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三十载同窗再聚首 毕业十年再聚首

七七级是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一届大学生。那一年进入大学学习的同学,年龄普遍较大。那年我28岁,中断了正常学业已有十年。在我们班四十九位同学中,年龄比我大的有三位——老翟、老高、老孙,他们中学时比我高四级,入学前已经结婚成家,有的已经有了三个孩子。我们班的大龄同学,经历文革十年蹉跎,不言放弃,奋力拼搏,在百里挑一的情况下,齐聚原山东师范学院政史系。当年已经三十多岁的学生,更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带动大家克服重重困难,勤奋学习,系统掌握了哲学、经济学、法学等政治教育专业理论知识。毕业后,全班同学从事了不同工作,在各自岗位上施展才华,取得显著成绩,成为各个行业的佼佼者。今天见面,看到这些大都到了退休年龄的老同学,事业有成,家庭美满、心态平和,身体健康。看着这一张张曾经熟悉亲切的脸庞,心中感到无限的欣慰。如果没有恢复高考,如果没有个人的不懈努力,如果没有报考相同的志愿,我们就不会在人生的道路上相遇,我们更不会于耳顺之年在泉城山东大夏相聚!

前排左起(老师):李焕明、于洪波、刘示范、王端林、王锡孝、吕时达、于超、徐树绩、娄礼生、刘芳俊、

赵彦修、亓玉慧

第二排左起(同学):尚志晓(79级)王敏、于丽波、郭霞、门少春、衣芳、于锦、王丽、刘芳、王佩珍、李菡

第三排左起(同学):赵孝为、贾名岳、翟全祯、耿文清、刘相、杨洪章、蔡可玉、车联盟、李一、王作全、

蒋文彩、李爱华、刘博文、马永庆

第四排左起(同学):房增福(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董建文、吴明远、迟桂峰、李安刚、高继忠、陈洪泉、

王全宾、南文健、毛建群、原永宁、姚洪胜、郑贵良、孙祥吉

前排左起:于锦、刘芳、王丽、衣芳、门少春、郭霞、李菡、姜言秀、刘淑珍、王 佩珍、于丽波

第二排左起:于华钦、毛建群、曹泽生、吴明远、方迎水(辅导员)、高继忠、公培华(系团总支书记)、

李海玉(辅导员)、翟全祯、孙祥吉、郑贵良、蔡可玉

第三排左起:马永庆、迟桂峰、韩玉贵、邵东云、原永宁、卢少军、王全宾、姚洪胜、蒋文彩、王敏、

陈洪泉、赵孝为、刘博文

第四排左起:董建文、刘相、李爱华、贾名岳、刘永凤、南文健、栾良海、李一、车联盟、李小虎、耿文清、

李安刚、杨洪章、于洪卫

前排左起(同学):于丽波、门少春、李菡、王丽、刘芳、郭华、姜言秀、王佩珍、郭霞、

第二排左起(老师):吴明远(同学)、方迎水、潘梅、林贻训、董令仪、夷翠华、娄礼生、于超、王汉生、

王树才、王端林、刘培哲、聂其丕

第三排左起(同学):衣芳、于锦、李一、马永庆、翟全祯、孙祥吉、陈洪泉、邵东云、王敏、栾良海、

李安刚、耿文清、刘博文、刘淑珍、公培华(系副书记)

第四排左起(同学):李焕明(系团总支书记)、李爱华、王庆彬、贾名岳、刘永凤、李小虎、蔡可玉、

南文健、董建文、刘相、于洪卫、王作全、陈召法(系办公室)、杨洪章

第五排左起(同学):车联盟、蒋文彩、卢少军、韩玉贵、郑贵良、于华钦、曹泽生、毛建群、王全宾、

原永宁、赵孝为、迟桂峰、姚洪胜

有幸进入大学,是我们人生命运一次重要的转机,山东师大政治系四年学习生活,留在心底太多难忘的美好回忆。在校四年,我们整个班的学习气氛浓厚,同学相处非常融洽,同学之间的相互关心、帮助是那么真诚自然,没有任何利益的交换。我在大学期间,由于体质差身体处于低谷,曾经两次生病住院治疗。班里同学得知后,多次主动到医院探望;班委老于和老毛、老迟等同学曾经亲临舍下。还记得那次住院,是在离学校较远的郊区,为了让我安心治病,班委老翟、老韩及老曹等同学,在紧张学习之余,几次写信,告知我班里的各种情况,他们的信至今我还珍藏着。同学们(当然还有系领导老师)给我的安慰和鼓励,使我振奋精神,战胜病魔的困扰,终于坚持下来。一九八二年一月,与班里的全体同学一起顺利毕业,走上了新的教学工作岗位。

师生汇聚在山东大厦青未了厅

同学们在山东大厦礼乐厅畅叙同窗友情

王敏同学(济南市委书记 左8)协助主办本次聚会

赵孝为同学(山东省政协副秘书长中)协助主办本次聚会


王丽同学(德恒律师事务所主任 左3)与尊敬的昔日师长

迎送恩师

董建文(山东行政学院主任、同学联谊会秘书长右4)等诸位同学与赵彦修(山东师范大学校长 右2)

今天看见三十年前曾经教过我们的诸位老师,虽然他们的面庞增加了几多皱纹,但那些熟悉的声音、谈吐的风采依然那么风趣,让我们很难想像他们有的已经年过八旬!敬爱的老师,正是你们的知识和品行,给我们的人生道路奠定了雄厚的根基。

泉城名景——大明湖

乘游船
毕业三十载同窗再聚首 毕业十年再聚首

湖中泛舟
历下亭岛

贾名岳同学(济南电视台主任、同学联谊会秘书长)


北极庙内

留下倩影


三月三日、四日,历时两天的这次聚会,包括来自青海、北京和省内各地,共有四十一位同学参加,实在难得!同学们下榻山东大厦,泛舟大明湖,观览历下亭,登临北极阁,感受着泉城的巨变。大家有一个共识:三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瞬间,但在人生道路上却是漫长的过程。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同学们一致约定,以后要缩短再次相聚的时间,多聚一次是一次啊,让不曾忘记的同窗之谊、纯洁感情继续升华!

盼望昔日同学们再相聚!

祝福我亲爱的同学们!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289681.html

更多阅读

同学会开幕式主持词之一至三 三十年同学会主持词

之一八七级建筑系六队第一届同学会开幕式主持词尊敬的院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各位同学和夫人们:大家好!金秋十月桂花香,同学深情到渝江,春华秋实二十载,今日重逢叙真情!在母校的大力支持下,在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大家期盼已久的八七级建

《三十年人生,十三年设计》- 满满一碗鸡血汤 运满满

继续更新《三十年人生,十三年设计》 - 满满一碗鸡血汤token胡依林 · 11 天前为什么选择北上广?如果我留在家乡,可能我现在是个坐办公室看报纸的小职员?网吧的小老板?街头游荡的烂仔?作为一个没有家庭背景的初中毕业辍学生,在小城市里并不

声明:《毕业三十载同窗再聚首 毕业十年再聚首》为网友此心易主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