鲎肉好吃口难开 鲎好吃么



鲎肉好吃口难开 鲎好吃么
四十年前在大嶝岛当兵的时候,是不认得“鲎”这个字的。

虽然小的时候在青岛居住多年也去过多次青岛水族馆,见过鲎的资料介绍和图片,但是那会儿太小了,所以没有记住。因此,七十年代初当兵到了大嶝岛,见到鲎的实物,而且这种蓝血的远古进化标本一般的海洋生物居然可以像龟鳖一样食用,真的是惊叹无语。

团卫生队的杨副队长是广东人,喜食鱼虾类腥乎乎的海味。他在六连守备的角屿岛呆了几年,那会儿两岸关系紧张,角屿岛离金门岛只有两千米远,岛上只有驻军,老百姓不能去捕捞海产品,于是成了绝对天然的绿色渔场,盛产各种海味,都是味道绝佳的。当年皮定钧中将司令员到岛上视察防务,部队就让百姓下海捕鱼捉蟹,那个鲜味儿大概是首长们在大城市都难以品尝到的。角屿岛的官兵平时不许随意到海滩上捕捞海产品,一是对面不远就是金门岛,防止有人下海投敌;二是也要注意我军形象,不能让金门岛国军以为我军都是贪嘴的吃货。所以,尽管蟹肥鱼鲜,驻岛弟兄们可是平常无有口福大快朵颐的。于是,连里的各排士兵就想法偷偷弄点海鲜解馋,只要不出事儿,连里首长心知肚明,就装着不知道。排里士兵都睡在地堡里,整个煤油炉,把捉到的捡来的海鲜用水洗清,然后用容器煮熟,闻着香味儿就让人食指大动,意欲吃他个痛痛快快。在余当兵的那几年里,这些都是常有的事儿。守着鱼虾而让馋猫扎着脖儿,天下哪有这样的理儿?

乐极便易生悲。有一天,终于因为守岛的士兵偷着吃海鲜出事儿了。

团卫生队接到紧急通知,角屿岛守备六连有一个排的战士因为食用私自烹煮的海产品发生集体食物中毒,需要立即去人治疗。于是,几位医生和卫生员带着药品乘坐登陆艇急忙赶往角屿岛。好在,只是轻微的食物中毒,罪魁祸首就是头晚煮熟后剩下的鲎肉未经再次彻底加热就又食用,结果出现腹泻和头昏现象。服用药物和给个别严重的中毒者挂上吊瓶补液之后,原本年轻力壮的士兵们便很快好转了。团里通报批评了这起事故,要求不得私自食用海产品,必须统一经由厨房烹制后方可食用。但是,年轻的士兵们还是偷着吃海鲜,因为来自内地的士兵们知道,这个解馋的机会回到家乡是不会再有了。

我们卫生队的杨副队长从广东沿海入伍,当然知道海鲜正确的吃法。他把螃蟹煮熟后,都是蘸着姜末和食醋吃肉的,既可以解毒,也能去除腥味儿。鲎的吃法与螃蟹类似,但是鲎的壳内有的嫩肉可以炒鸡蛋吃,味道是独特的鲜香。不过,我们吃了鲎肉之后,却没觉得比螃蟹好吃。因为大嶝岛的螃蟹和紫菜,都是绝对属于国内海产品里第一流的,其他地方的同类海产品恐怕很难与之相比。

不过,七十年代初是因为两岸隔绝,在军事对峙状态下形成了自然的环境保护的效果,所以海产品没有污染,味道绝佳。现在大嶝岛早已不是海岛了,游客商贾众多,每日人流如织,对面金门岛也是商船来往频繁,恐怕海洋环保条件与过去相比已经发生了太大的变化,对海产品的繁殖与生养有负面的影响,或许也会影响海鲜的味道。

将来故地重游,因为海洋环保的缘故,大抵是很难再吃到鲎肉了。因此,只能在文章里回忆鲎肉的味道如何,回忆当年绿色军营里发生的故事了。

【资料链接】

鲎(hòu),俗称爬上灶、夫妻鱼、鸳鸯鱼,东方鲎等。鲎起源甚早,被称为活化石。最早的鲎化石见于奥陶纪

(5.05亿~4.38亿年前),形态与现代鲎相似的鲎化石出现于侏罗纪(2.08亿~1.44亿年前)。

  现存3属:两属分布于亚洲沿岸,一属分布于北美沿岸。最熟知的种是唯一的美洲种美国鲎(Limuluspolyphemus),体长可达60公分(2呎)以上。

外形特征

  鲎的身体分为以关节相连的3部分:宽阔马蹄形的头胸部,小得多的分节的腹部和一根长而尖的尾剑(尾节)。

头胸部上表面光滑,隆起,侧面有一对复眼,中脊前端有一对能感受紫外线的单眼。头胸部的腹面有6对附肢:第一对称为螯肢,专门用以捕捉蠕虫、薄壳的软体动物和其他猎物;其他5对附肢围绕于口周围,其功能为步行和进食(步足),每个步足的基节内侧有长刺,用以剥离食物并将其滚入口中。最后一对步足基节後面有一对退化的附肢,称为脣瓣。

  食物进入磨胃(砂囊)后被磨碎。体内有一个大型的器官,称为肝胰腺,可将消化酶分泌入长形的胃肠内。主要的排泄器官为一对长形的基节腺,开口于第4对步足的基部。头胸部的神经节愈合成环状,围绕食道。生殖腺多分支,分布于体内大部分区域。头胸部附肢之後有一个横行的板状片(厣),覆盖著书鳃。书鳃有节奏的拍动并激起水流,以进行呼吸。虽然鲎可以背朝下拍动鳃片以推进身体游泳,但通常将身体弯成弓形,钻入泥中,然后用尾剑和最後一对步足推动身体前进。

  鲎有四只眼睛。头胸甲前端有0.5毫米的两只小眼睛,小眼睛对紫外光最敏感,说明这对眼睛只用来感知亮度。在鲎的头胸甲两侧有一对大复眼,每只眼睛是由若干个小眼睛组成。人们发现鲎的复眼有一种侧抑制现象,也就是能使物体的图像更加清晰,这一原理被应用于电视和雷达系统中,提高了电视成像的清晰度和雷达的显示灵敏度。为此,这种亿万年默默无闻的古老动物一跃而成为近代仿生学中一颗引人瞩目的“明星”。

  鲎形似蟹,身体呈青褐色或暗褐色,包被硬质甲壳。身体由头胸部、腹部和剑尾三部分组成。头胸部和腹部均向背面隆起,前面较圆厚,往后趋向扁平,后面延长在剑尾,沿腹部外缘并排着侧缘棘,构成鲎的特殊体形。鲎雌雄异体。以及呈长纺锤形,位于头胸部背甲心区下面的围心腔内;心脏的背面和侧面在8对心孔。暗褐色的鲎,长得像瓢一样。头胸部上顶着一个宽阔的背甲,背凸腹凹,如马蹄形。它有两对眼睛,一对复眼生在头胸甲两侧,一对单眼长于背部前端。头胸部的腹面不分节,有六对附肢,一般如钳状,只有第六对像耙子一样,用来挖土;成年雄体的第二对末端是弯钩状的,以便结尾时抱住雌体。鲎有一个很长很锋利的尾剑,是用来防卫的武器。

  从拇指大小到成年要15年,雌鲎要蜕壳18次,雄性19次。

  幼鲎没有尾剑,身体纵分成中央和两侧三个部分,很像三叶虫的幼虫,所以被称作三叶虫幼虫。这也说明鲎与三叶虫有着亲缘关系,同样是研究动物进化史的珍贵材料。

  中国鲎在国内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沿海海域,其主要来源有湛江、北海、长乐、平潭等地。生活环境为暖水性的底栖节肢动物,栖息于20-60米水深的砂质底浅海区,喜潜砂穴居,只露出剑尾。鲎类在港湾的水域中最为丰富,冬季见于中等深度的水中,夏天在潮间带的泥滩上。]

生活习性

  食性广,以动物为主,经常以底栖和埋木本的小型甲壳动物、小型软体动物环节动物星虫海豆芽等为食,有时也吃一些有机碎屑。鲎类一直作为人类的食物,又是软壳蟹类的天敌。如果是幼体鲎,食物以单胞藻、轮虫、丰年虫幼体、桡足类为主。如果是成体可以食虾和小鱼。最具特点的就是鲎的血是蓝色的。

经济价值

  中国毒理学会生物毒素专业委员会主任舒雨雁说:“血液呈蓝色的鲎在医学研究中有独特作用。用鲎血制成试剂,再滴入注射液,若试剂立即凝固或变色,就说明注射液内含有使人发热、休克甚至死亡的细菌类毒素。”

  鲎的血液中含有铜离子,它的血液是蓝色的。这种蓝色血液的提取物——“鲎试剂”,可以准确、快速地检测人体内部组织是否因细菌感染而致病;在制药和食品工业中,可用它对毒素污染进行监测。科学家也使用鲎血研究癌症。但是,对鲎抽血后,它们就被放生。

  在美国、日本成功研制出鲎试剂后,中国的一些科研单位对鲎进行大量研究,厦门大学和厦门医药研究所鲎研室(厦门鲎试剂厂前身)上海水产学院等对鲎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饲养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并发表了相关论著,为中国鲎试剂的生产奠定基础。厦门医药研究所吴伟洪先生(现厦门鲎试剂厂厂长)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先后出版了四册《鲎与鲎试剂法论文汇编》,推动了中国鲎试剂的推广使用。因成功研制出鲎试剂,人民画报1980年第12期还对其进行专访。吴伟洪先生1982年原著的科教电影《蓝色的血液》在第12届西柏林绿色农业电影节上获金穗奖

  截止到2009年,仅有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等少数国家能进行商品生产,而这些国家都以海上捕鲎制试剂,因连续数年捕杀成鲎,已感资源衰退。厦门大学等单位曾对鲎进行人工饲养。但因采血次数多饲养时间超过一年的鲎,出现明显贫血等现象。鲎每年冬季会游回深海冬眠,因此鲎人工养殖难度还很大。鲎因环境影响,数量不断减少,广东、广西、福建等省已将其列入二级保护动物,我国台湾金门、澎湖及香港等也设立了鲎保护区。但是仍有不少不法分子乱捕滥杀鲎,另有部分甲壳素厂家大肆低价收购小鲎用来制造甲壳素也是造成鲎数量减少的重要原因。

  鲎试剂可广泛用于注射液、放射性药品、疫苗及其他生物制品、各种液体、食品和奶制品等的内毒素检测和定量。

种群现状

  鲎在数亿年前出现并能够繁衍不衰,一方面是鲎自身的繁殖能力较强,另一方面因鲎肉的口感较差,而且食用后容易发生机体过敏和中毒性休克等,由于鲎具有的特殊生理毒理性质,一直以来极少被人们捕杀。然而近些年来,因有些人还没有真正认识到吃鲎对身体健康的危害性,一些小商贩在其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在进行盲目炒作和蓄意误导,致使这种古生物鲎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这种滥捕滥杀东方鲎和对食用者生命安危于不顾的行为,应当引起人们的重视。[

致危因素

  一、作为医药被利用:用鲎血细胞制成试剂,可以快速而灵敏检测内毒素,中国鲎是鲎试剂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被大量猎杀。

  二、作为食物被利用:中国鲎在其分布地成千上万地被捕捞,销往全国各地,并被当成盘中餐,资源严重减少。

保护级别

  一、中国鲎与南方鲎为省重点保护动物,《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为濒危级别。

  二、圆尾鲎为省重点保护动物,《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为易危级别。

鲎的肉、卵均可食用。其壳、尾、卵、肉和血均可入药。洗净晒干。

性味归经

  鲎尾炭:咸,温。

  鲎珠:涩,凉。[1]

功能主治

  鲎尾炭:止血。用于肺结核咯血,胃出血;外用治外伤出血。

  鲎珠:清热解毒。用于咽喉痛。

用法用量

  鲎尾炭:1~2钱;外用适量。

  鲎珠:1~2分,水冲服。

用药忌宜

  孟铣:“多食发嗽及疮癣。”

古籍考证

  出自《嘉祐本草》;①《本草拾遗》:“鲎,生南海。大小皆牝牡相随。”②《纲目》:“鲎,状如熨斗之形,广尺余,其甲莹滑,青黑色,鏊背骨眼,眼在背上,口在腹下,头如蜣螂,十二足,似蟹,在腹两旁,长五、六尺,尾长一、二尺,有三棱如棕茎,背上有骨如角,高七、八寸,如石珊瑚状,每过海,相负示背,乘风而游,俗呼鲎帆,亦曰鲎BI。其血碧色,腹有子如黍粟米,可为醯酱。小者名鬼鲎,食之害人。”[4]

  ——《全国中草药汇编》

由于福建人爱吃鲎,大量捕抓及各种原因,上世纪末,平潭中国鲎已难觅踪迹,成为了濒危物种。多年来,平潭县和福州市政府不断加大中国鲎的保护力度,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捕捉、驯养繁殖、经营利用、收购、出售中国鲎及其产品,以此来加强对中国鲎的保护。然而,由于中国鲎生长周期长,幼年的中国鲎需要近13年时间才能繁殖,因此保护形势依然严峻。

  2010年4月,记者从福建省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了解到,福建平潭岛中国鲎特别保护区正在酝酿建设中。这个保护区建成后,可为中国鲎提供繁衍和越冬的安全场所。

食用有害

  在世界部分国家包括国内某些地区有食用鲎的习惯,方法也各不同,有烤的,煲汤的。

  但据世界各国医学界的研究表明:食用鲎对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存在着极大危害。

  1.鲎肉内含有一种大分子非特异蛋白致敏性物质,吃鲎可引发皮肤过敏性斑疹、红肿和搔痒,严重时导致过敏性休克或致死性毒性反应,中毒的死亡率较高。这种现象早在1988年《中国海洋药物杂志》第三期,由广西海洋研究所梁广耀等人报道的“广西沿海鲎类毒性调查初报”情况相一致。

  2.鲎的肉质含有大量内环酰胺嘌呤类化学物质。根据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嘌呤类物质在体内代谢不完全或蓄积时,是导致痛风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

  3.鲎血浆的主要成分是血蓝蛋白,每1ml血蓝蛋白含重金属有机铜(Cu2+)在0.28~0.31mg(鲎脱离水面时间长短差异)。按每只(雄、雌性)鲎平均体重比值计算,成年鲎的血浆及肉质中含这种铜自质(Cu2+)分别在600~1300mg。据医学研究表明:这种重金属(Cu2+)进入人体后随血液循环主要蓄积在肝和肾脏,对肝、肾功能不全者,可加速肝细胞坏死或肝硬化的发生发展和引发肾功能衰竭氨中毒等并发症。此外,这种(Cu2+)质还可引发人体造血机能障碍和影响幼儿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291377.html

更多阅读

腊肉、熏肉——好吃需定量 熏肉怎么炒好吃

腊肉、熏肉——好吃需定量腊肉、熏肉是一种具有浓郁特色的加工肉制品,味道独特、鲜美,很多人都喜欢吃。但是,腊肉、熏肉虽然好吃,却不能多吃。这是为什么呢?接下来我会从三个方面来跟大家分析一下。

H 比炖肉好吃的豆腐做法大全!快收藏起来! 豆腐炖牛肉的做法

【新朋友】点上方蓝字  “好生活”关注一、鱼香豆腐豆腐 木耳3朵 胡萝卜 糖 盐 醋 淀粉 大蒜3瓣 香葱 番茄酱1)把豆腐切成2厘米的小块,淡盐水浸泡10分钟(防止炒碎)2)木耳泡发切丝,胡萝卜切丝,小香葱切末,大蒜剁碎。3)2勺糖1勺醋2勺番茄酱2

回锅香辣猪蹄比回锅肉好吃N倍的霸气猪蹄 暖暖的味道香辣猪蹄

办公室忽然间就空荡荡了~~~~再加上停了暖气,真的感觉很冷…清,今天貌似是愚人节啊~~愚弄自己或别人都只是为了找点小乐子,日子实在太沉闷、无趣?如果这样我宁可当这一天的愚人,虽然我心里啥都明白,但不妨痴痴傻傻……难得糊涂,糊涂难得++

惟我独尊 歌词:爱不再心口难开

清晨,我听到一对少 女的对话。话题围绕一个男孩的逝去,也贯穿了那位少女的忧怀。久久回味,爱其实就是应该。 噢....哎.... 爱在心口难开, 噢....哎....爱你在心口难开。 那是腼腆的年代。

声明:《鲎肉好吃口难开 鲎好吃么》为网友永享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