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文联 回文句

一滴水见太阳的博客

妙 织 的 对 联

北京春节的年味越来越浓了.今天路过潘家园书画市场,看到地摊上摆放着五彩缤纷的对联.对联,作为我国诗词中一朵精美别致的奇葩。它的形式多样,有些在艺术上手法上多变,巧织妙编,文彩四溢,妙趣横生。根据中国文学史有关资料记载,这类奇特的对联大致有:回文联、叠字联、拆字联、组字联、数字联、谐音联、同韵联、同字异音联、同类偏旁联、嵌字联、倒顺联、五行联、巧意联等等。

回文联的特点是可以倒着念;有不少是顺念为上联,倒过来念下联,颇具匠心。

举例如下:

浙江新昌南明山的大佛寺联:

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湛江德邻里联:

我爱邻里邻我爱,

鱼傍水活水傍鱼。

厦门鼓浪屿腹浦联:

雾锁山头山销雾,

天连水尾水连天。

复叠联可分为复辞联和叠字联。叠字联如杭州西湖中山公园一亭联:

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杭州九溪十八涧有联:

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

高高下下树,叮叮咚咚泉。

济南千佛山趵突泉联:

佛脚清泉,飘飘飘飘飘下两条玉带;

源头话水,冒冒冒冒冒出一串珍珠。

西湖花神庙联:

翠翠红红处处莺歌燕舞,

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儒林外史》有这样的复辞联:

读书好,种田好,学好便好;

创业难,守业难,知难不难。

民间传说李白与杨国忠曾作对联:

天上月圆,人间过半,月月月圆逢半月;

今夕年尾,明朝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数字联是在对联中嵌入数词。如《儒林外史》中一数字联:

三间东倒西歪屋,

一个南腔北调人。

明未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有副数字联:

半夜二更半,中秋八月中。

下面一副数字联也写的比较生动:

何物动人,二月杏花八月桂,

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

拆字联、组合联、同韵联、同字异音联、偏傍部首联,都是利用我国文字的特点创造出来的。拆字联如

冻雨洒窗,东二点(冻),西三点(洒);

分片切瓜,竖八刀(分),横七刀(切)。

组合联和拆字联则相反,如:

日在东,月在西,

天上生成“明”字;

子居右,女居左,

世间配字“好”人。

同韵联(拗口令联)。如:

鸡饥吃食呼童拾石逐饥鸡,

鹤渴抢浆命仆抢浆惊渴鹤。

用同类偏旁组组成的对联,如:

乔女自然娇,深恶胭脂胶思脸;乔女自然娇,深恶胭脂胶 肖脸/乔女自然 娇,深恶胭脂胶宵脸

止戈才是武,何劳铜铁铸镖锋。

山海关孟姜女庙有一同字异音联很为人们赞赏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这对联的念法是:

海水潮,朝朝潮,朝潮朝落;

浮云涨,长长涨,长涨长消。

过去某豆芽店贴的一副对联:

长长,长长,长长长;

长长,长长,长长长。

上联第一、第三、第五、第六个“长”念生长的长,第二、四、七个“长”念长短的长;下联则反之。

谐音联如:

两舟竟渡,

橹速(鲁肃 )不如帆快(樊哙 );

百管争鸣,

笛清(狄青)难比箫和(箫何)。

嵌字联可在对联中嵌直人名、地名、书名或节令名等,例如郭沫若题上海韬奋图书馆门联:

韬略终须绘新图,

奋起还得读良书。

嵌入地名的如桂林月牙山联:

叠彩七星烟霞路,

白云黄鹤岳阳楼。

笑春山观月阙联:

月阙美观观月阙,

笑春如笑笑春山。

嵌入节令名的对联如:

天气大寒霜降屋檐成小雪,

日光端午清明水底见重阳。

五行联是指在对联中的偏旁将“金木水火士”五行点尽。虎门城楼有副这样的对联:

烟锁河堤柳,炮镇海城楼。

巧意联如:

稻草扎秧父抱子,

竹蓝装笋母怀儿。

矛盾联是利用字面矛盾的字样组成一副并不矛盾的对联。如:

小大姐洗黑白菜,

高矮子吃热凉粉。

倒顺联:

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风扇扇风风出扇,扇摇风生。

名人轶事

文天祥的一首诗叫人难以往怀

文天祥是南宋未年的大臣,著史文学家。在蒙古贵族放侵时,他忧国忧民,为主抗战,写下了熠熠生辉、扣人心弦的诗篇。公元1278年,他被元军俘虏,元军对他进行劝降,他写了《过零丁洋》,诗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肝青”句,明志投降,坚贞不屈。次年,被囚于大都(今北京),在狱中作《正气歌》,诗中有“天有正气……或为击贼笏,坚竖头破裂……”慷慨高歌,始终不屈。

在此期间,他还写了一首七律《早秋》,但知者不多。全文如下:

只影飘零天一涯,

千秋摇落欲何之。

朝看带缓方嫌瘦,

夜怯衾寒始觉衰。

眼里游从惊死别,

梦中儿女慰生离。

六朝无限江山在,

搔首斜阳独立时。

这首诗是文天祥被俘押解北上路过建康途中写的。在萧瑟秋风里,他遥望着南京街头,沉感故国沦亡,民生涂炭,无限悲痛。诗中充满爱国激情,意境深沉。

黄巢能诗会画

飒飒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采。

他年我苦为青帝,

报与桃化一处开。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这两首咏菊诗,早已脍炙人口。据记载,黄巢还写了其它的诗句,还作作画。

据宋人张端义《贵耳集》载,黄巢五岁时,曾以菊花为题,作“堪与百花为总首,自然天赐赭黄衣”之句,小小年轻竞出语不凡。

据陶谷《五代乱离记》载,黄巢起义失败后即出家为僧,在洛阳时为自己画了一幅像,同时作了一首诗:“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著尽著僧衣;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倚阑干看落晖。”诗句悲壮苍凉。“草上飞”状得军之神速,出没无常也。毛泽东1963年12月作七律《吊罗荣桓同志》首句“记得当年草上飞”,就是借用这首诗中的第一句。这句诗是回忆当年驰骋疆场的战斗生涯的。

郑板桥的“特识”

他强调读书应“特识”要善于独立思考,“依样葫芦,无有是处。”他主张“能自刻苦,自愤激,自竖立,不苟同俗,深自屈曲委蛇,由浅入深,由卑及高,由迩达远,以赴古人奥区,以自畅其性情才力之所不尽”。只有这样,才能借鉴古人,丰富自己;敢于独创,自树一帜。从这一点出发,他主张读书应当精选,“有切已者,虽锱铢不遗;一切已者,虽泰山不顾”,也就是要选择对自己最有用的书来读。“即如《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巨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为最,反复诵观,可欣可泣,在此数段耳。若一部《史记》篇篇都读,字字都记,岂非没分晓的钝汉!”即使对些权威作品,郑板桥的态度是“学一半,剩一半,未尝全学,亦不必全学。”精选书目之后,郑板桥又主张“精读”。他认为走马观花式的泛泛浏览“最是不济于事。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迎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因此,他每读一本书,必千百遍。”实在不失为一种读书良方。

帝 王 好 色 风 流 诗

诗人李山甫《题石头城》

南朝天子爱风流,尽守江山不至头。总是战争收拾得,却因歌舞破除休。尧将道德终无敌,秦把金汤可自由。试问繁华何处有?雨莎烟草石城秋。

李商隐《北齐》

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国师入晋阳。

清朝朱受新《吴宫词》

夜拥笙歌百尽台,太湖月落宴还开,君王自爱倾城色,却忘人从敌国来。

清代刘献廷咏王昭君的诗

汉王闻杀画师,画师如何足定妍媸曾闻汉王 斩画师 ,何由画师定妍媸?宫中多少如花女,不嫁单于君不知。

刘献廷
王昭君
六奇已出陈平计,五饵曾闻贾谊言。
敢惜妾身归异国,汉家长策在和番。
汉主曾闻杀画师,画师何足定妍媸?
宫中多少如花女,不嫁单于君不知。
明代诗人的名诗

将军杖钺妾和番,一样承恩出玉关。死战留俱为国,敢将薄命怨红颜。将军杖钺妾和番,一样承恩出玉关。死战 生留俱为国 ,敢将薄命怨红颜。

宋代谢涛《梦中咏史》

百年奇特几张纸,千古英雄一窖尘。唯有炳然周孔教,至今仁义洽生民。

我不会作诗,但是对诗词感兴趣,喜欢读、评。今天利用休息时间翻了几本诗集,尤其是帝王好色的故事,不少风流才子、文人墨客对此写出了不少好诗。如果有兴趣的人,把这些诗词集中起来,编本诗集供大家欣赏、讨论,也是件好事。我只能选出几段,发表一些议论,有感而发。

诗人李山甫《题石头城》那一首七律,中学时代就学过。原文:“南朝天子爱风流,尽守江山不至头。总是战争收拾得,却因歌舞破除休。尧将道德终敌,秦把金汤岂自由。试问繁华何处有?雨莎烟草石城秋。”作者在南京,对南北朝时代在此建都,是一首对沉迷歌舞女色而亡国的名诗。这首诗的大概意思,就是南朝的皇帝们差不多都是在战场上打下来的江山,辛苦多年,流血拼命争取到手的政权,最后为了几场歌舞转手让人。

在中国历史文化上,一向反对好色的。我们看古装戏,奇秒的是充许帝王好色,三宫六院七十二妃,更多也无防,越来越多更好。而且当时都建立规章制度,法令也明文作了规定。但是,儒家讲了几千年的不能好色的,但是就没有改变哪一个帝王这个好色的生活。

从白居易的《长恨歌》这样的:“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待宴无闲暇,春去春游夜专夜。”李商隐《北齐》:“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国师入晋阳。”清朝朱受新《吴宫词》:“夜拥笙歌百尽台,太湖月落宴还开,君王自爱倾城色,却忘人从敌国来。”这些故事太多了,但这些英明的帝王好色,美色是他们生活的点缀,而在朝政上也不会影响事功。也有差点皇帝一沉迷于美色,就昏天黑地去了,亡国灭家也是有的。

比如在远古的尧舜,以道德垂拱,结果天下太平,人心所归,而秦始皇以武力统一天下,又实现了严格的刑法,还是不足以保妻子。据历史学教授介绍,当是有个所谓“南朝金粉”,就是在这座帝王的都城里,在风流皇帝的奢靡下,不知是何等风光!结果,往日的荣华何在?摆在眼前的是这座石头城上的荒草,在细雨中摇曳在秋风里。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好色”也好,“风流”也好,都要自然地提到一些美人,如西施、杨贵妃、王昭君等等,对这些“美女”,表杨的、批评的人很多,一直争论不休。这里举一个例子:清代刘献廷咏王昭君的诗说:“汉王闻杀画师,画师如何足定妍媸。宫中多少如花女,不嫁单于君不知。”当时老师是这样解释的,汉元帝时,当时的宫里没有画师,要把宫女们的像画好给皇帝看了再选择,以便召幸。当时找来一个小画师没有把美丽的王昭君画好,以致昭君没有得到宠爱,而且送给外国人了。汉元帝对此十分脑火,就把那名小画师杀掉了。杀掉的传说,没有人来证明,因为后人为昭君抱打不平,都想把小画师杀掉。刘献廷的这首诗说是明了一个问题,一个画师怎么能够评出一个人的美与丑?

昭君出塞的这段历史,不知博得多少人的同声一叹,感叹着红颜薄命的悲凉。另外一首王昭君的诗,则有不同的观点,也是明代诗人的名诗:“将军杖钺妾和番,一样承恩出玉关。死战留俱为国,敢将薄命怨红颜。”这是以王昭君的口吻说,将军战士们出关,是拿了兵器打仗,而我王昭君一个弱女子出关去,是奉国家的外交政策,通婚和番,嫁给外国人,以谋国家安宁。他这一首诗把王昭君对国家的忠义之情推得很高了。昭君地下有知的话,不知作何感想?

与上面的类似的事在唐代也有一些故事。在西北边疆回纥、突厥等,在汉唐两代边界上经常闹事,当时朝野没有什么办法来对付,唯一省事的办法靠女人来安抚。汉唐两代是我们声威最盛的时期,可是外交政策上走女人和番路线,对大汉天威而言,不能不说是一项污点。如果站在中国历史上写妇女历史,汉唐两代外交上辉煌成果,大多数靠女性争来的。对此,清人刘献廷有诗感慨地说:“敢惜妾身归异国,汉家长策在和番。

另外大慨是唐代四年,回纥向中国要求通婚,要一个公主嫁给他。当时的皇帝十分脑火。就在宫中找了一个宫女,封为崇微公主。当崇微公主婚家出关途中感到满腔怨恨,自己伏靠在关口的石壁上,把自己推向那无边的塞外,真是一推成永别。美人含悲而去,后人在此立了一座崇微公主手痕碑。

诗人李山浦经过此地写下了一首诗:“一捋更不收,翠微苍藓几经秋?谁陈帝子和番策?我是男儿为国羞。寒雨洗来香已尽,澹烟笼着恨长留。可怜汾水知人意,旁与吞声未忍休。

大概的意思是留有崇微公主手痕的石壁,长满了青苔,经历了无数春秋。不知是谁想出了以女子和番的办法?我们这些保国护家的男子汉,看到这些事情,要为国家的声誉而感到羞耻!

同在唐代,一首讽刺风流皇帝的诗,更是耐人寻味。就是名诗人韦庄,他写道:“南朝三十六英雄,角逐兴亡自此中。有国有家皆是梦,为龙为虎亦成空。残花旧宅悲江令,落日青山吊谢公。毕竟霸图何物在,石麒麟没卧秋风。”根据诗的解释,韦庄感叹南朝各国的几十个帝王英雄,互相争夺,此起彼落,不但国与国争,姓与姓斗,甚至骨肉相残。到头来,国也好,家也好,权也好,势也好,都不过是一场幻梦。所谓“南朝金粉”,可见当时的繁华的盛况。不过离那个时代很近的韦庄,也只有看到残花旧苑、落日青山而己,标志功业的石麒麟已淹没在秋风荒野之中。当年的功劳业绩又留给什么呢?这是人生的感慨,乱世的悲叹。其实看中国历史文化,也不必如此悲叹。宋代谢涛一首《梦中咏史》吟得好:“百年奇特几张纸,千古英雄一窖尘。唯有炳然周孔教,至今仁义洽生民。”现实的权势过后必然落空,而一种正确的文化思想,如周公孔子的仁义之道,则是千古不变的。

从正反方面来了解诗史,可以看出中国文化的政治哲学。读书的时候,老师一直寄语我们这些年轻人,如果不深入研究中国的诗词,就无法了解中国的文化哲学思想,而高深的哲学思想也往往以优美的文字来表达,就是有节奏、有旋律、有音韵的美的诗词。

《咏同心兰四绝句》 清 钱谦益

新妆才罢采兰时,忽见同心吐一枝。 珍重天公裁剪意,妆成敛拜喜盈眉。
《 题画 》清•郑燮

兰草已成行,山中意味长。 坚贞还自抱,何事斗群芳?

《峤壁兰》

一千尺,兰花在空碧。 下有采樵人,伸手摘不得。
《得意写之》

兰草与三台,无人敢笔栽。 取得新奇法,墨香吹出来。
《韬光庵为松岳上人作画》

元日画兰竹,远寄郭云亭。 万水千山外,知余老更新。
《题王蔗村镜影图》清•蒋士铨

鉴空无我相,水静波亦止。 手拈幽兰花,妙香乃如此。
《写兰石有寄》清•智永

一片空山石,数茎幽谷草。 写寄风尘人,莫忘林泉好。
《题画兰》 清•黄任 之一

何来尔室香?四壁即空谷。 一古而媚,美人伴幽独。

之二

沅澧多所思,远道我心? 。 纸窗招香魂,貌之不敢佩。

之三

磁斗寄绮石,源清者香远。 君从辋川来,而得此粉本。
《兰》 清•马骀

丛兰发幽崖,托根近霄汉。 泉水自流出,天风吹不断。
《冬兰》清•曹寅

冬草漫碧寒,幽兰亦作花。清如辟谷士,瘦似琢诗家。 丛秀几钗股,顶分双髻丫。夕窗香思发,风影欲箐纱。
《珠兰》清•姚燮

香粟佛天饭,蕊珠仙界衣。 托名应自贵,含蕾再难微。荡子甘心与,村娘愧发稀。一春清素愿,消受露华霏。
《卓子任至署馆论诗时盆兰初放》清•孔尚任

过雨江城湿,探梅野寺寒。 往来敦古处,吟啸慰闲官。不信诗全警,常愁字未安。相将情话久,臭味比幽兰。
画兰》清•谭嗣同

雁声吹梦下江皋,楚竹湘 起暮涛。 帝子不来山鬼哭,一天风雨写离骚。
《柬魏默源》清•何绍基

蕙抱兰怀只自怜,美人遥在碧云边。 东风不救红颜老,恐误青春又一年。
《画兰》清•孙原湘

离骚一种旧根苗,湘水湘云绿共摇。 认取春风双影子,不闻香气也魂销。

题《空谷幽兰图》清•汪士慎

兰草堪同隐者心,自荣自萎白云深。 春风岁岁生空谷,留得清香入素琴。
《题兰花册》清•李方膺

问天莫笑总无知,也惜幽兰鬓渐丝。 当户已愁锄已尽,入山又恐负芳时。
《兰溪》清•黄任

如画山城 小滨,楼台一半枕通津。 纵然不达潇湘路,香草名溪更感人。
《荆门杂咏》清•李友棠

憔悴江潭赋九歌,枫林叶下洞庭波。 蛾眉自古伤谣诼,独采秋兰吊汩罗。
《画兰》清•马骀

昨日街头卖菜翁,见我写兰说写葱。 我有株葱曾失却,被君偷入画图中。
明朝古诗
湘妃怨》明·李梦阳

采兰湘北芷,搴木澧南浔。 渌水含瑶彩,微风托玉音。云起苍梧夕,日落洞庭阴。不知篁竹苦,惟见泪斑深。
《 兰 》明 陈汝言

兰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 偶为世人赏,移之置高堂。雨露失天时,根株离本乡。 虽承爱护力,长养非其方。 冬寒霜雪零,绿叶恐雕伤。 何如在林壑,时至还自芳。
《垂兰》明·李日华

从风不猎香,俯溪自怜影。 空山狼藉春,半属野樵领。
《题画兰》明·陈献章

阴崖百草枯,兰蕙多生意。 君子居险夷,乃与恒人异。
《题兰竹卷》 明·文彭

偶培兰蕙两三栽,日燠风微次第开。 坐久不知香在堂,开窗时有蝶飞来。
《子昂兰》明·史鉴

国香零落佩 空,芳草青青合故宫。 谁道有人和泪写,托根无地怨东风。
《画兰》明·李日华

江南四月雨晴时,兰吐幽香竹弄姿。蝴蝶不来黄鸟睡,小窗风卷落花丝。懊恨幽兰强主张,开花不与我商量。 鼻端触着成消受,着意寻香又不香。
《王楚玉画兰》明·陈继儒

年来空谷半霜风,留得遗香散草丛。 只恐樵人溷兰艾,红颜收在束薪中。
《 兰 》明·董其昌

绿衣青葱傍石栽,孤根不与众花开。酒阑展卷山窗下,习习香从纸上来。无边蕙草袅春烟,谷雨山中叫杜鹃。 多少朱门贵公子,何人消受静中缘。
《水墨兰花》明·徐渭

绿水唯应漾白苹,胭脂只念点朱唇。 自从画得湘兰后,更不闲题与俗人。
作者:林鸿 朝代:明
投赠张红桥
桂殿焚香酒半醒,
露华如水点银屏。
含情欲诉心中事,
羞见牵牛织女星。
作者:解缙 朝代:明

斫削群才到凤池。
良工良器两相资。
他年好携朝天去。
夺取蟾宫第一枝。
五月十九日大雨 作者:刘基 朝代:明
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
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
北风行 作者:刘基朝代:明
城外萧萧北风起,城上健儿吹落耳。
将军玉帐貂鼠衣,手持酒杯看雪飞。
古戍作者:刘基 朝代:明
古戍连山火,新城殷地笳。
九洲犹虎豹,四海未桑麻。
天迥云垂草,江空雪覆沙。
野梅烧不尽,时见两三花。
我爱秋香 作者:唐寅朝代:明
我画蓝江水悠悠,
爱晚亭上枫叶愁。
秋月溶溶照佛寺,
香烟袅袅绕经楼。
花下酌酒歌 作者:唐寅朝代:明
九十春光一掷梭,花前酌酒唱高歌。
枝上花开能几日,世上人生能几何。
好花难种不长开,少年易过不重来。
人生不向花前醉,花笑人生也是呆。
唐伯虎与祝枝山联句咏奇石 作者:唐寅朝代:明
嵯峨怪石倚云间,抛掷于今定几年。
苔藓作毛因雨长,藤萝穿鼻任风牵。
从来不食溪边草,自古难耕陇上田。
恨杀牧童鞭不起,笛声斜挂夕阳烟。

这是清朝的诗

商景兰
悼亡
君自垂千古,吾犹恋一生。
君臣原大节,儿女亦人情。
折槛生前事,遗碑死后名。
存亡虽异路,贞白本相成。



方以智
独往
同伴都分手,麻鞋独入林。
一年五变姓,十字九椎心。
听惯干戈信,愁因风雨深。
死生容易事,所痛为知音。



陈忱
叹燕
春归林木古兴嗟,燕语斜阳立浅沙。
休说旧时王与谢,寻常百姓亦无家。



毛先舒
吴宫词
苏台月冷夜乌栖,饮罢吴王醉似泥。
别有深恩酬不得,向君歌舞背君啼。



朱彝尊
度大庾岭(一)
雄关直上岭云孤,驿路梅花岁月徂。
丞相祠堂虚寂寞,越王城阙总荒芜。
自来北至无鸿雁,从此南飞有鹧鸪。
乡国不堪重伫望,乱山落日满长途。



陈恭尹
虎丘题壁
虎迹苍茫霸业沉,古时山色尚阴阴。
半楼月影千家笛,万里天涯一夜砧。
南国干戈征士泪,西风刀剪美人心。
市中亦有吹萧客,乞食吴门秋又深。



吴雯
明妃
不把黄金买画工,进身羞与自媒同。
始知绝代佳人意,即在千秋国士风。
环佩几曾归夜月?琵琶惟许托宾鸿。
天心特为留青冢,青草年年似汉宫。



邓汉仪
题息夫人庙
楚宫慵扫黛眉新,只自无言对暮春。
千古艰难惟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



屈大均
鲁连台
一笑无秦帝,飘然向海东。
谁能排大难,不屑计奇功?
古戍三秋燕,高台万木风。
从来天下士,只在布衣中。



刘献廷
王昭君
六奇已出陈平计,五饵曾闻贾谊言。
敢惜妾身归异国,汉家长策在和番。
汉主曾闻杀画师,画师何足定妍媸?
宫中多少如花女,不嫁单于君不知。



纳兰性德
秣陵怀古
山色江声共寂寥,十三陵树晚萧萧。
中原事业如江左,芳草何须怨六朝。

填词
诗亡词乃兴,比兴此焉托。
往往欢娱工,不如忧患作。
冬郎一生极憔悴,判与三闾共醒醉。
美人香草可怜春,凤蜡红巾无限泪。
芒鞋心事杜陵知,至今惟赏杜陵诗。
古人且失风人旨,何怪俗眼轻填词。
诗源远过诗律近,拟古乐府特加润。
不见句法参差三百篇,已自换头兼换韵。



徐兰
出关
凭山俯海古边州,旆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怎得不回头?



赵翼
论诗
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
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清〕 弘历

宿少林寺(用唐沈佺期韵)
明日瞻中岳,今宵宿少林。 心依六禅静,寺据万山深。
树古风留籁,地灵夕作阴。 应教半岩雨,发我夜窗吟。



以下的明朝的!~~有几首有点长,所以就放了20首供选择

〔明〕 程相

游少林寺

杖屦徒登礼少林,乱山佳气郁森阴。

松杉色露真如相,禽鸟声传梵国音。

可笑九年间面壁,却怜二祖与安心。

西来一曲调终古,白雪阳春和到今。



〔明〕 朱衡

宿少林寺

初祖开此地,香台空碧岑。

双泉湫德水,五叶散珠林。

钟定禅关夕,山寒宝塔阴。

空堂一片月,曾印折芦心。



〔明〕 黄晖

题钵盂峰二祖

涧响藤枝百折秋,万峰苍翠钵盂收。

轘辕鸟迹空山下,河洛龙光天下流。

石怒乱随狮子掷,塔灵高许雁王投。

眼看浩劫长如此,谁道真僧有去留。



〔明〕 李梦阳

少林寺

林深谷暝客子入,钟鸣叶落秋山空。

烟云细袅石涧底,峦岫乱积松窗中。

唐碑汉碣藓字剥,虎啼猿啸罗灯红。

独坐悠悠息尘想,少室影下月出东。



〔明〕 李梦阳

宿少林寺次韵

万山微暝一钟鸣,古寺深秋倦客情。

僧本折芦番面壁,人非骑鹤故吹笙。

寒催乱木风交响,白动虚岩月自生。

惭愧劳劳不成寐,丁丁卧听早樵声。



〔明〕 李昌祺

游少林寺

少林聂岧峣,有路达葱岭。

半生怀胜概,老乃践其境。

缁流远见迓,偏袒仍露顶。

升高纵遐观,颇觉痴缘屏。

蒲风翻卷帙,艾色侵衣领。

掇蔬僧具供,饮骑童汲井。

自拈清浮香,作礼蓺古鼎。

超超昔神师,顺寂同溟 。

而于片石上,留此不灭影。

竺夏虽异辙,皆贵能猛省。

寒崖许分坐,禅定毕余景。



〔明〕 黄洪宪

游二祖庵遇雨

迢递青山暮,崚嶒石磴斜。

孤云生杖履,细雨湿袈裟。

古井遇双柏,烟岚散五花。

何年辞轩冕,此地学丹砂。



〔明〕 黄洪宪

游达摩面壁洞

蹑屐上层岑,千峰带夕阴。

芙蓉青嶂合,芳草白云深。

洞回迷人径,坛空只梵音。

相看面壁处,聊足洗烦襟。



〔明〕 袁宏道

望嵩少

客程行尽太行山,又见嵩高紫翠间。

料得有人山上笑,红尘如海没朱颜。



〔明〕 周梦旸

登炼魔台眺望

二祖崖既奇,炼魔台益矫。

石磴上盘云,曲径羊肠绕。

扪萝陟其巅,身入星辰表。

四壁势削成,巉崖碍飞鸟。

把杯瞩远天,翻觉神州小。

黄河昆仑来,经过细入沼。

亦有伊洛流,茫茫一线渺。

西华与东岱,仿佛烟村杳。

中多白玉膏,服之轻且袅。

清晨如露溥,饮此世绝少。

我志爱餐霞,坐待天将晓。



〔明〕 俞安期

少室

嵩高中断并神邱,杖底泉开颍水流。

低度岚阴连太室,远分山色绕中州。

挂衣春树三花满,拥幔晴云舞彩浮。

遥傍星楼天半宿,少微永夜在峰头。



〔明〕 吴三乐

九日重游少林寺

少林佳丽地,乘兴又重游。

九日禅堂静,千年古洞幽。

群山苍翠合,孤峙白云浮。

故友黄花共,陶然一醉留。



〔明〕 公鼎

少林观僧比武歌

震旦藂林首嵩少,苾蒭千余尽英妙。

战胜何年辟法门,虎旅从兹参象教。

我度轘辕适中秋,晓憩招提到上头。

倏忽绀园变茇舍,缁徒挺立如貔貅。

袒裼攘臂贾余勇,抗声鼓锐风雷动。

蜂目斜视伏狙趋,距跃直前霜鹘竦。

迅若奔波下崩洪,轻若秋箨随轻风。

崖目高眶慑猛兽,伸爪奋翼腾游龙。

梭穿毂传相持久,穷猿臂接毚兔走。

李阳得闻下老拳,世随取偿逞毒手。

复有戈剑光陆离,挥霍撞击纷飙驰。

狮吼螺呜屋瓦震,洞胸斫胫争毫厘。

专门练习传流古,凭轼观之意欲舞。

自从武德迄当今,尔曹于国亦有补。

隅来初地听朝音,观兵何事在祗林。

棒唱岂是夹山意,掌击宁观黄蘖心。

彭泽载酒悃出赏,桂崖高梧对策爽。

一时佛渭散空华,庭音满院风泉响。



〔明〕 程绍

少林观武

暂憩招提试武僧,金戈铁棒技层层。

刚强胜有降魔力,习惯轻挟搏虎能。

定乱策勋真证果,保邦靖世即传灯。

回文联 回文句
中天缓急无劳虑,忠义毗卢演大乘。



〔明〕 傅梅

游少室五峰

望洛峰

山头瞻洛水,滔滔日向东。

洛京兴废事,都在逝波中。

石笋峰

山形真似笋,谁赐以嘉名。

常作含苞色,不闻解箨声。

明月峰

山本无消长,月自有盈亏。

此中觅少趣,月明山静时。

紫霄峰

高峰连紫霄,转眄别昏晓。

因见日月流,方知天地小。

灵隐峰

有山无人隐,山灵转自骄。

我向山林语,山林亦市朝。



〔明〕 傅梅

过少林寺

二室巑岏一径通,少林寺在翠微中。

地从梁魏标灵异,僧自隋唐好武名。

明朝的诗
《古戍》: 刘基,字伯温

古戍连山火,新城殷地笳。
九州犹虎豹,四海未桑麻。
天迥云垂野,江空雪覆沙。
野梅烧不尽,时见两三花。

《春蚕》 刘基,字伯温

可笑春蚕独苦辛,为谁成茧却焚身!
不如无用蜘珠网,网尽蜚虫不畏人。

《塞下曲》: 高启 字季迪,号青丘子

日落五原塞,萧条亭堠〔hòu后〕空。
汉家讨狂虏,籍役满山东。
去年出飞狐,今年出云中。
得地不足耕,杀人以为功。
登高望衰草,感叹意何穷!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忆西湖》: 张煌言,字玄著,号苍水

梦里相逢西子湖,谁知梦醒却模糊。
高坟武穆连忠肃,添得新祠一座无?

《秋日杂感》: 陈子龙,字卧子

行吟坐啸独悲秋,海雾江云引暮愁。
不信有天常似醉,最怜无地可埋忧。
荒荒葵井多新鬼,寂寂瓜田识故侯。
见说五湖供饮马,沧浪何处着渔舟?

《舟中忆邵景说寄张子退》: 夏完淳

登临泽国半荆榛,战伐年年鬼哭新。
一水晴波青翰舫,孤灯暮雨白纶巾。
何时壮志酬明主?几日浮生哭故人。
万里腾飞仍有路,莫愁四海正风尘。

《竹枝词》: 袁宏道

雪里山茶取次红,白头孀妇哭春风。
自从貂虎横行后,十室金钱九室空。

《夜泉》: 袁中道

山白鸟忽鸣,石冷霜欲结。
流泉得月光,化为一溪雪。

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谓有源头活水来。

观书有感二首 (朱熹)

昨夜江头春水生, 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鹧鸪天 (朱熹)

暮雨朝云不自怜,放教春涨绿浮天。
只令画阁临无地,宿昔新诗满系船。
青鸟外,白鸥前,几生香火旧因缘。
酒阑山月移雕槛,歌罢江风拂玳筵。

鹧鸪天(朱熹)

已分江湖寄此生,长蓑短笠任阴晴。
鸣桡细雨沧洲远,系舸斜阳画阁明。
奇绝处,未忘情,几时还得去寻盟。
江妃定许捐双佩,渔父何劳笑独醒。

春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题榴花 朱熹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苔落绛英。

九曲棹歌 朱熹

一曲溪边上钓船,幔亭峰影蘸晴川。
虹桥一断无消息,万壑千岩锁翠烟。
二曲亭亭玉女峰,插花临水为谁容。
道人不作阳台梦,兴入前山翠几重。
三曲君看驾壑船,不知停棹几何年。
桑田海水兮如许,泡沫风灯敢自怜。
四曲东西两石岩,岩花垂露碧 毵。
金鸡叫罢无人见,月满空山水满潭。
五曲山高云气深,长时烟雨暗平林。
林间有客无人识,矣乃声中万古心。
六曲苍屏绕碧湾,茆茨终日掩柴关。
客来倚棹岩花落,猿鸟不惊春意闲。
七曲移舟上碧滩,隐屏仙掌更回看。
却怜昨夜峰头雨,添得飞泉几道寒。
八曲风烟势欲开,鼓楼岩下水萦回。
莫言此地无佳景,自是游人不上来。
九曲将穷眼豁然,桑麻雨露见平川。
渔郎更觅桃源路,除是人间别有天。

清朝的诗

悼亡(商景兰)

君自垂千古,吾犹恋一生。
君臣原大节,儿女亦人情。
折槛生前事,遗碑死后名。
存亡虽异路,贞白本相成。

独往(方以智)

同伴都分手,麻鞋独入林。
一年五变姓,十字九椎心。
听惯干戈信,愁因风雨深。
死生容易事,所痛为知音。


叹燕(陈忱)

春归林木古兴嗟,燕语斜阳立浅沙。
休说旧时王与谢,寻常百姓亦无家。


吴宫词(毛先舒)

苏台月冷夜乌栖,饮罢吴王醉似泥。
别有深恩酬不得,向君歌舞背君啼。


度大庾岭(朱彝尊)

雄关直上岭云孤,驿路梅花岁月徂。
丞相祠堂虚寂寞,越王城阙总荒芜。
自来北至无鸿雁,从此南飞有鹧鸪。
乡国不堪重伫望,乱山落日满长途。


虎丘题壁(陈恭尹)

虎迹苍茫霸业沉,古时山色尚阴阴。
半楼月影千家笛,万里天涯一夜砧。
南国干戈征士泪,西风刀剪美人心。
市中亦有吹萧客,乞食吴门秋又深。


明妃(吴雯)

不把黄金买画工,进身羞与自媒同。
始知绝代佳人意,即在千秋国士风。
环佩几曾归夜月?琵琶惟许托宾鸿。
天心特为留青冢,青草年年似汉宫。


题息夫人庙(邓汉仪)

楚宫慵扫黛眉新,只自无言对暮春。
千古艰难惟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




鲁连台(屈大均)
一笑无秦帝,飘然向海东。
谁能排大难,不屑计奇功?
古戍三秋燕,高台万木风。
从来天下士,只在布衣中。

王昭君(刘献廷)

六奇已出陈平计,五饵曾闻贾谊言。
敢惜妾身归异国,汉家长策在和番。
汉主曾闻杀画师,画师何足定妍媸?
宫中多少如花女,不嫁单于君不知。


秣陵怀古(纳兰性德)

山色江声共寂寥,十三陵树晚萧萧。
中原事业如江左,芳草何须怨六朝。
填词(纳兰性德)
诗亡词乃兴,比兴此焉托。
往往欢娱工,不如忧患作。
冬郎一生极憔悴,判与三闾共醒醉。
美人香草可怜春,凤蜡红巾无限泪。
芒鞋心事杜陵知,至今惟赏杜陵诗。
古人且失风人旨,何怪俗眼轻填词。
诗源远过诗律近,拟古乐府特加润。
不见句法参差三百篇,已自换头兼换韵。

出关(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旆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怎得不回头?


论诗(赵翼)

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
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论诗(赵翼 )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己亥杂诗》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1.
著书何似观心贤?不奈巵言夜涌泉。
百卷书成南渡后,先生续集再编年。
2.
我马玄黄盼日曛,关河不窘故将军。
百年心事归平淡,删尽蛾眉惜誓文。
3.
罡风力大簸春魂,虎豹沈沈卧九阍。
终是落花心绪好,平生默感玉皇恩。
4.
此去东山又北山,镜中强半尚红颜。
白云出处从无例,独往人间竟独还。
(余不携眷属仆从,雇两车,以一车自载,一车载文集百卷出都。)
5.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6.
亦曾橐笔侍銮坡,午夜天风伴玉珂。
欲浣春衣仍护惜,乾清门外露痕多。
7.
廉锷非关上帝才,百年淬厉电光开。
先生宦后雄谈减,悄向龙泉祝一回。
8.
太行一脉走蝹蜿,莽莽畿西虎气蹲。
送我摇鞭竟东去,此山不语看中原。
(别西山)
9.
翠微山在柘潭侧,此山有情惨难别。
薜荔风号义士魂,燕支土蚀佳人骨。
(别翠微山)
10.
进退雍容史上难,忽收古泪出长安。
百年綦辙低徊遍,忍作空桑三宿看。


野步(清 赵翼)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仗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史“、“历史”溯源

从事采编工作,对文字要求非常苛刻。多年的写稿和编辑,接触较多的是字的来源要搞清楚,尤其是“史”、“历史”这三个字,有些读者提出了不少看法。对此,同行们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走访了有关专家,对“史”、“历史”的溯源问题有了深透的理解。

史”字的本意,是指文字。这一点至少在汉代还是很明确的。那时,对一切字书,都叫作“史”。《汉书·杨雄传赞》里说:“史篇莫善于《仓颉》,作《训纂》。”《仓颉篇》是古代一本字书,而班固称之为史篇,这说明了“史”是“字”的本意。汉代许慎编的《说文解字》,对“史”字所下的定义是:“记事者也。”非常确切地指出了文字的功能。西汉大史学家司马迁写了一部书,其内容包括了广泛的社会现象,他给这部书取名为《史记》。这说明,那时凡是用文字记事的书,一般都看作是“史”。

从文字的起源和发展来看,“史”字是从“事”字逐步省略来的。甲骨文中的“事”字,象征着双手拿着一种工具,捕捉一豕(猪)。上古时渔猎为生,能捉到豕等猎物,就算重大事情了。“事”字的字形在金文中已被简化,只剩手执叉字形,很久以后“事”才从记载猎狩之事演变出记载国家大事。“事”字也同义相授,转注为“史”字。至于记事之人称史官,记事之册称之为史书,那都是“史”字的引伸意义了

从一切书册该称“史”,到“史”被被划分书册中的一类,是西晋开始的。因那时的图书品种日益繁多,为了查阅的需要,荀勖编了一部综合性国家藏书目录,即《中经新簿》以“甲乙丙丁”四部统括天下图书,其中的丙部图书,就是后来称为“史”的图书,并编制了《晋元帝四部书目》,重分四部为“经史子集”。从此,这一四部份分类编次方法,一直被后世所沿用。现在我们整理和应用古籍,仍然照这四部类归图书,据此,图书中专门分出“史”类,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了。

把“史”称为“历史”,那是近百年来的事情。“历”字《说文》:“过也。”经过的意思。清代末年,出现了罢科举、兴学校的新风。一九0二年(光绪二十八年),在学堂最早开设的史学课,这时江南书局编了一部《历年史略》的书,从上古时期到明代末年的历代重要史迹,都有系统地编进去了大约是我国近代来出现的第一部通史性的历史教科书经后机关报编教材时,便将“历代史略”四字标题,省略为“历史”二字一九0三年,有的学校便把“史学”课改变为“历史”课。以至现代各种图书分类目录和学科专业中都采用了“历史”这一名词至今。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82687.html

更多阅读

川菜正宗回锅肉的做法 精 川菜回锅肉的家常做法

川菜正宗回锅肉的做法 精——简介?回锅肉是一道传统川菜,家家都能制作。滋味浓,是下饭的好菜。到市场选一块肥四瘦六宽三指的新鲜后腿肉,再经过煮煎,调味,美味便成。我们往往对骨头肉氽水时,喜欢冷水下锅,这样有利于去除血污。但做回锅肉

怎样完成剑网3夺回圣火令任务 剑网3未完成的机甲人

【夺回圣火令】任务算是新手任务里比较有难度的一个,我综合下大家的经验发一篇攻略。怎样完成剑网3夺回圣火令任务——任务关键词怎样完成剑网3夺回圣火令任务 1、木板怎样完成剑网3夺回圣火令任务 2、

青椒回锅肉的做法 农家小炒肉的做法

回锅肉是中国川菜中一种烹调猪肉的传统菜式,川西地区还称之为熬锅肉。四川家家户户都能制作。回锅肉的特点是口味独特,色泽红亮,肥而不腻。青椒回锅肉的做法——工具/原料香辣回锅肉的原料:五花肉两磅;  香辣回锅肉的配料:姜片3片,八角1

怎么回奶最快 怎样回奶快又不痛苦

怎么回奶最快——简介回奶是指给小孩断奶后让乳房不再分泌乳汁。但是有的妈妈还会涨奶,这里介绍几种回奶方法。怎么回奶最快——工具/原料吃一些回奶的食物,断奶就会很轻松的了,如麦芽糖,中药店一元钱就可以的了。韭菜,芹菜,牛肉,花椒,茶

iOS8怎么降级到iOS7,苹果iOS8怎么刷回iOS7 ios8.1.3降级ios7.1.2

iOS8怎么降级到iOS7,苹果iOS8怎么刷回iOS7——简介当前 iOS8 正式版系统已经发布,很多小伙伴在升级以后都表示不满意,不习惯,不好用,想要降级回到 iOS7.1.2 系统。这里简单介绍下怎么为 iOS8 系统降级的操作方法。特别申明:苹果在每发布新

声明:《回文联 回文句》为网友黎明的露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