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万里 熊万里 湖南大学

他曾是在最初的中国房地产业获利的人,随后却抛下事业跑到美国读建筑和城市规划,然后又让人意外地从在读博士辍学,回国后一直在企图做一件与众不同的事—当大家还生活在WEB2.0时代时,他已经带领他的团队试图打造中国第一个真正的WEB 3.0网站。

  熊万里刚刚过了40岁,但他人生的峰值体验可能超过了很多人完整的一辈子。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他的轨迹放在今天看,实在有点匪夷所思。就像开快车时的漂移,转弯转得太剧烈,在一旁看着的人只觉得头晕。

  1998年,他已经是地产大佬,却放弃如日中天的事业,去美国学“城市规划与国家政策”;2006年,他已经在哈佛修了若干年的博士学位,师从库哈斯、赫佐格,结果又中途放弃,肄业跑回国开IT公司;他开奔 驰车,穿着打扮却可称作不修边幅;他将公司开在北湖渠酒厂国际艺术园,办公室“漂”在湖面上;他的员工上班时间不受限,爱来来,爱走走,随便吃零食,随便打电话聊天,只要完成任务保质保量—最关键的是,他的立方网开发已经做了将近三年,但一直处于半雪藏,他要以一己之力抗衡中国IT界蔚然成风的“山寨”与“抄袭”,他说:“立方网要做真正的原创。”

  信不信由你。

  按照熊万里的描述,他的家庭出身不是“高干”也该是“准高干”,从小在空军大院、海军大院长大,院外的孩子吃窝头,他拿巧克力去跟人家换,家里的上海、牡丹、中华高级香烟,他拿去换人家的迎春、银象廉价烟盒—都只是图新鲜。

  上幼儿园太捣蛋,老师管不住,家里托关系就让他提前上了小学,但他记得的却是那场他轻松应付的“面试”,认为个中细节是他性格的最好体现:“老师说,从1数到100你会吗?我说会,然后就100、99、98、97……故意倒着数。还没数到90,老师就甩甩手:行啦行啦!”

  狂妄。这是他对自己的概括。

  1968年出生,1989年大学毕业,熊万里号称那个年代所有该经历的他都经历了,包括毕业分配被单位拒收。他没有仰仗自己的家庭关系,而是打伞骑着自行车,在大太阳下的深圳找了一星期工作,最后被深圳经济特区发展公司(现在的特发集团)旗下的东方皇宫大酒店录用。

  那时的特发,是中国第一家大型集团公司,改革试点的最前沿。上班的头15天,熊万里没有回过宿舍,一张气垫床搬到办公室,拼命到了这种程度。然后,他就从一个试用期的实习生直接被提拔成了部门经理。“那15天发生了很多事。先是我弄丢了公司的旧自行车,二话没说去买了辆新的来赔。后来跟老板下围棋,老板发现下不过我。有天晚上老板心血来潮,带我去打保龄球,那时候深圳就那么两条保龄球道,我以前也从没摸过保龄球,结果第一局就打了198分,他们都难以想象。还有三位老工程师的力荐,因为我图纸看得仔细,发现了连他们都没发现的问题。”

熊万里 熊万里 湖南大学

  所以在1989年,21岁的熊万里第一个月工资就挣了2000元。这还仅仅是开始。“我的的确确从一开始工作就成了暴发户。为什么这么说?1989年底,国内刚刚开始有砖头样的手提电话,老板就花了1.9万块钱给我买了一个,入网费又花了将近1万。我的部门是独立财务核算,我已经可以签单。我没有驾驶执照,就开始开车,因为公司有军方的背景,挂军车车牌。”

  1992年9月,他被调去了特发总部管地产,1995年又脱离集团自己创业,“我上大学实习时到深圳,那时候深圳经济特区发展中心大厦就在建,是当时规划中最高的建筑,国际招标,国外的设计师设计,同学们都感慨:如果毕业了能在这栋楼办公该多么好啊。结果没想到这栋楼是在我手上完成的,如果没有我,它会烂尾更长的时间。而从它一开始使用,我兼任总经理的特发下属二级公司在这栋楼里就有了一整层。”

  “我需要大器晚成”

  在周围人都觉得他“功成名就”的时候,熊万里决定赴美读书,“我的观念跟他们不一样,我觉得那不是成功,我需要大器晚成。到美国完成我的博士学位是我的一个梦想。”

  他考托福,申请了哈佛、普林斯顿、耶鲁、宾夕法尼亚和哥伦比亚五所大学,“我当时的想法是这五个学校争取进一个,但并没有申请商学院。虽然我商业背景很好,但是我并不主张单纯去学商学,因为单独商学不够职业,所以我要学设计。五所学校全部录取了我,第一个录取通知书就是哈佛的。”

  他对所学的“城市规划与国家政策”专业非常推崇:“一般人们会说学科是没有尊卑高低之分的,实际上不是,纯粹的建筑师只对单体建筑负责,而规划师是有点特别的,尤其在国外,一规划就是三十年五十年,而且是以法律的形式把它确定下来,将来要改非常困难。如果没有前瞻的能力,会带来十几年、几十年的影响。规划这个专业每个学期必修的学分是二十个学分,比其它的建筑专业多出四个学分,它要求学生对经济、人文有更高的了解。各个领域最高端的学术都是哲学化的,必须是能够开启人类未来的思想。”

  熊万里说,库哈斯和赫佐格都直接教过他,而他将库哈斯评价为“伟大”,“库哈斯这个人很有他的哲学思想,做设计的时候把他的哲学思想贯彻进去。央视大楼的设计其实体现了他对宣传机构‘扭曲的口舌’的认识,被烧掉的那座配楼,是口里的舌头,并不是什么色情。”

  那为什么不完成学业,好好做个城市规划师,而是半路出家玩IT?

  熊万里又用了“梦想”来解释。“我从1995年、1996年开始用网络,互联网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我一直认为它对人类的改变,对未来发展的影响会大大超过当年的工业革命,我也同时认为互联网领域的真正发展恐怕不是以纯技术发展为主导,其它领域会越来越多地参与推进。比如,我们可以想见它3D化的发展,不会一直是现在这样平面的表现,3D化以后,建筑师、规划师的参与,就能够帮助设计出更好的应用给客户。所谓新媒体,新在哪里?差别就在于用户的体验。”

  “我为什么等不及要来做这件事?以城市规划为例,国外做城市规划要用到很多GIS数据,中文叫地理信息系统,简单到一个红绿灯时间的长短、方向的切换都是要依靠数据来做出规划判断,靠这个区域的人流状态、每个时间段经过的车流状态来提供相关参数,然后用数据来生成图形,不是简单的像中国这样不停地划圈,四环、五环、六环。苹果的创始人乔布斯专业是学字体美学的,简单到一个字的写法,美丑好坏都有很大差别,一座城市一个区域美丑的差别当然要大得多。我们的城市已经缺乏真正的规划设计,互联网这一块儿我是一定要设计的。”

  用建筑的概念做网站

  立方网至今寂寂无名。尽管熊万里说它有“几十万”用户,大多是设计人。

  但它的确提供了一种新的体验。比如,以前你写博客,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此时此地发生了什么、想了什么,在立方网,这种记录却可以变成完全立体的。不管是网站首页还是你的个人空间首页,都有一个地球和时间轴,同时以“时间”和“地点”这两个生命中最重要的参数来记录你的人生轨迹。

  “过去看一张照片,是在北京拍的,但你还是不知道具体在哪儿,在立方网你可以精确到它拍摄的经度纬度,那你接收到信息和体验就会不一样;如果是一篇游记,过去只能看,未来的游记你可以非常真实地看到这个旅途中的人是站在哪个角度拍了这张照片,那个时间的阳光环境是什么样。”

  还有一个应用叫做家族圈,“过去的族谱,只有这个家族比较伟大的人才有介绍,普通的成员就是记下了生卒年月,未来基于互联网的族谱,可不可以是一个立体的人生轨迹?在每一个地点,用一个时间轴来集合你的故事,让你的后人看到300年前你的生命瞬间。”

  没有人知道立方网会不会成功。至少目前,它还有太多显而易见的缺陷。但狂妄的熊万里至少说出了一句很有道理的话:“当代人应该有一个垫脚石的意识,不要每个人都想着要去做那种划时代的人物,做彻底的革新,用开放的心态去开拓,媒体的进步、社会的进步都是一代一代人深入才能发展下去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84688.html

更多阅读

湖南大学图书馆 湖南大学图书馆 直饮水

湖南大学图书馆前身可远溯至创建于北宋年间的岳麓书院御书楼。20世纪初,岳麓书院衍变为湖南大学,1929年12月开始兴建新图书馆,1933年竣工,但1938年4月10日毁于日军侵华战火。此后,经过1947年重建、1951年扩建,1979年新建,2000年与湖南财经

声明:《熊万里 熊万里 湖南大学》为网友爱在奔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