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常点评 此恨不关风与月——浅评焦恩俊版金蛇郎君。 金蛇郎君

夏雪宜,这个在“金庸十大魅力男性人物”中排行第四的金蛇郎君,自他“逾墙搂处子”如鬼魅般飞身从飘摇的秋千上偷走了温家那个漂亮柔弱的小女子温仪,也同时偷走了千千万女孩子的芳心。金庸向来写大义凛然的人物居多,而略带邪气的性格人物少,但俗话说:“男人不坏女人不爱”,看金老笔下最招人爱的杨过、杨逍、夏雪宜、黄药师等,无不是惊才绝艳的性格角色,而金蛇郎君正是这种“坏男人”中的矫矫者。

血海深仇与刻骨深爱的纠葛使这个人物充满了矛盾和痛苦,也使得他这短暂的一生格外多姿多彩。从现代的眼光来看,夏雪宜绝对是个“问题少年”,他幼年遭逢巨变,从此孤伶无依。试想一个孩子在这个复杂冷酷的世界里独自成长,其艰辛可想而知,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必定遭受过重创,才能一路跌跌爬爬地长大成人。这个过程堪称残忍,但因这一切的不幸都是因温家灭门而起,令他失去了一切世间温暖,因此他对温家的恨不可止歇,他越是孤苦,就越是恨温家的人,可以说夏雪宜是在仇恨中长大的,他的心理肯定已经扭曲得很严重。一笑不知道金老是如何设想夏雪宜的生长环境,他是在什么人的帮助和教导下长大的,而那个教他武功抚养他长大的人又对他起了什么影响,写到这里一笑不由得想起了古龙笔下的另一个人物——卓东来。其实论才智,夏雪宜都不在卓爷之下,他在生前身后给对头们布置好的坟墓,可窥其心智一斑。当然,夏雪宜最终成不了卓爷那样极致的人物,因为金庸不是古龙。

正是因为这个人物身上有太多太多可以让读者联想的东西,所以观《碧血剑》一书,男主角袁承志的“根正苗红”和几次艳遇的起伏人生竟然抵不过夏雪宜这个配角的惊鸿一瞥让人们印象深刻,作者越是藏头露尾、只鳞片爪地说这个人物的过往,就越激起读者的兴趣和想像,越想知道这个人的来龙去脉。

也正是因为这个人物太出彩了,所以被称为《碧血剑》中“不露面的真正的男主角”。历年来,影视剧《碧血剑》中,每次好像对袁承志这个人物都不甚了了,但每一次的金蛇郎君都是个硬角色担纲的,不是当红的英俊小生,就是实力派。至今一共有四版金蛇:早年香港无线版是苗侨伟的金蛇,黄日华的袁承志;2000年香港TVB重拍《碧血剑》,江华的金蛇,林家栋的袁承志;2006央视版,焦恩俊的金蛇,窦智孔的袁承志。另有一个电影版《碧血剑》,李修贤的金蛇,元彪的袁承志。时代在进步,《碧血剑》在也为了满足观众的口味与时俱进,所以无从分析哪一版拍得最好,因为背景和拍摄技术都不可同日而语。但就内容而看,江华版金蛇已被奉为蛇迷们的经典(一笑也很喜欢,确实很好,推荐喜欢金蛇的姐妹看一下),但那里面的金蛇郎君是绝对的第一男主角,不但没有死,还与温仪姐妹两人(温仪多了个妹妹)和何红药发展多角恋情,30集的戏金蛇大概要占了20集,越到后面越没袁承志的什么事(这个情形颇有点像老大的《青蛇与白蛇》里的法海大师,最后把男主角都挤没了,呵呵),所以江版金蛇对夏雪宜这个人物有最全面的外在与内涵的展现。

而2006央视版的金蛇郎君,一笑认为是“最忠实于原著”的金蛇。何出此言呢?因为这一版的金蛇已经到了“惜镜如金”的地步,从现在来看,一共35集的电视剧,夏雪宜的镜头连背影都加上也不过一个多小时,可以说已经到了剪无可剪的地步,一笑曾试想了一下,现在金蛇的这些镜头中,只要再剪掉某一个,观众都会掉戏,就会看不明白了。“忠实原著”还因为在金蛇这个人物上,是完全照书中描述来的,也就是:书上说温仪回忆,金蛇就出现;书上说何红药说,画面上就是何红药在说,而没有金蛇出现,真的是一点也没有增加和演义。真要感谢导演,没有将温仪的回忆全都用嘴说的说出来。

可以看出,在这一部《碧血剑》中,金蛇郎君完完全全是一个故事的联接点而已,如果不交待他,可能主角的戏就联不下去了,所以这个人物被一带而过了,根本就没打算深挖,也没打算就这一段可歌可泣的爱情添枝加叶,只要观众能看明白就行了,金蛇的心理过程都不用描述,因反正大部分观众都看过原著。可以说,这部《碧血剑》不是给蛇迷们拍的。默哀!

所以,作为一个一心期盼新版金蛇出世的蛇迷,一笑不禁要失望了,这个失望还并不完全是为老大,更多是为了夏雪宜这个人物。

闲话少说,前提已经知道这一版金蛇的内容少得不能再少了,现在就这少得不能再少的内容说一点个人看法。此看法纯属一家之言,不代表任何门派,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如有意见欢迎讨论。

央视版《碧血剑》中夏雪宜的部分可以分为“金蛇和温仪”与“金蛇与何红药”两个部分。与温仪的部分,相对还多一些,毕竟关系--到一些让人荡气回肠的爱恨情仇,所以交待笔墨要多一些;而与何红药的部分,干脆就只有几个镜头片段,主要靠何红药的讲述来交待。

分开说更清楚些,先说“金蛇与温仪”。

一笑认为最成功的当属金蛇“逾墙搂处子”的一场秋千戏。

这场戏由于拍摄的难度,一般处理起来难免小气和局限,这里倒是佩服张导的大气,现场场景选的开阔而丰富,打破了原著中一个小小的后花园的概念,墙当然也就看不见了,这个开阔的场景让戏有了可看性,也让金蛇能耍得开了。

那个秋千必须说一下,真够长的,比一笑见过的所有秋千都长,不过视觉感觉非常好,所以这部戏中金蛇与温仪的两场秋千戏都拍得非常好看(这是后话)。

“搂处子”一场戏,无论是武指、摄影、演员都非常到位,也是焦老大表现得最好的一场戏。看金蛇飘飘荡荡如幽灵般附身上那长长的秋千索,一笑全身的汗毛都竖起来了。他随着那摇荡的秋千索悄无声息地俯视着身下浑然无知的温仪时的感觉,真的是完全再现了原著中金蛇神出鬼没令人心惊胆寒的意境。

这个镜头中,要夸一夸金蛇造型中设计的那个斗篷(只说斗篷呵,其他的服装、化妆后面再说),那个低垂的风帽遮挡住了金蛇的大半个脸庞,只露出老大那双摄人的锐利的眼睛,亮得如夜空寒星,冷得也如寒夜之星。当金蛇滑到温仪身侧窥视着她时,那个阴恻恻的冷笑虽是一闪而过,可真是到位呀!

这里其实正是个特别出戏的时候,一个花容失色的少女,一个心怀叵测的复仇者,这一个相遇紧张、刺激、恐怖,同时还埋下了未来的悲情故事,但这里出现了第一个败笔:编剧为什么要让温仪在这个时候说那么多的没用的台词?试想一个未经世事的少女,在遭到突如其来近在咫尺的危险时,十个有十个被吓得目瞪口呆吧?还能想起来喝斥、指责、漫骂?这里的温仪却是一叠声地叫骂“金蛇恶贼”,简直是噪聒得可以,完全破坏了这个场景中那种诡异紧张的气氛。其实温仪不说这些台词,又有什么损失吗?

接下来就是又一个败笔:金蛇附在温仪身边随着秋千摇荡,左臂伸出去展开斗篷一翼,迎风而摆,露出里面鲜红的衬里。汗!这个镜头一看就是纯为了追求画面效果按要求摆POSS,金蛇这会儿要抓仇人之女了,还有心思做双人舞呢?这又让一笑不能不想起著名的“龙过双人舞”……擦汗!

但下面就好看了,夏雪宜看到温家的人围攻而上,便腾身攀上,横身秋千索,用双足勾住绳索不住用力以使秋千不会停下,这个动作设计的就一个字:帅!

而当金蛇一开口,一笑就立刻心花怒放了:呵呵,是卓爷的声音啊!好听!

接下来的一段打斗戏是金蛇全剧中最亮的部分,赵箭导演真不愧是久经沙场的老将,给金蛇设计的这一套武打戏,可称得上四个字:新、奇、亮、帅!这套动作明显是脱胎于蛇的动物习性加以提炼美化而来,中国武术向来就有形意拳的传统。这套动作确实新奇,但表演的难度也相当大,这时就看出焦大侠这么多年出演武侠剧的功力来了,一笑一向认为在武侠电视剧中,论威亚吊得漂亮和武打动作具有美感,俺家老大认第二,没人敢认第一(谁敢认俺先BSS!)虽然那个蛇行俯地挺身的动作也让一笑多多少少寒了一下,但试想,如果这一套“蛇行刁手”不是焦大侠演出来而是换个别人,真不能想象会多么怪异。焦大侠偏有本事将这一套动作做得行云流水美不胜收。从树上飞扑而下左闪右躲众人而后一个盘踞,这一串动作一气呵成,两个字:真帅!特别是那个盘踞,一笑大爱,美呀!接着金蛇双臂双腿制住了攻击他的四个温家人,他轻蔑地冷笑着,那种不动声色真够酷。再就是一连串动如脱兔的出手,当金蛇剑出鞘后,夏雪宜盘树而上一个倒勾,居高临下看着众人的镜头,呵呵,三个字:帅呆了!

接着就是那个颠倒众生的风吹开斗篷露出俊颜的镜头,立时口水泛滥成河并随之晕厥……别误会,不是花痴死了而是被下一秒钟的变脸吓死了。

关于这个变脸,俺就不说啥了,总觉得张导一向不喜欢用长得太漂亮的演员,可能是担心演员太漂亮会影响观众,走神专注于演员而不能专注于剧情,所以,在《碧血剑》中,容貌出众的夏雪宜十个镜头中有五个镜头站在黑影里面目不清,而那五个露在太阳下的面目中,有四个半在变脸,以至于仅剩下极其有限的、可以真真正正看清这个“英俊的青年”(何红药语)的两三个镜头,还是一脸涂得黑漆漆的。黑也就罢了,糟糕的是还黑得不均。

说个笑话:某个从没看过《碧血剑》小说的人看此剧,片头一开始壮阔的征战场面,此人点头:是个战争片;此后袁崇焕被斩,又点头:哦,是个历史片;待山宗旧部护幼主出逃,复又点头:原来是个武侠片;温仪与夏雪宜秋千上俊男美女,才醒悟:原来是个爱情片;金蛇一变脸终于大叫:看了半天才看明白,是个恐怖片!

一直有个问题想不通:为什么金蛇发功时就会变得面目狰狞恐怖,而小袁同学也用他的武功,为什么就不变了呢?只能理解为小袁同学练得不到家。

掠走温仪上山,温仪寻死,金蛇相救及后面的一段山洞中的戏,都可说是不过不失,没有什么惊喜,老大的表演中规中矩,没有什么特别。倒是何晴,以这样的年纪还能表现出十六岁少女的清丽单纯,诚属难得。

金蛇夜夜噩梦纠缠,惊醒反而安慰温仪,这段戏明显缺乏铺垫,这种时候应该恰是夏雪宜最恨温家人的时候,不发狂撕碎了温仪已经不错了,为什么反而温言安慰仇家之女?是想说明金蛇本性善良,还是想说明他已经对温仪生情?不明白,而且全无道理。

这里最突兀的就是金蛇唱的那首歌,可太……那个……难听……寒!

早说了在这部《碧血剑》中是完全忠实原著的,连送小兔这样的情节都忠实反映了出来,也算是交待了两人情感的发展,只是太简单了,没有给出二人进一步情感交流的空间。

又是噩梦,金蛇痛苦流泪呼唤姐姐,温仪反过来安慰却差点丧命在金蛇手里,这才是比较正确的关系表现。但是,唉,在这里不能不拍编剧,都说是忠实原著了,其中金蛇和温仪的对白几乎都是出自书中,而凡是编剧后加进来的对话部分,都不忍卒听!这一段“越是杀人就越是清晰”的对话,根本就不像是金蛇这样的人说得出来的,完全与他性格不符,而且这对白写得水得可以,QB得简直就像BC一样!

进入原著的高潮部分之一,温仪之父带高手上山救女,与金蛇恶战。这一场依然是武打设计很出色,看起来又酷又有美感。后来金蛇中温父一锤,这本是个重要的情节,原著中描写是因为温仪心中关切父亲,情急之下跌倒,夏雪宜忙回身相扶,关怀之情溢于言表,而温父趁机以重锤击在夏雪宜的背心处。而这里完全忽略了这个对金蛇和温仪的感情进展非常重要的细节,只让偷袭随便得了手。

金蛇不忍温仪哀恳放走了其父,见温仪并没有弃他而去,金蛇漠然问:“你为什么不走?”温仪关切:“你也受伤了。”这时,夏雪宜转头深深看了一眼温仪,唉,又是那个变脸的面具,掩住老大那最擅长也是最能杀人的眼神和细微的面部表情!抓狂啊!

山洞之中,二人的对话,何晴表演得不错,有小女孩的恐惧和真情的流露,老大的台词……汗,一笑真觉得这个编剧好像完全不懂金蛇似的,一到他的台词就完全不着调。

金蛇伤重不支,温仪殷殷守护,是全剧中最让人心动的场面,这里有一个镜头是一笑最爱:夏雪宜躺在榻上,镜头从他的左侧拍何晴的正脸,而这时老大只有小半个瘦削的左侧脸颊,连五官都看不见,却完美得让人心疼,甚至比接下来那个正面的镜头更让人心痛。

至于金蛇的伤神速痊愈,一笑已经不想说什么了,因为更重要的戏都一带而过了,这个安排就没什么不能接受的了,倒是温仪甩开他的手时,他那个微微的失神让人心动,好像是骤离温暖般的一点点失落,非常传神。

下面就是在刚开机就看到的武夷山瀑布下的那场戏,景是好景,但是,那个什么“狼和小羊”的故事,暴寒!就算温仪不谙世事,给金蛇讲这个也嫌太幼稚了。而金蛇轻而易举就答应放弃杀戮,实在没有什么基础,那可是全家人的血海深仇,是一直支持他活下来的理由,就这么莫名其妙放下了,实在让人难以信服。

接着便是又一场惟美至极的秋千上的重逢,这场戏摄影当受到表扬,真的是拍得如梦如幻,美不胜收,焦大侠倒吊威亚,这么难受的姿势依然潇洒飘逸,真是不服不行,莫说温仪,就是我等在看的时候,也只愿这一刻天荒地老,永远这样两情相悦,轻舞飞扬中守住浓情。

闺阁叙情,情到浓时,金蛇情不自禁,却极力克制,温仪却纤手挽留情郎,喜欢这一刻何晴倩眸低垂,情生意动尽在不言中;喜欢这一刻金蛇蓦然回首,焦大侠那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多少爱意尽诉于那个温柔的凝视。喜欢这一刻,金风玉露一相逢,胜却人间无数,满室旖旎春光,从此许下来世今生。

温家堡“结阵困郎君”,本是悲情中的悲情,金蛇为了自己爱上的不该爱的却爱得刻骨铭心的女子,终于陷入了命运的深渊,终于被仇家所害。其实,他早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因为只要是人都知道他在玩火,更别说如他这样聪明绝世的人,但他义无反顾。“我说过要和你在一起,我不后悔。”这话锥心泣血,出于金蛇之口让人心痛又让人感慨,那温仪听着又情何以堪?她的情终是害了他,成了羁绊他的枷索,这爱比什么毒都凶狠,致命蚀骨。他说:“你好狠心!”他不怕毒,不怕死,怕的是伤心,当知道是错怪了她时,他欣然无比,只要心爱的人与他同心同意,天下的阴险苦难,他都不会放在心上。

这里又有个问题:既然碗中的羹汤已经被金蛇愤而掷出,那下面温仪要“和你一起死”时端起来的碗中何来的汤水?而且从被金蛇打掉后泼洒的效果来看,还是挺满的一碗呐!

可惜这样一场戏,被匆匆拍过,甚至出色的武打场面被剪得不连戏了,唉,其实不用多加戏,只要在每场戏中多加几个到位的镜头,就足够让焦大侠将金蛇塑造成一代经典。

当时在看片场花絮照片时,曾有大侠只穿内里的红衣舞动金蛇剑的照片,当时的视觉效果就两个字:震憾!那鲜红如火焰的内衣不但衬出了大侠的身材,而且有一种凄绝而暴力的美,而那情景恰正应该是夏雪宜与温仪春风一度之后,对爱人的情,对仇人的恨,似乎都凝聚在金剑红衫之中,当时看的时候曾产生无限遐想……可惜在剧中早没了踪影。

到此为止,金蛇与温仪一段情算是交待完了,金蛇被丧尽天良的温家人擒住后与心爱的人生离死别的痛断肝肠,心高气傲的他在受尽凌辱后虽手足俱残但依然置仇人于死地的机智,都不曾再有任何交待。

温仪之死一场戏拍得绝美,就在温仪手执金蛇遗书时,闪回中出现了夏雪宜那个蓦然回首的镜头,黑白的画面,缓慢的回眸,那双能看透人心的眼睛,配着痛入骨髓的旁白:“此时纵聚天下财宝,却不得易半日聚首,重财宝而轻别离,余愚之极矣。悔甚!恨甚!”,当此时,一笑顿时潸然泪下,想着他写下“金蛇郎君绝笔”时的心情,心痛无际。

再说“金蛇与何红药”。

其实,何红药与金蛇的一段悲情更具有戏剧性和穿透力,一个痴心少女为情误却终身至死不悔的故事,是金庸最喜欢也是最擅长的,他的小说中这种经历的女孩子比比皆是,因爱生恨的也不计其数,所以何红药并不特殊,而特殊的还是金蛇郎君夏雪宜。在对何红药的感情上,夏雪宜绝对当得上“始乱终弃”四个字,他对她没有感情,原有的一点点感恩与歉意,也被后来她变态的残暴消磨怠尽。在他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在他明知道何红药只需要他一句甜言蜜语就什么都肯为他做的时候,他都不屑不愿对她假以辞色,如果说以前他用感情来欺骗她和多少女人他都不当回事的话,那么在他心里有了温仪之后,就连虚情假意都不愿意给其他人了,因为他的爱都给了一个人,这爱他太看重了,重到连逢场作戏都觉得对她不起。

与何红药的纠葛,百分之九十是靠何红药用嘴说给观众的,大概因为何也是配角,所以更懒得挖这段感情了,真是浪费这一段煽情的好桥段。

与金蛇相遇一段,郭金演得还好,与夏雪宜惊鸿一遇,正应了那一句“前生冤孽”。老大那个回首是强力电(一笑已是意料之中,挺立住没被电倒),何红药五迷三道也很正常。容一笑花痴一句:若金蛇真有俺家老大这等才貌,只怕十个何红药也电倒了,其后所发生的一切都能理解,不鬼迷心窍才叫奇怪呢!这一段中,最喜欢夏雪宜再转回头来那个不屑的冷笑,完全符合金蛇的感觉。

后面俺倒了:夏雪宜不慎被毒蛇咬伤,昏了过去,这个,拜托,一笑曾看过专题节目,剧毒蛇咬伤人后,也不会这么快失去知觉,因为毒随血行会有一个过程,大概需要十多分钟,先是头晕,双眼视物不清,然后是心跳加速,呼吸困难,身体麻痹,而后死亡。如果金蛇这么快就失去知觉,那这个毒蛇一定是非常非常厉害的,只怕死亡就在顷刻,那何红药却只顾搂住帅哥发花痴,镜头上一个下一个前一个后一个地在那儿柔情蜜意,还不赶快给他解毒,只怕等她花痴完情郎早OVER了。

金蛇伤愈向何红药说明身份一段……叹,又是编剧又是编剧,我怎么看怎么觉得这个人不是夏雪宜,说的话都像李版的郭靖。“只要我不死,爬也爬回到姑娘身边。”“如果我将金蛇剑取走,被你五毒教主发现,岂不是要连累姑娘?此事万万不可!”嘎?这个像是夏雪宜说出来的话吗?这像是那个为了报仇不择手段,为了取得金蛇剑哪怕用甜言蜜语哄骗涉世不深的纯情少女的夏雪宜吗?不是,绝对不是!说这种话的只能是郭靖这样的正人君子,大侠英雄。

有人说:这是为了表现夏雪宜本性的善良,对何红药的真情。OK,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后面的夏雪宜岂不是格外让人憎恨?你明明知道是这样,你明明知道何红药做了这么大牺牲,却最后翻脸无情,任何红药那般求他依然郎心似铁,那观众又怎么能同情他?真是矛盾。

问题就出在编剧真的不了解金蛇,所以台词上对人物的定位也含糊不清。一笑认为,金蛇对温仪可用一个“爱”字概括,他的所有言行都是出于爱,所以他忍耐自己纵容温仪,委屈自己宠溺她;而金蛇对何红药可用一个“骗”字概括,他从一开始就骗她,骗她救自己,骗她帮自己,骗她带他去毒龙洞,这一切的骗都是为了达到目的,他从来没有真情对她,也许曾有一点感激,但他发现她有利用价值时,立时毫不犹豫地利用了她。所以,当他不想再骗她时,他再也不会假以辞色,他对她的纠缠万般不耐,对她的报复也硬碰硬没有一丝怜悯,就是因为他从没在乎过她是开心还是悲伤。以此为前提,当夏雪宜知道有金蛇剑的存在时,只怕他第一个就跃跃欲试了,就是推辞也是欲擒故纵的技俩吧。

毒龙洞一场原本是这段情中的高潮部分,最能表现何红药是因何而不悔的悲壮爱情,也最能表现夏雪宜的逢场作戏抓住这个女人的弱点吃干抹净的意图。但,可惜,什么也没有,电视剧完全忠实金老原著,让读者(观众)自己去想象。

而后何红药毁容千里寻夫再遇夏雪宜本也是很有得看的,这里没有展开也就没得看了。最受不了的一个镜头:何红药恨金蛇负心薄幸,将他挟持到山洞中一天三次用荆条抽打得他遍体鳞伤,不明白这样一个无关要紧的镜头为什么倒要展现一下,比这重要得多的都说过去了,打他三顿倒要演一下,有什么必要吗?演也就演了吧,可为什么要让夏雪宜跪着接受鞭笞?他是谁?他是金蛇郎君夏雪宜!是一个骄傲得不能再骄傲的人,是一匹独来独往惯了的独狼,他是宁可被打死也不肯对谁服软的夏雪宜,他是那个对何红药永远轻贱蔑视的夏雪宜,他肯在她面前跪下?有没有搞错!只怕他被打得半死,对何红药都是蔑笑,只怕他被打到昏死过去,都不肯在她面前倒下去吧?

也只有金蛇与何红药在洞口对峙时那一句恶狠狠的:“熬到几时算几时!”还有夏雪宜的神韵在。

又忍不住要笑编剧,何红药将金蛇双足打断扔在山洞里,自己下山去寻找温仪,这一去就去了半年,也不怕她那没人照顾手足俱残动弹不得的如意郎君饿死在洞里?回来居然还奇怪他为什么不见了?不知别人,反正一笑看到这里爆笑,这个何红药果然是个疯婆子,脑筋太不清楚了。

最后何红药对夏雪宜夫妻挫骨扬灰的一场戏,郭金演得还是不错的,把一个被情所伤的痴心女子的颠狂演得到很位,尽管那具骷髅看得人着实是寒不胜寒,但当她抱骨痛哭时,还真是让一笑看得百感交集,一方面为何红药的痴情命苦而唏嘘感叹,一方面又被她不停抚摸那个光溜溜的后脑勺的动作弄得难受得不行。

叹一句,当一个人爱另一个人爱到惨烈的程度,实在是一场灾难。何红药的情太痴,过痴则害怕失去,越害怕失去越紧抓不放,越紧不放就越抓不住,听她在洞中大叫:“夏郎,我不怪你,都是我的命,我认命!”的时候,真是让人心酸;当看到她玉貌尽毁,花样年华被相思消磨成一个人见人憎的老妪,也实在堪怜,不知如何置喙这个人物,只默祷自己千万不要像她一样。而看到她对夏温之恨之残暴,又不能不对这个女人咬牙切齿,人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对何红药当作如是观。

其实,金蛇与何红药的情感戏中,有一句台词特别的让一笑心动,就是何红药说金蛇见三宝而起了歹意,她坚持让他放回去时说:“他只是望着我笑,走过来抱住我……”俺是真的真的很想看看金蛇那个笑容,一定是太有杀伤力的笑,可以让何红药放弃明知是最后防线的坚持,想看这个时候的金蛇是用什么样的魅力,最终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可惜,可惜呀……

[灰常点评]此恨不关风与月——浅评焦恩俊版金蛇郎君。 金蛇郎君

在最后这场戏中,一笑发现了一件事,自从老大的金蛇造型亮相后,有不少贴子对那个披头散发的发型多加指摘,而在山洞这场戏中,一笑终于明白是错怪这个造型师了,原来《碧血剑》的造型师并不是对金蛇有意见特意弄乱他的头发,而是在这个剧中不论男女老少正角邪角主角配角,一律都是披头散发的,以这场山洞戏为例,逆光打过来的镜头下,黄圣依和郭金两位美女同样的披头散发四下飞扬的造型。

说到这里,已经没有力气再说服装和化妆了,只是心中有三个解不开的疑问:一,金蛇的两套服装华丽精美,而且都是白色为主色,红黑为配色的,为什么一定要将老大涂成一个大黑脸来配白色的衣服?这样是不是能使白的更白,黑的更黑,起到良好的对比作用?在一笑印象里,只有非洲人好这样对比着穿。二,金蛇的服装怎么穿在老大身上好像很不合身,显得特别肥似的挺累赘,老大那么好的身材都显不出来,按说这服装式样还没有二郎神的衣服样式繁复呢!三,那个让他变脸的设计,到底是想让金蛇变得狰狞,还是想让他变得邪恶,还是想让他显得有兽性没人性?到底要起到什么作用?看完全剧也没有想明白,盼有领悟力高的姐妹给一笑指点迷津,一笑先行谢过。

总之,看完2006央视版的《碧血剑》,最后是既有惊喜也有失落,对一个蛇迷来说,实在是不过瘾,而对一个焦迷而言,却对大侠又佩服了一次,因为在这样有限的空间还可以展现出自己对角色独到的创造力的演员,真的不多见。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金蛇郎君夏雪宜令人感喟的一生,不关风月只关情。一笑写到此处也是空怀遗恨,却不知这遗恨关的是什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81899.html

更多阅读

灰常点评 费云帆的爱情。 一帘幽梦之费云帆重生

34年前,一帘幽梦的诞生,琼瑶奶奶发明了一个经典,那就是费云帆的爱情;34年後,2007年的今天,这姓费的男人却依然经典,他没有韩剧中常见的,本来是很富有的企业家,却因为要证明他是不屈不挠的,所以让他破产之後再度爬起来,所以中间会有从大别墅的

此恨绵绵无尽期 后会无期

此恨绵绵无尽期下午四点时分,我刚好午休起床,手机突然响起,我和往常一样没有细看,抓起来一听,是个熟悉的乡音。“喂,你猜得出来我是谁吗?”“猜不到。”“听不出来我的声音了?”她焦急而又兴奋地说。“有些熟悉。”“我在xx。”她忍耐

声明:《灰常点评 此恨不关风与月——浅评焦恩俊版金蛇郎君。 金蛇郎君》为网友巷陌繁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