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屈原的《怀沙》 怀沙

南方都市报专栏之四十五

《怀沙》是屈原《九章》中的一篇,望文生义,我小时候以为,就是指屈原抱着一袋沙子跳进了汨罗江。至于《史记》上说他抱的是石头,我管不着,沙子和石头都沉,何必分那么清。古人也多半是这样解释的,比如洪兴祖、朱熹都说,是“怀抱沙石以自沉”。

不过后来还真看见持异议者,明人汪瑗说:“怀者,感也。沙,指长沙。”清人蒋骥赞同,说“怀沙者,盖寓怀其地(长沙),欲往而就死焉耳。”

近现代的学者于是为此吵得不可开交,陈子展大怒,说:“汪瑗、李晨玉、钱澄之、蒋骥诸家,皆不吝喋喋,以屈子《怀沙》为长沙之作,今人或亦力腾其说,詹詹而不已,以谬传谬,如涂涂附,是皆不知楚人名今长沙之地为青阳,绝少言及长沙者。长沙之名,《战国策·楚策》偶一见之,《史记·楚世家》明记周成王封熊绎于楚蛮,居丹阳。丹阳非青阳,即非长沙。《后汉书·南蛮传》始言吴起相楚悼王,南平蛮越,遂有洞庭苍梧……由此可见,长沙为楚新有之地,岂有所谓先王故居,为屈原曾吟恒哀,深为缅怀者?况复返而求之此赋,惟永叹重华汤禹之久远,邈不可慕,何以一言不及其先王乎?不待斤斤置辩明矣。”

好了,不能再抄下去了,骗稿费的事情我不做。但是上面这段不好不抄,因为我下面要讲的,不对照它,就看不懂。

陈子展是楚辞研究大家,脾气也爆,从上面引文可知。虽然他说长沙地古名青阳,未必是定论,但说长沙无先王故居,倒是可能的,把“怀沙”解释为“缅怀长沙”,别说他不信,我也不信。首先,长沙能否简称为沙,没有证据;其次,长沙现在是省会,算个二线城市,尤其芒果台办得活色生香,纸醉金迷,但在屈原那个时代,绝对是边疆,派谁去谁都得哭。一直到汉代,贾谊被汉文帝发去作长沙王太傅,还难过得不行,“自伤悼,以为寿不得长”。因为“长沙卑湿”,只要能看见水的地方,血吸虫就比鱼多,一不小心就完了。景帝的少子刘发被封为长沙王,因为母亲只是景帝程姬的侍者,无宠,才“王卑湿穷国”,可知汉景帝时,长沙仍是个穷鬼到处出没的地方。

汉朝如此,何况屈原那时?所以,我们必须得循着这个线索去理解屈原的心灵。

我认为,“怀沙”,不是“缅怀长沙”,而是“忧伤流放”,“怀”古代有“忧伤”的意思,《诗经·邶风·终风》:“寤言不寐,愿言则怀。”毛传:“怀,伤也。”两汉书里也有类似用法,我们就不浪费篇幅引证了。接着说“沙”。

“沙”本身的意思是沙子,和流放、贬谪当然毫无关系,但是,我们应该注意楚简中这字的写法。

关于屈原的《怀沙》 怀沙

陈子展说“长沙”之名,在《战国策》中偶一见之,似乎对它的存在还抱着不信任的态度。其实没必要,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湖北荆门包山二号墓发掘出一批楚简,其中第59号简就出现长沙地名:“九月戊午之日,长沙正龚怿受几。十月壬午之日不以廷,升门有败。”是说在九月戊午这天,担任长沙正这个官职叫龚怿的,如果在十月壬午这天不把相关案情上报法院,就要吃不了兜着走。在61号简中,长沙这个地名再次出现,简文为:“九月辛酉之日,新大厩陈渐受几,十月辛未之日不行弋阳厩尹巴之人输戟於长沙公之军。登门有败。”比较难懂,大概是说新大厩陈渐如果不在十月辛未这天,把没派人送武器到长沙公(长沙县令)所驻扎的军营之事上报,也要摊上大事。包山楚墓的墓主昭佗同志死于公元前316年,按照有的说法,那时文学青年屈原已经27岁,他们肯定互相认识,互相认识呀,想想都有诗意。

不过还没谈到,为什么我把“沙”解释为“贬谪”,这实在因为在楚简中“沙”字的字形,并不是现在这样写,而是从“尾”从“少”再从“辶”,作“”。学者普遍认为,这是“迁徙”的“徙”本字,因为“沙”和“徙”古音很近,所以,我认为,所谓长沙得名的来由,并不是《辞源》里收的因为有什么“万里沙祠”,而是因为这里曾经很偏远荒凉,在古代是下放骚人们的绝佳场所,《诗经·秦风·蒹葭》“道阻且长”。长者,远也。长徙者,远徙也,我猜,楚国人之所以取名长沙,可能就是因为此(就算后来人烟增多,但曾经用过的地名,适足以反映它的发展变迁)。那是多么可怜的蛮荒之地啊,走在狭窄的道路中间,游目四望,莽丛中猴子的身影此起彼伏;树枝上,儿臂粗的毛毛虫仿佛上班高峰,车水马龙,摩肩接踵。

这就是屈原眼中的南方,他被“顷襄王怒而迁之”,赶到了这里,忧伤地摊开竹简,写下了“怀徙”两个字,却被后世不懂行的人记成了“怀沙”。他们竟没看到,这诗通篇都只是悲愁感伤,没有一个字提到正搜集沙袋,准备自沉;而且他投水的地方只是汨罗,长沙,还在这以南103公里外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290740.html

更多阅读

细解蒋捷的《梅花引》 梅花引歌词

细解蒋捷的《梅花引》----兼议填词应注意的有关问题有人笑问:对着词谱可以填词吧?我说:词依谱而填,这是好习惯。但仅对着词谱还不可以填词。首先,词谱得看懂,不能对着字数填字,词谱中会有许多要求。比如,句,为白脚,不押韵;叶(读xie),注为韵脚,要

关于贾樟柯的《小武》一些事情 小武 贾樟柯

1998年,贾樟柯的《小武》参加了一系列国际电影节,随后在法国南特三大洲电影节获得大奖。该影片粗从风格看,取山西的贫脊自然之景,无舞台布景的人为和雕饰;取日常人们的穿戴发饰乃至方言,无化妆如画的人物装扮乃至舞台举止(像美国好莱坞电影

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读后感《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它是吴承恩先生的杰作,讲述的是一个泼猴和唐三藏及师弟八戒,沙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这本书我虽然看了一遍,但是以这本书编辑的电视机不知道看过多少遍了,它给人一种百看

声明:《关于屈原的《怀沙》 怀沙》为网友陌生的雨点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