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达的小品《换大米》口袋装的“桂花球”大米哪儿去了 小品换大米演员

随华商报到曾生产西安响当当的大米的终南山下看"最后的水田"

郭达的方言小品《换大米》家喻户晓,至今仍回旋在祖国的大地上。他自行车的袋子里装的大米就是西安响当当的名产“桂花球”,这种米颗粒如玉,透亮如珠,出饭如雪,香味扑鼻,筋道可口。一斤米可以换回二斤面。来自被称为年产三季的鱼米之乡广西朋友们,怎么都不相信咱这“黄土高原”会出产大米,想象中也不会有多好吃。中午会餐,告诉他们今天尝尝西安特产“桂花球”,饭端上桌,不用往前倾身,一股香味冲进鼻孔,他们的嘴角从下弯开始向上翘,满桌丰盛的菜肴还没动,整碗米饭就下肚了。他们互相看着,笑嘻嘻举起拇指:“太好吃了。”当然,这是20年前的事了。不知什么原因这种引以为豪的粳米“桂花球”见到的越来越少了。随着华商网发表的《终南山下"最后的水田"这里曾生产西安响当当的大米》咱们一起到西安市长安区走走,体验种植名贵绿色食品的辛苦和秦岭脚下的美色。原文图片十七幅,地址:http://news.hsw.cn/system/2015/0614/264904_7.shtml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时间:2015-06-14 06:52:28 编辑:刘超 作者:张喆 孙昊

2015年6月13日下午,西安市长安区东大街办西大村。村民们冒着烈日在水田里插秧。华商报记者张喆摄

郭达的小品《换大米》口袋装的“桂花球”大米哪儿去了 小品换大米演员

2015年6月13日下午,西安市长安区东大街办西大村。村民们冒着烈日在水田里插秧。

华商报记者 张喆 摄

  

2015年6月13日下午,西安市长安区东大街办西大村一位村民冒着烈日在水田里起秧。华商报记者张喆摄

2015年6月13日下午,西安市长安区东大街办西大村。村民们冒着烈日在水田里插秧。华商报记者张喆摄

当关中平原大部分地方正在忙碌收割小麦时,这里却像江南水乡一般,家家户户都在忙着插秧。再过一百天,长安区东大街办的西大村,将会迎来水稻丰收。

  昨日下午,在西大村,近百名村民正在水田里劳作。村民靖磊说,4日,村民们结束割麦,就开始用机井向田里注水,准备插秧。水田面积约有600亩,是终南山下最大的一片水田。村民使用的秧苗都是自己培育的“桂花球”品种。靖磊说:“上世纪80年代,桂花球是西安响当当的大--米品种,一袋桂花球能换两袋面,还要加上布票等等。”

  村民老韩说,经典小品《换大米》素材就取自东大。过去村里的水直接引自终南山高冠瀑布,现在则依靠抽水机从地下抽水,所以种水田成本较高,体验插秧也成为难得的享受。

  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王智说,明代《天工开物》记载了各种劳动技能,插图里就有插秧,而且把插秧叫“耘”。西安城南过去可以说是泽国水乡,秦岭七十二峪的每一道峪口外都有大片水田,顺终南山连成一片。而今水资源缺乏成了大问题,这里成了终南山下最后一片水田。或许不久的将来,这片水田会逐渐消失,“桂花球”大米也会成为一代人难忘的记忆。

  华商报记者张喆孙昊摄影报道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79503.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花样男子》后遗症之首尔小情侣效 去颊脂垫后遗症

原文地址:《花样男子》后遗症之首尔小情侣效作者:金素恩本是韩国中央大学同期的金范和金素恩,因在2009年出演《花样男子》中的花花公子苏易正和纯情少女秋佳乙,两人出色的表现使得“苏乙Couple”获得了极高的人气,戏外两人也被昵称为“首

《线人》影评 线人张家辉老婆怎么了

香港电影能有曾经的繁荣,有香港的文化,以及暴力元素都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随着香港电影越来越多的嫁接给内地市场,能够真正展现香港精神和文化风格的港片已经越来越少,《线人》最大的贡献就是再现了80年代香港警匪片黄金年代的原始风

声明:《郭达的小品《换大米》口袋装的“桂花球”大米哪儿去了 小品换大米演员》为网友班主任想拽上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