质的运输,管理局从内地和复员军人中分5次调来了大批干部,他们拆掉帐篷,建起一排排拱顶密洞和平房,并在荒漠建起了第一座楼房——格尔木将军楼,这些人便成为了格尔木的第一代市民,将军楼,标志着作为城市的格尔木。开始告别“帐篷城”的历史。

  格尔木也被称为“兵城”

  1954年6月,解放军汽车兵某部到格尔木,成为驻青藏高原的第一支正规汽车部队,此后,因运兵进藏和后勤供给的需要,又有多支部队陆续来到这里。1956年,中央军委正式批准格尔木等兵站后,数万名解放军陆续开进到格尔木,到1975年,格尔木总人口10万,其中驻军达6万以上,成为名符其实的“兵城”。数万解放军战士成为格尔木第二批市民。

  格尔木还有“盐湖城”的美称,因为这里有全世界最大的内陆盐湖——察尔汗盐湖,还有全国最大的钾肥生产厂。

  出市区往北60公里,便是面积达5800平方公里的察尔汗盐湖,西(宁)格(尔木)公路在此穿越盐湖,穿越湖区的32公里公路全部用结晶盐铺成,道路50公分以下,是波光粼粼的卤水,行车其上,如“路在水上漂,车在水中游”。这是世界交通史上的奇迹,被称为格尔木十景的“万丈盐桥”。

  经过近50年的发展,昔日帐篷城已成为继西宁、拉萨之后的青藏高原第三大城市,成为戈壁深处,一颗闪烁的明珠。

  青藏铁路格拉段这条高原美丽的飘带,便由此起步。

  地上长虹——青藏公路

  它似一条黑色巨龙,越戈壁、穿峡谷、钻山隘、过冰川、掠草原,蜿蜒前行;

  它被称为青藏生命线,百分之八十五的进出藏物资通过它运载。

  它被称为世界屋脊苏伊土运河,南来北往,一串串运输车队如梭穿行。

  它,就是青藏公路。

  这是西藏与国内地联系的第一条道路,它是1954年5月至12月,由青藏公路之父慕生忠将军率领数千名建设者,用血肉之躯凿出的道路。

  这是地球上海拔最高的道路,平均海拔达4500米,悬挂于半天之上,人们将它称之为天路。

  这是世界上最严酷的一条道路,6月飞雪、7月冰封沿线大气含氧量反为海平面的50%-60%,年平均温度仅为-6℃。

  这是世界上最具高原特色的道路,它如一条圣洁的哈达,串起沿线的雪山、兵站、湖泊、草原、沼泽、河流、冰川,两侧不时出现在视野的,有成群的野生动物,有令人新奇的冰锥、冰丘;在藏民纯朴的笑脸和藏族少女动人的情哥。

  那么,走吧,让我们踏上青藏路,去领略摄人心魂的高原风光吧。

  万山之祖——昆仑神山

  出格尔木,往南,便踏上了青藏路。

  两侧,是黑色的戈壁,偶尔点着几丛小灌木,这里,已是柴达木盆地的东南边缘,前行32公里,在公路左侧约1公里处,戈壁里出现了几幢平房,这便是南山口车站了,它是青藏铁路一期工程终点,2001年6月29日,青藏铁路开工建设的消息,便是从这里传出,传遍青藏、传遍中国,传遍世界。再往前,进入了格尔木河谷区,几次跨越河流,前方,便别了昆仑桥,在这里,发源于昆仑山北麓的昆仑河(格尔木河上游)长期剥蚀岩层,穿凿成深达30-40米峡谷,峡谷底部宽阔曲折,谷顶最窄处仅一步之隔,置身其间,雪山融水奔腾而来,呼啸而去,水声震耳欲聋,称“一步天险”。

  公路拐过几个弯,便到了纳赤台,纳赤台设有兵站,路旁,有一个六角亭,上书“昆仑神泉”,泉水恒定为7℃,为昆仑山冰雪融化渗入地下,潜流20多年后再喷涌而出所成,被誉为“冰山甘露”。一位藏族老人给我们讲起了神泉的传说:当年文成公主进藏和亲,来到此处,满目荒芜,干渴加上思念故土,便决定不再前行,西藏使臣苦苦哀求,公主便发下誓言,若能就地掘井,掘出水来,说明自己此去能为西藏人民带来幸福甜美,便继续进藏,否则,便返回中原。不料,掘地不深,一股甘泉便喷涌而出,无奈,公主在饱饮甘泉后,含泪向北跪拜中原故土进藏而去。这样看来,这泉水中,饱含着美丽的文成公主的千行思乡泪。

  过三岔河,两旁植被逐渐多了,从西大滩开始,进入长年冻土区,不时能见到隆起的冰丘和晶莹的冰锥,不远处,进入视野的是圣洁的雪山,公路开始进入峡谷山区,几番穿越后,万山之祖——昆仑神山便出现在前方。

  巍巍昆仑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神州大地的主脉,是中国第一神山,它位于柴达木盆地南缘,东西长2400公里,南北宽70公里,西起帕米尔高原,东至川西北的岷山山脉,海拔5000米以上,最高峰为格尔峰,海拔7719米。“横空出世莽昆仑”,它浩浩荡荡,气势磅礴,古人称之为“龙脉之祖”。

  昆仑山,是神话传说的摇篮,是道教的发源地。

  据传,昆仑山是众神聚居之地,昆仑山神是西王母,西王母居住的“瑶地”距格尔木南250公里,在昆仑山公路垭口右侧约60公里处,海拔4300米,湖面积60平方公里,最深处100多米,湖水清澈,万鸟飞翔,湖边草地是藏野驴等珍稀动物的乐园。每年的8月初8,西王母便在这里举行蟠桃会,众神欢聚一堂。

  玉虚峰在山口西北,是昆仑道教神话的主道场,海拔4500米,相传它是玉皇大帝的二妹玉虚神女的化身,这里雪峰耸立,幽渺莫测,庙宇错落,花丰草美,山下的玉虚宫便是冰清玉洁、侑丽奇美的玉虚神女的行宫。

  东面的玉珠峰终年银装素裹,山间云雾缭绕,山峰亭亭玉立,据传是玉帝三妹玉珠神女的化身,海拔6178米。

  玉珠峰北临断陷盆地西大滩,东接东大滩,西有张裂深谷惊仙谷。玉珠峰南缓北陡,北坡地形复杂。从西大滩望去,北坡发育有三条山谷冰川,各长2.5--3公里,其余皆为冰斗。北坡雪线5150--5200米,南坡为5300--5400米。每当夏季,玉珠峰下的昆仑山北坡上冰雪消融,汇成条条溪流,流经西大滩滩地,或渗或流,就是这些冰清玉洁的圣水的补给,形成了神秘的昆仑神泉及格尔木河。

  在冬季,整个雪域高原银装素裹,玉珠峰傲视群雄,独领风骚;当冰雪融化的夏季,玉珠峰仍身着素装,睛日里,玉珠峰巍峨挺拔,一览无余地展现着其阳刚之美;阴天里,昆仑山上云雾缭绕,玉珠峰时隐时现,像一位害羞而多情的少女,始终不愿撩起其神秘的面纱。

  就是这么一座美丽而神奇的玉珠峰,吸引着中外无数的旅游者和登山者。每年的5--6月份,玉珠峰下昆仑北麓与南麓的滩地上总会支起许许多多五彩斑斓的旅行帐篷,形成青藏高原上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

  山口,耸立着两块碑,一块是昆仑山纪念碑,四周飘舞着五彩经幡,每年,都有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来此寻祖,他们在山坡虔诚跪拜,山坡上,寻祖纪念碑组成的碑林形成了昆仑山的又一道风景。另一块是索南达杰纪念碑,碑上系满了洁白的哈达,索南达杰这位为保护藏羚羊、保卫可可西里而献出生命的英雄,他的忠魂依附着昆仑,英雄的双眼,仍警惕地注视着前方——他用鲜血和生命保卫的可可西里。

  中华环保第一站——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

  在索南达杰目光的护送下,我们告别了昆仑山神山,继续向南。

  现在,我们已进入牧区,黄绿色的草地上不时点缀出一片耀目的水面,那便是热融湖,由冻土表层解冻在低洼处形成,路旁有一路牌,和一片废弃的房屋,这是不冻泉,当年电影《昆仑山上一棵草》的故事发生地。

  牧草逐渐变得茂密,路边不时跑过一些可爱的小动物,那是早獭或鼠兔之类,然后,视野中便三五成群地出现了藏羚羊,这些可爱的小精灵的显著特点是其屁股为白色,过了清水河,前方公路右侧出现了一幢红墙白顶的房子,房子后面有一座高高的了望塔。

  这里,已进入可可西里保护区,这房子,是中华环保第一站——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

  可可西里蒙语意为“美丽的少女”,长江的主要源区之一。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夹在唐古拉山和昆仑山之间,周边地区大部分都是少数民族地区。西部与西藏自治区毗邻,西北角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连,面积达8.3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三大、中国最大的一片无人区,也是最后一块保留着原始状态的自然之地。周围没屏障,地势高峻,平均海拔高在5000米以上,这里气候寒冷,常年大风,最大风速可达20米/秒--28米/秒,年平均气温在-4℃度以下,最低温度可达-40多度,气压偏低,氧气稀薄,只有低海拔地区的一半,烧开水的沸点只有80多度。

  这里气候恶劣,但是可可西里却是野生动物的天堂。野牦牛、藏羚羊、野驴、白唇鹿、棕熊等特有的珍稀野生动物使这位少女更加妩媚动人。由于该地区是中国最大的一片无人区,受人类影响少,该地区仍保持着原始的自然状态。有资料显示,可可西里目前是中国动物资源比较丰富的野生动物多达230多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类野生动物就在20余种。

  藏羚羊,被称为“可可西里的骄傲”,我国特有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严禁贸易的濒危动物。

  可可西里曾经是藏羚羊的美丽的家园,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藏羚羊绒制品“沙图什”在国际市场走俏,一条“沙图什”售价数万美金,而三头藏羚羊的绒毛就可生产一条“沙图什”,暴利驱使下,偷猎者将罪恶的目光瞄准了可可西里,可可西里每年至少有3.5万只藏羚羊遭捕杀,藏羚羊数量由原来的10万只锐减至5万只。

  1992年,青海省治多县委为“保护和开发可可西里的资源”成立了西部工作委员会,治多县县委副书记索南达杰任第一任书记。

  1994年1月18日,索南达杰和4名队员在可可西里抓获了20名盗猎分子,缴获了7辆汽车和1600张藏羚羊皮,但他在押送歹徒行至太阳湖附近时,遭盗猎分子袭击,中弹牺牲。几天后,当搜寻小组找到他时,索南达杰依然保持着半跪的射击姿势。

  索南达杰用鲜血和生命唤醒了人民对可可西里的关注,对藏羚羊的关注,和对自己生活的地球的关注。

  在众多的后来者中,38岁的江河探险家杨欣接过了索南达杰的大旗和未了的夙愿。杨欣是中国民间环保的先行者,他自1984年到1999年的15年间,15次进入长江源区考察、探险及开展系列长江源保护工作,他倡议发起、组织了绿色江河环境保护促进会,启动了中国民间长江源自然生态环境保护运动。

  1996年,杨欣开始筹划筹建一座位于长江源区可可西里的自然保护 站,1997年,通过义卖自己所著《长江魂》一书筹款后,杨欣组织了一批环保志愿者,在可可西里保护区的入口处建立起了中国民间第一座自然环境保护站,为了纪念为保护藏羚羊而牺牲的英雄,保护站被命名为“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1998年、1999年,杨欣又两次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志愿者和大学生志愿者对保护站建造了二期和三期建设。

  现在,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已成为青藏路上一道美丽的风景,在蓝天、白云、雪山、草地之间,这幢美丽的红房子格外引人注目,爬上保护站后边的瞭望塔,用望远镜可以巡视200公里以内的辽阔草原,它成了偷猎者的克星和野生动物的乐园,它的周围活跃着大量的各种珍稀野生动物。

  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建成后,吸引了大量的环保志愿者来此,为此,“绿色江河”建立了专门网站供环保志愿者了解长江源保护情况。

  欢迎来可可西里,欢迎到“索南达杰”来!

  长江正源——沱沱河

  保护站美丽的红房子渐渐远去,两侧,是蓝天白云下的高寒草原,偶尔,有藏羚羊,藏野驴等珍稀动物在视野中闪过。

  前方,出现了一座大桥,桥下漫流的河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耀目的云层低垂在桥的上方,仿佛伸手可及,长江北支源楚玛尔河到了。

  长江源是一个宽阔的地理单元,它包括昆仑山至唐古拉山间的广阔地域,东西长约400公里,南北宽约300公里,总面积达10万多平方公里。区内地形起伏和缓,平均海拔4400-4700米,年均气温-4℃以下,气温低,植被稀疏,常年冻土广泛分布,动物种类简单,多为高源特有的种类,包括野驴,白唇鹿、野耗牛、雪豹、藏羚羊、棕熊、狼、岩羊等。长江源由北源楚玛尔河,南河当曲和正源沱沱河组成,楚玛尔河发源于可可西里深处的可可西里湖,藏语意为“红水河”,全长约515公里,流量小,夏季经常断源,最后流入长江上游的通天河。

  过楚玛尔河,地形开始呈波浪状起伏,出现一道道起伏的山梁,线路进入了五道梁地区。

  五道梁是沿线一处较大居民点,海拔4700米,设置有兵站、泵站及小型的餐馆、招待所等,五道梁海拔不算很高,但因其四周均为山梁环绕,空气流通不畅,形成独特的地理小单元,气候恶劣,高寒缺氧较其它地方更甚,故在青藏高原有“到了五道梁,哭爹又喊娘”之说。五道梁地区缺水,饮用水均取自低洼处积水坑,每年夏季,水中便生出长长的红色肉虫,用此水做面条,不需加肉便成“肉丝面”。

  过五道梁,前行不远便到了风火山,风火山垭口海拔5010米,以长年大风著名,在风火山地区,为了建设青藏铁路,73年在此建立了风火山实验基地,鼎盛时期,在这常年大风呼啸的山地里,汇聚了全国各地的数百名科研人员和上百顶帐篷,这里成了壮阔的帐篷科研城,三十年来,风火山实验基地采集了大量气候、冻土等各方面科研数据,为青藏铁路的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青藏铁路的风火山隧道为全线海拔最高的隧道,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隧道。

  前行,过二道沟,远处,便出现了并排的两座桥,桥的别一端,是一方小镇,我们来到了万里长江第一镇——沱沱河沿。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源的唐古拉山脉,流经中国的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程6300公里,落差5400米,流域面积1803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三大河,亚洲第一巨川。它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发祥地。

  长江古称“江”,汉魏,六朝后史称大江或长江,关于长江的源头,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古书《尚书·禹贡》中有“岷山导江”,“江源于岷”的记载,把嘉陵江、岷江当作长江源头;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于公元641年溯金沙江而上,考察了川、滇等地,认为金沙江是长江正源;清代,康熙在编辑《皇舆全览图》过程中,派专人对长江上游山系实地勘查,地图中绘出了通天河等河流,但长江正源是哪条河流,仍无法探明,只得用“江源如帚,分布甚阔”描述。

  一些外国探险家曾探查长江源头,但一无所获。新中国成立后,对长江源头实地考察,发现长江源头在唐古拉山北麓各拉丹冬冰峰下,正源沱沱河。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查明长江的真正源头。

  各拉丹冬,藏语意为“高高尖尖的山峰”,海拔6621米。在南北长50公里、东西宽15—20公里的区域内,有30余座海拔6000米以上的冰峰,冰雪覆盖面积达790平方公里,发育有130多条现代冰川。姜根迪如冰川,长12.8公里,宽1.6公里,这里是万里长江正源沱沱河的发源地,沱沱河源头叫纳钦曲,是由冰川融水形成的一股溪流,水面宽3米,深0.2米左右,由南向北在谷地中流淌,经30多公里后与切苏美曲汇合,始称沱沱河。北流切穿祖尔肯乌拉山,形成长数公里的峡谷,河岸陡峭如壁,高出数十米。至葫芦湖东南,接纳江塔曲后折向东流。沱沱河流经沱沱河沿时,河床宽阔,流速平缓,多散流、漫流、叉流,河心滩面积广,属宽谷游荡型河流,最大水深约3米,宽20—60米,向东流至囊极巴陇与长江南源当曲汇合,始称通天河,汇口处海拔4470米。至此,沱沱河长275公里,流域面积1.76万平方公里。当曲为长江南支源,发源于唐古拉山北麓,藏语意为沼泽河。沱沱河沿为万里长江第一镇,原来这里荒无人烟,甚至连顶固定的帐篷也没有。1954年青藏公路建成通车,来往车辆和旅客不断增多,现为唐古拉山乡驻地,青藏线上的要冲。建有乡政府、学校、医院、银行、商店、饭馆、加工厂、兵站、运输站、养路道班等十多个单位。1987年10月新建成的沱沱河大桥长324米、宽11米的钢筋混凝土T型梁新桥,称之为“江源首桥”。1985个,美国漂流探险家肯·沃伦向我国申请漂流长江,消息传出,在全国掀起了轩然大波,在西南交通大学电教室工作的摄影师尧茂书首先呼吁: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应由国中人自己来完成长江的首次漂流。1985年6月,尧茂书经过一个月的准备后,自费奔赴长江源头,开始单人漂流长江的壮举。他划着“龙的传人”号橡皮筏,从姜古迪如冰川下起漂,穿过800里无人区,冲出通天河下游峡谷的激流险滩。7月24日,行程1300公里后,尧茂书在金沙江通珈峡翻船遇难,年仅32岁。

  尧茂书的牺牲,在80年代的中国青年中产生了强烈的震动,纷纷要求继承尧茂书的遗志,完成长江全程漂流,实现由中国人首先征服长江的壮举。

  1986年,由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头组织的中国长江科学考察流探险队克服重重困难,从沱沱河沿下水,终于抢在美国人之前完成了长江的首次河流。

《美丽而神秘的青藏高原》

要是我问小朋友们,世界最高的高原是哪个?你们一定会异口同声地说是青藏高原,还会一口气告诉我,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看来你们是了解青藏高原的,可是你们了解生活在这儿的人民的习俗吗?藏族朋友们穿什么样子的衣服?他们吃的东西和我们平日吃的一样吗?这里有什么独特的动植物?今天我们就走进这片美丽而神奇的土地,领略它的无尽风光。

西藏自治区是青藏高原的主体部分。这里既有举世无双的高原雪域风光,又有妩媚迷人的南国绮丽风光;既有雪山高原,又有莽莽林海。喜马拉雅山脉是它忠诚的卫士,整年守卫在它的南部;珠穆朗玛峰是每一个登山运动员渴望征服的山峰;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则给了它无尽的神秘。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概括西藏的景致:“看大山大水,尽在西藏。”

在西藏,献哈达是最平常的一种礼节了。藏族人民在相互交往及迎送亲友时,习惯将哈达作为礼物献给对方,表示敬意和祝贺。哈达是一种用白色丝麻织成的长条礼物,一般送到人的手中,但普通藏民向活佛献哈达时,只能放在活佛前面的桌子上,不能直接递到活佛手中。

藏族人的服饰带有明显的地域特色。由于青藏高原气候寒冷,人们多穿长袖大襟皮袍──“楚巴”。有的“楚巴”很华丽,袍面是大紫大绿的缎子,袍子的领口、袖口镶有水獭皮,以显示家庭的高贵。普通牧民平日只穿羊皮“楚巴”。“楚巴”的用处可大了,白天是衣裳,夜里做被褥,出门时还可以当口袋用,真正是一衣多用。藏民女子有时也穿“楚巴”,但最经常穿的是黑色无袖的长坎肩,里边穿色彩鲜艳的长袖短身内衣,腰上系一条横条图案的腰带。藏民男子衣着宽大,便于骑马行走,腰上系的是丝线编制的腰带,喜欢露出右臂,显出豪迈奔放的气质。

我国北方饮食以面食为主,南方则爱吃大米饭,这两样都不是藏民的主食。在西藏,农民和牧民的主食也是不同的。糌粑是藏族农民的主食,而牧区的人们则以牛羊肉为主食。酥油茶是藏族人民的上乘饮料,醇香美味,营养丰富,是款待客人的佳品。另外,青稞酒也是藏民喜欢喝的日常饮料之一。风干肉、土豆咖喱饭、灌羊肠、灌羊肺等都是藏族饮食中极有代表性的几种。

青藏高原是野生动物的天堂,藏羚羊、藏野驴、野牦牛、藏雪鸡、藏黄羊等活跃在这片广大的高原上。藏羚羊腿细而小,全身的毛丰厚柔软,体态优美,矫健敏捷。母羊没有羊角,公羊有两条竹节状的犄角垂直竖在头上。它们的胆子很小,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四散逃开,消失在高原深处。

相比之下,藏野驴的胆子就大得多,它们经常成群结队地在高原上昂首遨游,这时你会觉得,它们才是高原真正的主人。有时调皮的藏野驴还和汽车赛跑,野驴的速度真快!一般时速45公里左右,有时甚至达到60公里,可谓高原赛跑冠军。

野牦牛要在较高的山地上才能见到,它全身呈黑褐色,体侧腹部和四肢都有柔软细密的体毛,几乎要挨着地了。它们喜欢结伴而行,组织纪律严密,当大队牛群静卧休息时,必定有一两个“哨兵”站岗放哨,一旦看见危险的情况,便发出信号,迅速逃窜。

藏雪鸡是高原上较古老的动物之一。它们并不是真正生活在雪地上,而是栖息于高山上裸露的岩石中,一般三五成群,胆小怕人,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藏黄羊则是所有动物中最常见的。静止时的藏黄羊不容易被人发现,但奔跑起来就两样了,它们屁股后面的白斑是非常醒目的标志。这块白斑成为猎人和其他捕猎者最好的瞄准点,使黄羊的生存面临严重的危机。

“开发西部,环保先行”。随着中国开发西部的步伐迈得越来越快,保护西藏的自然环境、文化遗产和风土人情就变得越来越紧迫。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到西藏投资、打工和旅游,都会给西藏固有的文化带来极大的冲击。另外,青藏高原是野生动物的乐园,这是大自然赐给我们的无尽财富,可近来不断出现藏羚羊和黄羊等动物被猎杀的情况。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只有与它们和谐相处,才能共存于同一片美丽、祥和的蓝天下。

《奋战在青藏线上的官兵的故事》

素有“天路”之称的青藏铁路全线开通运营了,1000多名曾经参加过援建天路的青年官兵的心也沸腾了!这里,我们记录了几则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

  “血书”请战上青藏

  举国上下关注青藏铁路的建设。5月初,国家铁道部部长刘志军提出:决战30天,搞好西格路段增建二线应急工程和既有线整治强化。而连续奋战在铁路一线的上万名民工明显体力不支,面对工期紧,劳力不足的困难,青藏铁路公司军代处及时向兰州军区请调官兵支援。5月18日至20日,驻青藏高原某部1000多名青年官兵挺进西格段(西宁至格尔木)的航垭、柯柯、德令哈地带。

  5月24日,凌晨6时55分,一名列兵正在油罐车旁站哨,受强烈紫外线照射而呈紫黑色的脸膛,仍掩饰不住年幼的稚气,硕大的军大衣把他裹得紧紧的,使他显得更为瘦小。

  他,就是只有18岁的刘淮。由于当兵时间不长,在连队体能比赛、栽树等活动中,大都落在后面,连队当时准备报他留守。营连、个人的请战书贴满了会议室的墙壁,刘淮怎么也坐不住,他咬破指头,写了一份情真意切的血书:“这是我一生的光荣,我坚决要跟大伙上!”到了工地,像站哨、扛劳动工具这样的零散活,他总是抢着干。他坚信通过这次参战,会得到前所未有的锤炼。

  “能参加援建这一举世瞩目的工程,是我们高原官兵的荣幸!”列兵刘淮的自豪感溢于言表。

  “锹王”出在党员班

  5月24日傍晚,铁路线旁,官兵们呼呼啦啦吃起了晚饭。远处,风沙骤起,一列拉石子的火车正呼啸而来。5分钟后,他们解决了吃饭的“战斗”。

  大伙分组比着干,一个班包卸一节车皮。最具知名度的组要算汽车营七连一班,每次都要提前个把小时卸完一节车。奥妙何在?因为他们是个“党员班”,表率作用一直强,熟悉铁路上用的工具,锹、铲、钩、拉耙等配合得灵巧。他们中一级士官张坤还有个“锹王”的雅称,当新兵时参加过挖格尔木段光缆,10天挖了298.6米,成绩遥遥领先,位居第一名。他总是闲不下来,把他换下来休息,他又蹦到一边换其他人休息,脸上还一直乐呵呵的。凌晨1时,一班把自己的活干完,又去帮助进度落后的班,并把经验不断传授给大伙。

  褥子让给水箱“盖”

  在高原,机器也易患上“高原反应”,车辆油路阻塞、机油管爆裂等故障时有发生。某部三级士官修理工蒋海瑞,是一名有着强烈责任心的“汽车医生”,哪儿车辆出现了故障哪儿就有他带领抢修组抢修的身影。到了晚上,气温降至零下3摄氏度,遇上停工休整,他最担心车辆水箱里的水结冰,如果把水放出来,既费时又易造成浪费。这里的水比油还贵,每公斤12.8元。干部和战士一样在这里经历了5天不洗脸的“历史”。

  小蒋最后还是想出了办法,把自己的垫褥子用上,找来草毡和褥子把一个个水箱包了起来。见到此情此景,其他官兵也纷纷送来了褥子。只带了一床褥子的官兵,睡觉时只好用大衣代替褥子。官兵们好好地当了几回“团长”。

  后记

  6月中旬,高原官兵“决战”天路全面告捷。官兵们历时21天,共卸载道砟15列火车、622节车皮,约25000立方,整治沿线路道床99.17公里,完成钢轨接续11.6公里,摆枕木7.75公里。

  

青藏铁路公司总经理李文新赠送锦旗和感谢信时感激地说:“没有部队的支援,就难以保证西格段增建二线主体工程的胜利竣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79070.html

更多阅读

经典老电影系列之五《三进山城》拍摄往事 三进山城

本报独家策划本报记者 彭立昭 文/部分摄影经典老电影系列之五梁音 张凤翔 讲述《三进山城》拍摄往事一部部经典电影扣人心弦,一个个英雄人物可歌可泣。经典影片《三进山城》是1965年出品的,至今50年了。当年该片上映后,就受到了影迷的

亲子阅读:《一百条裙子》(小学二年级

五天时间,月月和妈妈一起读完了暑假的第一本儿童小说《一百条裙子》,前几章月月自己阅读,最后一章是今天我陪她一起看完的。月月读后感(口述)——我觉得这本书里的旺达很可爱,她很安静,上课不会讲话;很能干,虽然没有妈妈,但她还

高二习题训练——实用类文本阅读五 《回想铁生》

实用类文本阅读(五)教师版于忠滨2012年3月一、巧设迁移(学生课前准备)二、展示目标1、知识目标: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和基本倾向,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对文本的某些特色做深度思考和判断。2、能力目标: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

声明:《推荐阅读五 《触摸风火山》张建魁 触摸屏笔记本推荐》为网友南风轻语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