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韩愈《幽兰操》 读韩愈 梁衡赏析

韩 愈《幽兰操》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
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今天之旋,其曷为然。
我行四方,以日以年。
雪霜贸贸,荠麦之茂。
子如不伤,我不尔觏。
荠麦之茂,荠麦之有。
君子之伤,君子之守。

毫无疑问,韩愈一生潦倒的时候居多,得意的时候太少。这自然算得上是古代有点才能又生不逢时的人们共同的遭遇了。不平则鸣,韩愈应当算得上是善鸣的,譬如这首《幽兰操》(也有的称《猗兰操》)。全文以兰起兴,寄托怀抱,郁闷之情,溢于言表。如果用通俗的话解释这篇文章,大意是:兰花香啊,随风扬,没人采也没人戴,对兰花又有什么影响。天上刮起了大风,为什么会这样?一年又一年,我四处奔忙。又是雪又是霜,可是那荠麦长得多么茁壮。如果你不是这样生不逢时,我怎会把你寻访。荠麦啊荠麦,君子感叹伤心,但不会改变自己的志向。

其实这篇作品是参考了孔子的作品的,类似于现在高考题的仿写。孔夫子的作品比较古代一点,意思差不多,只是写兰的篇幅不长,毕竟韩愈是文学家,孔子是教育家,术业有专攻,不好拿来比较,但思想感情是大致相同的。这固然与儒家一脉相承的思想有关,也与二人类似的遭遇有关。当然,韩愈没有孔子那样的排场,文有颜回,可以交流沟通;武有子路,可以保驾护航。韩愈因谏皇帝不要亲佛,惹得领导不开心,初贬潮州,后贬阳山,小命几乎难保,但梗直之心不改,气郁于胸,发乎其外,《幽兰操》之叹,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耐人寻味的是,孔韩都选中了兰花来托物言志。兰是个什么东东,我没有深入研究,只听说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君子兰曾卖到二十万一株。当时就想,中国人的待遇,有时不仅不如猪狗,甚至比不上植物。拿物说事,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特色,说起正直,必说青松;谈到高洁,必 说梅兰。为什么兰花有幸充当承载文化命题重任的载体呢?据权威人士讲,兰生于幽谷,平时不咋地,一开花时满山谷都是它的花香,很霸道的,不给别的植物传粉授精的机会。这在落魄的士子看来,却别有一种含义,你想,没开花时的兰草并不出众,多像我平凡的出身,可是一旦开了花,不得了,浓得让人肃然起敬,正如我才华出众。好了,就借兰花为喻,既有婉讽之妙,又不显得自己张狂。兰花兰花,多少高级牢骚,假汝之名以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288410.html

更多阅读

体育课《韵律操》评课 体育课评课语

观摩了孙秀栋老师的一节体育课《韵律操》,我感触很深。这节课的内容是《韵律操》,整个教学过程脉络清晰,衔接有序,使观者清楚的明了设计者的教学主题,尤其是三个方面更为突出:1.从始至终对安全,协力的贯彻和强调体育教学课堂是一个身体力

品读:《猗兰操》

一、《猗兰操》又名《幽兰操》,相传是孔子所作。这首咏兰之辞,源于汉代蔡邕之《琴操》所载。引论说孔子历聘诸侯,诸侯莫能任。自卫反鲁,过隐谷之中,见芗兰独茂,喟然叹曰:“夫兰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譬犹贤者不逢时,与鄙夫为伦也。

《幽兰操》不该用“文王梦熊”的典故 幽兰操

燕归楼档案 日志 相册 视频 分享 凭轩临窗,闲敲棋子;煮酒品茗,静待燕归搜狐博客 > 燕归楼 > 日志2010-01-07|《幽兰操》不该用“文王梦熊”的典故电影《孔子》终于发布了它的主题曲《幽兰操》,是王菲演唱的。

声明:《读韩愈《幽兰操》 读韩愈 梁衡赏析》为网友遇花满枝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