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巨姓:熊姓起源、迁徙分布和名人迁居始祖

中华巨姓:熊姓起源、迁徙分布和名人迁居始祖

一、熊姓起源(上古)

上承伏羲之遗风,下启黄帝之后裔
开华夏疆之先河,辗转上下八千年

自唐朝衮公孝感动天而雨钱历千年
自明朝麟则公晋陵迁徙抚孝感至今

“熊”,本写作“今/酉”即上今下酉,帝王之意。有熊国,即有帝王国家。上古有万国,但帝王只有一位。秦始皇令李斯不造“今/酉”,故两千多年来连历史学家都不知明里。当代出土楚王墓时才发现,秦始皇借用“熊”来代替“今/酉”字,是为了抹掉上古历史,熊家人当牢记这个字和历史。

大熊伏羲与女娲联姻,绵延三千八百多年,共一百五十三代。伏羲女娲大氏族共传七十七帝。之后为其后裔炎帝和黄帝,至此龙的传人便发扬光大了。(祥见《八千年华夏有熊氏熊姓宗谱》。)

出自上古大熊皇朝之显赫家族——伏羲帝和女娲帝有熊氏直系家族,历经大熊、有熊、芈熊、楚熊四个王朝,创造了灿若星河的上古文明。

  《大熊皇朝》历经3800年(即史称的三皇时期)。公元前6163年,大熊伏羲于甘肃榆中代燧人氏称帝,号罗奉、史称“人皇”。图腾是龙。

中华巨姓:熊姓起源、迁徙分布和名人迁居始祖
 《有熊帝国》历经300年(即史称五帝时期)。

黄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华夏大地的帝王,为少典与附宝所生。黄帝生在寿丘,长于姬水,居轩辕之丘,建都有熊(今河南新郑县),国号有熊,为华族伏羲帝和女娲帝有熊氏直系第79代帝。
  黄帝,中华五帝之首,开创了中华有熊帝国。

《芈熊王朝》历经1000年(与夏、商同时代)。
  季连,黄帝第八世裔孙,芈熊王朝的创立者,楚熊王国王族的先祖。十有二年舜赐姓羋(音米),建芈熊王朝。季连带着华夏文明进入楚丘(今河南滑县)。


  《楚熊王国》历经840年(与西周、春秋战国同时代)。
  公元前十一世纪,黄帝第36代裔孙鬻熊,是伏羲八卦的嫡系传人,著书《鬻子》。鬻熊为周文王的老师,传八卦于弟子周文王,周文王作《易经》(《易经》,中国群经之首也)。其子事文王,早卒。其曾孙熊绎以王父字为氏,成熊姓。

  熊绎于公元前1063年立国,国号大楚,建都丹阳(今湖北秭归东南)。

  战国前期,楚国在南方大力开拓疆土。“楚,天下之强国也。”“楚地西有黔中巫郡,东有夏州海阳,南有洞庭苍梧,北有汾阳之塞郇阳,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此霸王之资也。”当时的楚国,北至中原,南连岭表,拥有整个江淮流域的广大地区。北融华夏,南合蛮夷,不仅统一了南国山河,更融合了各个民族。
  

楚对于被灭之国,楚人的惯例是迁其公室,存其宗庙,县其疆土,抚其臣民,用其贤能。即使对于蛮夷,也是相当宽厚的。正因为如此,所以楚国得到各民族的拥护,显示出极大的凝聚力,在广阔的江淮流域,建立成一个强大的王国,中国统一的大业,实际上大部分工程已由楚国完成。
  

公元前四世纪中叶,当楚威王宣王时代,西方的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变得强大起来,成为楚国的劲敌。《楚策》载苏秦说,当今之世,“纵合则楚王,横成则秦帝”。张仪也说:“凡天下强国,非秦而楚,非楚而秦。”秦楚对峙的形势,是当时有识之士之都明了的,但即使在那时,秦国的实力也远不如楚国,只有到了怀王顷襄两代,由于政治的腐败,策略的失误,才转现出秦强楚弱的局面,楚终至为秦所灭。秦始皇帝统一了中国,其历史功绩当然是必须承认的。

这是因为:第一,如前所述,楚国为统一完成了大部分工程,不仅开辟了如此广阔的土地,而且更在于融合了许多的民族。

第二,秦国的统一实际上只是一场尝试,曾几何时它就土崩瓦解。秦王朝统一的时间,和一场文化大革命相差无几,最终完成中国统一大业的仍然是楚国,是楚国的英雄豪杰和广大人民,“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在大泽乡振臂一呼,天下响应的陈胜是楚人,他建立的政权叫“张楚”,率江东子弟渡江而西,成为抗秦主力的项羽是楚人,他建立的政权称为“西楚”,总领群雄,收拾河山,建立一个空前统一的大汉王朝的刘邦也是楚人,刘邦的谋臣武将,除张良等少数人除外,也都是楚地英豪。只有楚人表现出充盈的朝气和活力,真正完成了统一中国的丰功伟业。历史学家不要忽视,不管是项羽的胜利进军,还是刘邦的迅速统一,都是凭借了楚国八百年的经营,统一了大半个中国所奠定的基础。

  公元前223年,楚灭于秦。楚君的后人多以熊为姓,称为熊氏,史称熊氏正宗,即湖北熊氏。之间的演变,详见《华夏熊氏大成宗谱》世系。

二、迁徙分布  
  

从上古时期开始,以伏羲和女娲为代表的有熊文化(伏羲文化)传播路线为:

沿渭河东进,出潼关进入黄河干流沿线,北依中条山、王屋山与太行山,南靠崤山、熊耳山;再往东扩展,以“陈”为中心聚居,即古书说的“都陈”。
  

往北到了内蒙古,远至朝鲜。朝鲜开国始祖檀君,为伏羲之子。
  

南下经江西、浙江至台湾。至今台湾都留有遗迹。

  有熊氏季连,黄帝第八世裔孙,楚国王族的先祖。十有二年舜赐姓羋(音米)。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季连的后裔羋部落穴熊氏族已经活动于有熊氏之墟和熊耳山之间,地区大约在今河南中部的新郑和郾陵一带。

  夏初曾夺取太康帝位的后羿就有臣叫熊髡。西周时在楚国附近建立的子爵罗国,亦为熊姓,后为楚国所灭。

  先秦至汉代,熊氏主要是在今湖北、湖南省境内发展繁衍。

  魏晋南北朝时,熊氏部分人迁居江西,还有迁至山东的。

  此后直至元、明时期,江西南昌熊氏和湖北江陵熊氏繁衍昌盛,人才辈出,成为当地望族。此外,熊氏在宋代还分布于福建、江苏的一些地方。明代,今四川、浙江、安徽、等省也有熊氏的聚居点。
  

清代时,广东、广西、云南等省也有熊姓居民。湖南、贵州等省的熊氏,有一部分融入苗、水、布依等民族中。闽粤熊氏,有些人迁至海外,侨居于新加坡等国家。

今熊姓分布以湖北、江西、湖南、四川等省为多,上述四省之熊姓约占全国汉族熊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六。熊姓历代也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南方姓氏。熊姓分布最多城市是南昌市(熊姓为南昌第一大姓)。在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国人口中,熊姓排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六十八位,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三二,计有人口约438.7万。

三、熊姓名人迁居始祖(约212年——1892年)

84世熊鸿,江西鄱阳人,约212年—约293年,江西南昌迁居始祖。

熊鸿,三国时名士,生熊僧循。隐居钟陵(今江西南昌一带),繁衍了庞大的南昌熊氏。南昌成为熊姓重要郡望。南昌,汉代豫章郡治,隋为洪州台,五代南唐及明初为洪都府治、清为南昌府治,均为今江西省南昌市。熊鸿,三国吴豫章郡南昌人。吴国亡于晋后,西晋武帝司马炎(265—290年在位)曾多次征辟,皆坚辞不就。

熊翘,河北南皮人,约216年—约287年,河北南皮迁居始祖。

曾为西晋大臣、巨富石崇(河北南皮人,249年—300年在世)的苍头,为人正直。

100世熊曜,江西南昌人,约687年—约755年,江西进贤迁居始祖。

熊曜迁居江西进贤,生熊综。

熊秘,江西南昌人,约822年—约899年,福建建阳迁居始祖。

唐代乾符年间(874年—879年),右散骑常侍、兵部尚书熊秘卜居于福建建阳市莒口镇樟埠村,称之为熊屯。又因熊氏世居于江西洪都南昌樟埠,所以熊氏迁居这里后,将其名为樟埠厅,樟埠村今属莒口镇焦岚村的一个自然村。熊秘,福建熊姓始祖。

熊衮,福建建阳人,约853年—约922年,熊姓雨钱堂得名始祖。

熊衮,熊秘子,精通韬略,武勇过人,昭宗时官至兵部尚书兼御史大夫。熊衮性至孝。当时正值战乱后,例无俸给,唯立功者有赏资。熊衮将朝廷赏赐的钱物全部分给部下,家无余赢。竟至父丧不能葬。传说熊衮旦暮号泣,“天忽雨钱三日,得毕葬事。”雨钱堂于是得名。

《古今图书集成·氏族典》记载:时当乱后,例无俸给。父丧,贫不能葬,昼夜号泣。天忽雨钱三日,始毕葬事。后人称之曰忠孝雨钱公。

熊文愈,江西宜春人,约859年—约932年,江西宜春迁居始祖。

熊文愈是熊正隆长子,曾任福建连城(今福建连城县)令,后卜居筠州沙提。文愈生子捷。捷长子红荣。红荣生桂梧。桂梧生乐俊。乐俊有子三:车贞、轼、车良。车贞生子二:熊仪、熊仔(音资)。熊仔是福建汀州熊姓迁居始祖。

熊兰,江西南昌人,约878年—约953年,江西吉安迁居始祖。

西晋尚书熊崇官第28世孙。五代十国后梁开平三年(909年),熊宁义的儿子熊兰避兵乱迁居吉安堡(今江西吉安)。

熊罗,江西吉安人,约900年—约973年,江西广昌迁居始祖。

熊崇官第29世孙。后汉乾祐初年(948年),熊兰之子熊罗又迁居江西广昌县溪口。

111世熊叨,江西南昌人,约925年—约995年,江西城头迁居始祖。

南宋《豫章熊氏修谱原序》记载:熊氏之先,出自黄帝,其后受姓为芈,至周鬻熊曾孙熊绎受封于楚,子孙以王父之字为氏,故承楚嫡者,始氏熊焉。

春秋以降,若宜僚、若乃、若评、若合朋、若百川、若曦、若衮、若睦、若本初、若敏中、若僧循、若远、若衮、若骧、若节、若谱、若荞、若彬、若虬、若雍、若卓、若岑、若仁瞻、若执易、若琳、若熹、若志谅、若安生、若襄、若建、若叨、若延福、若本载在史传碑志事业。硕大光明,虽世相后也,千有馀岁,而溯所从来,皆一脉相衍也。

今豫章之熊氏,传自汝敌(熊叨)。(汝敌)承仲琬发祥之迹。至黄巢猖獗之时,群盗蜂起,公与胡天佑纠义兵筑垒以守,屡战屡捷,父老赖以安居时,人共表其功绩,称为兵马太尉。其筑城之地,号曰城头。而沟上熊氏,遂因城头以著。琬生叨,叨即汝敌也。叨生延福、延礼、延秘、延佑、延禧、延祚。至南宋末年,东止蔡埠,南止斗山,西止山田,北止营塘、下阳,相距四五十里间皆城头后也,岂不盛哉。

熊三官,江西广昌人,约947年—约1022年,江西石城迁居始祖。

熊崇官第30世孙。熊宁义迁豫章(江西南昌),其子熊兰迁居江西吉安。熊兰之子熊罗迁居江西广昌溪口。熊罗生熊颡。熊颡有2个儿子:熊三官、熊四官。北宋建隆二年(961年),熊三官迁居福建建宁均口,后又与熊四官一起迁居江西石城县柏中里。不久,熊四官又迁居江西石城县上柏昌。

熊礼,江西南昌人,约948年—约1025年,江西南丰迁居始祖。

熊礼是熊鸣鹄之后,字仲,生熊岭、熊崧二子,后迁江西南丰县石城。

熊延福,江西南昌人,约951年—约1015年,江西井冈山迁居始祖。

熊延福,熊叨长子。熊延福生熊钟、熊锶、熊皇。熊钟居江西井冈。熊锶居官店,后赘江西奉新帅氏,生熊洽、熊穴,熊洽居江西奉新、松胡,熊穴居江西崇仁、合城。熊锶有侧室锦姐,遗生一子熊诰,性至孝,奉生母,无所不至;以母爱幽静,自祖宅迁居于庄所,没葬官店之寿塘,官店有三儿岗,一前坊,后坊,一东宅,西宅,一下库,前坊。其后迁杜岗、栎朗楼下、丁桥,即今长坑太尉,由是以观,东止蔡埠,南止斗山,西止山田,北止营塘、下阳,相距四五十里间皆官店后,即皆城头后也,岂不盛哉。

熊延佑,江西丰城人,约961年—约1035年,江西丰城迁居始祖。

熊叨四子。丰城西塘、丰城泉港的派谱:震起高阳景运开,人士忠汉有英才,熙时必举仪廷凤,梦卜长登寿鼎梅,名誉以成膺上玉,芳声克振秉中台,勋奇道立邦为献,远绍师周世永怀。

熊仔,河南开封人,约1089年—约1155年,江西宜丰迁居始祖。

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年),原籍河南开封府祥符县的熊仔为中奉大夫、利州观察使,主管台州崇道观,举家迁居筠州之盐步镇(即今江西宜丰县),熊仔(113世)为江西宜丰县五盐第一世祖。熊仔长子熊楚一的3个儿子熊良翰、熊良嗣、熊良贵,分居宜丰、天宝、潭山,为潭山熊氏开基始祖。熊良翰的后裔熊彦玉于元末由宜丰城南迁天宝上宁。明代,熊仔次子熊弼之子熊良冶、熊良辅后裔启族宜丰城南库下,福建福清熊氏就是出之这一支。

熊二官,江西石城人,约1173年—1237年,福建汀州迁居始祖。

熊二官是熊鸣鹄之后,熊秉之曾孙,熊宗之次子。官授鸿胪寺吏部侍郎,举家居于福建汀州,熊二官为福建汀州熊姓迁居始祖。

熊绅,江西丰城人,1168年—1228年,进士,广东东莞迁居始祖。

南宋嘉泰(公元1201年)年间,熊绅受命从江西到广州做官,任满后卜居广东东莞榴花村,成为广东东莞熊氏始祖。广东增城、韶关、翁源、南雄、广西博白,海南等地的熊姓则来源于东莞。熊绅为广东东莞熊氏始祖,广东熊姓来源于江西丰城。

熊万珠,江西进贤人,约1189年—约1255年,福建宁化迁居始祖。

南宋开祐2年(1206年),熊四官第11世孙(江西石城进贤坊《熊氏九修家谱》作9世孙)熊万珠迁居福建宁化黄柏岭。

熊五郎,江西吉安人,约1192年—约1256年,福建明溪迁居始祖。

熊五郎是熊兰后裔,迁居福建明溪,为福建明溪熊姓迁居始祖。

熊殷,湖北麻城人,约1314年—约1388年,重庆万州迁居始祖。

明朝洪武2年(1369年),熊殷从湖北省麻城县迁入四川,宅江津石马岭汤巴沱,其长子熊有富留居江津,他随次子熊有贵迁徙万县巴阳峡七星山侧熊家沟(今重庆市万州区黄柏乡五童、金山村一带)。万县熊氏繁衍至明朝晚期,第9世男性约有200多人,由于明未变乱杀戳,民众流离转徙死亡,使第9世男性仅存24人,这24人的名字即成为万县熊氏族谱上24支(房)人的系别谓:來鳳、來春、先兆、先翼、茂倫、三榮、三贵、三啓、三富、三崇、先琦、三聘、三俸、三元、三義、士高、先發、三先、三讓、先伸、成福、正富、三级、1失名。目前,这24位先辈的后裔,主要居住在万州、云阳、奉节、巫山、忠县、涪陵、重庆等地,在其它省、市、区和国外居住的较少。

熊子春,江西南昌人,约1322—1399,知县,湖北鄂州迁居始祖。

明洪武年间任湖北黄州麻城知县,自原籍江西南昌落籍湖北鄂城县神山乡(今鄂州市华容区葛店镇),生子四,太一居湖北黄陂县南乡沙口下之施家岗熊家大湾,太二居湖北孝感,太三居鄂州柳子港均失传,太四娶陈氏依父居鄂城县神山乡。熊子春是湖北鄂州熊姓迁居始祖,湖北鄂州熊姓来自江西南昌。

第五次续谱开派:阳一起绍,正兴宗开,福永昌裕,学懋敦培,齐家立本,崇德育才,文章华国,万事安怀。1995年第六次修谱新加字辈:仁义光明,礼智善良,信浩宽宏,敬祖尊堂。

熊荣四,江西南昌人,约1332年—约1408年,安徽潜山迁居始祖。

元至正年间(1363年)自江西南昌迁入安徽潜山,是为安徽潜山熊家山村熊姓始祖。

熊方,江西南昌人,约1333年—约1402年,四川广元迁居始祖。

字公盛,原籍江西省南昌府南昌县--猪市街柳家巷,明洪武4年带兵入川,未返原籍,到四川广元市虎跳驿野鸭溪核桃树弯落业。子孙繁衍至今,共21代人,前16代字派不统一,从17代开始统一字派为:正大光明道德成,怀仁万世守朝廷,维邦治美龙飞凤,定国才能庆永兴。熊方是四川广元熊姓迁居始祖,四川广元熊姓来自江西南昌。

熊有贵,湖北麻城人,约1334年—约1410年,重庆江津迁居始祖。

明朝洪武2年(1369年),熊殷从湖北省麻城县迁入四川,宅江津石马岭汤巴沱,其长子熊有富留居江津,他随次子熊有贵迁徙万县巴阳峡七星山侧熊家沟。

熊仁甫,江西南昌人,约1335年—约1406年,湖北麻城迁居始祖。

元末年自江西南昌迁居湖北麻城,是为湖北麻城熊姓迁居始祖。

熊易甫,江西南昌人,约1337年—约1416年,湖北麻城迁居始祖。

熊仁甫之弟。元末年和兄长熊仁甫一起自江西南昌迁居湖北麻城,是为湖北麻城熊姓迁居始祖。

熊安,江西九江人,约1338年—约1397年,安徽宿松迁居始祖。

明洪武初(1368年左右)携三弟熊荣、五弟熊徙自江西湖口花尖山迁居安徽宿松,未几,荣转迁大梵寺坂上屋,徙转迁山下屋,是为安徽宿松熊姓迁居始祖,安徽宿松熊姓来自江西九江。

熊鼎,江西南昌人,约1341年—约1415年,江苏盐城迁居始祖。

明初(1368年左右)由江西南昌迁江苏苏州阊门,后迁居苏北盐城西门外龙冈凤凰桥南熊家庄。

熊仲璜,江西丰城人,约1342年—约1418年,湖南长沙迁居始祖。

明洪武间(1368—1398)由江西丰城迁居湖南长沙河西都之沙河湾,是为湖南长沙熊氏迁居始祖。

熊邦显,江西南昌人,约1344年—约1412年,湖北孝感迁居始祖。

明洪武(1368—1398)初年,南昌熊氏家族中的熊邦显“以熊为楚姓,江汉郧鄂间,祖宗故坏也,遂占籍湖北德安之孝昌邑,则迁楚之始祖也”。熊邦显生熊斐章,熊斐章生有二子,长子熊正邦,次子熊正道。熊正邦生三子,长子熊乾,次子为熊赐履的曾祖熊干,三子名熊朝。熊邦显是湖北孝感熊姓始祖,属于南昌熊姓的分支。湖北孝感熊姓以熊赐履为代表人物。

熊安常,江西南昌人,约1345年—约1409年,湖南湘阴迁居始祖。

湘阴《罗湘熊氏宗谱》称:熊兰,江西南昌县西门河泊所,有毓良、毓忠、毓贤三子。毓良之子安常,洪武乙丑进士,授湖南永州蓝山县令,回籍带弟安定落业湖南岳阳麻塘;毓忠之子安鼎,官河南按院,致仕落业福建福州所属长乐市;毓显之子安仁,邑庠生,落业熊家塅;此三公为迁湘阴之始祖。

合族公订新派:祖德由来茂,贻谋世序清,诗书承懿范,礼乐蔚宗盟,玉树根长盛,金枝叶自荣,传家惟孝友,百代焕文明,尤如鸿星现,永照万世兴。一说湖南湘阴熊氏迁居始祖是熊安华、熊安御、熊安珠三兄弟,江西丰城人。

熊安国,江西丰城人,约1346年—约1418年,湖南桑植迁居始祖。

1400年前后自江西丰城迁湖南桑植,排谱:再明文国尚英,良相世正朝廷,隆恩宠锡昌达,遐尔远镇乾坤,忠孝常嘉贤士,金阶时传芳声,荣耀光宗洪振,盛开诗礼元勋,学业丕启清泰,词华宜绍前人,山川钟其灵秀,佐理先卜台星。这种排谱是熊安国自江西丰城迁湖南省张家界市后自编定的。现已传29世。

熊安世,江西丰城人,约1348年—约1419年,湖南慈阳迁居始祖。

1369年,熊安国、熊安世、熊安楚三兄弟自江西丰城古城桥马家岗迁湖南,熊安国、熊安世落业湖南澧州慈阳羊角山。熊安国3代后转迁湖南桑植番竿坪落业。自熊安世8世孙熊兆武续排谱序:兆廷封尚大德光,自有伟人庆盛昌,克振家声忠孝远,本宗世泽喜天长。

熊安楚,江西丰城人,约1350年—约1421年,湖南桃源迁居始祖。

1369年,熊安国、熊安世、熊安楚三兄弟自江西丰城古城桥马家岗迁湖南,熊安楚落业湖南桃源。

熊文珠,江西南昌人,约1428年—约1495年,湖北石首迁居始祖。

大明成化(1465—1487)年间,与熊文环、熊文玉三兄弟于自江西南昌迁湖北荆州石首熊家台及金银凼,为石首始祖。后有分支于大清康熙及乾隆年间迁湖南安乡、华容、临澧、石门、吉首、龙山、桑植;还有四川及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洛河乡等。

本支自石首起派,老排谱为:文必宗梦天尚昌,启怀予德世自芳,敦本传家唯孝友,修身华国在忠良。重修谱时增派:贻伦克绍经常永,礼义为先裕祖光,格物致知成大学,凤姿纯美合龙章。明泽朝序师环宇,宏振乾坤定康祥,承才松茂其灵秀,瑕思瑛志桂庆邦。

老谱记载:公自江西南昌府南昌县来,接于湖广荆州府石首县,与刘氏大齐公楷来因同卜宅于此地县北乡之小岳洲。公也开基劈土,贻谋燕翼,宏而且远,故后裔考本源溯先泽者,群奉公为始祖焉,其所葬处即公所居也,至今名为文老屋场;云:文钰文环二公乃文珠公之胞弟也,相传文珠公卜居小岳洲,彼时地皆荒芜,公见瓜藤一蔸,公喜其瓜绵绵子孙悠远在此北也,遂居焉,后因此地作圹,移居,因名熊刘苔,至今犹有先公之旧,此时并无二公在此,惜年达人淹故,老无能道其详,是以二公不得其传;有云落籍江陵县汪家桥,系文钰公之后,落籍石首金银凼者乃文环之后,均无确处姑存,以俟后人考查可也。

熊礼侃,江西丰城人,约1492年—约1559年,湖南安化迁居始祖。

明时自江西丰城县登仙乡迁居湖南安化丰乐乡七星街。后裔散居湖南宁乡、桃源、益阳等地。

熊守乾,江西南昌人,约1496年—约1570年,湖南武陵迁居始祖。

明嘉靖五年(1527)由吴入楚,卜居湖南武陵前河五家冲,是为湖南武陵熊氏迁居始祖。

熊珙,江西进贤人,约1537年—约1603年,湖北汉阳迁居始祖。

熊伯龙之曾祖父。熊珙任职明朝王府典宝,到湖北汉阳,其子熊士章随侍到湖北,熊珙去世后,熊士章流寓湖北汉阳。后传熊伯龙等,是为湖北汉阳熊姓迁居始祖。

熊良祖,江西丰城人,约1548年—约1623年,湖南常德迁居始祖。

明万历年间(1573—1620)自江西南昌府丰城县迁居湖南常德武前乡花叶港,是为湖南常德熊氏迁居始祖。

熊应乾,湖北麻城人,约1553年—约1612年,四川金堂迁居始祖。

是熊易甫第10世孙,源自城西橙林。明代晚期,熊应乾迁居湖北麻城县莺山畈。康熙28年(1690年),应乾5世孙熊远到四川金堂做生意。熊远有两个儿子,五个孙子,都在四川做生意,其曾孙熊鸣凤在四川金堂县古淮州坝置下田地近百亩。四川成都金堂熊姓迁居始祖,四川金堂熊姓来自湖北麻城。

熊应位,江西吉安人,约1554年—约1622年,贵州安顺迁居始祖。

万历6年(1579年)诰封文林郎。由江西吉安府湖南石灰巷举家迁徙,入黔住安顺军民府,住四代人后,又迁定南所(即今贵州普定县城)。是为贵州安顺熊姓迁居始祖。

熊迥,江西抚州人,约1563年—约1624年,云南陆良迁居始祖。

字六有。淹贯书史,兼工书画。万历(1573—1620)间游学至陆凉(今云南陆良),生徒颇众,遂家焉。《旧云南通志》有记载。熊周是云南陆良熊姓迁居始祖,来自江西抚州。

熊乐天,江西南昌人,约1582年—约1652年,湖北丹江口迁居始祖。

熊乐天于明末从山西洪洞大槐树迁往湖北丹江口市。开派:天思如德传,笃志学高显,忠厚成家道,英华继祖先。

熊启绪,湖北石首人,约1658年—约1727年,湖南桑植迁居始祖。

熊启绪是湖北石首迁居始祖熊文珠的8世孙,熊启绪之子熊怀绣、熊怀绎于乾隆10年(1746年)迁居湖南桑植。

迁湖南张家界桑植县后重修谱时增派:贻伦克绍经常永,礼义为先裕祖光,格物致知成大学,凤姿纯美合龙章,明泽朝序师环宇,宏振乾坤定康祥,承才松茂其灵秀,瑕思瑛志桂庆邦。

熊启绪,湖北石首人,约1658年—约1727年,陕西平利迁居始祖。

熊启绪是湖北石首迁居始祖熊文珠的8世孙,熊启绪之子熊怀纪、熊怀绶于乾隆10年(1746年)迁居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洛河乡。

熊上玖,广东潮州人,约1702年—约1776年,湖南浏阳迁居始祖。

清雍正4年(1727年),与熊上珍、熊上泰三兄弟,自广东潮州府平远县东石乡迁居湖南浏阳西乡,是为湖南浏阳熊姓迁居始祖。

熊世祥,湖北十堰人,约1823年—约1892年,湖北竹溪迁居始祖。

1864年,熊世祥自湖北郧阳府(现十堰市)迁竹溪县宝丰镇,排谱:上世守家国,江陵传世远,仁里自贻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84098.html

更多阅读

俎姓起源与读音考 酉阳杂俎 读音

俎姓起源与读音考河北磁县城北二十里有一黄鼠村,该村居民十之有九属“俎”氏一族,然昔时启蒙读物《百家姓》上却无此一姓,及至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一些字典、词典上,“俎”字才有作姓氏一解(至今有些正式出版的一些字、词典上仍无此一解)

超级卧底:熊向晖、韩练成和郭汝瑰

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军队内涌现了一批暗中为解放军提供情报的谍报人员。其中,以熊向晖(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胡宗南的机要秘书)、韩练成(国民党46军军长、国民政府参军处成员)、郭汝瑰(国民党国防部第三厅即作战厅中将厅长)三人最为有名,他们皆

黄姓起源、黄姓的来源 埇桥区黄姓来源

黄姓的起源,黄姓的来源姓氏:【黄】拼音:Huang郡望:江夏郡名人:黄歇,黄香,黄峭,黄庭坚,黄遵宪,黄祖耀胜迹:泉州开元寺檀樾祠文献:黄氏五族总谱历史:黄姓是中国当今第八大姓,南方人所占较多,在台湾排名第三位。黄姓出自嬴姓,是古帝少昊的后代。少

声明:《中华巨姓:熊姓起源、迁徙分布和名人迁居始祖》为网友年代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