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晚词:《李德才》

李德才

某大报记者F通过博客认识了阳高老许,也通过阳高老许得知山西省阳高县有一位名人,叫李德才。老许对李德才及其故事的描述显然引起了F的极大兴趣,F遂决定至阳高采访。

老许的朋友,自然是我的朋友,因此,在接到老许的电话后,我与F通了话,F表示,想通过采访李德才的故事,走入阳高过去的那段历史,进而以点带面,从历史的角度探寻“信 仰”的变迁成因或者说当今“信仰”的变异轨迹。

我因工作之故,F的阳高之行,无法亲自陪同,因此只能将妻子的电话号码告知F,并和妻子通话,叮嘱其竭尽所能给F以帮助,妻子欣然接受。为提高桑梓的知名度,做儿女的岂有不热心的?

——和老许相约各作一篇以记

李德才曾经是一名战士,据说在解放战争(或抗美援朝)期间的一次战斗中,他被一发炮弹震得昏过去好长时间,醒来后,战友们惊奇地发现,李德才居然没有被震聋,却神奇地被震成了一根筋:思想里就剩下三个字——毛主席!

应该是因伤退役,李德才被送回到了阳高县东关家里,同父母务农。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对毛主席这位伟人的宣传和崇拜达到了极致,全民皆背毛主席语录的后果之一,就是忽然某一天某一句毛主席语录轰然打通了李德才的“任督”二脉:他不知从哪里找到一件绿色上衣和军帽,胸前挂满毛主席像章,挺胸抬头,器宇轩昂,用军人的笔直身姿、演说家的提臂顿扬和男高音的大嗓门,骑着一辆破自行车,开始了其50多年的走街串巷宣传毛主席的“伟大征程”。


转自晚词:《李德才》

第一次见到李德才是在86年我们家刚搬到城里来的第一个六一儿童节上,那天县城里偌大的体育场,儿童们鲜艳欢快地表演正酣,突然,体育场门口人群一阵骚动,许多人都跑过去探看,我也和几名同学挤了进去,只见一群人围着的中央,一个身材高大,脸膛红黑的中年男子,头戴绿色军帽,上着绿色中山装,下着蓝黑的确良裤,脚穿一双黑布鞋,胸前挂满毛主席纪念章,推着一辆前挂毛主席像的破自行车,正在一手扶车,一手很有力地挥顿着演讲:“毛主席教导我们,一定要将革命进行到底!毛主席说,要扫除一切害人虫!毛主席说……”

此人两眼间距较小,看人似俯盯,一脸严肃,挥手转身爱突顿,僵硬可笑,发声用肺不用嗓子,语调颇像训斥人。围观的大多是年轻人和孩子们,大家乐呵呵地围着看他表演,就像看电影一样轻松,见大家都不紧张,我自然也就放松了,便又往前凑了凑。此人顾盼中,见我近前,突然转过身子,盯着我,面容如同小人书里面李逵的画像般狰狞,我吓得连忙后躲,他却狡黠地笑了。

城里的同学告诉我,他叫李德才,每逢县里有活动或过节人多的时候,他必然如此装束出来,已近二十年,成为了阳高县城里一道独特的风景。

后来从大人们那里得知,李德才虽然行为异于常人,但人们似乎不把他归为神经病的范畴,愿意和他开玩笑,平时骑车像一面彩旗从街上掠过的时候,那笔直的身材和严肃的表情绝难让人相信:有人和他开玩笑时,他居然会露出灿烂无比的笑容。

李德才据说很有才华,当然最拿手的还是背毛主席语录,可谓滚瓜烂熟无人能比。他生活很规律,种地也是一把好手,且心地善良,经常买糖给孩子们吃。

不用问,这样独特的人是不会有人将女儿托付给他的。在他的意识里,似乎也根本没有过成家的念头,他的精神世界里已经装不下世俗,只有毛主席。

一年四季,无论春夏秋冬,哪怕刮风下雨,不管是元宵节的赏花灯,六一儿童节的少儿表演,还是县里举办的什么“迎贡”、“庙会”,或者商业促销、店铺开业等等,只要人多的地方,总能见到李德才,也总能听到他铿锵有力的演讲,他每一次的出现也总会引来不少人的围观,他旧貌不换新颜,像一只不老的候鸟,从草地上年年往返掠过,所不同的是,新奇着围观他的观众却像原野里的草一样黄一茬绿一茬,称呼也从“李德才”变成了“李大叔”。

阳高县的人,可能不知道县长叫啥,但没有人不知道李德才。因此,当阳高县也有了“阳高吧”之后,李德才作为阳高县知名度最高的人,一度成为吧里的噱头,为新进吧里来的人带来欢乐和笑声。更有好事者,找了街上流浪的三个傻子与李德才并列为阳高“四大名人”插图配文放至吧里。这些好事者大概没有细想,他们的行为也许没有恶意,但对李德才绝对是一种侮辱:那三个人的智商和知识给李德才提鞋都不配。这种不相称的搭配也许可以获取短暂的点击率,但却缺乏持久的生命力,大家心里都有杆秤,把李德才混同于那三个傻子,只能证明这些好事者的浅薄。

今年元宵节,我和妻子开车从父母那里回家的路上,观灯的人群熙熙攘攘,车子走走停停,在一处拐弯处,透过车窗,霓虹灯下见一个满脸是血的人爆冲而过,一群人尾随其后,仔细一看,竟然是熟悉的李德才,未等我停下车详看究竟,李德才和尾随他看热闹的一群人早走远了。隐隐地听他在怒吼,却不知在吼什么。这么多年,很少见李德才如此暴怒,也第一次见没有骑着或推着自行车的李德才在大街上穿行。

出了什么事?谁会和李德才过不去?是谁忍心向一个七旬老人下此狠手?带着满脑子的疑问,我和妻子回到了家里。

后来隐约听说,元宵节李德才被打,是因为有人抢他的毛主席像章,日益增值的像章对强盗来说是金钱,对李德才来说那是他的命,他自然拼命反抗。但七旬老人,虽身体硬朗,但毕竟年迈,岂是年轻人的对手!像章肯定被抢去些,否则,被打还不至于让李大叔暴怒。

三月的最后一天,在异地上班的我回到阳高,与家里人闲谈中得知,李德才于3月27日上吊而死。

死因据说很简单,继元宵节被恶棍惦记后,他的毛主席像章再次被盗抢,失去像章的李德才,精神失去了支撑的基点,像断了柱子的大厦,只能轰然倒地!

对于李德才之死,人们开始唏嘘感叹,慢慢地偶尔谈起,现在已逐渐淡忘,如蚁般地生活也从未因此缓顿片刻。

失去了李德才,阳高仿佛少了一角风景。而风景可以再造,这纯粹的不能再纯粹的坚定信仰恐怕永不再来。

口诛笔伐那些个砍倒李德才精神支柱的人渣吗?不!

他们也许从李德才那里抢来的像章会带个他们短暂的物质财富,但他们荒凉的精神世界里却偷抢移植不来李德才花园里的一草一木。在精神的天地里,李德才是亿万富翁,他们不过是一群乞丐。对他们的责骂只会玷污人的灵魂,如同用手拍苍蝇会弄脏人手!

上帝把人变成好人就是对他的最好奖励,上帝把人变成恶人即是对他最大的惩罚。

好人!走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288734.html

更多阅读

20130720-转载 强力推荐:《学校2013》观后感作者:siedust

我自己写在前面的:无意间在湾湾痞客邦中看到《学校2013》的剧评两篇,几乎完全写全了我的感受,贴在这里,分享之。作者为:siedust(博客地址不知道会不会河蟹就不贴了)[韩剧] 强力推荐:《学校2013》 观后感(上)剧情篇认识我的人大概知道,我对韩

根据古诗编故事:《鸟鸣涧》

根据古诗编故事:《鸟鸣涧》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春天的夜晚,我坐在一棵小树下,歇歇脚。一阵微风掠过桂花林,一些星星点点白色的花瓣被带到我的身边,落在我的头上、脚上,有的还在空中飞舞着,不

声明:《转自晚词:《李德才》》为网友孤独的人会懂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