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屋藏娇”的典故 何处金屋可藏娇

陈阿娇是汉武帝刘彻的表姐,长刘彻几岁,她的母亲是汉景帝的胞妹馆陶长公主刘嫖。阿娇自幼生的端庄优雅,妩媚动人,刘彻和表姐自幼在皇宫里长大,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自然很亲近。

有一天,姐俩在宫女的陪伴下在皇宫里玩耍,这时汉景帝和馆陶公主走过来,看到姐俩玩得如此高兴,又是如此亲近 ,长公主有意把阿娇许配给刘彻,如此一来亲上加亲,自己的地位就会更加巩固。

于是就把小刘彻叫过来,问他:彘儿(刘彻),想娶媳妇吗?刘彻看着阿娇姐姐笑着没有回答。长公主指着身边的宫女们,问刘彻:她们怎么样?刘彻摇摇头。长公主又问:你阿娇表姐好吗?刘彻笑着回答:阿娇表姐好。长公主又问:彘儿,你长大了,怎么待你阿娇表姐啊?刘彻回答:若得阿娇为妇,当以金屋贮之!就是说:如果娶阿娇为妻,我要造一个金屋子给阿娇表姐住!“金屋藏娇”一段佳话从此传遍天下。

刘彻长大后,觉得阿娇骄惯恃强,且为人狠毒,工于心计,有心悔婚。但是他的祖母和母亲,以及王公大臣们都极力反对:皇帝,金屋藏娇一事已传遍天下,传为佳话,皇帝金口玉言不能失信于天下。刘彻只好听从祖母和母亲的安排,娶阿娇为皇后。

我的更多文章

“金屋藏娇”的典故 何处金屋可藏娇

罗成府前九十九抱的拴马桩--家乡的传说

【国之弊病----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弊端】市政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要管200年300年

中国破解美国军事围堵的策略

鱼浪也许会永远成为一个美丽的传说

中国为何总破解不了黄海困局?----破解黄海困局

根治官场腐败现象之我见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诗词鉴赏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国民的整体素质会慢慢提高的

人类几千年大风刮来钱的梦想终于变成现实

当前中国在钓鱼岛和南海应采取的战略

独家披露毛泽东对中印战争的评价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81247.html

更多阅读

金屋藏娇的故事 金屋藏娇的典故图片

“金屋藏娇”这出自西汉时期的典故,当然称得上是一段流传千古的佳话。然而伴随这段佳话的却是东窗之内的阴谋和上流社会女人之间的勾心斗角。西汉的五世皇帝汉景帝刘启有两个儿子,老大刘荣,老二刘彻,所不同的是,刘荣是太子,刘彻不是;刘荣

邵雍“一去二三里”诗中的典故 一去二三里古诗

邵雍“一去二三里”诗中的典故翟智高邵雍的诗,有的看似简单,然意蕴深刻,他特别善于用历史典故。邵雍年轻时胸怀大志,《闲行吟》中,“欲为天下屠龙手,肯读人间非圣书。否泰悟来知进退,乾坤见了识亲疏”。“屠龙手”指大手笔,典出《庄子·逍

转载 难得的现在中医大家——李可四 著名老中医李可

原文地址:难得的现在中医大家——李可(四)作者:gezengren肺结核临证得失录  一、误用清热退蒸,险铸大错  刘爱石,女,22岁,灵石火车站家属,1963年5月23日初诊:患干血痨3年多,经太铁医院诊为双肺空洞型肺结核,病危出院。羸瘦脱形,四肢枯细,体重

季布一诺千金的典故 季布的故事

季布一诺千金的典故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

转载 “卸磨杀驴”的典故由来 土司的由来 美食典故

原文地址:“卸磨杀驴”的典故由来作者:老师傅杨正文闹汤驴肉也是我市的特产,我们曾当做礼品赠送给外宾。所谓“闹汤”,就是取多年熬制的高汤加入驴蛋白、椒盐和香料以及少许淀粉,随着一个方向不停地搅拌之后变成一碗香浓的汁料,食用时取薄

声明:《“金屋藏娇”的典故 何处金屋可藏娇》为网友做最好的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