缢蛏蓄水养殖技术 果园蓄水池修建技术

  (一)优化养殖条件

  1、良好养殖环境:潮流畅通。地理环境符合GB/T18407.4的要求。水质清新,符合式的GB11607、NY5052的标准。水温10~34℃,比重在1.005~1.022之间,pH值7.8~8.4。池塘进水口位于低潮线以下,以便于工作在最低潮时仍能进水。排灌方便,进排水分开。

  2、池塘构造:场所应选择水流畅通、风浪小、滩涂平坦的内湾。位于中潮区上部到高潮区下部。池塘不漏水,底质埕面以稳定的泥沙质、沙泥质和软泥质为宜。

  池塘防浪主堤应有较强的抗风浪能力。堤高在应当地历年最高潮位1米以上,堤顶宽度2米以上。池塘面积在30~210亩之间。鱼类养殖池水深2.5米以上;藻类饵料培养池水深60厘米以上;缢蛏养殖池水深10厘米以上。

  鱼、藻、蛏池配置合理,各池间均有闸门互通。水流向:鱼池→饵料池→蛏池。各池要求水能排干。

  3、放养前准备:缢蛏收获后清除过厚淤泥,曝晒塘底,整修沟垄、塘埂、闸门。清淤整池后,应清除敌害生物、致病生物及病原的中间宿主。一般在12月上旬至月2下旬,用生石灰进行清塘。将池水排至30厘米以下,全池泼洒生石灰,用量为50千克/亩左右。消毒后3天后,可开始纳水,培养基础饵料生物。

  (二)播种优质苗种

  1、质量鉴别 :蛏苗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养成的成活率及产量。

  体色方面:优质苗,壳厚、玉白色、半透明、壳前端黄色。壳缘略呈浅绿色、水管有时带有浅红色。劣质苗:壳薄、灰白色或土褐色,且不透明,壳前端白色

  体质方面:优质苗,肥硕、结实、两壳闭合自然、壳缘平整、个体大小整齐。劣质苗, 苗体瘦弱,两壳松驰,大小不均匀

  声音:优质苗,振动苗筐两壳立即紧闭,发出嗦嗦的声音,响声齐一,再振无反应。劣质苗,振动苗筐,反应迟钝,再振又有微弱的响声

  另外,优质苗放置稍久无臭味,死苗、碎壳苗低于5%,杂质少、清洁。将苗置于滩面很快伸足,钻入泥中。而劣质苗放置稍久有臭味

  ,死苗、碎壳苗大于5%,杂质多、不清洁,将苗置于滩面钻入泥中极缓慢。

  2、蛏苗播种:播种时间根据生产计划、缢蛏收获时间、蛏苗的供应情况而定。从12月份至次年8月份均可投苗。早投苗,苗种规格小,生长期长,后期苗规格大,生长期短。投苗量:蛏苗规格在200~20000粒/千克之间,按300~600粒/平方米畦面积投放。同一批苗,规格应整齐。播种方法采用抛播。播苗前,用海水洗净泥土,拣去杂质,确保蛏苗不结块。

  (三)适口饵料

  1、饵料与食性:

  缢蛏的摄食属滤食性,对食物无严格的选择性,只要颗粒大小适宜即可。蓄水养殖其摄食活动不受潮汐的限制,缢蛏食料种类以骨条藻为主,占饵料生物的91.5%,其次为 舟形藻、圆筛藻、摄氏藻、重轮藻。除了活饵料外,缢蛏还摄食有机碎屑、颗粒等。

  2、施肥与培育藻:

  (1)池塘施肥的作用:池塘施肥主要是向池中施放氮、磷、钾三种重要元素,目的在于繁殖池塘中浮游生物、底栖硅藻等饵料生物,为缢蛏提供丰富的天然饵料。

  (2)常用肥料种类及施用方法:①无机肥。一般适宜作追肥,如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等。②有机肥。既作基肥又可作追肥,如鸡、鸭、猪、牛、羊等畜禽粪便,除含氮、磷、钾外,还含有其他多和营养元素。③微生物肥(益生菌)。④专用肥。专为养蛏肥水、定向培养硅藻而设计的肥料。施用有机肥要先熟化发酵,不可施用未经发酵的生鲜粪肥。施肥时要综合考虑季节、天气、时间、温度、水色等因素。

  (四)水温与盐度

  缢蛏属广盐广温性贝类,生活在南方的缢蛏,在39℃条件下仍能生活一段时间。生长水温为8~30℃,海水比重在1.005~1.020时缢蛏活动能力强,比重1.003以下和1.022以上时对缢蛏都产生不利影响。从适盐的情况看,河口处的缢蛏生长快,产量高。

  二、缢蛏无公害生态混养模式

  (一)鱼、藻、蛏间养

  1、鱼类养殖:选择生长速度快、耐高温、耗氧量低、病害少的品种,如美国红鱼、漠斑牙鲆、鲈鱼、黑鲷等品种,可搭配混养大黄鱼。饵料使用冰鲜鱼或配合饲料均可,经试验对比使用配合饲料对藻类培养效果较佳,推荐使用浮性配合饲料,亩可养成鱼1吨。

  2、藻类培养:缢蛏养殖关键技术在于培养藻水(俗称水色),应加强日常观察,水色以黄褐色最佳,黄绿色次之,水色过清或发现丝状杂藻生长应排水晒池后重新培养。当鱼池藻类培养到一定浓度时引入专用藻类培养池进行强化培育。根据藻水浓度以碳酸氢铵与过磷酸钙追肥,一般亩施碳酸氢铵3千克,过磷酸钙1千克,以清晨施用为为佳。冬春季节水温低、气候差时可施微生态制剂等有机肥,如亩可施培藻营养素5~10千克,营养液50~100克,配合发酵后使用。也可将大豆磨浆或贝类配合饲料投放以培育水质。

  3、缢蛏间养:放养前准备工作就绪后,投放同一批苗,规格整齐优质野生苗种,将高浓度饵料引入缢蛏培养池,缢蛏养殖不再另行施肥、投饵。饵料浓度根据缢蛏摄食情况引入鱼池水调节。此法养殖缢蛏,饵料充足,生长速度快,产量高,成七低,可循环养殖,即边收边养,有效避免了直接施肥对缢蛏质量的影响,确保产品的绿色、无公害化。

  鱼、藻、蛏间养的生态养殖技术是采用生物防治法,利用海水鱼养殖代谢产物、残饵培育藻类,不仅可降低氨氮,净化水质,且有益藻占据生长优势可抑制有病菌繁衍,鱼、蛏基本不发生病害,达到不用药的目的。确保养殖鱼类质量安全。根据各品种生长速度有效安排养殖比例,达到最佳养殖比。因有益藻始终占据生长优势可抑制致病菌繁衍,鱼藻蛏比例以1:1:2为宜。

  (二)蛏、虾、蟹混养

  每月大部分时间均可进水、水位保持在80厘米以上的池塘可适当混养对虾、梭子蟹、海水鱼等,以提高池塘综合效益。对虾、梭子蟹于5月中旬投苗,虾苗每亩投4000~6000尾,不必投饵,成活率可达50%以上,至白露收获;混养蟹类,每亩投蟹苗1000~2000尾,苗期饵料可投喂“乌年”,后期需在畦面盖网以蟹类影响蛏的养殖,饵料投喂鲜杂鱼,至春节前收获。

  (三)日常管理

  1、经常检查蛏埕:定期疏通水沟,及时补苗。补苗在蛏苗播种后1~2天下埕检查,是否漏补或有“空埕”,发现后应及时补苗,以免影响产量。

  2、蛏塘修整:按时加沙、堆土。一年蛏自立夏到6月开始加沙,两年蛏提早半月。每亩加沙1500千克。在流速缓慢,淤泥沉积较快的埕地,每个大潮汛进行一次推土平埕和清理水沟工作。蛏塘向排水口倾斜。堤高出水面50厘米以上。放养前3天翻土,用锄头把埕地底层泥土翻起20~30厘米。将土块捣碎、耙烂,使泥土松软耙平。把整片蛏埕划分为一畦一畦(蛏田),畦高出滩面30厘米,宽度为3~4米,长10~20米,畦与畦之间开0.5~1米的水沟以利排水和行人。用木板将畦面压平抹光。平畦时要先重后轻,由畦面两边往中央压成公路面形,使畦面不积水。翻、耙、平的次数依底质硬软而定,底质硬的次数要适当增加。

  3、干露:每3~5天排水干露2小时。一般为早晨,水温低时,时间可适当延后。干露有助于紫外线杀菌与鸟类摄食害虫,既杀菌又除害。

  4、投饵:引入饵料池池水供缢蛏摄食其中的藻类等浮游生物。蛏池水深10~50厘米,根据饵料池中的藻类浓度与缢蛏摄食量,引入藻水5~15厘米,亦可引入鱼类养殖池的池水进行调节。冬春季节藻类繁殖较差时,每亩用5~10千克大豆加4~6倍海水磨浆,全池泼洒,不仅可供缢蛏直接摄食,且可作为肥料培育藻类。定时巡塘,观察摄食情况。一般下午16:00~18:00巡塘,看水色基本变清为准,说明饵料已基本被摄食完。

  5、敌害及防治:针对缢蛏养殖的病害,采取以防为主,生态防治。用本规范养殖缢蛏采用生物防治法,确立了有益藻的种群优势,病敌害均较少。主要是敌害生物有①浒苔:浒苔在蛏埕上大量繁殖,一方面吸收海水中的营养盐并遮盖埕面,影响了缢蛏的饵料----底栖硅藻的繁殖,另一方面也使蛏苗难以滤食海水中的浮游植物。预防方法:用本生态法养殖,保障有益藻的浓度可抑制浒苔繁殖。治疗方法:浒苔繁殖过多时采用排水干露、施用高浓度肥料可抑制其生长,亦可定期人工捞除。②蜾蠃蜚等甲壳类:每亩用4千克烟屑(加工烟丝的下脚料),用8~10倍海水浸泡后,浸出液全池泼洒。亦可人工捞除。③沙蚕:水质好时,不易繁殖。水质恶化时,容易滋生。防治方法:池水放干后,将巴豆捣碎,加8~10倍海水溶解洒在沙蚕生长集中的区域滩面上可杀灭,每亩用量1千克,收获前一周内不使用。

  6、防止自然灾害:暴雨、洪水、大风、霜雪等都属不可避免的灾害,要做好预防和善后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损失。

  缢蛏无公害生态养殖模式的因素关键是苗种、饵料、水温、盐度及养殖区的底质、水质等条件,归纳起来有28个字,即“选塘整塘,采运壮苗,合理混养,达标管理,生态防治,适时收获,净化上市”。

  三、缢蛏的收获与加工

  (一)适时收获

  1、收获季节:缢蛏播种后经3~5个月养殖,达到60~100粒/千克规格即可收获。具体时间可视市场需求而定,50~60粒/千克较佳。收成前先试点捕捉,测定其规格。收成时直接用手插入蛏穴捕捉或用手指插入穴内迅速上拨,吸附蛏子出穴。第一次收成后隔2~3天再收两次,以收净余蛏。温度与饵料充足时每年可养2~3季。规格达5厘米左右即可收获,这时收获的蛏子为一年蛏,称为“新蛏”;两年蛏称为“旧蛏”。一年蛏的收获从小暑开始到秋分结束,历时两个月;两年蛏的收获一般从清明开始以立夏结束。

  2、收获方法:(1)挖捕。在较硬的沙泥质滩涂,待退潮后,用蛏刀、四齿耙或蛏锄等工具从蛏埕一端开始,依次翻土挖掘。挖土深度依据蛏体穴居的深度而定。边挖边拣入筐中。(2)手捕。在松软的泥质埕地,直接用手插入蛏穴捕捉。(3)钩捕。用蛏钩沿蛏穴边缘顺着蛏壳外缘垂直插入蛏体下端,然后旋转蛏体提出埕面。此法多用在密度稀少的蛏埕。

  (二)净化加工

  1、净化:收获的鲜活缢蛏、先用洁净海水冲洗,运至净化厂,再用沙滤水冲去表层泥土,入净化池,使用经紫外线消毒的无菌海水流水净化,根据需要可经2~3次净化,净化时间一般为24小时。捡去死蛏和外壳破裂的蛏,按等级规格分装。需要加冰调节水温,逐步降低产品的温度以达到延长保活期的目的。短途运输用保温车,长途运输使用冷藏车低温运输。

  2、加工:缢蛏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蛏干、蛏油和罐头蛏干的加工方法简便,先用清水洗净缢蛏,除去杂质,倒入锅内煮到两壳张开,内脏块稍硬,便可捞起去壳。剥下的蛏肉在淡水中洗净,去除泥砂,再曝晒2~3天后,蛏肉干到可折断,色泽淡黄,即成蛏干。将加工蛏干后留下的副产物蛏汁继续煮熬,沉淀后再煮熬,浓缩到七成后再沉淀,最后用微火浓缩,直到呈现黄色粘稠状时即得蛏油,蛏干加工工艺流程:原料挑选→吐泥→蒸煮→剥壳→盐水清洗→沥干→调味→烘干→称量→包装。最后成为美味的蛏干商品。
缢蛏蓄水养殖技术 果园蓄水池修建技术
宁海县越溪乡外塘水产养殖材料商店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286062.html

更多阅读

观赏鱼养殖技术大全 观赏鱼室内养殖技术

观赏鱼养殖技术大全——简介观赏鱼在世界观赏鱼市场中,它们通常由三大品系组成,即温带淡水观赏鱼、热带淡水观赏鱼和热带海水观赏鱼。观赏鱼养殖技术大全——工具/原料观赏鱼观赏鱼养殖技术大全——方法/步骤

鳜鱼的养殖技术 桂花鱼怎么养殖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野生鳜鱼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而进行鳜鱼健康养殖,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现将其健康养殖技术介绍如下:??????1.苗种培育。鱼苗池要彻底清整,面积2~3亩为宜,每亩用生石灰150千克消灭敌害生物及病原体。清塘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 养殖南美白对虾视频

  南美白对虾肉质鲜美,加工出肉率可高达67%,适温范围广,可在18-32℃生长,适盐范围也广,可在盐度1-40‰条件下生长,是一种优良的淡化养殖品种。南美白对虾生长快,抗病能力强,现已逐渐成为我国南方的主要养殖虾种。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步骤

草鱼养殖技术 草鱼的养殖技术

  草鱼生长快,肉质肥嫩,味鲜美。草鱼为典型的草食性鱼类,在自然状态下成鱼以吃水草为主。喜食的种类有苦草、轮叶黑藻、浮萍等。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投喂各类喜吃的水草,陆生禾本科草类和各类精饲料。因其生长迅速,饲料来源广,是中国淡水养

梭子蟹养殖技术转载 梭子蟹养殖技术视频

三疣梭子蟹养殖技术一、清池进水池塘要求池底无污染、通透性好。在养殖前,将池水排干,用机<br>械将池底污染物清除,曝晒半个月以上,将池底充分氧化。进水前,用0.5%漂白粉液全池泼<br>洒,或用100㎏/亩生石灰对池底进行消毒。药液消失后即可

声明:《缢蛏蓄水养殖技术 果园蓄水池修建技术》为网友奋斗青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