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的寓意 亡羊补牢的寓意

韩非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其著作曾经令秦始皇百读不厌。韩非子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揭示了人世间存在的种种愚蠢、糊涂的思维,留下了诸如郑人买履、掩耳盗铃、南辕北辙、朝三暮四、守株待兔等脍炙人口的成语。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成语又赋予了新的含意,如朝三暮四变成了朝秦暮楚,反而忽略了原来的意义。

例如,守株待兔出自韩非子的说理文《五蠹之中》,列举了一个宋国人因在田间捡到了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因而不再去务农,天天守在树桩旁希望再次得到兔子,然而这个人最终还是没有所得,被宋国人耻笑。故事比喻妄想不劳而获,或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

其实,这里面含有丰富的哲学思想。大家可以想,为什么这个宋国人会天天守株待兔?兔子撞树是一个非常态、极个别的偶然性事件,而他却将其当成了常态、普遍的必然事件。抱着这种思维,他认为每天都应该有一只兔子必然撞树。

生活中,除了普遍的大概率事件外,总会有一些极其偶然的小概率的人和事,倘若以此为依据来论证某个观点,显然是错误的。例如,在比较环境与遗传的重要性时,有人说将孩子从小放在井里生活,以突出环境的重要性;有人则以痴呆儿童为例说明遗传的重要性。他们都忽略了一个问题,即非普遍性和非常态。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战争是非常态,和平建设则是常态。若以战争年代的经验搞经济建设,则显然是不合适的。偏偏中共的领袖毛泽东却热衷于战争,企图用战争的方式实现中国经济的“大跃进”,其结果是三年大饥荒。

因此,搞清什么是常态和非常态,什么是普遍和个别,什么是偶然和必然,是决策必需的基础。

关于集体化生产和包产到户哪个更好的问题,曾经在上世纪80年代争论过。后来,河南省出了一个南街村的典型,完全是生产队的样子,据说非常富裕。可惜这样的例子寥寥无几,否则就可以作为集体化优越性的例证。倘若有人偏要如此,就和守株待兔的宋人没什么区别。

守株待兔的寓意 亡羊补牢的寓意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289671.html

更多阅读

从“守株待兔”故事中看到的道理 守株待兔的故事

1、要想获得“意外”的收益,首先要把自己的“株”培育好、造就好,最好是把它整成一根对“兔子”富有吸引力的磁力之“株”,这样就不愁兔子不来触了。2、“株”不是不可守,“兔”也不是不可待。关键是要守对“株”,再耐心地守着,终归会有“

守株待兔的寓意 亡羊补牢的寓意

韩非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其著作曾经令秦始皇百读不厌。韩非子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揭示了人世间存在的种种愚蠢、糊涂的思维,留下了诸如郑人买履、掩耳盗铃、南辕北辙、朝三暮四、守株待兔等脍炙人口的成语。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

转 有趣的游戏人物名字 比较有趣的游戏名字

经典网名最具耐心奖:爬上墙头等红杏【得奖评语】见过守株待兔的,但爬上墙头等别人‘红杏出墙’的倒是第一次见。)最谦虚奖:一般一般全国第三【得奖评语】没有自称全国第一确实难得,但我们想知道他这个“第三”根据什么标准得的?最腻心奖:一

声明:《守株待兔的寓意 亡羊补牢的寓意》为网友持刀孤独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