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鬼国与夜叉国 流鬼国被谁灭亡的

古国名。大致位置在现在的俄罗斯堪察加半岛一带。曾遣使来中国唐朝、元朝朝贡。

中文名流鬼国位置东北亚民族阿伊努族和堪察加族等

古籍记载

《新唐书.东夷传》:流鬼国,去京师一万五千里。直黑水靺鞨东北。少海之北。三面阻海。多沮泽。有鱼盐之利。地气早寒。每坚冰之后。以木广六寸。长七尺。施系于其上。以践层冰。逐其奔兽。俗多狗。以其皮毛为裘褐。

胜兵万人。南与莫曳靺鞨邻接。未尝通聘中国。贞观十四年。其王更三译而来朝贡。授骑都尉。

《资治通鉴》第一百九十五卷: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中之上贞观十四年(庚子,西元六四零年)......辛丑,流鬼国遣使入贡。去京师万五千里,滨于北海,南邻靺鞨,未尝通中国,重三译而来。上以其使者佘志为骑都尉。

国家简介

流鬼国是东北亚地区的古国名之一,主要居民为阿伊努族(也称为虾夷族)和堪察加族等,该民族后逐渐被俄罗斯等民族同化,极少部分分布在现日本国。

中国唐朝人记其为“流鬼国”,元朝人所修的《开元新志》称苦兀、骨嵬。

唐代流鬼国地界东到白令海峡。

关于“流鬼”之族源。白鸟库吉依据其“被发”的发式特征,认定其为阿伊奴人,同时将“流鬼”还原为iaerkuye,并称“这是基里亚克人对库页阿伊奴人的称呼”。

从考古学角度出发,1930年代起在今北海道岛发现的续绳文文化【以陶器和陶俑表面近似草绳花纹的图案命名,持续时间1至7世纪】、擦文文化【持时间8至13世纪,为续绳文文化与来自日本本州地区文化融合的产物】,其民族主体基本确定是阿伊奴人。

流鬼国与夜叉国 流鬼国被谁灭亡的

除续绳文文化初期在今库页岛南部存在过外,其他时期的续绳文文化与擦文文化在库页岛分布很少。

目前,库页岛发现的阿伊奴人活动遗迹,时间上限为3~4世纪。

“被发”在东北亚民族中一般被视为阿伊奴人的独有特征,可知“流鬼”人大部分为阿伊奴人。

地理位置

关于流鬼国的位置,有多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在如今的库页岛。

依据是:元代骨嵬隔赛哥小海(今鞑靼海峡北端)与吉烈迷(今Gilemi人的先民)为邻,经常过海侵掠吉烈迷,为此自至元元年(公元1264年)开始,元兵数次远征骨嵬,至大元年(公元1308年)正式将其列入版图。

不认同第一种说法的依据是:库页岛北部和黑龙江入 海口相距很近,如今叫鞑靼海峡,其最狭处只有7.5km,且有两个多月的冰封期,对于懂得航行的东夷人来说到达库页岛是很容易的事情。因此库页岛上居住的是靺鞨人没有什么疑问。流鬼国按《通典》上记载,“三面皆阻海,北至夜叉国。”这个地理位置是堪察加半岛。“依海岛散居”其海岛或许为千岛群岛或者是阿留申群岛。由此可见流鬼居住地为堪察加半岛及其周边岛屿。

第二种说法是在如今的堪察加半岛。公元640年,流鬼国国王遣使来朝,唐太宗给使者骑都尉官号。流鬼国是当时与唐通使的亚洲国家中最北方的一国。文字记载:北海之北有流鬼国,距长安万五千里。贞观十四年(六四○年)遣使者余志来长安,唐太宗以佘志为骑都尉。

与中国关系

唐代开辟堪察加的航线

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以安东都护薛泰请在黑水靺鞨内置黑水军,以其最大的部落为黑水府,其首领为都督并派遣了内地长史(都督的副职)等官员协助当地少数民族首领管辖,开元十四年唐朝在这里设置了黑水都督府。开元十六年赐都督姓李名献诚,对黑水靺鞨地区实施有效的行政管辖。治所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伯力)。黑水靺鞨开辟了对堪察加的航线即库页岛与堪察加半岛的鄂霍次克海航线。航线起点在莫曳靺鞨(莫曳皆部)所在的库页岛。开始了对流鬼国的交往,其民族就是今天勘察加半岛上的堪察加族。

中国比日俄最早发现择捉岛

《新唐书·靺鞨传》载,黑水西北有思慕部,往北走10天到郡利部,再往东北走10天到窟设部,再往东南走10天就到莫曳皆部即莫曳靺鞨了。终点在流鬼国。这条航线从库页岛出发后,顺着海流趁西北风向东南航行,到择捉岛后,则转向东北而后到堪察加半岛南端,全长918海里(1700余公里),用15天。说明库页岛的靺鞨族人在唐朝已掌握了鄂霍次克海的逆时针方向的海流规律,开辟了这一条从西北走向东南再转东北的大弧形航线。

中国最早发现堪察加半岛和千岛群岛

《通典》、《新唐书》、《资治通鉴》均有流鬼的记载,以《通典》记载最为详细。其叙述如下:流鬼在北海之北,北至夜叉国,余三面皆抵大海,南去莫设靺鞨船行十五日。无城郭,依海岛散居,掘地深数尺,两边斜竖木,构为屋。人皆皮服,又狗毛杂麻为布而衣之,妇人冬衣豕鹿皮,夏衣鱼皮,制与獠同。多沮泽,有盐鱼之利。地气冱寒,早霜雪,每坚冰之后,以木广六寸,长七尺,施系其上,以践层冰,逐及奔兽。俗多狗。胜兵万余人。无相敬之礼、官僚之法。不识四时节序。有他盗入境,乃相呼召。弓长四尺余,箭与中国同,以骨石为镞。乐有歌舞。死解封树,哭之三年,无余服制。靺鞨有乘海至其国货易,陈国家之盛业,于是其君长孟蚌遣其子可也余志,以唐贞观十四年,三译而来朝贡。初至靺鞨,不解乘马,上即颠坠。其长老人传,言其国北一月行有夜叉人,皆豕牙翘出,啖人。莫有涉其界,未尝通聘。

夜叉国

,指的是唐朝时东西伯利亚的楚科奇半岛上的夜叉国,从来没和唐朝接触过。以唐贞观十四年,三译而来朝贡,唐朝人从流鬼国朝贡的使者的随从那里得知流鬼国北面有个夜叉国。

唐朝历史书《通典》记载,流鬼在北海之北,北至夜叉国,余三面皆抵大海,南去莫设靺鞨船行十五日。孟蚌遣其子可也余志,以唐贞观十四年,三译而来朝贡。初至靺鞨,不解乘马,上即颠坠。其长老人传,言其国北一月行有夜叉人,皆豕牙翘出,噉人。莫有涉其界,未尝通聘。

分布范围东西伯利亚楚科奇半岛,地名由来唐朝流鬼国朝贡使者

东西伯利亚勘察加半岛上的流鬼国国王孟蚌遣其子可也余志,以唐贞观十四年,三译而来朝贡。唐朝人从流鬼国朝贡的使者的随从那里得知流鬼国北面有个夜叉国。

史料记载

唐朝历史书《通典》记载。流鬼在北海之北,北至夜叉国,余三面皆抵大海,南去莫设靺鞨船行十五日。无城郭,依海岛散居,掘地深数尺,两边斜竖木,构为屋。人皆皮服,又狗毛杂麻为布而衣之,妇人冬衣豕鹿皮,夏衣鱼皮,制与獠同。多沮泽,有盐鱼之利。地气冱寒,早霜雪,每坚冰之后,以木广六寸,长七尺,施系其上,以践层冰,逐及奔兽。多狗。胜兵万余人。无相敬之礼、官僚之法。不识四时节序。有他盗入境,乃相呼召。弓长四尺余,箭与中国同,以骨石为镞。乐有歌舞。死解封树,哭之三年,无余服制。靺鞨有乘海至其国货易,陈国家之盛业,于是其君长

孟蚌遣其子可也余志,以唐贞观十四年,三译而来朝贡。初至靺鞨,不解乘马,上即颠坠。其长老人传,言其国北一月行有夜叉人,皆豕牙翘出,噉人。莫有涉其界,未尝通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286180.html

更多阅读

鬼月必須注意的禁忌 鬼月禁忌 豆瓣

農曆七月,是民俗上的「鬼月」,對老一輩的人來說,七月總帶有幾分的神秘與敬畏,對於不可知的世界,與其鐵齒不如寧可信其有,遵從老祖宗的文化智慧,除了保平安之外,說不定還能帶來好運。以下就介紹幾個鬼月必須注意的禁忌,供您做參考。鬼月十大禁

追忆张国荣和他的日本粉丝那些事_田_ 日本手机那些事

文/田野一个中国的偶像逝去了9个年头人们非但没有忘记他,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追逐和怀念的队伍,这不能不人深思,究竟是怎样的魅力让他彻底成了一棵艺术世界的常青树,恐怕也只有张国荣这样杰出的艺人才能做到。在这樱花盛开的时节,张

声明:《流鬼国与夜叉国 流鬼国被谁灭亡的》为网友心只为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