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芬:发现内在空间三

 问:刚才王冬老师您讲了惰性的问题,如果按张老师讲的,爱自己负面的情绪你也爱,那你怎么样在爱的情绪下改变惰性…

王冬:今天觉得很累,我能不能放自己一天假,OK了,我刚刚讲对质那个惰性,那个惰性是一个惯性,我还是会盯着电视机,我还是会哭,老公你把这个事情讲清楚,会一直在负面的路上一直一直,而不去正视问题,我是讲这个。

问:我是说有一些情况,你理性认为你这么做对你很好,你感性因为知道做这件事花很多工夫,你又逃避这个事情,随着时间的临近,你可能会越来越想逃避。

王冬:其实这个是你很熟悉的,就是你要决定下不下工夫了,你讲了代表你很熟悉,你很知道自己在什么路上走,其实今天可能就是一个开始,可以对自己,你问一问自己,安静下来问自己要不要开始做新的选择,开始一种新的生活,你可以做一个新的选择和新的决定。

闻风:我觉得刚才那个同学讲的是一种惯性更多吧,有很多人总是会拖着,到最后几天才用工做这件事情,有一些是惯性的力量,另外一个深入分析的话,是一种某种层面是你不想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状态。我觉得有一句话你害怕成为更伟大的,或者更好的,你仔细去分析这一点,因为我相信每个人都可以做的更好,但是真的因为这种惯性作用,你成不了更好的,美国一个电影讲的是篮球的教练,他就是这样教育他的篮球队员,他们也是缺乏成为最好的那种勇气,虽然他们有这种潜力,因为没有那种勇气,所以会阻碍自己很多的行动。

问:是自己会害怕自己更好。

闻风:很多的时候从正面考虑是一个行动力的问题,实际我给你十天时间,你可能玩了八天,最后两天做事,如果下次你试图改变一下,你第一天就做这个事情,如果五天可以把这个事情做完,你五天做的事情肯定比你那个两天做的好,而且你很享受这个过程,你自我感觉会好得多,因为我以前有这个毛病。

问:怎么改掉的。

闻风:你觉得现在有这个时间,有这个能力做这个事情,你就去做,另外还有一个问题王冬讲了惰性另一方面因为你的能量比较低,一直处于低的状态,我经常跟我的学生讲一个例子,我觉得我没有开始系统练习瑜珈我老是觉得很累,开始练习两个礼拜觉得精力充沛,单位里面我就会找事做,因为你的能量足够你应付所有的事情的时候,一个是你心态越来越正面,另外一个你会考虑合理的利用时间,提高你的效率。

王冬:我补充一下,因为刚才闻风有谈到其实有的时候拖延或者有一个恐惧,我也想谈一下,其实恐惧除了闻风说的那一块儿之外,其实我们有时候是恐惧那个结果,我们对于未知的事情就是会有恐惧,我们太想要那个事情好了,以至于我们生活在对未来的焦虑里面,或者是过去有一个事件在影响我们来做这件事情,它有双方面的,在那个时候要么生活未来的焦虑里面,或者生活在过去阴影和压力下,事实上我也会有类似的经历,其实很好的办法就是你呼吸,其实有的时候你从一点点开始做,你不要把那个结局设想的太大,你从那一刻,你担心的那一刻首先感觉到你是担心的,知道自己是恐惧担心的,接下来你鼓励一下自己说,我是不是可以尝试做这里面一小部分,当你开始做的时候,你就在那个当下了,其实你的能力,很多时候是我们的能力远远可以做这件事情,而是生活未来上也不行,下也不行,当我们不设太大的时候,开始做的时候,慢慢的这样一次两次积攒多的时候,你有非常好的经验,这个能量就慢慢的在增长,你就有机会说将来我碰到这个事情就可以做好,这个是一个练习的过程,最重要是过程。

张德芬:我举一个例子,作者提到有一个观念叫做臣服,那臣服了怎么有行动力呢,就是说你深陷泥沼里面,你先承认此刻的我深陷泥沼,接纳的时候,不再抗拒的时候,可以有更多的专著力,我怎么脱离这个地方,我沉浮并不是我不采取行动,而是不浪费精力能量抗拒,反而有更多的能量解决这个事情,让它变得更好的方法出现。

问:我想问一个问题,因为我们都知道禅宗或者灵性修炼的东西,背后就是让我们的无为,但是我特别不明白,比如老师这本书心想事成的自己,还有我们看到西方《万能的药水》,用你的意志力实现你想要的东西,无为就是没有任何欲望,大自在的自己,和想要的东西去实现,是不是矛盾,还有无为跟这个是不是矛盾。

张德芬:你是不是问心想事成和无为的问题,我想你对无为不是有详细的了解,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顺势而为,我一直觉得人生是顺着我们的人生走,但是我们要有意识往哪里走,也就是当下合一,有人抢我钱包我怎么办,大师说,你就臣服于这件事情,你一定要拿雨伞非常慈悲打他的头,但是带着慈悲打他的头,让他拿走,就是这样子,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每天在家里头,而是当你跟当下生命之流能够合一的时候,你能够顺服的时候,当下会透过你自然流露出他的生命,我一直觉得我们跟宇宙意识是在共同创造我们的人生,虽然像我们人生蓝图决定了,我们一直觉得还是可以,就像修学分,本来说75年修完,但是我65年修完,我后十年就很逍遥自在,所以无为并不是不去做事情,心想事成是你必须有意图,有意图之后才能达到你想要的东西,比如一个开悟的人去水果摊买桃子,结果没有桃子了,他就问卖东西的人明天会不会有桃子,他说不知道不好说,也许他买了苹果,或者去了隔壁问有没有桃子,他有这样的意图,老板会说你要桃子明天帮你进一点来吧,最近不好卖,整个过程他在买水果,没有说今天没有桃子,我就是要桃子,没有桃子怎么办,老板说不知道明天有没有,那怎么可以,明天把桃子拿来,他没有,就是顺着流走,对于他来说每一刻活在当下,他与当下合一,我也常常想你心想事成的能力到位,真的你相信你能达到的你想要的。比如有人高考,每天看电视,心里想我一定考上,不会真正的心想事成,而是你真的相信的时候,那一刻有很大的行动力和热情去读书,心想事成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什么工夫都不用做,什么苦功都不用做,心想事成给你内在的动力,更准确扎实的完成你心想的事情吸引到你的生命力来,所谓的运气好是机会碰到了准备好的人。什么叫做好运气,就是机会碰到了准备好的人。那有些人没有准备好,机会来了他也没有抓住,那个人运气好,我们常常看到同样的机会来到你眼前你可能抓不住的,所以心想事成是帮助你准备好,把你想要的吸引到你面前,这个行动力是很强的,老子虽然说无为,并不是你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做,要跟当下合一。

问:顺势而为,和散漫,和惰性,我自己也好,我身边的一些人,我知道他们很多人有这种困惑,他认为自身有一些潜能达成一些事情,但是他本身的个性会比较散漫,比较随心所欲只要往前走就好,这种人常常是有一些初步灵修的。

张德芬:你说灵修的人看起来懒散,顺流而为,我自己觉得作者第十章有讲到,我们生命三种好的状态,第一种是接纳,第二是享受,第三是热忱。你说的人,看着过的很快乐,很喜悦,他不去积极争取东西是可以的。我的想法既然叫做灵修,要能量,金钱也是一种能量,不能光发展灵修,不去赚钱,那也不行,如果你觉得自己懒散,你去回头看看什么东西阻碍了你的活力,可能有东西是卡住的。

王冬:有很多人参加很多灵修和上很多心理学的课,他在里面一直找一种感觉,但是他不是真的在这一方面用工,而是他找了一种逃避生活的方式。我觉得我想讲一下如果这一种的懒散的话,不能把它并在灵修里面,他自己认为他是懒散的话,他不是平和的我来经历这样的灵性的生活,因为有一些出家人他愿意过淡薄的生活,在他人生取向他做了选择,是过他选择的生活,这些东西不能混在一起,其实一个说法是特别容易的,但是真实是什么,我觉得是最重要的。

问:我想请问一下一方面是自己的心想事成,另一方面是有一些无论是中国的八字,还是风水,西方的塔罗,星盘,可以预测一些事,有的时候会有一些负面的信息,比如两个人不和,你的未来会怎么样,这种情况下您是如何看待这些事情。

张德芬:你是关于风水八字塔罗,我的博客有讲过,我原来是很相信算命,我算过很多命,后来觉得命运掌握在你自己的手里,比如前面两个车时速都超过一百公里,我想两个车一定会相撞,可我回头一看怎么没有撞,原来有一个车转了弯。如果你去找胡因梦去占星,他不会算你什么时候会发财,什么时候会升官,她只算灵性的成长,比如你们两个不合,的确你们个性有些人外面看不合,不用算命看,我也可以告诉你们,最重要是你们有没有真心真意在一起,看很多夫妻也是打打闹闹也白头到老。不要受算命的预示说我们不合分手吧,其实算命、八字把你个性算的非常好,我们的人生是个性决定的,改变你的个性就改变你的命运,那个东西是给你一个蓝图,大概会经历什么东西,你是这个蓝图的绘画者,这个蓝图是你自己画的,所以你有权利改它。

王冬:我要补充一点,事实上我有学九种性格,学一些东西,事实上怎么看待这个,因为有的时候会提出你在个性上的却你一世需要修的什么,你不妨当做一个功课,在这一辈子需要修的,把它当成你需要去修的一个方式,最后其实是让你成为一个完全的人,不管是哪一种生命数字也好,最终是为了让你跳脱你的圈,成为一个完整真的是一个提升的人,我是这么看的。

问:上您的课受益很大,所以就很想跟身边亲密的朋友分享,像父母这样子,像我们这一代的父母经历过文化大革命,您也知道唯物主义,所以他们永远是活在很多的操心,担心孩子,以前担心我考不上大学,考上大学之后担心工作,然后找男朋友,永远都是活在操心里面,很想跟父母分享灵性的东西,往往不被接受,就想问如何与亲密朋友和家人分享,跟朋友还好,比如跟父母非常难沟通,这个问题有什么好的方法来分享。

张德芬:我重复一下问题,怎么把学到好的灵性的东西跟父母分享,父母观念比较难改,很难跟他们分享。我自己的感觉就是我爸爸很骄傲我出两本书写的很好,但是他也有忧郁症,还是不快乐,我会劝说他你不应该有忧郁,我还帮助了很多人,有人焦虑了六年看了我的书都不忧郁了,我没有这样的想法,真的把他放下,亲如你的父母,还有在座的各位,我写书,开读书会,完全是分享,我不是在传教,不是卖膏药,不是想要救你,你无意识,让你有意识让你活的快乐一点,其实我没有想要改变别人,只是把自己的经历讲,当然我希望是说很多人看了我自己的经历和故事,能够从他们自己的困境中走出来,说实在的我不会去想要迫使他们,加一些压力给他们,即使是亲如你的父母,不能接受就是不能接受

  很多读者把我的书给爸爸妈妈看,很喜欢看的,你可以把最没有压力的方式,有的时候你跟他讲,会觉得你来攻击我,学了一些邪门歪道。做儿女就是做儿女,像我先生修一些东西,从来不会跟我先生说你应该怎么样怎么样,都是他看我修的很好跟上来的,我们应该带这样的心。我自己刚开始的时候也是,我一看到人你有问题,你问题是什么,告诉你怎么解决,后来朋友越变越少,所以我基本很少说这些,除非你问我,或者看我的书,你有感动就来找我,如果你还是抱怨,我基本就顺着他。他换工作,人很坏,我从来没有跟他讲,你要看看我的书,我从来不说教,我把书给你了,看进去就好,如果看不进去就算了。

  所以你最好是修好你自己。我给每一个父母,每一个妻子,每一个丈夫,每一个儿女的建议,就是先把你自己整理好,先把你自己状态修好。我跟我父母的关系,我也一直想要修复,让他们看见我们应该怎么样怎么样,你们不应该这样对我。我发现都没有用,我改变自己之后,我跟他们互动的方式变了之后,他们不可能不变,因为所有的两个--人关系,亲密关系或者父母亲近的关系都是双人舞,把自己修的更好,你周围的人自然会改变,尤其在孩子身上尤其看得出来。

问:我想问的问题前面几章看了之后是看到自己很多小我状态,我们经由痛苦的小我觉察之后,最后讲到《新世界》的蓝图,想让我们谈一谈意识都能提升,是什么样的愿景。

思程:看到小我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小我不是被消灭的,只是当我们有一句话,当我们意识到我们是在做梦的时候,我们就在醒来的边缘,当看到、观察到,直接洞见到所有的小我或者心智的运作模式,甚至可以把小我放到一边去,洞察到每一个痛苦至深的情绪的运动模式,这种洞察本身可以带来改变。至于说新世界是什么,对于我来说,我还是在过程之中,我不知道他所说的终点是什么,可以肯定你在某一个片刻直观的洞察自己所有的从身到心到头脑所有的部分,多一片刻的洞察,下一个片刻就是新的,这是我的感觉。

张德芬:我想他说的新世界就是小我心智的消失,我们看到小我的病态,比如粮食全世界都够吃,为什么有的地方还是挨饿,他讲病态疯狂这种行为会消失,我们觉得每个人可以活出他想要活的东西,其实我们有很多愿望理想想做出来,可是都被后面一个东西拉住没有办法活出来,我觉得在一个新世界里面都是有完全的能力活出他们的梦想,每个人都不会有所为的上引症,这也是小我的一种状态,基本我们不会盲目的认同于小我,真正找到自己,像吃了定心丸一样,很开心在自己的岗位上生活。

闻风:我想大家都记得什么是共产主义,我觉得新世界的目的,从我的深层理解就是共产主义,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种感觉,实际上我们传统里面有一个大同世界,这是一个中华文明追逐的终极目标,这本书想告诉大家也是被从我的理解也是这么一个理想,到那个时候大家都能幸福的生活。

张德芬:其实我很赞同闻风说的,因为第一章讲共产主义是有非常好的愿景,理想,但是没有考虑到人类小我的心智是失调的,如果把这个小我失调的心智排除的话,共产世界的理想就可以付诸实现。

问:再提一个问题,我们提一个具体问题,我还是观察到一个现象,您是最主要的组织人,最主要的组织人没有戴眼睛,其他三个人都戴眼睛,我也戴眼睛,我提的问题通过灵性的治疗可不可以把眼睛摘掉。

张德芬:我是用雷射的,眼睛怎么样就怎么样,除非雷射处理掉。

问:我提一个重要的问题,张德芬老师当下的力量这本书作者经历过很多的痛苦,在某天夜里突然豁然开朗,他的表述进入了当下,张德芬老师您有没有类似的经历,你当下那种状态跟那种境界是怎样的,第二个问题你是通过什么方法,因为当下的力量作者没有给我们方法。

张德芬:我进入当下的状态都是在上团体灵性课的时候,有很好的老师利用大家的能量,他带一个冥想,很容易让你思绪淡掉了,能够感觉到现场充满了能量,你活在那个光和爱中的感受,有的时候会流泪,没有任何原因会流泪,当然我感受最深是到印度,有一个圣地,叫做合一大学里,那里有很多悟道的大师,所以在那样团体可以感受到一种,我自己感觉到内在的显性,所以感觉到自己是属于无形无象的世界,真正感受到,不止是头脑觉知到而已,所以我觉得经历这些之后,我像吃了定心丸,其实我可以超越这些东西,并不表示我丢了一百块钱,我不会奥恼,我还是会觉得浪费了,还是不开心,但是我觉得很快从这些东西里走出来,人是有惯性的,又掉下去受到物质东西的问题,人事的纠纷,但是我很容易走出来,我想问问思程,他常常做内观修习,思程分享一下,作者描述的当下的灵在,在你身上是怎样的。

思程:我不太了解作者本身所说的感受是怎么样,因为从文字上判断实际的经验是如何,我自己可能有很多不同情景,比如和我的老师在一起,或者参加内观的禅修,或者一些课程上面,跟老师或者其他人一起氛围的影响经验到的,当下这个词比较抽象,实际真正的经验的时候,当下也是很有层次的,也是有不同的精细的层次存在的,我们很难用一言以蔽之,我当下都经验到同样的精微的同样状态,这可能是不一样的。可能更重要是我们如何找到自己的方式处在此时此刻,有一些比较直接的方式,是和你的身体保持连接,也是某种在当下的状态,像大家坐在这里,然后听我在说话,你是否可以同时感觉你的脚落在地面,和地面的触感,当我没有说话的时候,你感觉这个触感的时候,你是否可以听到这个屋子发出所有的东西,远远近近大大小小,可以把注意力拉到实际的目标上,你就是在经验或者锻炼一种当下的状态,或者进入更深当下的一个打开一扇门,或酝酿那样的土壤,刚才也谈到观察我们的心智,观察我们的情绪等等,可能对有些人而言有一点难,刚开始看两三个念头被突然出来一个回应或者想法带跑了,出去有兴趣的话尝试从觉察自己的身体开始。

张德芬:书上也讲身体是我们进入当下的门户,因为身体永远在当下,我们的思想会跑到过去和未来,我们的身体在当下,你如果感觉身体的话,《新世界》这本书里面有谈到感觉身体,作者说一个境界是叫做有觉知,有意识没有思想的境界就是灵在的境界,比方说一个特别美的东西,你到九寨沟的时候,一下看到美景会瞠目结舌,或者看奥运的开幕式,你会觉得很美了,那就是活在当下,没有任何思想,不会想那个人怎么弄歪了,你会被那个美震惊,所以很多人喜欢体验活在当下的感觉,比如有的人会跳伞,那个时候不能想东想西,或者是攀岩,很多人喜欢冒险活动,就是追求当下那一刻无念,只有意识存在的感觉,其实是跟我们本体最接近的,如果我们每个人花多一点时间训练上,你内在空间会打开,身心灵会比较舒畅,最后一个问题。

问:吃一堑长一智当遇到自己不利的事情,我进行思想总结,那个总结是小我,还是该总结,还是不总结。

张德芬:活在当下并不是不计划未来,总结是看总结性质的,真的很理性看这个事情刚刚做的怎么样,应该怎么样,是正面的,没有负面的,没有怪罪,说那个人害我怎么样,下次该怎么样,而是就事论事说是不是我没有检查好,我下次一定要检查,这就是对过去很好的总结,从过去的过错中学习经验,而不是小我的一个行为。我们记得九点半要把场地清掉,非常感谢大家,今天开始连续三个星期三继续讨论这本书。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84633.html

更多阅读

张德芬:我的妈妈很强势

和母亲的和解撰文/德芬内在空间微博http://e.weibo.com/innerspace521/profile这次在台湾上海宁格老先生的家族系统排列课程,有很多收获。第一天上课,海爷爷就一直在强调与母亲的关系。母亲是我们每个人生命的源头,最直接的。有些人的

读书笔记:遇见未知的自己 – 张德芬 张德芬的书害人不浅

读书笔记遇见未知的自己 – 张德芬· 活出你想要的人生。· 任何能丢弃自己不实的身份认同,而且不被自己的思想、情绪以及身体所限制或阻碍的人,就能展现出真我的特质 – 爱、喜悦、和平。· 如果你不断重复做某件事,我们某些神经细胞

内在和外在空间 张德芬内在空间

内在和外在空间内在身体不是坚实的,而是空旷的。它不是你的身体形相,而是赋予身体形相的生命。它是创造和维持身体的智性,同时协调上百种不同的、极度复杂的功能,这些功能人类心智可能只懂得一点点。当你觉知到它的时候,实际上就是那个智

胡因梦和张德芬在我心中的PK 祖国在我心中演讲稿

上周五,10月19号听了一下胡因梦的演讲,很不错。在听胡老师的演讲的同时,我不免想起另一个同行,那就是张德芬。他们都是台湾人,一个是60岁,一个是50岁;一个是名演员,一个是电视主播;两个人都是从前的大美女,现在都是从事心灵工作;都是翻译和写书

声明:《张德芬:发现内在空间三》为网友与花如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