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龙脉:清朝龙脉兴盛与衰落之谜图

节选自《帝国龙脉》,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



帝国龙脉:清朝龙脉兴盛与衰落之谜(图)

  神树传说

据说,清王朝的龙脉跟一颗神树有关。

明末,崇祯皇帝当政的时候,钦天监夜观天象,忽然发现在辽东方向有一团紫气滚滚而来,就像百条神龙在腾云驾雾。崇祯皇帝大惊,他怕这是混龙出世,担心自己皇位不保,于是就从南方找来一个道行高深的风水先生去东北破除这些龙脉。

风水先生经过实地测算,发现了100条龙脉,他就带着一班人马走东串西,一连破了99道龙脉。只剩下最后一条离地三尺的“悬龙”。风水先生正要破坏龙脉,忽然突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根本没办法继续工作,而他看见云雾中一条金龙对他们左顾右看,然后腾空而去。他马上领着人去追赶,想要把它杀死,但是根本追不上龙的速度,最后连个影子也没看见。他仰天长叹:“如此悬龙,无法捉拿!不过既然是悬龙,不附在地面上,也就形不成龙脉,谁也葬不上,就成不了混龙,不破也罢!”于是,风水先生带着人马回到了北京。

悬龙见风水先生不再追赶自己,便栖身于一棵老榆树身上休息,等待着真龙天子的到来。恰在此时,努尔哈赤在长白山被其他部落打败,被人追杀,他背着祖父的尸骨,沿着长白山逃下来,打算找一个落脚的地方。这天,他来到苏子河畔,准备先住进附近一个小店。但是当地人认为客人带着骨灰入住,怕犯忌讳,说什么也不让他住店,无奈中努尔哈赤只好把祖父的骨灰盒取下来夹到了山前的一棵树杈上(当地习俗骨灰盒是不能着地的,不然就等于落葬了),准备第二天来取,然后回客栈住下。

第二天,努尔哈赤到树上取骨灰盒,却发现怎么也拿不下来,于是他拿出腰刀猛力朝小树杈砍去,但转瞬间,小树杈上被砍开的口子又合上了。他觉得很奇怪。这时,有一位老者来到他面前说道:“此乃天意,这位施主,树上的骨灰是你的什么人?”

“祖父。”

“听我一言,你就将你的祖父葬在这里吧!”

“为什么?”

“不为什么,如果你信得过我,我将为你今后的路指点迷津,不信,我为你预测一件事,不出二十年,你一定有能力在此建一座陵宫。俗话说:二山夹一杠辈辈出皇上。这座山形似一条龙,南面那座山形似凤凰,中间平原上有一条河(苏子河),这在风水上称为龙风夹一杠,预示着后辈必当皇上。”这时,努尔哈赤才明白,原来后面的龙岗山就是一条龙脉,不着地,是一条悬龙悬在半空中,而自己在无意中放骨灰盒压中了龙脉。

于是努尔哈赤听了老者的话,将龙岗山作为爱新觉罗·觉昌安的坟地。安葬完祖父,努尔哈赤就回到了离龙岗山不远的赫图阿拉,一步步扩充自己的实力,直至实现龙脉赋予他的使命。

明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努尔哈赤为了得到祖上更多的庇护,就在这颗神树附近选择了一块平地,动工为其祖辈修建陵寝,原名“兴京陵”,在顺治16年(1659年)改称为永陵,那棵有着神奇传说的“瑞榆”后来也在乾隆年间被封为“神树”。

努尔哈赤做了后金国的始祖皇帝后,他不忘自己由一介草民到后金国王的启运过程是由祖父择地龙岗山开始的,因此,努尔哈赤将龙岗山封为启运山。

关于对神树的保护,清代制定律法,规定永陵四周的树林近者百里,远者数百里,均属“风水”禁地,其树木为“陵树”,一律受到大清法律严格保护,盗伐陵树者从重治罪。

此后,清代逐渐繁荣,并出现“康乾盛世”。不过,随着清王朝的衰落,“神树”的生命也变得很脆弱。据记载,1863年,“神树”被大风连根拔掉,巨大的树枝将永陵启运殿的屋顶都压坏了。紫禁城的同治皇帝感到此事不吉利,为了保住清朝的“气数”,他急忙命令两位大臣赶往东北,用木敦子撑住神树。然而,所有努力都无济于事,神树的“天根”最终还是抵挡不住天意,连根烂掉了。

若干年之后,神树旁边又长出了一棵小榆树,名曰“配榆”。人们原以为这棵配榆会给清朝带来新的生机,而正如风水师所预言的那样,这棵小树也渐渐地枯萎,大清帝国到了第12代便落下了那长长的历史帷幕。

现在,神树已经不存在了,只有一段残根陈设在陵园,成为证明自己曾经存在的历史见证。

  


  


永陵宝地

祖坟葬于龙脉之地是否就能辈辈当皇帝,这个不得而知。不过清王朝非常看重风水,每一座陵园选址都是经过钦天监地理官员测量,这既是对祖先的敬重,也是一种祈福方式。

在今沈阳,有三座陵寝格外引人注目,它们分别是清太祖努 尔哈赤的福陵、清太宗皇太极的昭陵和肇、兴、景、显四祖的永陵,并称“关外三陵”。在这三座陵寝中,清永陵被誉为“关外第一陵”,是大清皇帝爱新觉罗氏族的祖陵,也是关于龙脉传说较多的陵寝。

前文已提到,清永陵是清皇室的祖陵,位居清初盛京三陵之首。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初称兴京陵,顺治十六年(1659年),改兴京陵为永陵,至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这里埋葬着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六世祖孟特穆、曾祖福满、祖父觉昌安、父亲塔克世和伯父礼敦、叔父塔察篇古以及他们的福晋。顺治五年清世祖福临追封孟特穆为“肇祖原皇帝”,福满为“兴祖直皇帝”,觉昌安为“景祖翼皇帝”,塔克世为“显祖宣皇帝”。并追封礼敦为武功郡王,塔察篇古为恪恭贝勒。

民间流传,满人能入关,爱新觉罗氏能坐拥天下,都和祖坟——永陵的风水有着最千丝万缕的关系。

永陵背靠启运山,前朝烟筒山,左有青龙之首,右有白虎之尾,因此,永陵之龙,形势俱佳,有万乘之尊之势。再加上苏子河如一条玉带一般缠绕其中,波光潋滟,二道河、错草河、苏子河三条河流形成“三水入库”(“库”意为“墓”)之势,实乃天下难得的风水宝地。

令人称奇的是,启运山上有十二个山头,“青龙,白虎,近案”这些山距永陵都是十二里,龙须水(苏子河)流经此地长度正好也是十二里,另外永陵的风水地势所有的数据都与十二相吻合。这似乎与清朝共产生十二代皇帝有某种玄妙的联系。

更让人觉得离奇的是永陵后山有十二山峰,后人评说为:山峰高的对应的皇帝在位时间就长,山峰低的对应的皇帝在位时间就越短。在这十二山峰中,中间的三个山峰最高,正好与顺治、康熙、乾隆时期之鼎盛正相对应。从嘉庆帝以后,清朝逐渐衰落,到最后一个山峰隐约难见,几乎不能称其为峰,被民间解释为第十二个皇帝溥仪成了末代皇帝、亡国之君,就是证明。回顾清朝历史,居然一一对应。也许是巧合,也许是冥冥之中的注定,这一切都给龙脉之说涂上了一层更加神秘的色彩。

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统治中国长达近三百年。也许天命说和风水说只是为渲染皇权色彩,但是清王朝在中国历史上却写下了不能磨灭的一笔,并永远镌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里。

福陵佑清

努尔哈赤是清史中一位传奇人物,他虽未称帝,却是满洲开疆拓土的先祖,大清开国皇帝的父亲。他的陵寝位于沈阳城东的天柱山上,俗称“东陵”,初建时称“太祖陵”、“先汗陵”,后定陵号为“福陵”。

福陵论名气不如永陵,论规模不如昭陵,但是,它却是“关外三陵”中唯一一座完全按照风水学原理所选择的墓址。

相传,在努尔哈赤驾崩后,为了使子孙后代永远称帝,皇太极四处派人寻找埋葬“龙体”的“吉壤”。过了许久,仍旧未能如愿找到一块称心如意的“风水宝地”。

一日,他路过一处山麓,登顶观望,见一条长蛇和一只雉鸡正在嬉戏争斗。发现有人后,雉鸡立刻展翅飞上九霄云外,长蛇则化为一条光柱直冲天际。皇太极很是好奇,于是问身边随行的大臣:“这里究竟是什么地方,竟然能够出现如此奇妙的幻象。”大臣回答:“此地在明朝时被称作东牟山,老百姓叫它石嘴山。先王当年在此地与明军曾经交战,随后又将此地命名为天柱山。”

  如此详尽的一番解答,让皇太极大为惊喜,随即他脑子里面萌生出了一个念头,便道:“游龙戏凤之地必为福地,想来乃是天造吉壤。而太祖也早有意愿,他将此山命名为天柱,所谓的天柱乃是古代神话中的擎天柱。想必这一处吉壤作为太祖的万年吉地,足可保我大清江山稳固、万世不绝。”

据《盛京通志》记载:“福陵,近则浑河其前,辉山、兴隆岭峙其后,远则发源长白,俯临沧海,王气所钟也。”也就是说,福陵背靠辉山、兴隆岭,前临浑河。(浑河古称沈水,山南水北为阳,沈阳之名的意思即是在沈水之北)按古代堪舆大师选择陵址,“风水”要前有沼(河),后有靠(山)的标准,福陵确是一块极佳的风水宝地。

清太祖努尔哈赤一生戎马生涯,为大清建国奠定了基础。他的一生跌宕起伏,正应了龙脉之说,起于天池而终于奉天。努尔哈赤的成就和气魄是很多帝王都不能企及的,他死后,子孙也把他葬在了奉天的旁边,希望他用真龙天子的气度守卫满洲龙脉,永葆大清江山。

后来,清朝统治中国长达近三百年,不能不说也归功于这条龙脉的庇护。清朝历代皇帝深知这一点,因此下令封禁边关,保护龙兴之地。时至近代,清廷迫于压力废除柳条边关,开发东北,此后几十年内清朝便走至终点。所以,龙脉被扰之说,未必就是戏言。


  



  迷踪帝陵:探秘十二大风水宝地:当当网 卓越网

帝国龙脉:二十王朝开国风水解密:当当网卓越网

探秘:中华上下五千年盗墓趣话:当当网 卓越网
 福尔摩斯侦探术500侦探游戏:当当网卓越网
  窃国大盗袁世凯发迹史:当当网 卓越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79566.html

更多阅读

史海勾沉:王继芳与冯继芳

史海勾沉:王继芳与冯继芳赵复兴王继芳的名字最早出现在明朝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固安县志中。王继芳,字世昌,(王)钦之子。嘉靖十年(1531年)中举,嘉靖十一年(1532年)进士。历任山东兖州府推官,南京工科给事中,户部主事、员外郎郎中,陕西西宁兵备

《红楼梦》里的人物9 :贾代化与贾代善

《红楼梦》里的人物(9):贾代化与贾代善在《红楼梦》里,贾代化和贾代善是堂兄弟关系,属于贾府第二代里的关键人物。贾代化,是宁国公贾演的长子,是贾敷、贾敬的父亲,京营节度使世袭一等神威将军。《红楼梦》第二回写道:当日宁国公。与荣国公

《蕾丝边缘》:美到窒息的禁忌之恋图

眼下,电影市场贺岁档激战正酣,各大影片你争我夺互不相让,旨在在票房、口碑上赚得盆满钵满。与此形成相呼应的则是网络上的各种口水大战,或赞或弹,影迷、影评人、电影人的多重交锋让很多电影之外的东西也浮出水面,让贺岁档的终极赢家多了几

五千年悬案:传国玉玺神秘失踪之谜图

节选自《三天读懂中国五千年历史悬案》,中国法制出版社中国历史上,堪称国之重宝的器物不在少数,但恐怕没有一件比得上传国玉玺。它是野心家梦寐以求的目标,又是史学家浓墨重彩描绘的对象。笼罩在它身边的,是重重的刀光剑影,低沉的鼓角铮

话说故宫:朱棣建造紫禁城之谜图

节选自《话说故宫》,中国工人出版社  是谁创造了历史?又是谁在历史中创造了伟大的文明?  公元1403 年1月23日,中国农历癸未年的元月一日。这一天,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依然延续着自古以来的传统,度过他们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

声明:《帝国龙脉:清朝龙脉兴盛与衰落之谜图》为网友需要缓缓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