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拍·大凉山深处的孩子们上 大凉山的孩子 纪录片



这是在四川省盐源县盐塘乡拍摄的一组图片。

这几天心里一直纠结于这组图片。每次打开电脑,看着这些孩子们清澈的眼睛,毫不夸张的说,我的心都在隐隐作痛;当我们离开盐塘时,看到站立在路边向我们敬礼的孩子们,同行的伙伴禁不住失声痛哭……

盐塘乡位于盐源县西南部,距县城43公里,山大沟深,海拨2000米以上,与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泸沽湖接壤。4月13日,我们一行五人从西昌前往泸沽湖经过盐塘乡小学时,发现路边有一个用砖头垒起的窝棚,一位老阿妈正蹲在里面给上学的孩子烧火做饭。这种场景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

同行的当地博友阿卓志鸿介绍说,盐塘乡小学学生90%以上是彝族。小学的教学楼是国内一家知名企业捐建的,但是这里的孩子们生活非常艰苦。由于山高路远,小学一至六年级全部实行寄宿制,尤其是一二年级的小朋友们,小小年纪,便不得不远离父母,过早的开始独立生活。由于学校宿舍紧张,学校边上用木头垒起的一座座木屋就成了孩子们课余容身的场所。放学了,孩子们便在烟熏火燎的屋子里煮饭、就餐,条件相当简陋。

在泸沽湖的三天,我们花了两天时间用来拍摄这所学校的孩子们。

眼见为实,山区的孩子,真的太苦了。

本组图片分学校和家访两部分上传,谢谢您的关注。

使用相机:尼康D700+16-35、80-200,拍摄地点:四川省盐源县盐塘乡背景音乐:杨柳

■ 01 4月13日,途经盐塘乡,公路边的简易厨房。

■ 一位阿妈正蜷在里面做饭。老人叫肖阿牛,68岁,来自盐塘乡郑家田村五组。

■ 砖头垒成的“厨房”里面仅能容身一人,转身都很困难。不知道下雨天是怎么度过的。


■ 公路边的“厨房”。

■ 忍不住多拍了几张。

■ 阿妈和她的七个孙子。七个孩子当中有四个失去了父亲或者母亲。孩子们上学期间的生活全靠阿妈照顾。


■ 大凉山深处,纯真的孩子。

■ 走进校园,迎面走来三个抬水的学生。这里的高山饮水非常困难,下篇博客将有交待,此为后话。

■ 正值午饭时候,学校的住宿生开始打饭就餐。

■ 孩子们就在自己的宿舍吃饭。

■ 看看他们都吃了些什么。米饭,苞菜,没有鸡蛋,没有肉……


■ 每间宿舍可容纳20人。全校总共有804名学生,只能寄宿400人。

■学校宿舍挤不下,只好租住在学校边上的木垒房里。据了解,这样的木屋子每一个人每一个学期的租金需要20元。

■ 每间木屋里面挤着四五个孩子。煮饭、睡觉,全在里面。

■ 准备进这个孩子的屋里看看。



■ 我拍下这张图片,眼睛湿了……



■ 让人心疼的笑脸。孩子的名字叫肖发,盐塘乡小学四年级一班学生。

■ 屋子里没有灯光,我的相机ISO设置到了2500。

■ 阳光透过木头的缝隙射进木屋内。下雨天会漏雨吗?

■ 这个孩子叫沙万,很特别的名字。

■ 灶台就设在木头旁边,孩子们一定要注意安全啊!

■ 屋角的废旧油瓶,孩子们用来盛水。

■ 孩子们大多搭伙做饭。

■ 锅里煮的是酸菜……

■ 围地而坐。

■ 菜就是一锅酸菜汤。但是孩子们却吃得津津有味。

■ 另外一间木屋里,一位阿妈带着一对双胞胎孙女。

■ 一眼就喜欢上这个叫肖喜善的小女孩。


■ 双胞胎小姐妹:肖喜善、肖喜乐。

■ 盐塘乡小学教导主任沙正海把我们带进了教室。

■ 这是一年级,共有77名学生,全部是彝族。

■ 上课的孩子。

■ 清流的眼神,专注的眼神。

■ 罗发财,盐塘乡小学一年级学生。

■ 杨秀秀,盐塘乡小学一年级学生。

■ 邱学花,盐塘乡小学一年级学生。

■孩子们的汉语还不是很好,实在是没有听懂这位孩子的名字叫什么。

■ 这位女孩的名字也没有听清。

■ 李学英,盐塘乡小学一年级学生。

■ 杨小东,盐塘乡小学一年级学生。

■ 罗艳珍,盐塘乡小学一年级学生。

■ 伍星,盐塘乡小学一年级学生。

■ 孙小琼,盐塘乡小学一年级学生。



同行博友博文:

山里的孩子:美丽的眼睛(组图16张)(阿卓志鸿)盐塘小学·求学(盛夏凉风)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286276.html

更多阅读

实拍!人的一生必去的50个地方 一生中必去的50个地方

实拍!人的一生必去的 50个地方(梦野版本)上个星期收到多人转发微博的英国BBC评选的“人的一生必去的50个地方”。有人问我去了多少个,我数了一下,我到过了其中的48个。今天我突发奇想,这大概是由不同人数不同体验的不同旅游专家评选的,

转载 寻找灵魂深处的伴侣 寻找灵魂伴侣

原文地址:寻找灵魂深处的伴侣作者:林海峰寻找灵魂深处的伴侣林海峰作品冥冥之中,似乎总有一股力量,驱使我们去寻找!仿佛,必须找到,生命才可以开始安宁,才开始感觉,完整。或许,上天一开始就这样设计,为了彼此犒劳,那一份孤独寂静的心,于是,在世

《生活作文月刊》第24期:开在记忆深处的花朵

生活作文月刊第24期:开在记忆深处的花朵“初中作文生活化教学实践研究”课题小组编主编:朱美仙电子邮箱:xieweihan1999@126.com2011年3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录开在记忆深处的花朵---

历史深处的一声长叹--关于汪精卫 汪精卫之死的历史真相

历史深处的一声长叹——关于汪精卫被逮口占街石成痴绝,沧波万里愁;孤飞终不倦,羞逐海浪浮。姹紫嫣红色,从知渲染难;他时好花发,认取血痕斑。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留得心魂在,残躯付劫灰;青磷光不灭,夜夜照燕台。这首五

人生真正的幸福快乐,始于心灵深处的憧憬! 心灵深处的歌

人生真正的幸福快乐,始于心灵深处的憧憬,源于勤劳双手的缔造,心简单,世界就简单,守望幸福,笑迎明天。——题记守望幸福,就像是在黑夜里期待黎明的到来,寒冬里盼望暖暖的阳光,雪地里等待寂寞的花开,秋风里渴望春日的来临。小时候,幸

声明:《■实拍·大凉山深处的孩子们上 大凉山的孩子 纪录片》为网友好勿念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