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读史杨玄感兵败垂成 功亏一篑和功败垂成

杨玄感兵败垂成

公元613年六月,杨广不甘心去年征高丽的失败,调集大军三征高丽。杨玄感奉命在黎阳督运军粮,他敏锐地察觉到当时天下百姓已经对连年不断的沉重赋税和徭役忍无可忍,四处占山为王的盗贼不断,于是和王仲伯、赵怀义商议起大事,准备造反。杨玄感本身是贵族,享受着国家优厚的待遇,为什么要造反呢?历史上都是官逼民反,贵族造反的并不多见。这还要从头说起。

杨玄感(?~613),陕西华阴人,大将军杨素的长子。他身材魁梧,和父亲一样,长着一部美髯,年轻时显得智力平平,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可是杨素对自己的遗传基因很有信心,说:“这个孩子绝对不是傻瓜,只不过开智较晚,以后必成大器。”杨玄感年龄稍大后果然努力学习,才学不亚于当时的一流学者,而且擅长骑射和武艺,勇猛过人。凭借父亲的功勋,杨玄感很快就官至柱国,父子同为二品,上朝时并列。杨坚觉得不妥,于是命令降杨玄感一级,杨玄感居然当即拜谢说:“想不到陛下如此开恩,让我在朝堂上都能表达对父亲的尊敬!”
杨玄感不久就出任郢州刺史。他刚到任就暗暗布置下耳目,监视属下官员,掌握了他们的一举一动。杨玄感往往在某些场合突然向当事人提起他的隐私,当事人或大惊失色,或衷心佩服,结果他属下官员每人敢对他隐瞒什么。当地的吏治颇有起色,他也博得了严正有才能的名声,靠政绩和显赫家世一直升到礼部尚书。他很注意结交名士,加上天下有很多人是杨家的门生故吏,所以名声很不错。当时的李密颇不得志,隐居在家读书,一天在外面骑着牛看《汉书》,刚好被杨素看见。杨素和他交谈后对他非常赏识,回家后对杨玄感说:“李密的见识,在我们之上。”杨玄感从此对李密倾心结纳。一次二人闲谈,杨玄感问李密:“皇帝多猜忌,隋朝恐怕不能支持很久。如果天下有变,我们两个该怎么定位?”李密说:“率军阵前决胜,我不如你;招揽天下英雄,你不如我。”两人从此结为生死之交。
草根读史杨玄感兵败垂成 功亏一篑和功败垂成
虽然杨素是拥立杨广的大功臣,可是杨广一直对他又恨又怕。当年杨素去世时,杨广对身边侍卫说:“即使杨素这个老匹夫不死,我总有一天也要灭他的族!”杨玄感知道后心里不安,准备先下手为强,策划了几次废黜杨广的密谋,包括在随军征吐谷浑时企图袭击杨广行宫,虽然都因时机不成熟没有动手,可是他并没有放弃自己反隋的计划。
机会终于来了。杨玄感一方面以水路多盗贼为借口,不按时发运远征军的粮草,并派人召回随杨广出征的弟弟杨玄纵、杨石和在长安的李密;另一方面召集人马准备起事。恰逢参与征高丽的右骁卫大将军来护儿准备率水军从东莱入海直取平壤。杨玄感马上派出亲信,冒充远征军使者,声称来护儿造反,杨玄感乘人心浮动之机,进入黎阳县城,大抓壮丁,同时飞报诸郡,以讨伐来护儿叛军为命要求调发军队,前往黎阳会合。杨玄感挑选了5000多名壮丁和3000多名船夫,组成了他的“军队”。他在誓师大会上发表了慷慨激昂的讲话,直斥杨广的倒行逆施,自称奉杨坚遗诏征讨不肖子,救天下百姓于水火之中。百姓听了这样的演说,都欢呼雀跃,没几天就组成了十万人的队伍。杨玄感向自己的哥们儿李密询问战略,李密答上中下三策:“现在杨广出征,远在辽水之外,离幽州还有千里之遥。远征军南有大海,北有胡戎,只有一条归路,如果你长驱直入蓟城,断其归路,高丽从后夹击,不出十天,杨广的大军必然粮尽溃散,这是上策。关中四方有天险可据,天府之国。你率众直取关中,沿途不理会其他城市,一鼓作气攻下长安,招揽豪杰,安抚百姓,即使杨广回国,关中已经为你所有,你就可以西向缓图天下,这是中策。如果意图突袭东都洛阳,号令四方,洛阳早就做好了准备,短期难以攻下,百日内如果不能破城,各地援兵一到,内外夹攻,你的处境就会很不妙了,这绝对是下策。”历史上常出现这种情况:谋士提出上中下三策,以供选择,可是每次决策者都选用下策,这次也不例外。杨玄感听了李密的话后哈哈一笑,说:“你的上策正是下策,如今朝廷文武百官的家属都在洛阳,如果我们能一举攻下,足以动摇杨广的整个基业。而且经过城池而不攻,怎能振奋士气?”于是否决了李密的计谋,坚定不移地执行了他自己的“上策”,向洛阳进军。

途中,杨玄感俘获内史舍人韦福嗣,以其为心腹,军旅大事不再专归李密负责。韦福嗣是战败被俘,不得已而屈从,每次献计都模棱两可。李密看出韦福嗣有二心,便对杨玄感说:“福嗣不是我们的同盟,心怀观望之意。你初起大事,却留奸人在侧,必为其所误。请斩了他。”杨玄感却说:“没到这个地步吧!”李密见自己的意见不被采纳,便对身边的人说:“杨玄感造反却不想获得胜利,怎么办?我们肯定要做俘虏了!”后来杨玄感西进时,韦福嗣果然逃走。杨玄感用人不当可见一斑。

这时刑部尚书卫玄率领数万兵马,从关中赶来增援洛阳。政府军先派出二万余人进攻,杨玄感采用设伏诈败的方法,全歼政府军前锋。几天后,卫玄率大军赶到,和杨玄感交战,杨玄感在阵前派人大喊:“捉住杨玄感了!”政府军稍稍懈怠,杨玄感乘机率数千骑突击,大破卫玄军,卫玄只带着八千残兵败将逃走。杨玄感勇猛力大,世人多以项羽比之。他每战都身先士卒,持长矛突阵,而且善抚士卒,士卒都乐于为他效死,所以军队战斗力极强。卫玄聚集败兵再战,在北邙一日十余战,杨玄感军颇占优势,但因其弟杨玄挺中流箭阵亡而稍稍退却。
李子雄因罪降于杨玄感,劝其称帝。杨玄感又问计于李密,李密说:“以前陈胜想自立为王,曹操想求九锡,张耳、荀彧劝阻止,都遭到疏远。我现在想劝你,却怕重蹈二人的覆辙。顺着你的意思阿谀奉承,又不是我的本意。起兵以来,虽然屡战屡胜,可是郡县多有不从的,洛阳仍然守御森严,各地的救兵即将赶到,你应当身先士众,早定关中。怎能急着自立为帝!”杨玄感听后笑而纳之。
卫玄虽然屡败,可是却拖住了杨玄感,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远在辽东的杨广已率隋军主力回师,命陈棱进攻据守黎阳的元务本,宇文述、屈突通驰援东都。在东莱的来护儿也停止进攻高丽,还师西进,对包围洛阳的杨玄感形成反包围态势。叛军 处于四面受敌的不利局面,杨玄感又问计于李密,李密说:“元弘嗣统强兵于陇右,现在可扬言说他造反,遣使迎接你,乘势入关中。”。七月二十日,杨玄感接受了李密、李子雄的人建议,解除了对东都的包围,率军西进,准备夺取关中,但此计被弘谷太守杨智积识破。叛军行至弘农宫时,杨智积登上城陴大骂杨玄感。杨玄感果然被激怒,加上百姓们都说弘农宫防守薄弱,而且有大量存粮,应该攻取,于是他下令围攻弘农宫。李密劝阻道:“我军凭借谣言入关中,兵贵神速,况且追兵将至,怎能停留!若前不得占据关口,退无所守,大军一旦溃散,怎能自保?”杨玄感不从,结果三天都不能攻下,这才引军西进,但叛军已丧失了最为宝贵的三天时间。当叛军到达阌乡时,被宇文述、卫文升、来护儿、屈突通等各路隋军追上,这几位可都不是白吃饭的,那是真才实学响当当的大将。杨玄感且战且退,一日内三败。八月初一,杨玄感在董杜原列阵与隋军决战,大败,仅率10余骑逃走。杨玄感自知大势已去,乃命其弟杨积善将自己杀死,杨积善自杀未遂,被活捉。杨玄感的尸体被肢解后示众三天,然后烧毁,杨玄感的兄弟们全部战死或被擒杀。杨积善以杀死杨玄感为功,求保一命,杨广认为他狠毒如枭,杀之。叛贼不配和帝王同姓,赐其姓为“枭”。李子雄被擒杀,李密从乱军中逃走,后来成为推翻隋朝的主要势力瓦岗起义军的领袖。
杨玄感像一头公牛一样闯进了大隋盛世的瓷器店,他的起事虽然失败了,可是却沉重打击了杨广的统治。杨玄感死后,反隋势力像烈火燎原一样发展了起来,最终导致了隋朝的灭亡。杨广的帝位得于杨素,要说失于杨素之子,也不能说完全错误。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289987.html

更多阅读

读史记苏秦张仪列传 苏秦和张仪的故事

读史记苏秦张仪列传皆翻唇弄舌之辈也一先说家庭然则苏秦未遇之时,亦为周之有名有姓之人也。因为一方面有兄弟嫂妹妻妾,是个大家族;另一方面"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可说明其家并非普通力食之家,而是有几大箱子的书,还藏有《周书阴符》这样

读史0968-0971开宝元年-开宝四年 :大小周后

读史0968-0971(开宝元年-开宝四年):大小周后太祖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开宝元年(辽应历十八年)  春,正月,乙酉朔,辽主宴于宫中,不受贺。   甲午,城京师。   丁酉,以陕、绛、怀等州饥,赈之。   己亥,辽主观灯于市,以银百两

转载 读史乱弹:关羽为什么看《春秋》

原文地址:读史乱弹:关羽为什么看《春秋》作者:蜀汉忠臣读史乱弹:关羽为什么看《春秋》《春秋》书,赤兔马,青龙刀, 这三样东西可以说是关羽的吉祥三宝。身为古代的武将,胯下良马、手中宝刀,当然必不可少,再喜欢看个书,那就更了不得了,用现在时髦

声明:《草根读史杨玄感兵败垂成 功亏一篑和功败垂成》为网友把酒临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