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花的勇气》学练导 20花的勇气ppt

教学内容:《20、花的勇气》

教学目标:

1、借助《预习单》,感知文意,理清作者情感变化的原因。

2、品悟“寂寞、泛滥”等词,感受作者的失望之情。

3、研读描写花的句子,抓关键词如“傲然挺立、神气十足、拔地而起”,体会作者用词的感情色彩。

教学重难点:

1、抓关键词,体会作者用词的感情色彩。

2、理清作者感情变化的原因,体会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教材解读:

《花的勇气》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本文节选自冯骥才的散文《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课文细致而又生动地描写了作者在维也纳寻花的经过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感受:从只见绿地不见花时的失望,见到花儿藏身于草下时的吃惊,到离开前仍不见花儿冒出来时的遗憾,再到看见花的原野时的惊奇,最后被花儿的气魄所震撼。作者在爱花──寻花──盼花──看花的过程中,被小小的花儿傲风斗雨的精神所感染,闪现出思想的火花:生命的意味就是勇气!这篇课文构思精巧别致,以作者跌宕起伏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寓情于景,情理交融,耐人寻味。语言生动、优美、流畅,值得细细咀嚼品味。选编本文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体会花儿在冷风冷雨中怒放的气魄,领会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二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的感受、领悟,不断吸收和积累语言。

学情分析:

四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中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桥梁。本班大部分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基本的阅读方法,有了一定量的语言积累,形成了较为稳定的阅读习惯,他们还喜欢表达自己的意见,彰显个性。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自读自悟,以读促悟,通过对语言的理解、品味,感悟生命的真谛,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但学生们毕竟还是孩子,要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的耐心指导与点拨。

学生学练过程

组织引导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预设:很勇敢、敢想敢干、不害怕。

预设:遇到困难、失去信心……

齐读课题。

二、反馈《预习单》,感知文意,理清情感变化的原因

1、问题一

熟读课文,想一想作者在维也纳经历了一件什么事?(可用简短的语言来概括,如:时间 谁 在哪里 看到了什么….)指名回答

2、问题二

再次浏览课文,想一想作者到底是怎么写这件事的呢?根据老师的提示,填上作者的见闻(看见了什么),以及他的感受。

刚见草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到_______;

拨开草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到_______;

离开之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到______;

雨中去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到_______;

反馈指正

把这几句话连起来,完整地来说一说作者是怎么写这件事的?

自由说、同桌互说、指名说

三、品悟“寂寞、泛滥”等词,感受作者的失望之情

出示第一段

(抓“寂寞、乏味、泛滥”来交流)

指名读、齐读

四、紧扣关键词,研读描写花的句子

1、出示要求:(1)、用——划出文中描写花的句子。

(2)、找到句子后,把描写花的关键词语圈出来。

2、罗列写花的句子(指名学生回答)

A、“我用手拨开草一看,原来青草下边藏着满满一层小花,白的、黄的、紫的;纯洁、娇小、鲜亮;这么多、这么密、这么辽阔!”

B、这正是前几天那片千万朵小花藏身的草地,此刻那些花儿一下子全冒了出来,顿时改天换地,整个世界铺满了全新的色彩。)

C、在冷雨中,每一朵小花都傲然挺立,明亮夺目,神气十足。

自由读

3、出示交流:

“我用手拨开草一看,原来青草下边藏着满满一层小花,白的、黄的、紫的;纯洁、娇小、鲜亮;这么多、这么密、这么辽阔!”

问:这句话中哪些词语是描写花的?

抓"白的,黄的,紫的"体会花“颜色多”.(2)"多、密、辽阔、满满一层"是说花“数量多”..(3)"纯洁,娇小,鲜亮"作者为什么会用上这些词呢?(预设:花儿样子很可爱,讨人喜欢)一般会说什么纯洁?(心灵、心地)什么娇小呢?(人的身材)作者用这些词,想告诉我们什么?(把小花写成像人一样的,体会作者对花儿的喜爱)

谁能抓住这些关键词语把作者此刻的惊喜感读出来?指名读、范读

评价:从你的朗读声中,老师感受到了你的惊喜。你读得真有节奏感!

听出来了花儿五彩缤纷、数量可真多呀,样子真美啊!

4、出示交流:

这正是前几天那片千万朵小花藏身的草地,此刻那些花儿一下子全冒了出来,顿时改天换地,整个世界铺满了全新的色彩。

哪一词写出发生巨大的变化——改天换地 字面上说是把天换成了地。

文中是把什么换成了什么?(PPT图片对比)

这句话中哪些词让你感受到了改天换地的变化?(全冒、顿时、整个世界、全新)

男女生赛读

5、出示交流:

在冷雨中,每一朵小花都傲然挺立,明亮夺目,神气十足。

哪些词语是描写花的?

理解“傲然挺立”:在字典中“傲”有两种解释:出示1、自高自大2、不屈服

在这里你认为该选哪一种?(不屈服),“挺”什么意思(笔直、突出)带入词语连起来是什么意思?(不屈服的,笔直笔直地立着的样子。)谁知道“傲然挺立”一般是形容什么的?为什么要用在小花身上呢?(预设:作者佩服小花在冷雨中冒出来的勇气,连词语也带上了感情,写出对小花的赞美)

如果现在你就是那傲然挺立的小花,傲然挺立的你在向谁发出挑战?
《20、花的勇气》学练导 20花的勇气ppt
  

露出神气十足的表情,腰板挺直,再把这句话读读,看谁最神气,谁最傲然挺立。

五、明白道理,拓展写话

它们为什么不是在温暖的阳光下冒出来,偏偏在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呢?

抓“拔地而起”来品读

出示句子:

小小的花儿居然有如此的气魄!我的心头怦然一震,这一震,使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什么,是——勇气!

随机理解“怦然一震”是什么意思?

说说花的勇气是什么——

完成小练笔

生自由补充小诗,师巡视指导。

反馈

六、课外作业

《花的勇气》选自于冯骥才先生所写的《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同学们课后可以找找这篇文章来阅读,好好感受维也纳春天的不同画面。

 

师问:同学们,先看老师板书一个词语—— “勇气”,谁来读?问:谁知道什么是勇气?

那什么时候最需要勇气呢?

刚才大家说了那么多,都是关于人的勇气。不过今天我们要跟随冯骥才先生去感受一下他笔下的(补充课题“花的”)

过渡:同学们课前已经借助《预习单》预习过课文了,请把《预习单》拿出来,我们来交流一下。

过渡:通过梳理作者的情感变化以及原因,我们大致了解文章的大意。

过渡:现在让我们走进文本,作者“我”在面对一片无花的绿地时,感到了失望,自由读读第一段,说说你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作者的失望?请圈出相关的词语。

过渡:一个词语不仅只是一种意思,而且带有作者的感情色彩,“寂寞“、“乏味”“泛滥“这些词语着实表达了作者面对无花的绿地时的那种失望之情。谁能抓住这些关键词读好这段话?

过渡:你看,作者的心情和花这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让我们再次走进文本,快速浏览课文,说明要求。

评价:(差)雨中的花可能还没打动你。

(好)我感受到你的惊叹。你读出了自己的惊讶。我听出了你的赞美。

“神气”什么意思?自以为了不起,很得意。小小的花儿,你们一个个神气十足,你神气什么呀?

过渡:看似娇小柔嫩的小花,却有着令人敬佩的勇气。所以作者惊奇的想到什么呢?

“拔地而起”中“拔”什么意思?

过渡:作者被冷风冷雨中的花儿所震撼,明白了一个道理。

(提示:花在什么情况下怎样?)

总结:是啊,生命中最重要的是勇敢地面对一切风风雨雨,无论你多么弱小,无论你碰到什么困难与挫折,只要有勇气就会有希望!

练习设计:

1、浏览课文,想一想作者到底是怎么写这件事的呢?

填上作者的见闻(看见了什么),以及他的感受。

刚见草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到_______;

拨开草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到_______;

离开之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到______;

雨中去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到_______;

2、感受着花的勇气,是否让你想起了种子、小草、梅花等其他事物的勇气?请同学们用最能表达自己感情的词语,补充下列诗句。出示诗:

勇气

(野花),在冷雨中傲然挺立,

那是生命的勇气;

(),在(        ),

那是生命的勇气;

(),在(        ),

那是生命的勇气;

勇气,

向我们证明生命的价值。

生自由补充小诗,师巡视指导。

课后反思:

这次有幸参加塘下学区小学语文第二学段“说文解字”课堂教学变革研讨会,并执教一堂课,倍感荣幸。我执教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略读课文——《花的勇气》,这篇课文选自冯冀才的散文《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课文生动描写了作者在维也纳寻花的经过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感受,从只见绿地不见花的失望,见到花儿藏身于草下时的吃惊,到离开前仍不见花儿冒出来时的遗憾,再到看见花的原野时的惊奇,最后被花儿的气魄所震撼。作者在爱花----寻花---盼花----看花的过程中,被小小的花儿傲风斗雨的精神所感染,闪现出思想的火花,生命的意义就是勇气。

基于第二学段“说文解字”课堂教学变革研讨会,本堂课我设定的教学目标是这样的:一、借助《预习单》,感知文意,理清作者情感变化的原因。二、品悟“寂寞、泛滥”等词,感受作者的失望之情。三、研读描写花的句子,抓关键词如“傲然挺立、神气十足、拔地而起”,体会作者用词的感情色彩。教学重点是抓关键词,体会作者用词的感情色彩。教学难点是理清作者感情变化的原因,体会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课伊始,我在黑板上先板书一个词语——“勇气”,指名学生认读,再问学生:谁知道什么是勇气?学生回答——很勇敢、不害怕。我再进一步追问:那什么时候最需要勇气呢?有学生说遇到困难的时候,还有的说失去信心的时候。我进一步引导:对呀!就像现在面对这么多的老师,你们也能这么踊跃地、大胆回答老师的问题,那就是——勇气。刚才大家说了那么多,都是关于人的勇气。不过今天我们要跟随冯骥才先生去感受一下他笔下的(补充课题“花的”)齐读课题。

导入部分以轻松的谈话交流形式开展,一来可以拉近师生的距离,缓解课堂紧张的气氛,二来无形之中让学生理解了“勇气”并引出了课题,这一环节的执行跟我预设的差不多。

第二环节反馈《预习单》,让学生感知文意,理清作者情感变化的原因。课前我让学生有一个前置学习,设计了一张《预习单》,如下:

1、熟读课文,想一想作者在维也纳经历了一件什么事?(可用简短的语言来概括,如:时间谁 在哪里看到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再次浏览课文,想一想作者到底是怎么写这件事的呢?根据老师的提示,填上作者的见闻(看见了什么),以及他的感受。

刚见草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到____________。

拨开草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到____________。

离开之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到____________。

雨中去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到____________。

课前学生根据《预习单》有目标地去预习,先让学生初步感知文路,了解作者“写了什么”,还要关注是“怎么写”的。在交流反馈环节,第一题请了好几位学生回答,刚开始一些学生回答得比较详细,我顺势引导可以根据老师的提示:时间谁 在哪里看到了什么…一些可以抓住重点进行简洁概括,这一环节的设计用意在于让学生整体感知文路。预习单上的第二题设计,主要是让学生知道作者“怎么写”这件事的,通过让学生在文中提取信息,知道作者的见闻以及他的感受。一些学生说不完整的,就请其他学生补充。反馈指正后,请学生们把这几句话连起来,有条理地、完整地说一说作者是怎么写这件事的?通过让学生“自由说、同桌互说、指名说”等形式,去把握了文章的脉络。

第三环节:品悟“寂寞、泛滥”等关键词,感受作者的失望之情学生走进文本,作者“我”在面对一片无花的绿地时,感到了失望,自由读读第一段,说说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作者的失望?请圈出相关的词语。主要抓“寂寞、乏味、泛滥”并依次进行了板书。让学生知道一个词语不仅只是一种意思,而且带有作者的感情色彩。第四环节:紧扣关键词,研读描写花的句子。让学生在文中用——划出文中描写花的句子。找到句子后,把描写花的关键词语圈出来。学生通过“读、找、划、圈”等形式重点研读描写花的句子,并抓关键词如“纯洁、娇小、傲然挺立、神气十足、拔地而起”等词,知道作者的用意,本来用在什么事物身上的,而现在用到了小花身上,为什么呢?体会作者的遣词造句,潜心会文。

板书设计主要是罗列几个描写花的词语,在研读了文本以后再让学生回顾板书,再一次让学生体会到在具体语境中,一个词语不仅只是一种意思,而且带有作者的感情色彩。

小练笔部分由于时间的关系,不能有效地落实下去,后来就当成了学生的课后作业去完成。

课已上完,感知有很多不足之处,一些环节的设计有待改进,课上的随机生成,还需要老师有灵活应变的能力,时间分配还得有效把控,本堂在“说文”部分花的时间比较多,以致后面的小练笔没有时间让学生当堂在课上落实。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正因为教学有缺憾,才需要反思,也因为有反思,才促使我们不断进取,才会有创新。“说文解字”课堂教学变革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循序渐进的,我们还要多去改变,哪怕只有一点点,那也是一种前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83830.html

更多阅读

《生查子.元夕》-欧阳修 生查子 元夕ppt

《生查子.元夕》宋.欧阳修去年元夜时, 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 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庐陵

《商鞅南门立木》教学反思 商鞅南门立木ppt

《商鞅南门立木》教学反思洛新区龙渠小学党喜锋课文的主要内容是: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主持变法,为顺利变法,首先解决百姓的信任问题,于是商鞅想出了南门立木的办法。那就是,在城南门立一根大木柱,并规定谁要把大木柱扛到北门,就有十两黄

《正方体、长方体的认识》教学反思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

《正方体、长方体的认识》教学反思王亦瑞《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是学生由学习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一次过渡,也是学生学习其它立体图形的基础。由平面图形扩展到立体图形,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的学习体

《体悟亲情,感恩父母》主题班会设计 感恩父母主题班会ppt

《体悟亲情,感恩父母》主题班会设计活动主题:体悟亲情,感恩父母理念阐述: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自幼被视为掌上明珠,父母对孩子千般宠爱,要什么给什么。然而,孩子对于父母的付出并没有意识到,反而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不尊重父母的

声明:《《20、花的勇气》学练导 20花的勇气ppt》为网友一梦梦三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