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剂学 中药方剂学方歌

.道地药材特定的产地所出产的历史悠久、品质优良,生产与加工技术精良,优质高产的著名药材

2.中药中药是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

3. 泻下药凡能引起腹泻或润肠通便的药物,称为泻下药

4.配伍根据病情需要和药物性能,有选择地将两种以上的药物结合在一起

5.君药即对处方的主证或主病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6.相须即性能相类似的药物合用,可增强原有疗效

7.方剂在辨证、辨病,确定立法的基础上,根据组方原则和结构,选择适宜药物组合而成的药方和制剂

8.归经药物对人体某部分的选择作用

9.理气药凡以疏理气机为主要作用,治疗气滞或气逆证的药物

10.汗法通过开泄理,宣发肺气,促使发汗的作用,使邪气随汗而解的一种治疗方法。

11.药物的七情单行相须相使相畏 相杀 相恶 相反

12.四性寒热温凉

13.五味辛甘酸苦 咸

14.大黄的炮制方法及功效

生大黄:泻下,后下酒大黄:活血化瘀,淤血症碳大黄:止血

15.清热药的分类:清热泻火,解毒,凉血,燥湿和清虚热

16.当归的功效:活血,补血,调经,止痛,润肠

17.六味地黄丸哪三补:补血,补气,滋肾养肝

18.藿香正气散的功效: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19.桃仁的功效: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

选择题

半夏,秦艽,白虎汤,四逆汤,大承气汤,伤寒论,小青龙汤,山楂,表实证,祛风解表,葛根,姜,疏散风热,白芷,金银花,威灵仙,抹药,四物汤。

简答题

十八反歌诀; 
本草明言十八反 半蒌贝蔹芨攻乌 藻戟遂芫具战草 诸参辛芍叛藜芦 这是十八反。
第一句:本草明确的指出了十八种药物的配伍禁忌
第二句:半(半夏)(注意半夏包括生半夏 法半夏)蒌(瓜蒌)(注意还包括天花粉!!)贝(贝母)(包括川贝 浙贝)蔹(白蔹)芨(白芨)与乌(乌头)相对 (注意 乌头是指乌头类 包括川乌草乌附子)
第三句:藻(海藻)戟(大戟)遂(甘遂)芫(芫花)都与草(甘草)不和 
第四句:诸参(人参、党参、沙参、元参等参)辛(细辛)芍(赤芍白芍)与藜芦相背叛 

20 、1答案:

解表剂定义: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主治表证的方剂,统称解表剂。

分类: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扶正解表代表方:麻黄汤、银翘散、败毒散

清热剂定义:凡以清热药为主组成,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用以治疗里热证的方剂,统称清热剂。

分类:清气分热、清热凉血、清热解毒、清脏腑热、清热祛暑、清虚热

代表方:白虎汤、清营汤、黄连解毒汤、导赤散、新加香薷饮、青蒿鳖甲汤

理气剂定义:凡以理气药为主组成,具有行气或降气作用,以治疗气滞或气逆病证的方剂,统称理气剂。分类:行气与降气代表方:越鞠丸、苏子降气汤

理血剂定义:凡以理血药为主组成,具有活血化瘀或止血作用,以治疗瘀血或出血病证的方剂,统称理血剂。

分类:活血祛瘀、止血

代表方:桃核承气汤、十灰散

祛痰剂定义:凡以祛痰药为主组成,具有消除痰涎作用,治疗各种痰病的方剂,统称祛痰剂。

分类:燥湿化痰、清热化痰、润燥化痰、温化寒痰、治风化痰、

代表方:二陈汤、清气化痰丸、贝母瓜蒌散、苓甘五味姜辛汤、半夏白术天麻汤、

2答:痰随气而并降,气壅则痰滞,气顺则痰消,故祛痰剂中配伍理气药。

4答:四物汤主治:血虚月经不调

归脾汤主治:脾不摄血,出现崩漏

八珍汤主治:气血两虚,冲任不固

温经汤主治:肝脾不和,肝气郁结

逍遥散主治:血少虚寒,瘀血阻碍证

6答:麻黄汤与桂枝汤麻黄汤与桂枝汤都是辛温解表剂,同能发汗解表,均用治外感风寒表证。但麻黄汤以麻黄配桂枝为方剂核心,发汗散寒之力强,佐以杏仁宣肺平喘,既为辛温发汗之重剂,又为止咳平喘之基础方,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

五苓散与猪苓汤五苓散与猪苓汤同为利水之剂,皆治小便不利,口渴,身热,其症相似,但病因病机,迥然有别。五苓散证系表邪未尽,内传太阳之府,膀胱气化不利,故用泽泻、二苓利水,配伍桂枝外散表邪,内以温阳化气,组成温阳化气利水。猪苓汤证乃邪入里化热,水热呼结,热伤阴津,故用猪苓、泽泻、茯苓之利水,佐以滑石清热,阿胶养阴,合成利水清热养阴之方。

银翘散与桑菊饮银翘散与桑菊饮均能疏散风热,治疗温病初起之证,且均有连翘、桔梗、薄荷、芦根、甘草五味药,这是两方的相同点,但银翘散有银花、荆芥穗、淡豆、牛蒡子竹叶,以银花配连翘为君,重在解表清热,适用于温病初期,卫表证重,发热明显者;桑菊饮有桑叶、菊花、杏仁,以桑叶配菊花为君,重在宣肺止咳,适用于温病初起,肺气失宣,咳嗽明显而发热不甚者,故吴鞠通称桑菊饮为“辛凉轻剂”,银翘散为“清凉平剂”。

清胃散与玉女煎二方均有清热作用,用于脾胃火热所致诸证。清胃散主清胃火,具有清胃凉血之功效。主治胃火循经上攻之牙痛牙宣出血,齿龈颊腮肿痛等,苦寒凉降胃中之积热,辛寒升散上攻之郁火,气血并治,升降并用,属苦寒泻火凉血之剂,用于胃火实证。玉女煎清胃热而滋肾阴,主治胃火盛而肾阴亏所致火热上攻之证,虚实并治,以治实为主,清养共进,以清胃热为主,补其“不足”泻其“有余”。为清补之剂。

7答:使用活血祛瘀剂时,常配伍行气药,因“气为血之师”,气具有推动血液运行的功能,因为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血瘀每见有气滞,故在使用活血血瘀剂时,配伍适宜的行气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

8答:五苓散治疗:膀胱蓄水证防己、黄芪汤治疗:风夹水湿证

五皮散治疗:气虚水肿证真武汤治疗:阳虚之水肿

实脾散治疗:脾阳虚水肿

9答:实脾散的组成:厚朴、姜制、炒白术、木瓜、木香、草果仁、大腹子、附子炮、白茯苓、干姜、甘草炙

功效:温阳健脾,行气利水

主治:阳虚之阴水证

逍遥散的组成: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生姜、薄荷、炙甘草

功效:疏肝解郁,健脾和营

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

桑菊饮的组成:桑叶、菊花、杏仁、连翘、薄荷、桔梗、甘草、芦根

功效: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主治:风温初起

归脾汤的组成:白术、当归、白茯苓、黄耆、龙眼肉、远志、酸枣仁、木香、甘草、人参

功效: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中药方剂学 中药方剂学方歌

主治:心脾统血两虚证,脾不统血证

六味地黄丸的组成: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

功效:滋阴补肾

主治:肾阴虚证

半夏泻心汤的组成:半夏、黄芩、干姜、人参、炙甘草、黄连、大枣

功效:寒热平调、消痞散结 主治:寒热互结之痞证

藿香正气散的组成:藿香、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半夏曲、白术、陈皮、厚朴、桔梗、炙甘草、荆芥、防风

功效: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

10答:补阳还五汤主治:中风后遗症功效:补气、活血、通络

普济消毒饮主治:大头瘟功效:清热解毒,疏风散邪

天王补心丹主治:阴虚血少,神志不安证

功效:滋阴养血,补心安神

11答:肾气丸主治肾阳不足证,具有补肾助阳的功用。肾阳不足,不能化气行水,水湿内停,故小便不利;肾阳不足,膀胱失于约束,水液失于蒸化,津不上承,则小便反多。

12答:

气:香附血:川芎痰、湿:苍术:栀子食:神曲

13答:

清燥救肺汤:肺为华盖,不耐寒热,治疗肺燥证,肺阴虚热咳喘证以口干、口渴、舌尖红、干咳。

定喘汤:由属有痰热而又外感风寒所致引起以喘咳气急,痰多色黄者,舌尖黄腻,脉滑数。

泻白散:肺热热咳喘

麻黄汤:外感束表,致肺失宣降而咳喘,以恶寒发热,无汗咳喘、舌尖薄白、脉浮。

苏子降气汤:治虚阳上攻、气不升降、上盛下虚、痰涎壅盛、喘嗽短气、胸膈痞闷、咽喉不利,或腰痛脚弱、肢体倦怠,或肢体浮肿。

14答:四君子汤以补气为主,为治疗脾胃气虚的基本方,参苓白术散是在四君子汤的基础上,加具有渗湿止泻的山药、白扁豆、莲子等,因而兼有渗湿止泻之功,用于治疗脾虚夹湿证。

15答:三仁汤中,用杏仁之苦辛以宣利上焦肺气,通调水道,使气化则湿亦化;用白蔻仁之芳香以调畅中焦脾气,醒脾和胃,使气行则湿亦行,脾运复常则湿邪白化;用生薏苡仁之淡渗以疏导下焦,渗利湿热而健脾,使湿热之邪从小便而去。三药合用,三焦并治,共奏宣上、畅中、渗下之功而调畅三焦气机,使湿热之邪从三焦分消。

16:归脾汤主治心脾气血两虚的心悸失眠舌淡脉细;朱砂安神丸主治心火亢盛,阴血不足的惊悸、失眠、舌红、脉细数;天王补心丹主治阴虚血少、虚火内扰的心悸失眠、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酸枣仁汤主治肝血不足的虚烦不眠、脉弦细;温胆汤主治胆胃不和、痰热内扰的胆怯易惊失眠、舌苔腻、脉弦滑。

17答:柴胡在这些方中都有疏肝退热疏肝解郁的作用,在小柴胡汤中主要以疏肝解郁为主要作用,在四逆散、逍遥散中以疏肝解郁为主要作用。

18答:四逆散所主“四逆“,为邪气内传,抑制阳气,阳郁不伸所致,为热厥。其症见冷不过膝,兼见身热,脉弦等症。治宜疏肝理脾,透解郁热。

四逆汤所主“四逆”,乃肾中阳气衰微,寒邪深入少阳,阳郁不伸所致,为寒厥。其症见肢冷严重,冷过膝,并见一身虚寒之象。治宜温肾逐寒,回阳救逆。

当归四逆汤所主“四逆”是因阳气外虚。阴血内弱,寒客经脉,气血凝滞所致,其肢厥程度较四逆汤证伪轻,并见血虚之象。故治宜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288601.html

更多阅读

古方妙用阳和汤 阳和汤方歌

治疗阳虚失眠症 中医汤方的名称,有的就是定义。定义的意思就是用最少数的字,表达这个词的全部意义。阳和汤只有三个字,表达什么意义呢? 中医治病讲阴阳平衡。阳和,就是用阳气来讲和。生了病,阳气不足,阴寒就盛起来了,叫做阴盛阳衰,变生出很

许济群 王绵之 5版方剂学 方歌 王绵之方剂学讲稿

1.解表剂1.1辛温解表剂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三拗汤用麻杏草,宣肺平喘效不低。华盖麻杏紫苏子,茯苓陈草桑白皮;风寒束肺痰不爽,急宜煎服莫迟疑。麻黄加术汤 麻黄汤中加白术,湿困身疼总能医。麻杏苡

方剂学最新方歌 七版方剂学方歌

1.解表剂1.1辛温解表1.麻黄汤★《伤寒论》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麻黄(君)、甘草、桂枝、杏仁麻黄杏甘桂。麻黄心肝贵。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桂枝汤★《伤寒论

声明:《中药方剂学 中药方剂学方歌》为网友御姐控的大叔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