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车司机》影评 出租车司机

电影简介:《出租车司机》是导演MartinScorsese众多成功作品中的一部。男主人公是患有严重失眠症的越战退伍军人Travis,在纽约市以开夜班计程车维生,他夜夜目睹大都会的腐败与黑暗。Travis是一个对社会适应不良的男子,平时喜欢看色情电影,却又对城市中的堕落与罪恶深恶痛绝。他试图追求总统候选人参议员哈瑞斯的助选人员Besty,却在第一次约会时带她去看色情电影,Besty从此不肯再理他。同时,Travis结识了雏妓Iris,想要帮助她脱离皮条客和情人的掌控,劝她回家继续学业,但却徒劳无功。深感无力与挫折的Travis,买了四把手枪,自命为扫除人渣的复仇天使,展开一连串疯狂的暴力行为。他先是跑到参议员的竞选集会上,试图刺杀哈瑞斯未果;后来又独闯妓女户,血拼皮条客,杀死控制Iris的一帮恶徒,成为报纸上的英雄。

在我看来,一部好的电影或者一本书应该如同丢失几块图案的拼图。故事结束之后,留给读者无限想象的空间甚至可以自己创造另一个可能的结尾。

电影结束后,讨论会的每一个人似乎手里都握着那一片丢失的图案,各抒己见发表感叹,想找到自己视角上的图画——《出租车司机》。

有人说,整部电影给了自己非常强烈的冲击感,但似乎很难找到一个恰当的词汇来形容这种感觉。丹丹老师说这种感觉就像从不饮烈酒的自己豪饮一口50°茅台,除了刺激感异常强烈之外很难在一瞬间讲出这种感觉。因为缺少trainee,同时也缺少评判它的能力。

2个多小时的影片在缓慢、抑郁的节奏中讲述,纪录片白描式的手法突出了越战退伍军人Travis成为出租车之后的故事。“孤独,城市,莫西干头”为影片贴上失落的标签,刺杀总统未遂后转而枪杀皮条客似乎又表明这也是一部“重口味”的小众读物。

在没看电影之前,我总是喜欢对电影名字进行一番想象。

出租车司机也许是最热闹又是最寂寞的职业了。出租车的后座上每天都在换人,在短暂的路途上聊天、寒暄、交谈。难怪北京的出租车司机会成为首都一个特别的景点;可是这也许又是天下最寂寞的职业了,他们同样每天穿梭于灯红酒绿之中,却始终无法融入其中,他们目睹了一切幸福和肮脏的事情,却也只能冷眼旁观,他们每天与很多人交谈,却从来没有和谁成为朋友。

就如讨论会上大家所说”Onlytalks,nevercommunication.”

Loneliness

每个人生来都是孤独的。

若企图从“友谊、爱情”中寻求一种深刻的理解与同理心注定会失望。整部影片的背景音乐,时隐时现萨克斯便诠释了这种孤独、颓废和忧伤。

给我印象最深的画面是Travis开了一天的车后,停下车拿出简陋的工具清扫后座,垃圾纸屑甚至是血迹。做这一切的时候,他没有任何表情。无论一整天在后座坐了多少人,他们交谈过什么,他们坐车去哪里,他们做什么。和Travis一点关系也没有,仿佛那是别人的事情。

有人提出“孤独感是由于漂泊所致”的论题。在我看来,这也许是某一方面,

甚至是一个微小的方面。不被理解与认同,遭受遗弃和忘记或许才是这个时代最大的孤独感来源吧。

随着社会的工业化进程猛烈前行,土地、村庄、熟人圈将会慢慢消失和灭亡。我甚至怀疑,再过多少年之后“姨妈”“舅舅”“姑妈”这种称呼都会渐渐被遗忘。我们很难再拥有一个你认识我,我认识你的“小圈子”。不知彼时,我们换上孤独症的概率会有多大,又或者我们对“孤独”早已缺乏了意识。

Travis追求Besty未果,在带她看在他看来再正常不过的色情电影时,被告知“wearedifferent.”后产生了一系列的行为。其实也正说明他需要一个被认可过程来排解这种窒息的孤独感。

这难道不是现实社会最好的写实么?

无处不在的资讯,无孔不入的信息。MSN,QQ,社交网,微博等各种交流软件;陌陌、微信等所谓“近距离搭讪”的通讯工具似乎预告着我们已经丧失了“facetoface”交流的能力。跳动的头像,嘻嘻哈哈的语音短信,不断刷新的评论和回复就像影片中纽约夜晚闪烁的霓虹灯一般,不断挑逗着穿梭过的人群。

突然。关闭这一切,黑夜来临,我们发觉自己还是孤独的那一个。

Identity

讨论会上,多人提到Identity对于Travis的影响。

丹丹老师认为用马克思主张“阶级决定行为”比弗洛伊德的方法论“内心世界决定行为”更能分析Travis的所为。事实上,Travis处在一个社会的断层,他是个小人物却又不甘心做一个小人物。还记得他在第一次站在总统保镖身边说了句:“Iamwaitingforsunshine.”吗?

在他看来,皮条客是肮脏的丑陋的,和自己绝非一条道的;而Besty又真切告诉他,他们也不是一条路上的。所以,Travis在寻找身份认同的过程中遭遇一次又一次的彷徨和愤怒。

准备刺杀总统行动的过程中,特拉维斯遇上了被逼卖淫的雏妓Iris。说到Iris和Travis,我总觉得这段故事很巧妙。雏鸡Iris似乎激发了Travis隐藏的某种感情,确切的说是激发了一个男人对小女孩的“呵护情结”。他不与她做爱,他和她谈生活,他和她谈理想,他留钱给她。

在企图救出Iris火坑未果后,Travis手持武器闯进淫窝,将里面的一群人等通通干掉。本以为即将受到法律的惩罚,然而媒体却将Travis描述成了一个拯救少女的英雄,Travis自己也将报纸的各种优质评论贴在墙上,尤其将“Hero”一词放在最显眼的位置。

也许,报纸上的那个人才是Travis想要identity。

我姑且把它称为“小人物的英雄主义”,但这种“英雄主义”的背后却难掩渴望被记住和被认同的“功利主义”。

Travis枪击完所有人之后,倒在沙发上看着持枪抓他的警察,嘴角浮起微笑,右手扮作手枪指向自己的太阳穴。大家讨论揣摩他微笑的意义,也许是在嘲笑;也许他已经适应了本应的角色;又或者是在完成“出名”之后,了却心愿,当然这只是推测。

在追求身份认同的过程中,我们其实拥有诸多“无意识”的行为。因为想要迫切追求identity,因为不知道怎么去确定,因为迷茫,所以“无意识”指导。

Anyway,我认为身份认同应该是检验社会和谐的最好标准。

Existentialism

根据哲学最基本的观点“世界的物质的。”那么人应当也被归结为物质,所以寻求存在感也可以算是人的基本属性。

如上文所说,Travis在寻求被认可,其实也是为找寻自己在社会中的存在感和归属感。作为越战的退伍士兵,在Travis看来存在感似乎只能用“留名史册”来体现。留名史册往往有两种极端,要么流芳百世要么遗臭万年。Travis本想做一名刺客,可逆转变为一位英雄。管他刺客或英雄,被歌颂和纪念总归是证明了他“真切的存在过”。

让我想起曾经看过的一幅照片,某位被宣判死刑的“著名”杀人犯在被闪光灯猛拍的时候竟然留露出微笑。他的心里我自然是揣摩不准的,但用这种极端方式证明existing的行为真的不难理解。

最后的结尾,Besty开车送Besty回家,下车的时候Besty执意要给钱,已经成为英雄的Travis说了句“再见”便绝尘而去,这个情节实在是耐人寻味。

后记:文艺片总是叫好不卖座的,节奏舒缓,空间感强烈,人物复杂和难以琢磨。观影者的不同阅历对影片的解读也不尽相同。

有句老话: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出租车司机》影评 出租车司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83761.html

更多阅读

★yzx:多重人格犯罪的商业化——《猜谜杀手》影评

★yzx:多重人格犯罪的商业化——《猜谜杀手》[影评]文/乐宗雪一句话影评:同样内容是多重人格犯罪的影片,我不觉得《猜谜杀手》在观感上能及《神探》(杜琪峰、韦家辉作品)的一半。(乐宗雪)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一部被商业化了的犯罪影片

《冷山》影评 冷山 电影

观《冷山》影评冷山,是一个地方,风景优美,环境宜人。ColdMountain,它的英文名,却给人寒冷、肃穆之感。作者想到这个名字或许是因为故事发生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冷山虽然远离前线也笼罩在战争的恐怖之中。英曼,是电影的男主角,一个生活在

电影《最爱》影评 最爱结局为什么砍腿呢

《最爱》影评用中午休息的时间看了一下,郭富城和章子怡的最新电影《最爱》,总体上来说,《最爱》这部电影还是蛮感人的,我从这部电影中得到四点启示,来与大家分享。首先这部电影,一开始以一个孩子的死亡来开头,而且还是以孩子的角度来看待这

《大武生》影评 大武生剧情

  《大武生》影评    《大武生》是部关于复仇的电影,但影片缺少此类影片应有的张力与霸气。整部片子看上去像很娘的偶像剧,不同的只是该剧由高晓松编导,且说教味儿很浓。    两个乡巴佬闯荡旧上海的故事很容易让人想

声明:《《出租车司机》影评 出租车司机》为网友完美音线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