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学的英语角 深圳大学英语角

人民大学东门,英语角入口

在北京,很多学英语的人都知道人民大学有个英语角。一直想写一篇关于“英语角”的博客文章,于是上周五的晚上去了一趟人民大学的英语角。还是在7、8点钟的时候,从人大的东门走进去,几步路就能看到广场上攒动的人群,远远地传来嗡嗡的声音。这一切对我并不陌生。每年总要来上几回。上一次来到这里是去年的9月份,想为自己的英语教学找点灵感,来这里找一些英语学习者聊了聊。我不是英语角的常客,只是偶尔地光顾一次两次,就象去拜访一位偶有联系的朋友。找一个天气晴好的周五的傍晚,走入繁华市区闹中取静的人大校园,在英语角的广场上呆两三个小时。随意地和人聊上一会,更多的时候则是选择一个这样的氛围来思考我的一些教学问题。

造访英语角多少还有一些怀旧的成分,对于我来说,去英语角练英语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了,那时候的我还是广州中山大学的一名学生。经常会在周三的晚上去到学校图书馆前的惺亭,参加每周一次的英语角。中山大学的英语角大多是本校的学生,在规模、组织和人气等各方面都远远不及人民大学。四年前刚到北京的时候,就听说了人大的英语角。来这里的人还是以初级或中级的练习者居多,既有学生也有职业人士,在这个人造的英语环境中,练习用英语表达和交流。有时候会遇到英语说得挺流利的人,据说他们有人把这里当作了一个认识朋友或发展业务关系的平台,或者干脆把它当作周末放松的一个去处。这样一来也提高了英语角的整体水平。

来人大英语角的老外也不少,和其他地方的英语角一样,老外的身边总是聚集着一大群虔诚的听众。人民大学英语角久享盛名,附近高校的一些外国留学生,包括在北京旅游学习做短暂停留的外国人也慕名而来。试想一下,当你去到异国他乡,可以找一处地方,当地人热情地把你围在中间,态度无限友好,认真地听你讲述中国的风土人情,你还可以从他们那里打听一些当地吃喝玩乐的信息,了解当地人的思想和生活,的确是一件何乐而不为的美事。

当年在中山大学英语角的时候,我也曾经是一名忠实的外国人的粉丝,只要见到黄头发蓝眼睛的外国人,我就想冲到人群的最里面和他搭上几句话。可惜那时候中大英语角里的外国人是珍稀物种,不象如今的人民大学英语角,外国人虽然依旧吃香,但是已不再稀罕。而十几年之后,我已经可以非常自如地使用英语和人交流,也早已过了那个看见老外眼睛发绿的年代,常年做翻译和从事英语教学的经历使得英语成为了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如今置身于人大的英语角,感受着身边热烈的氛围,回顾自己的英语之路,我不由得感慨,我们的英语学习者们对语言环境的渴求多么强烈。

语言是一种技能,只有通过使用才能真正掌握,这几乎已经是英语教学界的共识。遗憾的是,我们并没有太多口头交流的机会,几乎很少有机会接触外国人。我们凭着自己的记忆力,凭着练出来的解题能力,从小到大过关斩将地通过了一系列的英语考试,很多人也就修到功德圆满了。如果永远不用和老外打交道也就罢了,但就怕某一天突然和老外共事,这时才发现平生所学简直百无一用。练习口语的人当中,有些是被工作所迫,有些是被考试所迫,也有一些是纯粹对英语口语感兴趣的人,或者不甘心一辈子开不了口的人。和别的技能不一样,练就口语这项技能不是自己独自一人能够完成的。如果有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那是再好不过,但是现实生活中谁能找到这样的真实环境呢?即使我们进了外企,和老外一起工作,但我们也不能等到那个时候再去和老外进行操练。所以我们只能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去寻找这样的环境,找来找去最后找到了英语角。记得当年我在广州读书的时候,就曾经把希望寄托在了英语角上。只有在这里,你才能开口说英语而不会招来异样的目光,也只有在这里,你才能稍稍放下羞怯,挣扎着用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语言拼凑出自己的意思,有时候甚至需要委屈自己的意图,因为你不是随心所欲地说,只能捡自己会说的说,而在你的对面,也许同样站着一个在挣扎着拼凑着的练习伙伴。

这是一个模拟的环境,大家本来可以不用说着生硬的英语进行交流,我们原本可以用我们的母语更快地了解彼此,我们原本可以不用聊这么一些幼稚的话题,但是我们没有办法,我们的主要目的不是来交朋友,我们是为了找人练习一下书本上学到的那些单词和句型。有时候我们没话找话,有时候我们聊一些很可笑的话题,你的老家在哪里,那里的天气怎么样,你经常来英语角么,你平时喜欢做什么运动。当有新人加入的时候,我们又把这些问题重复一遍。就在这些简单无聊的话题中,我们开始踉踉跄跄地起步,开始寻找说英语的那种感觉。


中山大学惺亭,周三晚上英语角就在这里

时间长了之后,大家逐渐看出了英语角的弊端,比方说缺乏组织,话题没有深度,很多参与者充当着听众的角色。英语角好比是一个无人管理的开放式的游泳池,谁都可以跳进去扑腾几下,这个池子里甚至没有深水区,水性好的人也施展不开,而那些胆怯的人则站在池子里看别人游,几乎一点也不开口。除了象英语角这样的游泳池,社会上也不乏大大小小的口语培训班那样的游泳池。区别就在于那里有教练指导,有专职人员进行管理,但是那里需要收费,而且不一定保证你能够遇到一个好教练,所以还是有很多人选择了来英语角。不管是收费的还是免费的,池子里的人都怀着一个梦想,希望有一天能够走出游泳池,去到真正的大江大海里自由地遨游。只不过掌握一门语言比起学会游泳要复杂得多,根据我的教学经验,要获得持续稳定的语感,最少要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使用这门语言工作或者生活半年的时间。所以光靠游泳池里的练习还远远不够。当然游泳池里的工作也不会白做,游泳池里把基本功练好了,到了真实的水域环境里才会更快地找到如鱼得水的感觉。

我在英语角里碰到过英语很好的人,但是我知道他们的英语不是在英语角里练出来的。其实我自己也一样。我去过各种各样的游泳池,收费的免费的,也游过江河湖海,最开始当学员,后来当教练。英语角在我的英语生涯中占的地位其实并不重,但是我依然对它怀着一种好感。这里不是造就英语高手的地方,但这里有成千上万的英语爱好者,很多人在这里第一次开口说英语,很多人在这里开始迈出追逐梦想的第一步。游泳是游出来的,英语是说出来的。无论我们最后游得怎样,无论泳池的管理如何,至少,今夜,我们不是在岸上,我们在水中。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287708.html

更多阅读

真实的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大学的真实现状

谨以此文作为中国人民大学校庆的私人纪念。用白色石头雕成的吴玉章半身像安放在人文楼的正中。今晚,当教二草坪上的舞台陷入狂欢之中的时候,吴校长深邃的眼神,将穿透那两层玻璃门,静静地注视着这一片喧嚣。他是个布尔什维克,他又不完全是

北京地铁4号线 人民大学站正式挂牌多图 城满财富 庆正式挂牌

其实挂了快一周了,一直没机会好好拍下,下午复习PGG复习累了,于是拿起相机在外面转了一圈,北京现在天很热,工人们仍然在坚持施工,向你们致敬:)盼了两年的4号线终于要通车了(京港地铁一直对外宣称:通车时间2009年9月28日),4号线通了,对于我这个

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考研经验内部资料 新闻学考研好考吗

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考研经验分享新闻史论126拟录取,回馈经验贴盼了20天,终于等到了拟录取的名单,可能时间长了,都快无感啦,但回顾考研经历的种种,还是感慨万千。决定留下点什么给大家。决定考人大是因为自己本科就读的是外语类院系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我们来了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挂号

9月8日,秋高气爽,阳光明媚,蓝天白云。丹桂飘香的季节,胡小鹄也收获了他成长的又一个新台阶。这一天,我们奔赴北京,送胡小鹄进入了美丽的中国人民大学。这不是最好的期盼,但这是极为欣慰的收获。无论是爸爸,还是儿子,人生又翻篇了。期待着小子

声明:《人民大学的英语角 深圳大学英语角》为网友污以累聚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