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醒来的女性

腾讯不让发,真是奇怪了,人家发在豆瓣、度娘的我只不过复制一下,就你疼讯G点多!
=================================
看到几个帖子,笑死我了,顺便扫盲。
《八十年后,王子终于露出了真实嘴脸——从迪士尼公主电影看女权主义的发展》文/五乔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6525192/?qq-pf-to=pcqq.c2c
原帖楼主是个汉子,但写的文感动的咱哗哗的,下面的评论却出现奇葩歪楼。
========================================
  
  为了说明男权舆论的可怕,我们来揭穿一些长久蒙骗了我们的谎言。这些谎言,专家和大众显得众口一词,导致女性们一直深信不疑。他们的口径如此统一,难道仅仅是巧合吗?
  
  1.母亲大龄比父亲大龄对孩子不良影响更大?错!以86类主要的和严重的新生儿缺陷的总和发病率来看,高龄父亲对新生儿健康的负面影响大于高龄母亲。(Paternalage and the occurrence of birth defects. Zhi-Hao Lian, Matthew M.Zack, and J. David Erickson Am J Hum Genet 39:648-660,1986)40岁以上的男性生出缺陷儿的几率比40岁以下的男性高出20%。然而,研究未能找到母亲年龄与新生儿缺陷总发生率的关联。母亲高龄的确会使孩子患唐氏综合症的机率增大,但是婴儿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和幽门肥大性狭窄发病率随母亲年龄增大而直线下降,先天性胯骨脱位的发病率则与母亲年龄构成钟形曲线---母亲30岁以前,随母亲年龄上升;母亲30以后,随母亲年龄下降(ProfP.A. Baird MD, A.D. Sadovnick PhD, I.M.L. Yee MSc , Maternal ageand birth defects: a population study. Epidemiology 20 September2003)。所以各种先天病机率的升降抵消,最后的结果是母亲年龄与新生儿先天病发病率无关。中文网文都咬住唐氏综合症不放,但对其他主要由高龄父亲造成的病种闭口不谈,是何居心?
  简单来说:40岁以上的男性生出缺陷儿的几率比40岁以下的男性高出20%。而女性30岁之后生育生出来的孩子脑子不好的几率会增高,但是心脏骨骼和咽喉消化道疾病的发病率会降低

  2. 年轻女人和大龄丈夫生育还有什么不好?父亲的年龄与胎儿的流产几率有明显的关系。(Kleinhaus, K MD, MPH;Perrin, M DrPH; Friedlander, Y PHD; Paltiel, O MDCM, MSc;Malaspina, D MD, MPH; Harlap, S MB: Paternal age and spontaneousabortion. Obstetrics & Gynecology 108 (2) 369-377,2006)一个女人与35岁以上的男人怀孕,她面临的流产风险约是与25岁以下的男人怀孕的3倍。当然,女人自身的年龄对她流产的几率影响要比她丈夫的年龄显著得多;但是不管是谁的问题造成的流产,带来的生殖健康的创伤都是由女性一方承担的,因此女人选择与大龄丈夫生育,不利于降低自己的生育健康风险。

  3. 女人生孩子越早越好吗?错!女性在20-24岁所生的孩子,比30多岁所生的更容易在一年内夭亡。(Nancy E.Reichman and Deanna L. Pagnini Maternal Age and Birth Outcomes:Data from New Jersey Family Planning Perspectives Volume 29, Number6, November/December 1997 表格2)而且女性生殖能力最强的时期并不是她们生育的最佳时期。(JohnMirowsky Age at First Birth, Health, and Mortality. Journal of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vol. 46 no. 1 32-50 2005)(Ready: Whywomen are embracing the new later motherhood By Elizabeth Gregory2007)由于生物社会学因素的影响,从性成熟到34岁的女性,产后长远健康状况遵循‘生育越晚越健康’的规律。在中低收入国家,在母亲27岁以前,新生儿的健康程度一直是随母亲年龄递增的。[12]所以,考虑我国国情,女性最佳生育年龄在27-34岁之间皆有可能,是一个比较宽的范围。

  4. 生孩子有利于女性健康吗?错!不生育不会缩短女性寿命。(NATALIA S. GAVRILOVA, LEONID A.GAVRILOV,VICTORIA G. SEMYONOVA, AND GALINA N. EVDOKUSHKINA DoesExceptional Human Longevity Come with a High Cost of Infertility?Testing the Evolutionary Theories of Aging. Forthcoming in the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vol. 1019, June2004)

  5. 女人不生育不哺乳导致乳腺癌吗?错!终生不生育的女性乳腺癌几率与25-29岁初育者一致(http://www.cancer.gov/bcrisktool/);终生不生育的女性,得乳腺癌的可能性小于35岁以后生育的女性。(Int.J. Cancer: 118, 2373–2378 (2006) Epidemiology and the causes ofbreast cancer)健康饮食是预防乳腺癌的首要途径,生育只能算次要因素。(THE CONTRIBUTIONS OF DIETAND CHILDBEARING TO BREAST-CANCERRATES)

  6.一次完整妊娠使女性提高十年免疫力吗?没找到!我们试图寻找这个结论的学术文献出处,终无所获。

  7.剩女生理心理健康容易出问题吗?没人做过研究!网上不乏‘剩女健康’类文章,如‘剩女健康隐患多’‘妇科病最爱恋上剩女’‘小心剩出妇科病’‘乳腺病总是钟情剩女’‘剩女易成乳癌高危人群’......种种吓人的标题直指大龄未婚女。但是,不论是中国还是外国,都没有做过剩女健康方面的研究。(剩女特指27岁以上从未结过婚从未生育过的女性)
========================================
  首先男人无论房子还是车子不写女人名字和女人没有关系,第二既然你觉得传宗接代这样压迫你我非常赞成你不结婚不要留下自己的后代。真的我非常欢迎!!!我也欢迎你天天去嫖来满足你的性需求而不是骗一个女人结婚剥削她的性和家务劳动。毕竟天草婚内qj不犯法。
  要说到做到哦!天天不换样嫖一辈子!!!敢用不写女人名的房子空手套白狼全家死光光

  性别不平等的根源不是生育,而且女权主义的目的也不是公平,而是公正,是equity不是equality,没有真正的平等,因为个体差异永远存在,另外,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种传宗接代的观念,本身就是男权社会的产物,对于孩子是不是亲生的,男性恐怕比女性更在意,也更难以接受领养

  国家计生委的研究数据显示:从1981年至1996年,我国男性的**质量正以每年1%的速度下降,精子活动率和正常形态精子比率分别下降了10.4%和8.4%。
天朝国家精子库明确给出在校大学生合格率不超过20%,社会人士合格率不超过10%。不说别的单说精子密度老男人就和在校的大学生比不了更别提别的了。

至于招赘这事儿,我是真服了你了!!!女人反婚的目的就是根本不要男人在身边明白?别说天草男“招赘”的人品非常值得怀疑了,就是人品没问题,请问有个屁用?招赘男是照顾孩子行还是做家务行?男妓啊?别说女人对jb的要求要比jb对女人挑剔的多,就是真有器大活好怎么看怎么可心的都不用长期绑定撑死了短期雇佣就行了。招赘对女人来讲就是累赘,我们根本就不要好不好?预期招赘我还不如找个姑娘呢?起码姑娘们做家务照顾孩子细心太多了,钱花的也值啊。
  
  “对自己有利的时候就说是应该的,对自己不利的就用所谓的女权来争取”-----这话还给你,我们只是想远离男人根本没算计男人什么东西,记着!!!是你这jb总在意淫女人在算计你们房子车子事实上你也知道房车根本不写女人名字跟女人没关系。女人想要远离贱男远离婚姻的剥削就叫做自私?你要脸不要啊?

女人坐月子期间也没见男人伺候吧?有吗?有吗?有吗?其实我们一直也倡导男人也该休产假,既方便照顾老婆也便于和孩子培养感情。但是JB们反对的不知道多激烈啊。事实上照顾产妇的任务还是由女人承担,还多数是女人的母亲和姐妹。婆婆伺候媳妇的时候都少,别装不知道啊。
  
  天朝的女权是为了适应天朝的情况。事实上天朝的女权是通过欧美日韩的女权前辈总结经验加上自身的情况结合而成的。我们的历程很多都是一致的。当然天朝落后很多。即使天朝法律连一点点都不维护女性的利益,即使很多女性也并不爱她们的丈夫还是因为会恐惧成为剩女找个男人凑合结婚。
  这么说吧,如果真在美国或者北欧国家的话,政策对婚姻内部女性的保护机制相当完全。家暴犯法(李阳要在美国早被拖监狱里爆菊去了)、婚内qj犯法、充分肯定女性生育的贡献,如果离婚或者分手如无大问题孩子会判给母亲、离婚时财产分配偏向女性。其实在那里女权前辈们的重点倒不是反婚。不过呢~~~嘿嘿!!!就算是如此,欧美日韩女性结婚意愿越来越低年年新低,人家的女性可是很清楚哦,即使婚姻对女人保障如此地步还是补偿不了她们在婚姻中的损失。
  天朝呢?貌似现在大城市女人结婚年龄也是在往后推不过有广袤的农村罩着,现在还是显示不出来,不过别担心。同样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台湾已经一年比一年低了,只要天草还想继续发展,反婚形成大趋势是必然的

  lz~不好意思。在你这吵起来。其实我是很同意你的。虽然我反婚,但是我也承认确实是有女人确实爱一个人想要和他结婚并且想要生带那个人姓的孩子,不过说实在这种人在国内很少很少很少可以趋向于没有吧。话说如果真的让女性自由选择的话,总共有多少男人会让人爱到这种地步呢?
  
  其实我和他的争论就一点。
  他认为婚内不够利男人,对男人亏。
  但我认为婚姻不利于女人对女性亏。
  
  本来如果都是这样认为那很好,大家都不要婚姻就可以。谁的房子谁自己赚谁的孩子谁自己生。男人也不用怕女人总算计他的房子车子(即使这些东西根本不写女人名字)。然后用房车的钱嫖一辈子(某人前文引用语)。
  可是这位不同意,居然说我诅咒他。他的意思是什么呢。女人不仅应该自带子宫还应该自带房车,下崽当保姆月嫂免费鸡还要自备工资吗?这是不是很无耻啊?

简单说这男的认为女人如果没有生育功能就没有丝毫价值了,社会工作全换成男人也没关系,要房要车的女人都是拜金,有那钱可以天天不重样的嫖,结婚是出于传宗接代的压力,抚养后代是对女人的恩赐,不然大可以爽完拍拍屁股走人。
然后妹子表示,姐是白富美,自赚车房,优秀精子库随便挑,要结婚干嘛?
233333
========================================
  法律对女性的保护是有限的,绝大部份女性的不利地位在天朝出生就决定了,我们就是一个男权沙文主义大国,而且不管是知识分子,还是女人本身,都把男权至上视为理所当然。女性在世俗的男权主义中无法获得相同的教育、相同的就业机会、同工同酬,并在成长过程中不停的被灌输女性在婚姻中的角色定位。更可悲的是当你提醒她可以独立生活时,她反而认为你是另类。尽管随着城市独生子女的形成从而女性获得相应的教育,但世俗对女性的定位并没有多少改善。处于生存弱势中的女性势必服从世俗的按排把婚姻当成生存的手段。
  
  从生物学说,生物的繁衍在女性身上,很多女性到了一定的年纪母性的心性展现出来,这成为无法抗拒的走进婚姻中的女性。
  
  当剩女这个词出现的时,本身就是对女性的贬低。把女性放在商品上,中国主流的声音就是让人产生剩女是女性的问题,把女性对自己婚姻的选择视为罪,打压女性的信心,减少女性在事业上、在婚恋上的选择,最终让女性顺从于男性的价值。
  
  我想以上都是女性渴婚的原由,有些女性没有想过婚姻和生育要付出的沉重的代价。牺牲自己青春,时光,事业只为了下一代,她们为当一个母亲而自豪。而有些女性就在这逼仄的空间屈服。
  
  婚姻是男性社会和私有制产后以后的产物,它束缚了女性,同时也保护了女性的生育养育期,让男性承担他的责任(家暴男除外)婚姻本身就是双刃剑。
  
  反婚做为维护权利的一种方式,我极为赞成,我真心觉得女人没有男人会过的更好,更自由。婚姻本不是女性归宿。每一个女性都应当有自我选择生存方式的自由。
  
  只不过当下能做到独立生存的女性并不多,而婚姻又是无数女性要走入的归宿,所以才显得婚姻中的女性争取公正才显得更重要。而这种条件的达成即要女性在教育中自我苏醒并逐步经济独立,才能够在心理上形成离开男人一样能生存的意识,然女性的生育在没有足够的经济条件及孕产妇福利下,只能牺牲自己,使这种女性的独立相当艰难。
  
  现代男人即要女性受过良好教育、挣钱养家、有情趣有爱好,还要会做家务,知道如何照顾好孩子、丈夫。她既要做现代女性,又要做传统女性。被“妻性”“母性”的标签死死压制,寻求自我平衡。事业成功婚姻失败,就会被人咒骂取笑,而男人呢?不需要承担此后果,还会有无数男人认为解放了。
  
  现代的女性在婚姻中付出的就比传统婚姻要更多。
  每一个特立独行的女性借范冰冰的话说:万箭穿心!
  每一份坚持都可以给末来女人更好的生活空间。
  
  至于那些以女性要房要车把女性物化的男人,一竿子打翻全船的女人,本身就是渣男,是因为自卑!在生物界,一直都雌性选择择雄性,因为雌性承担了太多繁衍的责任,只有优秀的雄性才有获得女性青睐,获得生育权。那些计较婚姻得失的男人是多么希望什么也不做,让老天给他们一人发一个集美貌智慧财富于一体的性奴隶、保姆啊!所以跟他们辩不如让他们慢慢等。

========================================

  人类发展的今天,已是一个复杂的群体,女人的生物义务也并不是选择一个优秀DNA,而是有权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反婚、丁克、愿意为自己爱的男人生育、同性恋,都是可以自由选择的,不受世俗支配,也不受社会压制。女性选择孩子父亲并不全都拒绝所谓的屌丝。
  
  至少我认为女权的根本问题不是反男人,而是在这个社会寻求女性自己的权益和社会公正的对待,拥有平等的教育,就业,并不受任何歧视,可自由的选择不违法的生活方式。
  
  从生物学说强男可能凭借自身魅力赢得众多女性青睐,而女性当选强男的DNA来生娃,反而是把自己定在生育位上了。同时,一个强男无数女性,恐怕竞争的不仅是强男,女性同时也是放在被选择位置上,即使强男都选了,最终承担所有养育责任的依然是女性一个独我,并没有任何减轻女性的负担。何况强男的标准在每一位愿婚的女性里标准是不一样的。

最终的层面还是要返回到法律层面上来,当众多女性青睐一个男人时,在怀孕产子后,女性就要放弃自己的部份生活来抚育下一代,女性众多,男人就不会承担这种职责,经济足够强大,可以请保姆,女性选择强男是为有强大的后代和抚育后代的保障,而这保障似乎不是单一经济能解决的,同时,排他性在共处中间就目前看必然是存在的,强男和强女的结合在需要男性承担父亲的职责,就需要契约精神才可以维护相互的权益,契约的遵守某些时候也需要强制性的。这时法律就显的必须。

无论女性有多强,生育都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而在养育后代方面付出的男女不可能平等,二人必有分工,现实存在最多的是女性经济受损,而男性以给予经济认为女性是依附关系,这是女性在婚姻中处于不公正的地位的重灾区。改变这一切仅靠男性自动改变思想是困难的,女性的独立人格需要自已维护并慢慢改变这种现像存在。

  对于孩子随谁姓的问题,非常行赞成你说的是权利的体现。孩子一定跟父姓就父权的体现。孩子跟谁姓应当是双方协商的结果,而不是绝对尊从。
  生育的远择权影响着女性的生活,是女性自主生活的一部份。男女在社会上拥有相同的权益,彼此独立的人格才是女性全面的解放。
  像豆瓣小花说的反婚,只需要捐精者,自己承担一切重负以保证独立人格,女性独立是做到了,对于男性反而减低了男人的责任,但并不意昩着一个公正男女关系和一个公平的社会。

身为女权主义者,支持性交易合法化,看上去是矛盾的,也有碍于男女公正的主张。女性有权决定自己的身体和男性享用女性身体是有本质上的差别的。
  即便如此,我依然支持性交易合法化。尽管这并不体现女权。
  
  女权的实现需要女性自身的足够强大,优其是当下,做不到全体女性都强大,而性交易这古老的行业从人类诞生起也屡禁不决,被法禁止并不能禁决这行为的存在,只会滋生腐败和女性权益的受损。即如此还不如在阳光下,使一切维权成为可能。从而使从业者在受到权益侵犯时能维权。
  性交易这词,推广了说,那些婚外情难道不包含着性交易行为吗?夫妻也只是合法的经济合作体。

虽然我压根就不同意女人好手好脚还去卖,岛国合法不照样产生了“AV脑”么,但她说的也有几分道理,如果这里面能包括男妓,或者叫鸭子、牛郎、MB,对解放女性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说白了,想合法嫖女人,可以,同时要让女人可以合法嫖男人。

========================================

 要结婚是因为找个人一起走完一生感情因素很重要
  要是为了1,传宗接代。2,生理需求。3,由2引申出的社会家长对男。。。就为这些理由结婚的话 还是别结的好祸害自己也祸害别人
  养孩子也不是必须的 只不过国家现在的经济情况还不行为了考虑养老所以都养孩子
  不然不用考虑老年时的情况 会有很多人不要的

  如果男人没有看到婚内女性的付出,而只看到自己利益的付出,他就很难对女性产生公正的对待。在男女公平的问题上,男女在生理心理上的差异,在生活中是做不到平等的,但应公正的对待女性与男性不同的付出,才是女性所要寻求的。至少在当社会,支持女性公正的男性还是少数,女性从小就生活在以男性中心主体的社会中,独立意识的觉醒还没有普及,才会产生很多的社会现像。退一步从生物学说,女性寻找强大的男性,也可以说是生物的本能,是为了更好的抚养下一代,这本是生物界优生的天性。只是人类文明发展,才使这点淡化了。至少现在的中国还是需要女权主义者不停抗争的社会。

其实婚姻恰恰是保护弱男的最后堡垒,因为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所以弱男才能有一个老婆。按照自然选择,强男可能凭借自身魅力赢得众多女性青睐,而弱男则无人问津基因灭绝。才能优胜劣汰,现在国内的婚姻制度,强男弱男都只有一个老婆,且因为计划生育只能生育一个孩子(如果没有计划生育,强男还能利用自身资源多养育孩子使强势基因传递下去)。

  我记得以前有个外国人做过实验。让男孩子玩布娃娃,让女孩子玩枪械。
  具体怎么回事儿忘了,反正证实社会属性是后天附加的
  我一般懒得回复,但是您自己沙文得不自知,真是让人费解。为什么电视节目有冠名权,就是花钱买来的“权力”,同理,给孩子冠以谁的姓是“权力”的体现。连你都说了,孩子是女人(生)的,自然也有和孩子父亲易一样,要求孩子冠以自己的姓“权力”。跟谁姓这个结果应该是双方参考各自家庭贡献商议而得,无论跟谁姓都是一样。但是现在随父姓根本就是理所当然是的,根本没有道理,只捐精而对家庭、对养育没用贡献,哪来的“冠名权”。所谓的权力,是自由选择的权力,不管自由选择的结果如何都受尊重权力。
平等说的是关系,而不是事事一样,处处相等,这在生理上首先就不可能————你也没说错,因为高龄产妇流产或死产,和高龄父亲造成女人流产死产不同---前者是女人自己的问题自己承受,后者是男人的问题让女人承受后果。而且女人高龄流产死产的几率高些,但是生出天才的几率也高,而生出病儿的可能性又这么低,可以说高龄产妇的存在是有利于人类进化的,而且也不害男人。但是高龄父亲,不但致使女人流产残害女人,还容易生出有毛病的孩子拖累社会,生出天才的几率还比适龄父亲低。可谓损人利己,还阻碍人类进化。 每次说到男女平等的时候就有人说,女人要跟男人平等咩?哦那你们要知道,随着平等,你们也就享受不到之前女性的一些特权了。这时候我就想女性特权是神马??上车先上进门先进入席男士给拖椅子出席xx场合男士给脱外套???首先我不知道现在上车进门是不是让女的先上先进(难道不是大家不分性别排队咩)?就算有,我宁可拿这些面子礼仪上的“女士优先”,去换升学就业等实实在在经济政治利益上的的“男士优先”。顺便,如果我因为是女人,在其他条件都相等的情况下,优先于某位男士得到了某个升学/就业/升职的机会,那我真不介意每天进门让这位男士先进哈。

  改革开放后女权主义在精神层面的倒退,主要是因为中国劳动市场本来就一直处于僧多粥少的状态,妇女需要生孩子自然就比男人少了竞争优势,实际上又被打回了弱势群体的范畴。此外社会财富资源分配不公的加剧也造成了小三二奶这种职业的抬头,再加上各种传统观念和陋俗的回归,社会对于女人的定位又再一次被刷新。
  西方世界的女权问题不能脱离种族、同性恋等问题来看,个人感觉其本质都是一样的——作为人的基本权利和平等地位,对于多元化群体的包容和理解,在传统和现代精神之间的抉择。天朝这情况说来说去都是社会畸形的产物,从来根本也未曾系统的去审视过这一整个问题,又何谈女权呢。

  看到这个,突然想起来跟一个德语老师聊天的东西。在德国家庭主夫是很常见的,因为两个人中必然需要有一个人将精力投入于家庭更多一些,这完全是考虑个人的经济状况,而非性别或其他。而在国内,男的应该很难接受妻子比自己的经济状况更好吧╮(╯▽╰)╭,显而易见这是男权作祟吧~

女人如果不生孩子,那价值就下降到和男的差不多了。这样说比较合理。。。【捶地23333

虽然女权运动已经开展这么多年,男女平等的口号也喊了很久了,但是很多人的思想其实还没有摆正,我们要求男女公平的同时,在很多情况下女性却又下意识地怀疑自己,并且降低标准,看来意识的解放还是非常漫长的

我心中的女权主义不是  “女人最终也能和男人在同一社会地位”

  更偏向于  “女人最终可以不被影响地自由的选择自己想成为的个体”

  悲剧的是身边不少女性同胞还是抱着“女人不生孩子就不叫女人”的思想,并且加以束缚在周遭的女性身上。并不是说我不赞成女子生育下一代,只是女性应该有选择生与不生的权力,这个好像也是当时避孕药被生产出来的意义?
作为女性,我更愿意首先把自己当成一个人来看待,而不仅仅是女性这个性别特征。我认为有很多女性受传统思想的束缚,太投入于女性这个性别,而忘记自己还有作为一个人的各项权利,这些权利里就包括个人自由选择婚姻、生育等。所谓自由就是你想选择哪种生活方式都可以自主决定,不需要受他人影响和干涉。你说的不错,但从现实角度来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女性若没有足以和男性抗衡的社会地位,很难摆脱由男性制定的,男本位的条条框框和舆论影响。

男女都一样这样的口号是上个世纪女性主义的发展,但是现今想想,这其实还是在将女人塞入男性的社会标准,男女在生理上是不一样的,所以对于女性真正的自由,或许不是想某段时间一样真的逼女人去做所有男人去做的事情以达到所谓的“男女一样”来显示对女性的公平,而是在由女性自己决定自己想要的,不依循任何男性既定的社会准则才是真自由。“男女都一样”或许改称“男女都一样自由”才是在我看来这部影片对于女性自己认识自己最大的提升。


  性别歧视不止束缚着女性同时也束缚着男性,而女性的解放同时也是男性的解放——在社会对女汉子更宽容的同时,对伪娘也更加宽容,最终也会对所有非主流都更加宽容——这对我们每个人都是好事。

这是不同的几位回复的,看了好多,也更正了自己对男女平等的认识。不是男女做一样的事,而是正视男女差异,公正对待这里面的差异,让女人有权利选择自己的命运。那些“如果你做不了武则天,被压迫也是活该”的神逻辑,也没有资格抱怨女人“拜金”,因为你没钱没能力,活该。

========================================

然后顺藤摸瓜,找到了这本公益著作!《醒来的女性》

在线:http://bbs.tianya.cn/post-funinfo-3943628-1.shtml

下载:pdf:http://pan.baidu.com/s/1eQf9rKAdoc:http://pan.baidu.com/share/link?shareid=2892823473&uk=4079228920

婚姻制度的起源与私有制相连,是男人实现父权的唯一途径,本质是牺牲女性自由来缓解男性之间的矛盾,以便男性之间确立合作关系。
牺牲女性自由是怎么回事?有人说,我们现在是文明社会了,女人决定不结婚没有人能把她捆到婚姻登记处去,女人非要离婚不可也没有离不掉的(除非离婚判决下来之前被丈夫杀死了);那么是不是可以说,婚姻制度发展到现在,已经不限制女性自由了呢?不对,现在的婚姻制度仍然在限制女性自由,只不过是一种更隐蔽的方式。
首先,‘女大当嫁’几千年来已经渗透到每个人的思维里了,尽管这个谚语没有作任何解释为什么女大就要当嫁,但是一个习俗实行得久了,也就没人去问它的理由,就会都不由自主地照做。人是社会动物,思想行动不可能一点也不受社会主流文化的影响的,不可能在全社会都非议你的时候你可以做到无动于衷的,女人到了一定年龄不结婚,在2007年专门创造了一个歧视性的词叫‘剩女’,不仅民间男性集体攻击你,砖家们都要合起伙来捏造事实,用蔫坏损的方法来挤压你(我们本章后面会讲到)。所以受主流文化挤兑而做出的举动就不能称为一个完全自由的举动。
其次,让一个人一辈子都和一个配偶生活在一起本来就是反自然的。人是没法控制自己爱谁不爱谁的,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一个人很有可能爱的人不同,结婚的人如果要换爱人,是要离婚的。离婚是自由的吗?法律上说是。但是女人离婚之后有好多的不良后果,都是男权社会的歧视造成的,所以才有这么多女人已经不爱丈夫了,忍受着丈夫的出轨和打骂也不肯离婚---就是因为怕这个离婚的后果。口头上给你说离婚自由,然后给你制造点不良后果出来,这叫自由吗?一个社会的男权程度,一个很重要的标尺就是,女性离开婚姻要承担多少不良后果。这个标尺不仅适用于一夫多妻和一夫一妻的社会,同样适用于一妻多夫的社会。比如尼泊尔的宁坝族就是一妻多夫制,兄弟几个为了省钱合娶一个妻子---妻子不能自由脱离婚姻,就是男权社会,一点也不比一夫多妻制的社会强。
最后,我国规定不结婚的女人不能生育,所以想要孩子的女人就只有结婚,这也是一种强制女人结婚的手段。
女人如果不想结婚就想要个小孩,去找医院人工授精的话,人家不给做的。如果自己找个男人非婚生的孩子,哪怕是她所生的第一胎,也按照超生处理。
男权社会喜欢指责自主决定单身生育的女人,说她们对孩子不负责任,让小孩没有爸爸。只要不是到医院购买精子生的孩子,怎么可能没爸爸呢?有几个单身妈妈不知道孩子爸爸是谁的?非婚生育的情况下,从法律上来讲未婚爸爸和已婚爸爸对孩子负有同样的抚养义务,未婚爸爸对小孩不负责任,那是他的过失,男权舆论却对单身妈妈反咬一口。
未婚爸爸逃避对自己亲生孩子的法律责任,是因为小孩对父权社会来讲只是男人实现父权的工具,为了实现父权就要控制住这个小孩,也就是要控制住小孩妈妈。但是小孩妈妈不是爸爸的老婆,爸爸控制不了人家,他对小孩有没有权威,他自己做不了主,全是妈妈说了算的。于是,小孩对爸爸来讲也就变得没用处,没用处爸爸就不愿意在这个小孩身上浪费金钱和精力,留着金钱和精力以后再生能够受自己控制的小孩。
所以男权分子就是什么都要对他有用处他才干,哪怕是亲生骨肉也不例外的。但是女人就不同了,孩子是妈妈身上掉下来的肉,就算以后再生的机会再多,妈妈也不愿意放弃第一个小孩。
不仅是经济实力差的女人因为怕一个人养不起孩子,无法单身生育,男权社会还会吓唬有钱养孩子的女人,说没有爸爸的孩子心理不健康,说孩子在小朋友们中间要受嘲笑。这样认为的人真是电视剧看多了,小孩子嘲讽同伴的理由五花八门:长相不好,学习成绩差,戴眼镜,会流鼻涕,等等,都可能成为被其他孩子嘲笑的原因,那就不让孩子上学了吗?即使有少数小孩嘲笑单亲同学,也不是孩子的自发行为,而是因为成年人的误导而造成的。单身妈妈生孩子真的不道德吗?遗腹子也是注定生下来就没有爸爸的,为什么大家都不说生遗腹子不道德呢?为啥还要在媒体上大加赞扬呢?因为男权社会宁愿让女人为一个死的男人生孩子,也不容她为自己生孩子。
男权社会为什么这么热衷于把女性限制在婚姻里呢?因为婚姻的本质一直没有变过,婚姻之家一直是男权社会剥削女性的社会单位,对男权生存至关重要。
婚姻剥削的方式主要是两种:
第一是剥削女性的免费家务劳动。不仅是我国,就算是西方女性地位比较好的国家,妻子做家务也比丈夫多。这些劳动是没有报酬的。以我国的妻子包揽80%的家务计算(女性地位排前几名的挪威是70%),家务的50%是为她自己服务和承担她的那一半育儿责任,那么30%的家务就是她免费给丈夫做的。每个家庭30%的家务,如果都变成有偿服务,那全社会加起来就是一笔巨款了。女性在免费的劳动中花费了过多的时间精力,于是做社会工作就受到了妨碍,于是加剧职场性别歧视,于是更加需要依赖家庭,这样恶性循环。
第二是维护社会稳定。‘光棍多了影响社会稳定’,想必这个说法大家都不陌生。这句话不仅是民间,学术界和官方都承认。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有人说男人结婚了雄激素降低了,暴力程度就降低了,于是有利于稳定。可是美国已经有研究证明,雄激素不是男人暴力程度的决定因素,单单注射雄激素是不能增加男人的暴力行为的[1]。太监身上没有多少雄激素,但是很多太监很凶残的。一个人的暴力程度是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他成年之前就定型下来了,不会因为他以后结婚不结婚就有所改变。没有暴力倾向的男人光棍一辈子也不会做暴力事情,但是有暴力倾向的男人如果不能时不时地发泄一下,给他的暴力找点宣泄口,就可能蓄积并爆发为更极端的行为。如果他结婚了,他就可以细水长流的把情绪发泄在妻子孩子身上,于是在外面社会表现为犯罪率较低。
这种犯罪率‘降低’不是真正的降低。殴打妻子虐待孩子和在街上闹事打人一样,都是犯罪行为,但是前者极少被起诉,极少被计算在犯罪率里,致使犯罪率看上去比实际要低。丈夫打死妻子不用偿命,丈夫强暴妻子不算犯罪,现行的法律甚至是在诱导男人把暴力发泄到家里。
有暴力倾向的人如果做了父母,他们的孩子在问题家庭长大,将成为下一代的问题公民,社会稳定问题陷入恶性循环。为了有利于社会真正长远的稳定,应该尽量减少有暴力倾向的男人结婚和繁衍下一代的机会,让他们的暴力基因绝种,而不是促成他们结婚生子。男权宁可牺牲女性利益,牺牲民族未来,来追求一时的表面风平浪静,是短视的。
婚姻之家剥削女性,体现在丈夫是获得方,妻子是输出方,女性地位低于男性[2]。在家务方面,妻子做的比丈夫多,在情感方面,丈夫得到的慰藉是妻子的两倍,在自我牺牲方面,女性所作的牺牲最致命。丈夫对妻子的经济付出,也是微乎其微,连一个全职保姆/代孕/奶妈都请不起的,更不要说抵偿妻子包括情感在内的全部付出,或者补偿妻子由于结婚而丧失的事业机会成本。

口口声声说‘女人结婚条件太现实’的男人们,其实全是无利不结婚的:100个这种男人说爱你要和你结婚,你如果告诉他你先天没有生育能力,90个就不想和你结婚了;你再说你不想和公婆同住而且不做多于一半的家务,又有9个改变主意了;你对剩下的一个说,我们两个的事业有冲突的话你要支持我。那这剩下的一个也要逃之夭夭。而且这100个男人个个都好意思对旁人说‘我这么爱她要娶她,但她却不爱我,跟我提这些条件’。
让我们看看《2010年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显示的男女择偶条件。
男人的择偶条件:他们不但追求女方的年龄外貌,也希望女方的工作稳定---也就是可以自己养活自己;但工作不要忙,一来可以承担照顾家庭的重任,为夫家省下大笔的家政服务开支,二来不忙的工作没有发展,免得有朝一日妻子威胁到丈夫在家的权威。虽然男人们在家务和育儿方面没打算和妻子AA制,但在家庭财政方面男人却比女人更热衷AA制。
女人择偶条件:由于剩男的增多,女人也可以对男人的年龄提点要求了。剩男的年龄门槛被女性框定在了30岁,而不再是韩寒口中的100岁。但是女性其他方面的择偶条件,却仍然显得如此卑微:要求男方收入比自己多一倍,仅仅是为了保证未来的孩子经济上不受委屈;希望男方的工作有些发展,是因为她们知道自己婚后将家务缠身不便发展事业;她们要求男方有房,但并未拒绝共同还贷,近七成女性甚至不要求男方出结婚开支的大头(结婚开支除了房子的首付,还有婚礼,房屋装修,加具家电等);超七成的女性可以接受婚前财产公证。
男人和女人的择偶标准已然如此,有专家居然还站出来说‘有些女性存在弱者心理,觉得男方购房理所应当,这是典型的封建观念,与现代社会所倡导的女性独立的精神不符’。

如果把婚姻制度换成孕妇制度,不用结婚就能办准生证上户口之类,保证女性怀孕期间的福利,肯定有很多人不会结婚。还有上面说的养老问题,国家能解决,谁还愿意生。
其实我脚着天朝女性很好说话的,不过就是要一个保障,毕竟物质没有人心那么易变,但大多数人都是想好好过日子的,而某些沙文猪老觉得生孩子是女人天经地义的事,怎么现在变成交易筹码了,当然是买房买车的比较吃亏,兼之自己的权威受到挑战,就不乐意了,反击也总是老一套:你这么XX肯定嫁不出去没人要——这本身就是一种男权思想,以被男人上过为光荣。
而女性本身问题更严重,即使在城市里经济独立的女性,封建思想依旧没有改变,比如睡过了就是他的人了←_←比如女人互掐的时候都能骂老处女什么的,比如家里男人靠自己养还要忍受家暴什么的。

这书写的相当犀利,摘录几段。

弱者和弱势完全是两码事。难道女性客观的认知自己的弱势处境并自我保护是‘弱者心理’?难道女性在社会上的弱势只是她们自己的幻觉?难道职场性别歧视并不存在?难道‘女性理应承担大部分家务’不是典型的封建观念?难道‘女大当嫁,不嫁就是有问题’不是典型的封建观念?至于该专家提起‘女性独立精神’,这就更加可笑。婚姻制度就是将男女利益进行捆绑的一种制度。经济收入再独立的女性,一旦结婚,就不能再独立的处置自己的收入,还有自己的时间,也不能再独立的决定自己的命运——这是婚姻制度决定的,本就不公平。
现代社会既然倡导女性独立,为什么不从告诉女性‘你们不一定需要婚姻’开始呢?专家们,这句话这么难说出口吗?

傍大款的女人能有几个?房子比男人可靠是事实,怎么又是扭曲的婚恋观了?扭曲的怕是现行婚姻制度本身,以及女大当嫁的观念吧。正是婚姻制度等男权制度剥削女性,降低女性地位,才导致女性需要寻求保障,需要寻求大款和房子,而不能跟从爱情,随心所欲。

婚姻制度本身,就是要把经济利益捆绑凌驾于爱情之上。为什么这么说呢?看一看婚姻法律常识:只要婚姻关系还存在,夫妻之间不再存在爱情也不能成为他们之间经济权利和义务消失的理由;婚姻中任何一方不履行婚内经济义务可称为违法,但是不爱自己的配偶则不违法;当夫妻中的一方已经明确表示已经不再爱对方,也就是两人之间不再存在相互的爱情,不足以作为判决离婚的充分条件——可见婚姻制度就是把经济捆绑凌驾于爱情之上的一种制度,它的规定都跟爱情无关,而是赤裸裸的利益关系。

婚姻本来就是一种经济制度,但是现今的男权社会却喜欢对女性试图保护自己婚内经济利益的行为大加指责。所以“拜金女”这个词现在是被滥用的。拜金女的帽子是很好扣的,女人在择偶时,不仅是追求豪宅名车的会被定义为拜金女,那些仅仅为了不让自己和将来的孩子过窘困的生活的女人,拒绝了经济条件差的男人,也同样被骂作拜金女,成了因为没钱而讨不上老婆的男人的讨伐对象。仿佛女性在选择结婚对象的时候不把爱情放在比经济更重要的地位就是不道德的。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经济安全是比爱情更加基本的需求,一般的人都是要满足了最基本的需求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所以没有理由说爱情需要就比经济安全需要更加高尚。如果有女人愿意在求偶的时候把爱情放在比经济重要的位置,那是她的自由;如果她不愿意,也只是顺应婚姻制度的本质而已,她们不因为爱了哪个男人就欠了他的,就需要损害自己的其他方面利益与他结婚。

如果一定要给拜金女下个定义的话,应该是‘先想到要怎么谋取经济利益,然后把结婚作为其途径’的女人,而不是‘先想到我应该结婚了,然后给结婚对象设立一定经济要求’的女人。现在被指斥为拜金女的女人,大部分是上述第二种女人。而第一种真正的拜金,也不是一种专属于女人的思维。自古就有‘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说法,也有蔡伯喈,陈世美,王魁,莫稽等为娶权贵女而抛弃糟糠妻的故事,可见用婚姻来谋取利益同样是男性人性中的东西。如今又有几个男人能够在比自己富有百倍的女人的青睐下,仍然守着穷女不离不弃呢?但是却没有产生‘拜金男’这个词!“拜金主义”这个词最初传入中国的时候是没有性别的,也不是单指婚恋方面的价值观,而是指一种对待所有问题的价值观。而经过了中国式厌女文化和以婚姻制度为核心的男权文化一加工,就变成了批判女性择偶条件高的专用词,成了强迫女性做出无回报的付出的道德大棒。当男人认为他们有了钱有了地位就有资格物化女人,把女人的年轻与美貌当做奢侈品来追求和占有的时候,当现行婚姻制度不能有效保障女性作为弱势群体的利益的时候,当社会需要依赖女性积极结婚少离婚来维护‘稳定’的时候,是谁如此好意思来讨伐女性对未来丈夫的经济要求?是谁如此好意思给女人唯一可以依赖的‘自我保险’行为扣上拜金的大帽子?女人择偶找不到达到要求的男人,顶多不结婚而已,不影响谁的利益;她们不要求占谁的便宜,只希望不要吃亏就好。而被女人淘汰的男人因为不能满足女人的条件而找不到老婆,就要仇恨女人,指责女人不爱他不道德。
我们经常听到,当女方对男方有经济要求的时候,男方不满的说‘你是嫁自己还是卖自己?’这种男人真够无耻,让我们看看女人到底是如何‘卖掉’自己的。
所谓‘卖掉自己’就是收了人家的钱,哪怕只收了一点点蝇头小利,也必须放弃自由很难反悔了,是不是?现在我国已婚女人就是这种情况,她们中的大多数甚至没有收到男方的钱,卖掉自己换来的只是“摘掉剩女的帽子”而已。
中国已婚女性妇科病发病率在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以上,甚至在高校和机关工作的高知已婚女性也不例外——因为她们很难拒绝丈夫的性要求:不洁性行为时有发生,丈夫强奸妻子的“婚内强奸”也不算违法。我国已婚妇女人工流产率在25%以上,有的地区则高达60%以上——因为妻子意外怀孕需要堕胎,也只有她独自承受痛苦,对丈夫的名誉却并无损害,所以丈夫往往会拒绝“费事”戴套等简单方便的避孕措施,把避孕的责任全放在妻子一人身上。
已婚妇女面对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在夫家的压力下,违背自己的意志多生育。女人在可以完全自主的情况下,自然而然的生育意愿是不会造成人口过剩的。比如北欧女权发达的国家,女人可以完全自主决定生育与否和生育数量,而国家人口数量根本不存在过多的危险;日韩虽然男权严重,但是男人迫于养孩子的经济压力和孩子没有赡养义务的现实,也不再逼迫女性多生育,于是国家人口也面临负增长;在我国母系摩梭民族,女人生育与否,生育数量也不受男权势力干涉,所以摩梭族的生育率也一直维持在低水平。可见当女性的生育意愿不受干涉的时候,不管是现代化社会还是原始社会形态,人口都不会有过剩的危险,都不需要强制计划生育。
我国的人口数量是如何到了需要用计划生育来强制控制的地步的呢?因为已婚妇女一直在夫家的压力下,违背自己的意志多生育。有些时候,表面上是已婚妇女本人想要多生,实际上这当然是男权长期灌输错误的女性价值观的结果,因为只有生育多,尤其是生儿子多的女性才能得到男权家庭中的地位和丈夫的重视。加之女性被剥夺了取得其他成就的机会和自主获取未来经济安全的机会,所以不得不把希望寄托在生育上,希望通过生育换取在家庭中的地位和未来的养老保障。对于那些原本完全没有生育意愿的女性,一旦和有生育意愿的男人结婚,出路往往只有妥协生育或离婚;那些只想生育一个子女的女性,一旦和那些想要‘多子多福’的男人结婚,也就开始了漫长的抗压之路。现在的已婚女性如果在夫家的压力下超生了子女,不但要承担更多的子女负担,还面临被计划生育法规惩处。比如强行结扎、强行堕胎这类对女性伤害极大的计生措施,肇因全是男权社会的压迫。
2003年妇联的调查就显示,40%的已婚女性不愿意生育;而她们中的绝大多数最终还是生育了子女。再加上本不愿意生育二胎,最终却生育了二胎的女性,已婚女性违背自己意志生育的比例至少也有一半左右。

↑去妇科坐几个小时就知道这些真不真了。

家庭暴力对于我国已婚女性来说,仍是一个无解的问题。夫妻关系是施暴者的护身符,丈夫打妻子,连警察都不爱管。我国大约30%的家庭都存在对女性的家庭暴力。不打死打残,打了就是白打;就是打死打残了,丈夫判得也不重(28岁被丈夫打死的董珊珊,报警8次不起作用,死后丈夫判了6年半了事);而受虐的妻子反抗杀夫,判的却不轻。在2000年前,受虐妇女以暴制暴杀死坏人,多被判死刑。2000后此类案件开始减轻对妇女的判决,但是女性杀死暴力丈夫,仍然比杀死陌生施暴者的情况判得还重。法理和男权的“民俗”中,男权又一次占了上风。
已婚女性的“犯罪率”高于未婚女性,其实狱中服刑的女性杀人犯,不少是因为反抗暴力而杀夫。有些人责备受虐妇女为什么不离婚而采取“极端手段”,但是妻子向暴力狂的丈夫提出离婚,后果是很严重的,有可能使丈夫丧心病狂的将家庭暴力升级为杀人。

女性本来天生抗压力强,自杀率低,中国却是全球唯一女性自杀率高于男性的国家,每年有超过15万女性自杀,主要就是已婚女性由于夫妻矛盾和姻亲矛盾自杀。未婚女性虽然也有可能遭到男朋友的暴力或与男朋友的亲属产生不和,但是终止关系较容易,酿成恶性结果的可能性相对较小。
我国已婚妇女面临这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想象她们的心理健康是堪忧的。但是我国尚无一项研究把已婚和未婚女性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对比。
西方从70年代到90年代的研究多发现已婚女性的心理健康程度低于单身女性[4];而且,把男女分成未婚组,已婚组,离婚组和丧偶组来看,只有在已婚组内,女性的精神疾患发生率高于男性。[5]足以见得,婚姻制度是一种戕害女性的制度。如今的西方,女性处境相比上世纪90年代已经改善,女性婚内权益可以得到良好的保护,已婚女性的身心健康已不再比单身女性差;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已婚女性的境遇也比20年前有所改善,在我国,已婚女性自杀率远远高于未婚女性,犯罪率也高于未婚女性。

但是不少受害的已婚妇女往往表现出对婚姻制度的积极维护,对主要过失方的丈夫的积极维护,有时候不惜打击无辜者和次要过失方,表现出‘我离开婚姻就活不成’的心理。这是为什么呢?这就近似于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女性受到夫家的不公正待遇,即使涉及暴力或嫖娼这样的犯罪行为,女性也得不到什么外界精神支持。主流舆论常见的反应是‘谁叫你自己选人选的不好’‘男人这样很正常’‘离婚再找也找不到更好的’‘你自找的’‘活该’‘好好检讨一下自己,改进你自己’……(例如publicforum/content/feeling/1/.shtml)久之,不少女性会意识到,数说夫家的不是,不但不能给自己换来支持,反而会使自己的名声更差,受到伤害更多,还不如打落门牙肚里咽,家丑不可外扬,转而向外人‘晒幸福’来换取尊重。而已婚男人吹毛求疵的批判妻子的既不违法也不违反道德的所谓‘不是’,却能引起主流舆论的共鸣,对妻子口诛笔伐(例如publicforum/content/feeling/1/.shtml)。当女性在婚内遭遇问题的时候,连外界的精神支持都被如此隔绝,更不要谈其他的实质帮助了。加上长时间与丈夫之间的法定利益捆绑关系,于是受害的已婚女性患上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就不奇怪了。
已婚女性的境况如此种种,不一而足,如果这不叫‘把自己卖了’,什么叫‘把自己卖了’?就算是一分钱没有收,也相当于把自己卖了---出卖了。

↑那些杀害女友或妻子,打着“真爱”名号,舆论就开始骂被害者水性杨花不珍惜。

现在的男权舆论上下一心,不谋而合的挤压剩女讨伐拜金女,第一是要敦促女性快结婚,第二要求她们放弃自我保护,从而实现男性利益的最大化,可见维护男权,婚姻是关键,女人结不结婚如果不影响男权,就不会有这样的反响---这更说明婚姻之家是剥削女性的基本社会单位。

我们谈恋爱,只谈爱情不考虑婚姻的时候,没有必要太计较得失,顺其自然即可,哪一天不爱了,同样顺其自然的分开;但是要进入婚姻的时候,就应该谨慎付出,理性权衡对方的条件---毕竟婚姻不等同于爱情,不是哪一天不爱了就可以抬脚走掉,你可能还要和你已经不爱的配偶共同生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要走进婚姻制度,就要顺应婚姻制度的本质。择偶的时候,我们应该做到‘信爱分离’。男人出轨的时候不是经常喜欢用‘我们男人可以性爱分离’来辩解吗?我们提出信爱分离,就是不要因为爱一个人就相信一个人。信和爱完全是两码事,爱是不受自己主观意识控制的,是没有缘由的;而信任从来就没有白来的道理。信与爱的距离,要比性与爱的距离大得多。‘爱我就信任我,不然就是不爱我’是个无理要求,因为理性是不应该被感性所干扰的。女人也绝对有信爱分离的能力。考察你所爱的人,头脑要保持清醒,不能盲目信任。要知道那么多结婚后发现结错的女人,婚前都是信任丈夫的,都认为不幸的事情都是别人家的事情,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你越认为不可能发生在你身上,将来就越可能发生在你身上。
如果你一辈子不想生育,你则没有结婚的必要,谈一辈子恋爱就可以了。婚姻是不能用来挽留爱情的,当相恋的任何一方不再爱另一方的时候,最符合你的利益的结局就是你可以方便的分手以便你另觅知音。对不想要孩子的女人来说,婚姻只有羁绊没有用处。不想生育的你如果结了婚,就难免被夫家强迫生育了。

结婚为了老来有人照顾的说法,也不适用于不想要小孩的女人。首先老太太想找一个老公公谈恋爱并不是什么难事,其次,同龄的老公公和老太太,往往是老太太的身体好,需要照顾老公公,而且老公公去世早,女人晚年基本享不上丈夫的福。(任何国家任何年代奴隶制的时候,同龄的老年奴隶,都是女的价格高于男的,奴隶主不是傻子,老太太身体比老公公强是常识。)
如果你想要小孩,目前你只有结婚一条路。择偶的第一个原则应该是:结婚后生育前,你的生活总体状况要比婚前强,这个婚才值得你结。具体怎样才算生活总体状况比婚前强,需要你运用理性自己来判断。第二个原则就是,你生孩子是为你自己生的,不是为了你丈夫生的,丈夫有一天可能就不是你的了,但你的孩子永远是你的,要陪伴你一辈子的。生育成本高的是你,生孩子反正要吃这么大苦,为什么不为自己生一个高质量的孩子来传承母系血统呢?所以选择丈夫的先天资质马虎不得,他的家族病史,直系亲属寿命,他的长相,体格,和性格都要看,看他是否适合给你未来的孩子提供基因。
不论你生下女孩还是男孩,把ta教育成女权主义者都不会错。女孩子成长为女权主义者,男权分子都接近不了她,她一辈子不吃别人的亏,不上当,会保护自己的利益,妈妈多放心。男孩子成长为女权主义者,他的心理总是平衡的,外在就有不患得患失,大气的魅力;而且思想层次高,最能受上层女性的尊重和青睐。

性自由权利是女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性自由不仅包括选择恋爱和性爱对象的自由权利,也包括拒绝任何人的性骚扰,拒绝任何人的性要求的权利。
男权既不认可未婚女性发生性的权利,也不认可已婚女性拒绝丈夫的权利,因为男权是把女性的身体或‘贞操’当作男性的财产来‘保护’的,他们对女性的身心健康毫不关心。

违背女性意志的性行为给女性带来的伤害,除了身体方面(疾病,意外怀孕,以及在强迫过程中被殴打等),更加罪孽深重的是其对女性精神的摧残。当女性感到对自己的身体都失去主权的时候,伴随而来的是自尊心自信心受挫,对施暴者的仇恨无处发泄,对自己的厌恶感蓄积,最终她的心灵会留下永久的伤痕。
性暴力不仅包括使用体力来对女性实行伤害的行为,也包括用语言威胁或趁女性意识不清而得手的情况。性暴力的受害者,在事情过去并重获安全之后也不能完全恢复,受害的阴影会时不时的浮现,困扰她一辈子。违背女性意志的性行为给女性带来的伤害,不因女性是否有过性经验而改变,也不因施加着者是谁而改变。所以女性面对丈夫,男友,或曾经的***提出的性要求,不愿意就是不愿意,坚决不可以妥协。
性骚扰给女性带来持续的焦虑,恐惧和厌恶感,更直接的影响女性的日常生活,使她不敢去某地,使她心惊胆战没法正常做事情。但是性骚扰的问题并未受到普遍的重视,很多人认为小事一桩不理他就过去了。其实,性骚扰并非指偶尔一次的不良行为,而是指反复多次的行为。一种看似轻微的不良行为,如果对人持续重复多次,给人造成的痛苦可以是令人发疯的。性骚扰不见得含有身体的触碰,可以是跟踪,语言,信件,也可以是无休止的眼神瞪视和打量。性骚扰的语言也不一定是黄色或恐吓的语言,如果一个男人在你已经明确表示不想和他外出的情况下,还不断的重复同样要求,很明显其目的就是为了恶心你或者搅浑你的脑袋,这就是一种性骚扰行为。由此看来,‘死缠烂打’式的追求行为,如果引起了你的反感,那就是性骚扰。但是我国法律不健全,很多明明是性骚扰的行为在法律上并无认定,所以我们靠不到法律要靠自己,要主动的自我保护,而不是一味的忍让和息事宁人。

责备受害人是男权的传统,女性遭到熟人的性暴力和性骚扰时,往往有以下男权舆论归咎受害者,为坏人开脱:‘你打扮得如此暴露和风骚是为了什么,还不是自找,男人谁能抵挡那种诱惑的’,‘谁叫你和他相处那么近的,也难怪他会误会’,‘你对他本来就有好感,还不是你想这样发生的’或者‘你对他拒绝得不够明确,有半推半就之嫌’。
‘女性打扮得性感就是为了诱使男性作出行动’是典型的对女性思维的错误揣度。女性想要展示美丽是为了心理满足感,是一种增强自信,得到好心情的方式,和希望不希望男性作出行动是两码事。甚至在不出门的情况下,女性也喜欢把打扮自己作为调剂。美国有位医生说,当他巡视女病房,询问每个病人是否好一点的时候,如果看到哪个女病人拿出化妆品和小镜子开始化妆,就不用问也知道她今天身体好转,心情舒畅了。

没有哪个正常女性会故意光着身体跑出去,所谓的穿着暴露不暴露都是相对的,是男人心理的问题。比如古代女人穿得严严实实的时候,女人如果解开第一个上衣扣,只把脖子(粉颈)露出来就可以引起男人想入非非。现在到了游泳池,每个人女人都穿泳装也不会导致整个游泳池的男人都疯狂。校园里的女学生穿得再暴露会比泳装更暴露吗?即使如果一个女生真的穿着和泳装一样暴露的衣服走在校园里,男人正常的反应应该是感到她很可笑,而不应该是有什么性冲动---因为她的穿着很不符合场合。话说回来,一个女生的穿着举止再怎么傻,你可以笑她傻但是不可以侵犯她——因为傻和笨不是一种罪,不能以此为由去侵害她的人身权利。

↑女人打扮就是为了取悦男人的审美or勾引男人这个真心醉了。还有那些女大学生被害的新闻,她们阅历少,不是她们被杀害的理由,舆论太扭曲了。

男权还有一个有趣的逻辑:把女性的所谓‘缺点’作为压迫女性的理由,而把男性的缺点当作男性作恶的通行证---男性天性如此,不可改变,所以男人作出这种举动很正常。比如辩解说男性很难抵抗性感女性的视觉诱惑,所以女性被性侵她自己也有责任。这就好比我带着很贵的钻石项链走在街上,项链被人抢了,对簿公堂的时候强盗说‘是人都很难抵抗金钱的诱惑的,她戴着这么值钱的项链招摇过市才导致我心生歹意,所以她也有责任,我请求轻判。’是不是很可笑?人人都应该有自控能力,如果你自控能力差说明你有毛病,你自己去治疗,不要把你的毛病转嫁成为我的责任。

女生想交男性好友,想与有好感的男生多交往,或者主动追求喜欢的男生都是正当的。这些都不意味着女生想和这些男生发生身体关系;如果她因而受到了性侵,绝不可以说她是自找的。在恋爱篇中我们讲过,女性拒绝男人不需要讲第二遍,她讲一遍男人就应该明白和尊重。可是偏偏有的男人喜欢自作聪明,一厢情愿的认为女生是在半推半就,明拒暗迎;或者明知女生的想法,还要试图用别的办法让她失去判断力。我们一定要先明确性侵的责任人不是我们自己,才有办法去反抗这种现象并保护自己。
预防熟人性骚扰和性侵害的方式就是---防微杜渐,勿存幻想,广而告之。
女生要相信自己的直觉,在感觉到自己不喜欢的端倪和小动作的时候,要直言表达自己不喜欢,请勿如此。不要因为怕误会了对方,或者给对方造成伤害,或者把关系搞僵就不好意思明说。如果他是一个性格健康的好人的话,你的直言是不会把你们之间的关系搞僵的。这个时候有少数男人会恼羞成怒说你自作多情,说我怎么可能对你有想法,你的条件没有那么好之类的话。这就正好暴露了他是一个心理极其阴暗的人,必须要终止和他的交往,并及时把他让你不舒服的事情告诉其他好友。第一时间告诉他人是最好的证据,是防止事情被扭曲传播而变味的最好措施,是防止以后发生更恶性的事件的保险锁。将来说起哪个传说版本才是真?打开电子邮箱看时间,最早的述说最受信赖。在你明确表达过你的想法之后,如果他第二次做出你不喜欢的事情,就已经说明他人品不好,内心对女性绝无尊重之意。不要对他再抱有幻想,不必再对他劝说解释,应该直接断绝交往。如果由于学业安排无法做到绝交,也应该不再与他在任何非公共场合会面。后续可能发生的每一次骚扰,都应该及时告知你周围的人和他周围的人(如果有证据则也应该出示给他人),切勿帮他保守秘密。你把他的行为搞得越透明,他终止的就越快。有时受害女生反而名誉受损是怎么造成的呢?就是因为事情刚刚发生的时候女生不愿意得罪人,不好意思说,没有及时告知旁人,等到忍无可忍告知了旁人的时候,作恶的一方可能已经传播了一个不同版本的故事了,或者可以质问你,‘既然这么早就发生了,当时你为什么不马上反对,还不是你自己愿意?’你岂不是更有口难辩?

性侵害的实施者是男朋友的情况更为普遍,常见性仅次于婚内性侵,受害女生更难得到旁人的理解和支持,施害者受到舆论谴责的可能性更加趋近于零。但是受到男朋友的性侵害给女生带来的痛苦要比一般熟人的情况更严重,因为对你实施残酷伤害的人正是你最信任的人。不良的男朋友对女友实施性侵的借口往往是‘你没有尽到女朋友的义务’‘你的拒绝给我的生理心理带来了伤害’‘你不是真心喜欢我的’---把错误都放到女友的头上去了。

首先女朋友没有满足男朋友的义务;其次如果被女士拒绝就可以伤害到你的话,说明你有毛病请去治疗;最后,如果你说我拒绝了你就说明不是真心喜欢你的话,那么恭喜你说对了,我从现在开始不喜欢你了,请你滚出我的生活。

↑越渣越喜欢用“爱情”来绑架对方。上次那个台湾杀女友案,尼玛喜欢拍对方裸照并以此要挟还叫嚣“真爱”,卧了个大槽,连尊重都不懂想分手就砍死对方,这特么叫“爱”。

在原则上,预防男友的性侵和预防一般熟人的性侵方式是一样的:防微杜渐(从他的第一步使你不喜欢的行为开始明确拒绝,不让他发展成为第二步),勿存幻想(你明确反对过的行为第二次发生的时候就足以证明对方的人品恶劣,应该立刻终止交往),广而告之(除了你和他周围的人,还应该告之自己的父母和他的父母)。但是由于男女朋友关系,女生更容易原谅不良的男友;而且由于‘熟不讲理’,男友更可能死缠烂打迫使女友原谅。这就只有靠女生自己提高判断力,需要认识到这种男人是不可能改正的,他现在所暴露出来的自私与无耻可以在将来给你带来更深重的灾难。
为了让不良男友终止对你的无理要求和骚扰,可以在他做出令你反感的举动时用脏话高声恶骂,让他丧失兴趣;在他企图侵犯你的时候,直接伸手在他脸上制造越明显越好的伤痕,让他知难而退。

有研究表明,男人饮酒和性犯罪之间有直接的关系;而女人饮酒和遭到性侵之间却找不到数字关联---所以不要责备女人醉酒招致性侵,应该戒酒的是男人。
有一种‘强奸’文化:当女人不愿意答应性关系的时候,男人往往想办法让她放松点,劝诱她答应下来,然后认为他们的行为就不是强奸了,就正当了。但是我们说的女性要‘自愿’,是完全主动的自愿,不是人为制造的自愿(don’t manufactureconsent)。在‘被自愿’的情况下发生了关系的女性,将来必会产生懊悔,自责,而且投诉无门,这种痛苦是很严重的。
任何含有强奸情节的笑话都不好笑!不要交往讲这种笑话的人。
一个男人对待餐厅服务员的态度很可能就是将来他对待你的态度,不要忽略细节。

不可交的男人的十种危险信号:
1.占有欲和嫉妒心强
2.责备别人导致了他不顺利不如意
3.什么都要他作主
4.很突然的情绪变化
5.通过给别人施加负罪感来达到他的目的
6.用语言暴力攻击他人
7.威胁使用武力
8.对小孩残忍,对动物残忍
9.对自己和他人的期望不切实际
10.试图把你从家人朋友中间孤立出来

什么是女性的内在美?很简单,和男性内在美的标准应该是一样的。是优点的东西,在男人女人身上都是优点(温柔,直爽豁达,善解人意,锐意进取,有爱心,坚强......);是缺点的东西,在男人女人身上都是缺点(粗鲁,不负责任,残酷,麻木不仁,目光短浅,软弱......)。不存在什么内在特性,在男人身上是优点,到了女人身上就变成缺点的。我们经常可以感受到,如果女人具有的一些优点,男人认为是本来男人才配具有的优点,他们就可能会说,这个特性到了女人身上不是什么好事,让女人变得不可爱,没女人味。比如男博士被视为有才华,但女博士被说成‘第三性’‘灭绝师太’,尽管女博士几乎没有找不到爱人的情况,男权舆论还是要一口咬定她们生活不会幸福。还有‘男强人’显得只有优点,缺点都可以忽略,但是一提到‘女强人’这个词,不少人就感觉到她的生活必然存在问题,然后瞪大眼睛去找她‘不正常’的证据,抓住什么小事就无限扩大。比如两个知名政客公开演讲,男的穿着整齐就行了,而女的打扮的有一点不精致的地方,比如发型不好看,人们就把注意力从她讲话的内容上移开,去讨论她的打扮:‘这个女人这么不会打扮,一定是个枯燥没情趣的人’。

一部分后续:http://tieba.baidu.com/p/1610005207?pn=2
艾玛,心都看凉了,没有性自由,没有性选择,失去基因优化,母胎化国民性格,抚养责任和家长权的不平等,无止尽的被牺牲,短视的男权思想,无数次的偷换概念,连压迫也能在天朝变出特色,女人们被洗脑的乐于彼此相斗,而不是团结起来。付出得不到正比例的回报,于是开始投机取巧,于是更加给了渣滓借口。
利用舆论制造性别二元论和群体无意识。性别二元论就是,框定一些所谓‘男人的特质’和‘女人的特质’,从小灌输男女有别,如果你的性别和这些特质不符,就说明你‘不正常’。而且那些‘摊派’给女性的特质,往往有贬义的意味(比如感情用事,不够理性,小心眼。。。)如果一个女性不符合这些特质,就是‘不像女人’‘男人婆’;如果她符合呢,就是‘女人果然是这样’‘果然有这样的缺点’。
男权在对女性施害的同时,还将耻辱感强加在受害者的头上,让受害者抬不起头来,施害者却耀武扬威。遭遇性侵的女性感到羞耻,遭到家庭暴力的女性感到羞耻,遭职场歧视事业不顺的女性感到羞耻,遭年龄歧视求偶受挫的女性感到羞耻。。。在网络上我们常见的攻击女性的句式,就是说‘你生活中遭到不幸导致受刺激了,精神不对劲了’。当‘你是受害者’成了一句骂人的话的时候,真正不对劲的是这个男权社会。
1.女性的智慧和其它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阻碍社会进步。一个国家的发展情况不是女性地位这一个因素就可以决定的,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历史,地理资源,地缘政治等);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女性地位对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和人均GDP都有正面的影响(参见2005-2010年《全球性别差异报告》中的图表)。不一定女性地位越高的国家发展程度就越高,但是对于同一个国家来说,女性地位越高的时期必然发展程度越好。2.父权不利于人口发展和下一代的成长。科学已经证明,雌性是性选择的主体,为下一代的基因质量把关,这是由雌性的高昂生育成本决定的。男权社会不能很好的满足女人较基本的需要(生存,舒适和安全),于是性选择,也就是爱情,作为更高一层的需要只好靠边站。女人不能充分发挥性选择的本能,不能以真爱为基准来选择男人,后代的基因质量就要受到影响。雄性由于生育成本低廉,大自然给他们的设计里面就没有赋予他们通过性选择来优生的本能。但是男权社会对女人的审美观是男人设定的,用男人的标准来改造女人身体,不符合自然,不符合优生:古代男人以女人缠足束腰这样的残疾为美,现代男人喜欢女人的身体脂肪下降到健康水准之下,用他们的标准来选择女人,是逆向选择,劣币驱逐良币。其次,男权社会不利于养育孩子健康成长。母亲生育孩子身体上激素会起变化,会有生理上的母爱激发出来;而男人做了父亲身体上没有变化,父爱只是心理作用而非生理,所以父爱自然就比母爱差了一截。为了孩子的利益,父亲作为监护人的权利不应该与母亲一样,而是应当在孩子出生之后,父亲尽多少责任才可以换取多少家长权,不尽责任就自动没有家长权。但是,男权社会让父亲对婚内所生的孩子享有不可动摇的父权,也就是父亲对孩子的事务作出决定的权力不可动摇。那如何保证父亲作决定的时候是把孩子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不是他个人利益第一位呢?天津残疾女婴‘小希望’的父亲,违背母亲意愿把小希望送去临终关怀医院的时候,他是为孩子着想的吗?还是不想让孩子拖累他?最后爱心妈妈们的努力都变成了徒劳,小希望也无助地死去了。但是这样的父母,在我们的男权社会是不受法律制约的。而且男权世世代代破坏母性。2010年有最新研究表明,如果女婴受到爱抚不够,她的大脑里母性的区域就不能发育完全,她长大做了母亲,母性就会差。【4】男权社会重男轻女,女孩从小不受重视,长大也就不够重视自己的小孩,代代相传,整个民族女性的母性就受到损害,于是就有了母亲虐待亲生孩子的事情。最重要的是,母亲的境遇和孩子是直接相连的。西方学者曾经到非洲做研究,发现把女性的文盲率降低10%,婴儿的死亡率就降低了10%;而把男人的文盲率降低25%,都没能降低婴儿的死亡率。研究者们给非洲男人提供了种植经济作物的工作,让他们挣到更多的钱,但是儿童的营养状况反而下降了,因为手里有了钱的男人染上了不良嗜好,并没有拿钱来提高孩子的生活。【5】在印度有句谚语:给女人一分钱,就是给了她家一分钱;给男人一分钱,就是给了他个人一分钱。印度女性工资增长一点点,都会直接反映在孩子健康的改善,而男人工资的同等增长,却没有让孩子们过得更好。【6】非洲和印度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民族,但是调查结果如此相似,说明父爱和母爱的不同,在任何文化背景都存在。不仅是经济上母子境况相连,在心理健康上也是。如果妈妈生活的不痛快,她养大的孩子心理就要受影响。我国的一项政府调查,发现四分之一的在职人员心理都不健康。想想看,如果加上务农人员和无业人员,心理不健康的比例就会更大。这么大比例的国民都神经兮兮的,国家民族能不能受得了?小孩子的性格在5岁之前就形成了,5岁之前正好是和母亲相处最多的时光。
3.男权社会造就母胎化国民性格。笔者所指的母胎化性格就是,成年人像孩子向母亲要求无条件的爱一样,去要求他人,希望他人也和他母亲一样无条件爱他支持他;如果得不到就要怨恨他人,怨恨社会。母胎化的人格就是任性,没责任感,要求不低但是担当小。男孩女孩都可以形成母胎化,而以男孩为甚。这种人格形成的根源,就是男权社会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家庭模式。男主外,则父亲与孩子交流不够,孩子只看到父亲在家当权,看不到家长要在外努力工作,于是男孩子就会想当然的认为,因为我是男的,所以我就有权这样那样。女主内,则母亲被限制在家里只能围着孩子团团转,很容易宠坏孩子。男孩从母亲身上看到隐忍和‘奉献’,加之男权社会把女人的隐忍和奉献称作美德,男孩也就认为像他母亲一样隐忍奉献,无条件地满足他的要求也是任何女人都理应具有的‘美德’。母亲在儿子面前是个经济和精神都不独立的形象,于是儿子也学样,形成了不独立的人格。这样的男孩长大之后就会拿他母亲的标准要求恋人或妻子,而且认为自己只因为是个男的,不需要负什么责任就应该有特权,没人买他的帐他就要像小孩子一样撒泼或者郁闷一蹶不振。母胎男孩这种思想---因为我是男的所以女的都欠我的---就是一种典型的男权思想。最有责任感,有男子气,心胸开阔的男人是母系社会培养出来的---骑士文化就是起源于萨尔马特母系氏族。传承母系氏族文化的男骑士,不仅骁勇善战,行为也有道德准则,对女士尤其尊重(骑士精神举例:永不暴怒和谋杀。永不背叛。永不残忍,给予求降者以宽恕。总是给予女士以援助。永不胁迫女士。永不因争吵而卷入战斗。)【7】他们行侠仗义的范围包括捍卫别人的爱情,比如有人被家长强迫与不爱的人结婚,就在游侠骑士干预的范围之内---这样的侠骨柔情,这样的男子气,哪个姑娘会不爱呢?是不是比父权社会造就的母胎男可爱得多?
男权在我们身边的表现,除了那些很明显的地方,还有几点比较隐蔽的。
1. 给女性头上扣‘义务’。当女性埋怨自己的权利不够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听到一种男权声音的回应:‘那是由于你尽的义务少,所以权利才少,想要权利你要多尽义务’,或者当女性决定不再做一些无回报的付出的时候,男权声音会说:‘女人这点义务都不想尽了,就不该让她们有权利’。听到类似的论调大家要当心了,这种‘女义务主义’和女权主义绝对是背道而驰,女性地位就是被这么扣义务给扣低的。权利和义务对等的关系是这样:有了权利之后当然要尽对等的义务;但是如果你还没有得到某项权利,你依靠尽别人分配给你的‘义务’是不见得能够争取到权利的。比如奴隶主给奴隶规定了一大堆义务,奴隶全都照做,能够脱离奴隶地位吗?不能,因为他干活干得好,奴隶主更不会放他走。男权社会就是靠让女性以‘义务’的形式出让她们的正当权利,来支撑男性特权的。女人没有生育的义务,没有比丈夫做家务多的义务,没有把公婆当成自己亲生父母的义务,没有放弃学业事业支持男人的义务,也没有容忍男人不良行为的义务......只有你让别人都清楚,你所做的贡献不是你应当应份的义务的时候,你的贡献才可以换来权利和尊重。如果人家认为你做的就是你的义务,那还有必要回报你吗?

2. 在社会出现问题的时候,把责任推卸给女性,或依靠牺牲女性来‘解决问题’。古代亡国的时候责怪红颜祸水,打败仗之后把女人送给人家求和,就不用多说了。现在社会出现道德滑坡的时候,也是把责任全推给女性,指责女人拜金,女人失去了‘传统美德’,女人不够专一,女人‘猖狂’......甚至有领导提出,要从小对女性进行特殊教育来杜绝未来社会的拜金行为。不要忘了现在是男权社会,也就是社会风气是男人主导的,女人的行为变化只是男人行为的链式反应或者自我保护反应,如果女人这些行为造成了男权的动摇,也只能算是男权自掘坟墓。当社会上出现就业问题的时候,就有人大代表提出让女性回家,妄想牺牲女性地位来解决就业问题。‘让女人回家’在80年代和本世纪被提了两次,都没有得逞,但是牺牲女性婚内利益来维护‘稳定’,是一直以来都在发生的事情。这点我们在《婚育篇》中讲过了,现在简要总结一下,就是靠放松丈夫对妻子儿女犯罪的惩罚,或者将丈夫对妻子儿女的犯罪非罪化,来鼓励男人把暴力冲动发泄在家里,不要到外面闹事,来追求表面的‘稳定’。
3. 以男人的利益为核心,来定义女性价值。也就是以一个女人能给男人带来多少利益,来定义她的价值大小,并告诉女人这就是她的人生价值---把女人的人生给她自己带来的价值,偷换为她对男人来说的‘使用价值’,从而按照男权标准来塑造女性价值观。男权把能够最大程度服务于男性利益的女人,称为好女人,出色的女人;把男人从她身上捞不到什么利益的女人,称为坏女人,失败的女人。可笑的是,对‘好女人’,男权社会却吝啬得很,不屑于奖励也奖励不起,充其量把她们的苦难当作美德来赞美赞美,以至于她们大都一生过得比较郁闷失败;而对于‘坏女人’,男权社会往往也没本事给她们施加惩罚,只能诅咒一下她们,捏造点她们的‘悲惨结局’,所以‘坏女人’不乏过得很滋润的。
有没有不支持男权的男性呢?有没有男性也有能力理解男权的落后性呢?如果我们希望和男性宣传女权思想,应该以什么样的男性为目标呢?反对男权,支持女权的男性是有的---中国撰写女权书籍(《女界钟》)的第一人,金天翮就是男性。现在也有一大批支持女权的男性学者。西方的女权运动也是得到了政界开明男性的帮助。这都是些什么样的男性呢?有一定地位的男性。女权运动有自上而下的规律,参与其中的男性尤其是以上流社会男性居多。为什么呢?男权是短视的,没有立刻可预见的利益的事情,男权男性是不会做的,而一般的男性本来权利就不多,再让他去放弃‘凌驾于同阶层女性头上’这点特权,不符合他的利益,他是不会干的。但是上层男性已经有稳定的地位,条件优越,不需要依靠男权就可以保证自己的利益,女权不仅不会损害他们的利益,反而会使他们在上层女性眼中显得更有魅力。所以他们更容易不受利益蒙蔽,看到男权的本质。我们选择这类男**流女权,有效的可能性较大;而且他们的身份决定了,他们对其它男性和女性都有自动的榜样作用,可以引领社会的新风尚。
现在的男权就是出于利益的缘故,把传统文化中对他们有利的方面拿出来,作为压迫女性的说辞,但是文化中对他们利益不利的地方,他们就给统统革除不承认了---比如男人不可以和良家妇女发生婚前性行为,妻子没有犯七出之条不能休弃,结婚男方全额提供房子,女方提供房子的孩子跟母姓,丈夫不可以使用妻子的嫁妆。。。这些都是我国的传统,但是男权分子把它们革除的多轻巧阿,现在男人支持婚后AA制的比女人多。这说明了,人是随时愿意根据自己的利益来修改传统的。如果女性也都意识到自己的长远利益所在,对自己不利的传统一概都不配合,歧视女性的文化也就是一条牛皮纸绳子,似乎很结实,一浸水就烂。
很大比例的女性认为女性地位已经很好了,认为现在女性面临的很多问题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是男女生理差异造成的,而非遭受压迫的结果,怨不得谁。还有很多女性在看到别的女同胞遭到不幸,不会分析受害者境遇的根本原因,认为别人是做得不够好才自找不幸的---比如埋怨受虐妇女为什么不离婚,为什么不分手,可怜之人必又可恨之处;或指责全职主妇懒惰无用没能力;或说离婚女性自己不会取悦丈夫,让丈夫不满意才被离婚的。。。然后不幸的事情发生在她们自己身上了,她们也不思考,仅仅认为是自己遇人不淑,运气太差。还有更多的女性虽然认识到男权社会对女性有压迫,但是认为自己做什么都没用,或者自己不需要做什么,坐等女性地位自己提高就行了。

我国女性被男权文化离间得太久了,团结意识很差,很难意识到女同胞之间的利益的相关性,对其他女性的利益漠不关心或者认为她们的利益与自己相冲突,认为取悦男权顺应男权才能给自己牟利,甘愿充当男权文化的传承者。
庞大的农村妇女群体地位尤其低下,她们受教育程度低,而且命运受到牵制多,约束多,当代很难靠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向她们传播女权主义思想她们不一定难接受,但是她们很难做到用女权思想来指导自己的行动。

目前中国男权舆论占据压倒性优势,女性从一懂事起就可能开始被灌输男权认同了,在这种情势下,幻想女性们单单依靠良好的心理素质来屏蔽男权舆论给自己带来的不良影响是不现实的,是一种消极的态度。只有让女性地位迅速提升,女性才能真正做到不在乎男权舆论怎么说,不让男权舆论左右自己的生活方式。但是女性声音微弱,女权舆论势力不足,还不能和男权舆论抗衡。现在的女权言论(包括一般言论和书报,著作,论文等),不是缺乏深度缺乏理论性,就是缺乏可读性缺乏号召力。所以女权主义的概念对于大众仍然模糊不清,男权趁机散布舆论歪曲女权含义,将女权主义妖魔化,丑化女权主义者形象,将她们形容成性情偏激,精神不健康,心肠恶毒,个人生活一团糟的怨妇,以至于大部分女性都把自称‘女权主义者’看成一件丢人的事,而不是正大光明的。男权舆论用这种方法试图让女性永远不要了解女权主义,让女性把女权主义永远拒之千里之外才最好。
什么是女权主义?女权主义就是支持男女平等,平权。这里的‘权’是权利的权,而不是权力的权。女权追求的是平等权利而不是特权。
权利包括两种,第一是基本人权,第二是附加权利。

基本人权是人一出生就应该无条件具有的权利,只要这个人没有犯罪,就不能以任何理由剥夺其基本人权。现在的男权舆论有一种声音说‘我们认为女性尽的社会义务少,作的社会贡献少,所以女性就不该和男性具有同等的权利’——且不说其对女性家庭贡献的抹煞,这种说法是以‘权利义务对等’为名来偷换人权概念。可以明确地告诉他,基本人权从人一生下来就应该具有,不以此人尽了什么‘义务’做了什么‘贡献’为转移。基本人权包括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尊严权,获助权和公正权。

附加权利就是那些不是与生俱来,需要尽义务和付出才能换取的权利。这部分权利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说明。
享受附加权利的机会=所得/付出。也就是,所得和付出之比。
(公式中的所得,指的是基本人权之外的所得。付出指的是劳动。)
一个人仅仅所得少,不能说明此人的附加权利受到了侵犯,必须把所得与付出相比才能看出此人有多少机会享受附加权利。

我国的男女地位平等吗?
2010年的《全球性别差异报告》显示,中国男女地位差异得分0.6881,也就是中国女性享有的权利是中国男性的68.81%。我国男女地位不平等是铁的事实,不管是国际上,还是国内官方,对此都是认同的。男女的不平等,不仅存在于落后的农村,和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群,同样普遍存在于城市中产到上层人群之中。
我们每个女性,从小都在看到或者遇到男女不平等的现象。你周围有没有偏爱儿子不想要女儿的父母?你们有没有发觉考大学,考“公务员”女生的分数线被人为设定的高于男生(曾经高考也是如此!)?有没有用人单位莫名其妙的不要女员工?有没有单位招聘的不是礼仪小姐也不是演员,却对女员工的外貌有苛刻的要求?有没有感到职业女性升迁的机会少于男性?有没有感到女性受到年龄相貌歧视,婚姻状况歧视,私生活选择的非议,而社会对待男人的容貌,年龄,婚姻状况和私生活都是很宽容的态度?有没有发现女性受到家庭和工作的双重压力,而男人只要把工作做好就可以称为成功?有没有看到有成就的名人,富豪,政府官员都是男人占绝大多数?有没有女性遭到丈夫的暴力时法律成为一纸空文?
我们每个女人,在一生中早晚都要感受到以上某些现象,没有几个女人可以幸免。这些不是由于男女先天有别而本该如此,不是自然造物所定不可动摇,更不是因为女性自己无能,不够努力所致;这些是男女不平等的体现,是男权压迫女性的结果。

让我们先从生命权,尊严权,公正权几个方面看看中国女性基本人权状况。
拿生命权来说,中国女性的境况在全球来讲都是有它的特殊性的。中国是唯一女性自杀率高于男性的国家,也是唯一女童死亡率高于男童的国家。这是很不正常、很非自然的,因为在自然界,女性的抗压能力和童年的存活率都远远高于男性。因此,中国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对女性的特殊压迫、对女童格外的漠视(如生病时不积极救助女童),这是女性生命权受到侵害的表现。到2010年中国男女生存与健康状况的差距排在全球第二(第一名是阿塞拜疆),也就是说中国女人的生存权比中国男人差的太多。
再看尊严权,当男人和女人做出同样的行为的时候,舆论会把他们享有的尊严拉开差距。比如有婚前性行为的男女,当第三者的男女,离过婚的男女,长相不好或不再年轻的男女,对他们的评价是一样的吗?不一样,而且差距很大,女人的名声要比男人差得多。这就是女性的尊严权受到侵害的体现。对此,男权舆论也许会说,‘这不是谁故意造成的,而是自然造物所规定男女有别,本该如此’。这是一个特大的男权谎言,早就被西方女权学者们接穿得很彻底了。
除了升学和就业方面女性的附加权利被侵犯,男权社会一个更加严重的罪恶,就是无偿占有女性生育和家务的付出,导致女性的付出和所得严重失衡。这种无偿占有,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女性在其他各个领域的低下地位。男权社会为了不向女性的生育和家务劳动支付相应的回报,一直是在贬低女性的这些付出,将其称为是自然而然就发生的,很容易做到的,不重要的;久而久之人们一提起谁做全职太太,就觉得这个女人过得很轻松。这其实是贬低女性家务劳动和生育孩子的付出的价值,好像她们做了这些事,却跟什么都不做似的。女人这些被无偿占有的付出,是男权从女性身上占到的最大的便宜,也是男权的命根子。所以整个男权体系在从各个方面试图把女性束缚在家庭关系中、限制在无偿付出的地位。
职场歧视就在起着这种作用——女人事业上受阻力大,就会把家庭当作最安全的地方,在家庭中要换取安全感你就要在家庭中无偿付出。女人出去工作给工资再少也是要给工资的,但是做家务生育就一分钱也不用付给她,后者对男权社会整体是最合算的。所以一个女人即使事业做得再好,如果不做家务不生小孩也要受到非议的。诡辩的男权舆论在这里会说‘男主外女主内是自然分工,是发挥两性天然优势’。姑且不论男女之间是否真的存在这种自然分工,这里面有个概念被偷换掉了,分工本身不是问题,只要分工的双方都得到合适的回报就没有问题;但是把有回报的工作分给一方,让另一方做无回报的工作,这就不叫分工,叫压迫。和家务劳动相似的一个例子是非洲的男权农耕社会中女人的劳动:家庭里有一块地专门用来种植一家人的食品,一块地专门用来种经济作物拿去换钱。女人没权利种植经济作物,只能种植食品,种出来的东西没有变成钱,直接被家人吃掉了;男人种的经济作物变成了钱。于是非洲男人手里有了钱,女人却两手空空。这种所谓的分工,就是赤裸裸的性别压迫。

女性的基本人权拥有程度低于男性,取得附加权利的机会少于男性,付出大大超过所得——这就叫做男权社会。有的人说‘女性只要努力工作,做出成绩,地位早晚就会改善的’。这种说法太过乐观了。奴隶社会的奴隶努力干活可以换来地位的改善吗?不可以的,最多换来一条命。他们干活越努力,奴隶主越开心,奴隶制度就越牢固。女性努力上进是绝对必要的,但是努力的方向要有选择。向着顺应男权需要的方向去努力干活,努力忍受,做男权者眼中的“贤妻良母”,这只能强化男权体系,不能改善女性地位。

综上,女权是女性相对于男性的平等权利,包括基本人权和附加权利,也就是以同等付出换取同等回报的权利,也讲了中国女权的现状是很不令人满意的。2010年中国男女平等情况在国际上134个国家中间排在第61位,是否就证明中国女性享有的权利在各国女性中间排第61呢?不是的。这是一个需要澄清的概念。全球性别差异排名排的是每个国家男女地位的差距,不是每个国家女性享有权利的多少。这是女男权利的比值,不是绝对值,这个比值越小说明男女权利差距越大,男女越不平等,排名越靠后;但这个排名不能显示各国女性具体享有的权利谁多谁少的。用比值来排名,中国在61名,不能说明中国女性享有权利的绝对值就是61名。日本韩国性别差异排名分别是第94名和第104名,所以一提到中国女权状况不好就会有人说,‘那日本韩国女人还更差呢’。其实这样说是不正确的,中国女性和日韩女性究竟谁享有更多权利,还没有定论。比如日韩女婴受的待遇好,妇女也具有单身生育的权利,这都是女性权利比中国高的表现。
与女性的平权受到侵犯相对的,就是男性享有相对于女性的特权,即“男权”。男权是一种特权,男权这个词是象征腐朽落后的一个贬义词。男权和女权的对立,是特权和平等之间的对立,不是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对立。男权的受益者和受害者是错综复杂的。大多数的男人,同时既是男权的受益者又是受害者(他们也被男权的行为规范和制度中对“男子汉”的要求束缚);而大多数女人,都是男权的受害者。也有女人可以成为男权的受益者,但是这样的女人是很少的。

如果一个社会认可男权特权的话,也就是认可人与人之间生来是不平等的,这种思维方式扩展到其他方面,也必然导致社会普遍认可各个阶层的人之间理应不平等,利用权钱来压迫别人是顺理成章。男权和其他特权都是连在一起的,从根本上都是对‘人生而不平等’的认可,具有男权思想的人看到其他特权压迫现象也会在潜意识里认为那很正常,没什么。除非别人的特权压迫到他本人了,他急了委屈了,开始疾呼控诉了,说凭什么用特权来侵犯我的人权;这时候你问他对男权压迫女性怎么看,他还是不觉得男权有什么不妥,因为他自己是男权的受益人。就像古代的起义者自己当了皇帝就变得和以前的皇帝一样。男权者叫喊‘人权问题’,女性尤其不用理他不用崇拜他,因为他说的人权是男人的权,不包括女人的平权,没把女人当人,女人去支持他是不是自作多情?
有人说,中国再过500年还是男权社会,这是无法改变的。真是如此吗?事在人为。如果女权主义思想不在女性大众中间生根,广大女性不使用女权主义思想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可以说这种说法是对的,我们坐等女性地位自动提高是不太现实的。但是,女权主义就是男权的克星,当大部分女性从思想上成为真正女权主义者的时候,男权就要急速下坡;女权女性教育的孩子长大成为社会主流之际,就是男权衰败之时。这个过程可以有多快呢?香港直到70年代才终止了纳妾制度,现在女性地位在亚洲名列前茅;美国70年代女性地位还不如中国目前的情况,90年代的调查就显示女权主义大大改善了女性的生存状况,现在美国男女平等程度全球位居第19名。所以,在女权思想普及之后,让广大女同胞获得收益只需要不到20年,让男权夹起尾巴只需要不到40年的时间,绝对是在我们有生之年就可以享受到成果的,对我们的女儿辈更是一笔宝贵的遗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79302.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爱是神马?——转帖:爱的理论

原文地址:爱是神马?——转帖:爱的理论作者: 哗然  在文学和艺术作品中,爱情常常被表述成一种神秘的情感体验。“我堕入情网了”描述的是这样一种状态:爱的来临,如同上帝的召唤,无法抗拒。那么,爱是否真像许多艺术作品描述的那样,是一种被

转:橄榄油的用法

橄榄油的作用很多,是天然的保健美容产品,不仅能使用,而且橄榄油美容效果也不容忽视。橄榄油的用法如下:-1.食用橄榄油:特纯橄榄油用于炒菜具有保健、美容的神奇作用。 -2.橄榄油减肥:特纯橄榄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天然优质维生素E联合作用,可

声明:《转:醒来的女性》为网友哭酒细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