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黄米蔡 颜柳欧赵苏黄米蔡

书法史上有“苏黄米蔡”的宋四家之说,前三位分别是指苏东坡(苏轼)、黄山谷(黄庭坚)、米元章(米芾),从无异议,而最后一位“蔡”,究竟是指蔡襄还是蔡京,历来争论不休,俨然成为历史上一段响当当的公案。

最早对宋四家进行解释的应当是明初的王绂,他在《书画传习录》中说,世人称赞宋人书法,则推举苏、黄、米、蔡,其中“蔡”原本指的是蔡京,后人因为蔡京是宋徽宗一朝的大奸臣,就以蔡襄取而代之。这种说法,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深信不疑。因为古人是非常讲究年齿排序的,蔡襄年资最长,不可能排在米后。

蔡京凶狠歹毒,贪赃枉法,名声不好,被后人调换成蔡襄。蔡襄比蔡京年长三————十五岁,按说应排为“蔡苏黄米”,但书艺不及前三位,仍居末位。蔡襄的职位虽低,但为人正直厚道,政事清廉,尽管是掉包的,依然为世人所接受,可见人缘关系也是很重要的。o(∩_∩)o...

在书法艺术史上,因道德评判代替艺术评判而受损之人,蔡京并非第一个。远的如赵孟頫不说,与蔡京同朝,贵为一国之君的宋徽宗赵佶的瘦金体,就历来受到世人诟病。

宋徽宗贵为君主,没有治国之能,却拥有超人的艺术天赋,他所独创的“瘦金体”堪称屈铁断金、力道十足。

仔细观察瘦金体,你会发现,在书写的过程当中,他横画收笔带钩,竖画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每笔的尾钩都异常锐利、力透纸背。“瘦金体”体现出的是赵佶惊人的艺术天赋和扎实的书法功力。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种书体与宋徽宗的花鸟工笔画堪称绝配!!

宋徽宗在历史上只是一个艺术家,他既没有政治家的雄才大略,也不懂得如何识人辨才,更不知道应该如何治理国家,于是宋徽宗在位的二十多年,奸相辅政,宦官掌兵,这些贪官佞臣们千方百计地讨好宋徽宗,并利用宋徽宗的各种嗜好,乘机勒索百姓,横征暴敛。宋徽宗爱好奇石异木,于是全国上下大兴花石纲,宋徽宗崇信道教,于是满朝文武皆穿道袍,宋徽宗贪好女色,竟然挖地道通往当时名妓李师师的家中,正是由于上述原因,瘦金体历来被世人评为“柔媚轻浮、锋芒毕露”。

对书法艺术的评价,从来就是见仁见智,很难有一致的看法。蔡襄、蔡京都是宋朝书法家,孰优孰劣,向无定论,你可以自己在比较中得出结论。

左为蔡襄书法

左为蔡京书法

不难看出,蔡京的书法作品中,体势在开张中有聚散,用笔在遒劲中见姿媚,与蔡襄书法比较,蔡京的作品中更见内润与意趣,这一宗在书法史上才称得上巨擘。然而,“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蔡京为人大奸大恶,书法成就也只能因人而废。因此,苏黄米蔡中的蔡,我想确是蔡京无疑了。

然而,关于苏黄米蔡的名次排序,周汝昌先生的解释更是独辟蹊径,让人叹服。他说,这四人的排列,并不是按照书法艺术的高下,与辈分先后也无关,而是按照汉语发音依阴阳平上去入的次序而排列,这样念起来最自然、最得力、最顺口,听起来也最顺耳。

这个说法实在是太新鲜了(⊙O⊙),不过仔细思考之后,不无道理。由此想到“楷书四家”的欧、颜、柳、赵,“初唐四杰”的王、杨、卢、骆的排列,似乎也是如此。比如我们今天说“牛马”,而不说“马牛”,也正是符合这样的规律。凡是把两个人名放在一起说的时候,总是以平声在前,仄声在后。

如此说来,书界口诛笔伐、互相倾轧,对于四人的艺术成就大小的一番激论,意义似乎也就不大了。(*^__^*)嘻嘻……

苏黄米蔡 颜柳欧赵苏黄米蔡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289533.html

更多阅读

赵文卓会成为《苏乞儿》的票房毒药吗 苏乞儿 赵文卓

很久都没有见到赵文卓了,没有想到,他会在电影《苏乞儿》里现身,而且这一次来的相当狂野,用袁和平的话说,赵文卓“又快又帅”,和周迅一武一文,两个人各撑半边天。的确,周迅很遗憾未能分给几个动作,害的电影屏幕上又少了一位侠女的形象。但,周迅

真草隶篆行 王欧颜柳赵 书法知识大全 篆隶楷行草

我国书法历史悠久,大体可分为篆书(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章、今草)等五种。篆书(1)介绍中国先秦伏羲氏时期,就产生了文字。考古学家论证是在龟甲、兽骨上刻画的甲骨文。因其是用以占卜、预测吉凶祸福,故称"卜辞"。但其已

柳公权的书法故事 柳公权书法故事

柳公权的书法故事柳公权( 778-865年),是唐朝最后一位著名书法家,字诚悬,汉族,唐朝河东郡(今山西永济)人,大书法家。柳公权封河东郡公,后亦称“柳河东”。公权是颜真卿的后继者,后世以“颜柳”并称,成为历代书法楷模。官至太子少师,故世称“柳少

声明:《苏黄米蔡 颜柳欧赵苏黄米蔡》为网友枫林晚霞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