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希声 大巧若拙

老子《道德经》,是一部充满哲理思想的包含厚重文化底蕴的哲学和文学著作。其中成语俯拾皆是。散落其中的成语:天长地久 、上善若水 、无为之治 、大巧若拙 、金玉满堂、 功成身退、 宠辱若惊 、视而不见 、听之不闻 、自知者明、出生入死、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以德报怨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其中包含的哲理思想: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盈若冲,大辩若讷,大方无隅,大直若屈,大成若缺。
大智若愚:才智出众的人表面看来好像愚笨,不炫耀自己。
大巧若拙:指真正聪明的人表面好像笨拙,不自炫耀。
大音希声:最大最美的声音乃是无声之音。
大象无形:宏大的气势景象似乎没有一定之形.
大盈若冲:最充盈的东西,好象是空的一样
大辩若讷:真正有口才的人表面上好像嘴很笨。表示善辩的人发言持重,不露锋芒。
大方无隅:最方正的东西是没有棱角的
大直若屈:最正直的人外表反似委曲随和。亦作“大直若诎”。
大成若缺:成大事业的人表面上看缺乏能力.
表面上看起来傻的人,不一定傻。老子所说的“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就是这个意思。他指出真正的聪明不在于故意显露,耍小聪明,而在于掌握、顺应事物的本质规律,使自己的目的得到自然而然的实现。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希声 大巧若拙
  什么是真正的聪明?有人说:外智而内愚,实愚也;外愚而内智,大智也。智愚之别,实力内外之别,虚实之分。外表聪明的人,将精明表现在外表上,处事斤斤计较,炫耀张扬,唯恐别人不知道自己的精明干练。外表聪明的人往往给人一种威胁感,被人提防,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这种聪明实际上是小聪明。真正的智者,遇事算大不算小,处事低调,为人豁达,做事有节适度。外表看上去愚笨糊涂,实则内里心知肚明。外愚内智的人,工作、生活中能与人和谐相处,左右逢源。外愚内智是大聪明,是一种境界,但还不是大智若愚的境界。要做到大智若愚,一方面要“修”,加强自己的内在修养,做到世事大彻大悟;另一方面要“练”,事事参悟,以自己的参悟身体力行,最后做到“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要达到大智若愚的境界,首先不能要的是外表聪明。因为,小聪明斤斤计较,过于算计,在生活中让人生厌;精明干练固然好,但锋芒毕露,会给人带来压力,让人处处防范,甚至遭人暗算。
大音若无声,大象若无形,至美的乐音、至美的形象已经到了和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反倒给人以无音、无形的感觉。
  在现代,“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则更代表一种将美融入生活的智慧;情感热烈深沉而不矫饰喧嚣,智慧隽永明快而不邀宠于形。拥有这种智慧的人不用刻意地去想什么、做什么,便自然无形地把情感使用到最值得、最有意义的地方去,从而使自己更好地享受生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286298.html

更多阅读

我所理解的‘上善若水 大爱无疆 ’的意思 上善若水是什么意思

大爱无疆大象无形“大象无形”出自《老子》四十一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若味,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

大勇若怯 大智若愚 大智若愚的出处

大智若愚出自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若愚。”《词源》里的解释是“才智很高而不露锋芒,表面上看好象愚笨。”老子曰: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至都是一个意思,只是更能表现被形容者伟大可以掌控一切的一面。大智若愚,运用

大音希声 大道无形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老子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最美的声音乃是无声之音,最大的形象乃是无形之象,这是对“道”的阐释。事物达到极致,反而趋于朴素自然的本真。这是一种大智慧,是绚烂与质朴的统一,高深与浅近的交融,不管是日常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大巧若拙 大辩若讷

老子《道德经》里出的成语:天长地久 上善若水 无为之治 大巧若拙 金玉满堂 功成身退 宠辱若惊 视而不见 听之不闻 自知者明 出生入死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以德报怨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老子-道德经里的几大思想: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希声,

声明:《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希声 大巧若拙》为网友青衫人未还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