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1998 7号文是企业军转干退休待遇标准 企业退休军转干补贴

原文地址:【1998】7号文是企业军转干退休待遇标准作者:

【1998】7号文是企业军转干退休待遇标准

文·永宁巷五彩华子的博客 2014-4-12 23:30
[转载]【1998】7号文是企业军转干退休待遇标准 企业退休军转干补贴

我国军队转业干部有分配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三种情况。企业里军转干部:包括建国前入伍的;建国后入伍2000年底前组织分配到企业的;2001.1.1.后到企业的,三个部分。

其中第二部分被(29号文)特指称为:部分企业军转干部。这与机关的军转干部比、与事业单位的比、与建国前入伍的比、与2001.1.1.以后到企业的企业军转干部比,最大的差别:在于“国家干部”身份被非法剥夺了。

人发【2002】82号文,是解决企业军转干部生活困难问题的基本政策依据。82文,说:“在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提高后,对生活仍有困难的适当给予生活补贴。”

中办发【2003】29号文,是82号文“解困”措施的具体化,但没有明确标准,只说“可考虑以省或当地职工平均工资和基本养老金水平为确定补贴水平,达不到平均水平的,补助到平均水平关于人员补贴标准:“各地要在现行政策框架内,结合本地实际采取措施,解决部分企业军转干部的生活困难问题。文中“可考虑”与“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加上各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阳奉阴违,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导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解困标准”一片混乱。追其责:29号文是祸之根,人社部罪魁祸首也!

据前总理温家宝,于2005年两会记者招待会上向全世界宣布:国家每年从财政中拨付15亿元以上资金,加上地方和企业筹集15亿,而实际上用以解决在企业军转干部的困难补贴不足三分之一。故每年被人社部截留、克扣、贪污、挪用的“解困”专项资金在10亿以上。

湖北省政府人社厅作为代表地方政府首先从军队接收转业军人的人事部门,对在企业退休的军转干部应当依法按照中发[1998]7号文件中有关军转干部退休待遇的规定,支付养老保险待遇。

笔者认为:应按中发【1998】7号文件精神,提高企业军转干部退休待遇。以落实中发【1998】7号文件的方式,参照或比照机关事业单位同等条件人员的退休待遇来确定补助标准。这才是解决部分企业军转干部的生活困难唯一正确的办法。

目前,全国“解困”基本模式是:本人基本养老金+补助。退休补助不尽相同,主要是生活困难补助,或叫职务(职级)补助、退休补贴等。除此之外,部分省市还有军龄(工龄)补贴、工作补贴、医疗补助(医困补贴)、体检费、特困救助(大病救助)、慰问金、住房补贴、统筹外项目、取暖费和书报费等。形式多样,五花八门。

国家对军转干部“解困”生活补助资金来源于财政(中央转移支付和地方财政)不能计入养老金。理由:普调“倾斜”资金来源于社保基金。由于资金来源不同,“解困”与"普调"是两码事,怎么能"捆绑"在一起算账呢?因此,湖北省搞捆绑式的“解困”是违背中央政策的。中央转移支付和地方财政给湖北省“解困”的生活补助资金,从未公示,难道我们军转干部没有知情权吗?谁来监督审计"解困”的生活补助资金;其中有否腐败,只有天知道?难道我们军转干部任其胡搞吗?

政府不承认分配在企业的军转干部是国家干部,说你是企业员工,不能享受干部待遇,要按职工对待;另一方面又承认是军转干部,所以给“解困”。这岂不是与法律政策相矛盾,与政府的做法相矛盾?孔子说: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在企业军转干部的生活水平不是在提高,而是在下降。

湖北省政府在“解困”操作中,把养老金调整与生活补助“捆绑”在一起,既未按中央确定的解困补助标准执行,更不结合实际情况,完全脱离解困政策框架,釆取“捆绑式”的解困办法,极其不合理。

十多年来,在所谓的保待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的幌子下,“解困”文件年年制定,年年一样。湖北省“解困”,按原部队职务(职级)分四档设定封顶线。扩大了养老金分配的差距,制造了矛盾。按四档补助标准先调整基本养老金,待基本养老金增加后,再制定人员补贴标准。用“普调”后,增加的养老金抵扣中央对企业退休军转干部生活补助,使达到设定标准线的不再享受补助。造成企业退休的军转干部绝大多数根本没有提高,“十二年‘解困’解不了困”,反而差距越拉越大。省标准对比:(按惯例在省标准上武汉市上浮10%)

鄂办发“解困”文号

师困难补助定标准

团困难补助定标准

营困难补助定标准

连、排困补标准

武汉职平“脱困线”

团与职平工资对比

连排职平工资对比

2002

756

-127

[2003]39

850

660

550

480

836.6

-114

[2004]76

1120

920

820

750

976.6

-56.6

-226.6

2005

1200

1012

895

825

1151.6

-149

-326.6

2006

1340

1115

1025

955

1354.6

-239.6

-399.6

[2007]37

1800

1400

1200

1100

1646.6

-246

-546.6

[2008]11

2050

1600

1270

1300

2094.7

-409

-794.7

[2009]93

2280

1830

1570

1500

2369.3

-569

-869.3

[2010]41

2550

2086

1790

1710

2776.7

-755.9

-1066.7

[2011]44

2847

2359

2093

2201

3275.3

-920.3

-1274.3

[2012]29

3189

2755

2449

2342

3804

-1049

-1462

[2013]45

3572

3141

2767

2647

4079

-938

-1342

[2014]25

4001

3549

3127

2991

447880

-929.8

-1487.80

十二年以来,湖北省顽固地执行捆绑封顶式的“解困”办法,执行“解困”政策搞变通、打折扣,违背中央制定的妥善安置军转干部和依法保障军转干部合法权益的政策,损害了军转干部的利益。

永宁巷五彩华子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3201317884整理

2014-4-12 23:30

http://blog.sina.com.cn/s/blog_bed03bfc0102ux4d.html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287696.html

更多阅读

讲解国税(2009)31号文 国税发 2009 31

四、计税成本的核算(一)“六个原则”确定计税成本对象“新31号文”将企业在开发、建造开发产品(包括固定资产)过程中所发生的按照税收规定进行核算与计量的应归入某项成本对象的各项费用定义为计税成本,归集和分配开发产品开发、建造过程

国税发2009 31号文解析 国税发 2009 31号文件

0推荐近日国家税务总局为了加强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的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规范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企业的纳税行为,制定了《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办法》(国税发[2009]31号)。为了便于关注房地产行业税收的同仁及时深

声明:《转载 1998 7号文是企业军转干退休待遇标准 企业退休军转干补贴》为网友拨打寂寞专线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