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者》隐藏的故事──罗丹与卡米尔的传说 罗丹 卡米尔

《思想者》隐藏的故事─罗丹与卡米尔的传说

本人最初只知道法国曾出过一个伟大的雕塑家罗丹和他的《思想者》。

他有一句名言:“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后来有机会去参观罗丹美术馆才对罗丹的作品和罗丹的故事有所了解,但至今仍未读懂。

罗丹美术馆象一个小城堡,走在街上就看到门前伫立的《思想者》雕像静静地立在庭院中。

罗丹的成名作《青铜时代》

奥古斯特•罗丹1840-1917年

罗丹出身于一个贫苦家庭。

10岁开始表现出对艺术的热爱,14岁进入艺术学校,17岁时因为他的成绩不合格从艺术学校被退学。他多次申请法国美术学院,都被拒绝入学。

1863年,罗丹23岁,长期资助他的姐姐死去,没有了经济来源。

1864年,罗丹24岁时,与一个女裁缝萝丝同居了:罗丹的艺术兴趣,开始转向了世俗的题材。

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了,30岁的罗丹已经无法养活家庭,举家迁往比利时,参加比利时证卷交易所的建设和室内装饰等。在比利时的6年里,他自己形成了一套雕塑思想。他带着萝丝去意大利旅游,受到意大利的艺术的启发而创作了《青铜时代》。


这件作品,《青铜时代》,高1.74米,罗丹创作于1876-1877年,使得罗丹一举成名。

《青铜时代》原题为《爱的战士》,裸体的男人被赋予普通的人性,它表现出人的忧虑、羞怯和敬畏感。

《思想者》源于《地狱之门》其中也疑聚着卡米尔的心血

1880年,法国美术学院接受了40岁的罗丹,并且请他为即将建立的巴黎装饰艺术馆的两扇大门而创作的一组规模宏大的装饰性雕刻。

据说,罗丹为设计这件大型群雕,冥思苦想,工程一拖再拖。

1883年,3年后,19岁的卡米尔·克劳岱尔(1864~1943)出现了。走进她所仰慕的罗丹的工作室,成为罗丹的弟子、助手和情人。开始了持续了十余年的难以解脱的恋情关系,两人陷入了一场“不可避免的爱情悲剧”。

罗丹在设计雕塑《地狱之门》时,得到了卡米尔的帮助,包括其中《思想者》的原型。这件作品直到1917年罗丹去世没有完成。


这件雕塑作品取材于但丁的《神曲·地狱篇》。罗丹为创作这一作品,前后历时37年之久,共塑造了186个人物。其中一些雕刻后来成为独立的作品,著名的《思想者》在门的上部。这里所见的《地狱之门》,是罗丹逝世后十年,一位罗丹的崇拜者──美国人马斯特包姆出资将罗丹的原稿铸成青铜,于是产生了《地狱之门》,留传到今。

《思想者》原是《地狱之门》门顶上的一部分雕塑


《思想者》隐藏的故事──罗丹与卡米尔的传说 罗丹 卡米尔

有研究者说,罗丹心目中的“思想者”便是但丁。但丁被塑造成了一个强壮的男人形象,弯腰屈膝,目光深沉。他坐在地狱入口前,似乎在注视人类的悲剧,又好像在全神贯注地思考。他强壮的身体弯成一团,仿佛沉浸在极度痛苦之中。正如罗丹所说:“他不仅用大脑、张大的鼻翼和紧闭的嘴唇思考,他还用胳膊、腿、背上的肌肉思考,用握紧的拳头和紧张的脚趾思考。”

也有人看出:这是一个强劲而富有内力,成熟而深刻的形象。那生命感强烈的躯体,在一种极为痛苦状的思考中剧烈地收缩着,紧皱的眉头,托腮的手臂,低俯的躯干,弯曲的下肢,似乎人体的一切细节都被一种无形的压力所驱动,紧紧地向内聚拢和团缩,仿佛他凝重而深刻的思考是整个身体的力量所然。罗丹认为深刻的思想是靠富有生命力的人体来表现的,所以,他的人体雕塑不仅展示人体的阳刚之美,而且蕴籍着深刻与永恒的精神。这正是罗丹为什么以这个充满生命力的形象,来寓意人对现实思考的原因。

说实话,我没读懂《神曲》,所以至今也没看懂《地狱之门》,更没看懂《思想者》。

1900年,《思想者》首次亮相巴黎世博会。在巴黎阿尔玛广场的一座大帐篷里,巴黎市政府为年逾花甲的罗丹专门开设了雕塑专馆,集中展出了他的168件作品。其中,《思想者》引起了最广泛的关注。

1902年,在法国雕塑复制家亨利·勒勃赛的帮助下,《思想者》被放大。1904年,放大的《思想者》石膏像在伦敦首次展出。同年,放大的铜雕像在巴黎展出。

去年在上海世博会展出的《思想者》雕塑,是罗丹亲制的原品。据说,罗丹的《思想者》一共有3种不同的尺寸:第一种的高度仅为37厘米,是石膏雕像;第二种的高度为72厘米,是《地狱之门》中的原始尺寸;第三种被称作“纪念碑型”,高度为180厘米,相当于真人的身高,质地为青铜,现存两尊,一尊在罗丹博物馆内,另一尊在罗丹墓前。

在罗丹美术馆中的《思想者》约1880年/青铜

1903年,63岁的罗丹成为国际雕塑家协会主席;

1907年他被牛津大学授予“名誉博士”。他的雕塑作品被广为传颂,其中《思想者》,被认为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罗丹艺术的化身。

最有争议的作品《吻》

《吻》取材于但丁《神曲》里所提到的佛朗切丝卡和保罗这一对情侣的爱情悲剧。

罗丹取用这一题材以更加坦荡的形式,塑造了两个不顾一切世俗诽谤,在热烈幽会中的情侣的接吻瞬间。

有资料说《吻》以卡米尔为模特。对卡米尔来说,艺术就是她的全部生活,代表了她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艺术就意味着欲望、爱情、命运,或者简单说是一出人生的悲喜剧。

罗丹的这段“黄金时代”,现在被称为“卡米尔时代”。

然而,自1905年开始,卡米尔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最后在精神病院度过了她最后的将近30年。

罗丹,也痛苦了一生:他把他所有作品捐献给巴黎政府,建了一个“罗丹博物馆”,作品约150件。同时展出卡米尔的作品。

阿尔佛雷德·布歇用雕像讲述卡米尔的故事

卡米尔·克洛岱尔不仅天生丽质,勇气和才气也超出一般女性,她12岁时疯狂地爱上了雕塑,后只身来到巴黎。1883年,18岁的她结识并爱上了42岁的罗丹,在罗丹的工作室担任助理、学生、模特儿,并协助罗丹完成多项重要的作品。然而,罗丹在现代美术史中享有盛名,卡米儿的作品和行为却受到多方的舆论指责。罗丹始乱终弃,卡米儿饱受情感打击后,失去了创作的心思与灵感。罗丹的声望一路攀升,卡米儿则在疯人院待了30年直到1943年辞世,到了1980年世人才最终承认她的天才,给她恢复了名誉。

有人说:从希腊罗马到文艺复兴到近代欧洲,找不出能与卡米尔媲美的模特儿,灵感的源泉。她的完美,升华为神圣:人们发现她同时还是一位雕塑天才!

他们的关系从1884到1890年,大约持续了6年。后来卡米尔离开了罗丹,因为她想为自己工作,而不想笼罩在大师的阴影之下。

《地狱之门》的局部。人们对这个局部,现在称为“卡米尔和罗丹”



罗丹与卡米尔共同的朋友阿尔佛雷德·布歇1850-1934)为了纪念卡米尔,为了纪念罗丹的朋友卡米尔,而创作的一个系列雕塑并命名为《沃吕比利斯》:

这是布歇的雕塑:卡米尔,这个女孩子“造就了罗丹”

以下是阿尔佛雷德·布歇纪念卡米尔的系列雕塑《沃吕比利斯》部分作品:



卡米尔的作品

卡米尔的《吻》,起了一个不同的名字:《Vertumnus and Pomona 》

卡米尔的作品《成熟的年纪》,又称《天命,生命之路或者命运》

卡米尔的《Vertumnus andPomona》,也有多个版本在多家博物馆

《祈祷者》

《九月》

《祈求者》

《华尔兹》

《女海妖》

这部作品的音译:塞壬(siren),希腊神话里,性感的女海妖,用音乐迷惑人。

罗丹与卡米尔的关系,就像一个渔民与女海妖的关系?女海妖的音乐天赋来自上苍,来自天生。一个打鱼为生的渔夫,能有那样的天赋?

卡米尔就是上帝造就的的女海妖。这个塞壬,唤醒了罗丹。这个艳丽的女海妖,造就了罗丹。

这件合作的雕像,叫什么名字,已经不重要了。

没有美丽的海妖,没有惊人的女天才,罗丹的作品肯定“还是干巴巴的希腊罗马老一套”。

但是,社会上,当时依然认为,罗丹才是天才,海妖只是魔鬼身材的模特儿和学生。

卡米尔一个旷世才女,象焰花般璀灿而后瞬间归于死寂。

这件雕塑:卡米尔是模特儿,罗丹是雕刻师,但是“创作建议和意见,来自卡米尔”


罗丹与卡米尔的作品与传说隐藏着多少故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290657.html

更多阅读

《冒险岛》隐藏地图介绍 冒险岛玩具城隐藏地图

《冒险岛》隐藏地图介绍——简介《冒险岛》隐藏地图介绍《冒险岛》隐藏地图介绍——方法/步骤《冒险岛》隐藏地图介绍 1、第一张图是樱花村右上角,仓库旁边有个蘑菇雕像,在雕像处按↓ 就进去了。里面是眼睛乌鸦~  第二张图是矿洞

佳片U约 英国电影:《冒充者》

雨中笠翁图书馆更多精彩请您欣赏《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6周年影视展播》英国电影:《冒充者》[海报剧照][热诚推荐]很棒的谍战故事。搞军事情报工作的人实在厉害,思维之严密,把德军骗得七荤八素的。想起了《36小时》,德军设局套取第

《红楼梦》中的地名隐藏着什么秘密 红楼梦隐藏的恐怖秘密

地名,是代表某一地理实体的标记和符号,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红楼梦》中的地名是整个红楼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曹雪芹在地名方面颇有隐意,书中一些地名的隐意,着实让人拍案叫绝,深入了解《红楼梦》中的地名寓意,全面探讨

电视剧《鬼谷子》中的一些情节 谋圣鬼谷子电视剧全集

电视剧《鬼谷子》中的一些情节鬼谷子名王禅,是一心底善良之人,不宜在朝为官。他师从于青岩真人,与宋雪儿是师兄妹。就学于云梦山之鬼谷。他是魏国人,魏与韩交战,韩求于楚,楚以间谍组织“黑蛇营”抓魏公主施莹和王禅之母为人质,逼魏退兵。

声明:《《思想者》隐藏的故事──罗丹与卡米尔的传说 罗丹 卡米尔》为网友昨夜西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