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风而行的列子--庄子讲记 夫列子御风而行

御风而行的列子

御风而行的列子--庄子讲记 夫列子御风而行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於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第六种人了不起了。庄子的老师“列子”,“御风而行”,他是会飞的,到达了地仙之份。列子在空中飞了多久呢?他挺凉快挺舒服地飞了半个月,就又飞回来了。人修到地仙这一步也很好啊,活得蛮有趣味的。“彼於致福者,未数数然也。”你们一般人天天吃素,天天拜佛求佛保佑,求菩萨赐福,你能求得到这个境界吗?你不信,去拜一万年佛,看看能不能拜飞起来。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一般人认为这很了不起,“但是庄子并没有认为他有什麽了不起,飞起来不过是不需要走路而已嘛,还是相对,还要依靠一个东西:风,没有风你飞个什麽啊?同鸟没有空气就飞不了一样。这仅仅是佛法中的一种小乘境界。修得神通具足,会飞了,没有什麽了不起,要是被庄子看见了,会马上把你拉下来。像我们打坐,只有个空的境界,就是相对,就束缚在里头了。

真俗不二

第六种人也没有什麽了不起,第七种人妙了: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这种人没有看见遇,不过满地都是,他是大乘境界。“乘”的是什麽?“乘”的是“天地之正气”,气是我加上的。什麽叫“正”?我们坐着也很正,并不歪啊,也算“乘天地之正”吧?要参!勉强套用孟子一句话,就是“浩然之气”,即天地正气。这一类人也不要飞,也不要作怪,普普通通。“而御六气之辩,”哪六种气呢?有两种说法:拿中国的医学来讲,阴阳风寒暑湿六种气;还有一种说法,《易经》的十二辟卦把一年分成十二个月,六个月属阴,六个月属阳。由乾坤两卦开始变化,五天一候,三候一气,六气一节,所以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气候变化都不同,影响我们的生命活动,因此而产生生老病死的现象。如果有修养的人懂得了修道,物理世界起什麽变化,他心理和生理都会有所准备,因为他本身“乘天地正气”,有了很高的修养功夫,他就不受物理世界的支配,而且可以支配物理世界,就可以驾御控制“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他活在这个世界上很好玩,—切都在游戏三昧中,优哉游哉。游到哪里呢?游到“无穷”,无量无边的时间空间不能限制他,因为他已经超越了物质世界的束缚。

“彼且恶乎待哉?”人生提升到这样一个境界,是绝对的,没有什麽相对。等于佛家释迦牟尼佛生下来说的:“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个“我”不是指释迦牟尼这个人,并不是指这个小我,而是说人的生命有一个“大我”,超然而独立,超越了物理世界。庄子是用另一个方法来表达“恶乎待哉”?宇宙间一切都是相对的,要超越了一切物质世界,才能达到真正的绝对。

庄子所讲的大乘境界,什麽道理呢?这里我们姑且安一个佛学名称:“真俗不二。”“真”是真谛,“俗”是俗谛。不要离开现实的世界,他自己就超越了这个现实,世间与出世间“不二”,“不二”就是不二法门,就是?“一”。那麽怎样才能做得到“真俗不二”呢?下面庄子点题了:

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这是老子讲的真正的“无为”,不过老子只讲原理、原则。庄子提到了“至人”;“至者,到也。”人要是做人做到了头,能把握自己的生命,叫“至人”。如果我们没有做到没有达到这个境界,不算“至人”。怎麽才能成为“至人”呢?“无我”。“至人无己”,没有我自己。这个难了,人生要达到无我很不容易。睡觉睡着了不叫无我,那叫昏头;死了的人可以做到无我,那不算。我们坐在这里活着的人,谁能做到无我?无我不光是理论,它也是工夫啊!什麽工夫呢?道家讲:能够“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才能做到“至人无己”。

“神人无功,”比“至人”更进一步的是“神人”。我们这里参考佛学思想,到达八地以上菩萨境界,叫“无功用地”,一切都无所用功了。也就是老子所讲的“无为”。无论上帝也好,耶稣也好,菩萨也好,他救了世界的众生,人看不到他的功劳。他并不认为自己有功劳,也不需要人跪下来祷告礼拜感谢,他觉得你应该感谢自己,与他毫无关系。真到了“神人”,是“无功”,无功之功是为大功,如同太阳一样,永远给天下光明,而不需要任何感谢。

“圣人无名。”叫“圣人”只是勉强加一个代号,真正的“圣人”,他不需要“名”。世界上圣人菩萨很多,我经常发现社会上很多普通的人,做了好事,甚至做了很了不起的事,别人都不知道,所以我常常看到“圣人”,而且是真的“圣人”。像我们这些只是“剩人”,多余的人。

庄子提出了第七种人,这是真正的榜样,比那些飞起来的神仙高得多了。但是他在哪里呢?在最平凡当中!越是这样的人,越是平凡。所以了不起的人在哪里找?就在现实世界最平凡中去找。因为“圣人无名”嘛。菩萨、神人绝不挂一个招牌说我是菩萨,我是神人,如果挂招牌,那是广告公司的事情,与他没有关系。这是《逍遥游》的第四个重点,“人化”。人化有三个原则:“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尤其明白了“圣人无名”这一句,我们就可以了解老子所讲的“圣人不死,大盗不止。”一般人粗浅地读过去了,认为老子是駡圣人,不错,是駡圣人,駡哪一种圣人?其实老子駡的是标榜自己是圣人的圣人。真正的圣人非常平凡,绝不承认自己是圣人。如果觉得自己有道,那是贴标语,喊口号,没有用的,这已经不是圣人了。所以,“圣人无名”。无所谓圣人不圣人,最伟大的在最平凡里头,能够做到真正的平凡,“无己”、“无功”、“无名”,功盖天下而自己觉得没有做过事,道德修养才能达到圣人的境界。因此庄子下面举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事实来说明。  

尧让天下於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於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於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鹑巢於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尧让天下

尧让天下於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於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於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  .

我们中国历史上相传有这麽一件事,这是上古的史料记载的故事,正史里没有的。上古史料非常重视这个问题,尧、舜、禹几位都让过天下。中华民族的上古老祖宗是公天下,天下不是属于哪一家的,德者居之。三代以後变成家天下,封天下了。

尧年纪大了,觉得要让位了,于是想找个继承人。当时有几个了不起的人,最有名的是许由,另一位是许由的好朋友巢父。尧就到山里找到许由,说我年纪大了,你是圣人,国家需要你来接皇帝的位。许由千听,当然推辞了,推辞的话各书所载不一,然后把尧送下山去。许由觉得听让位当皇帝的话很脏,心烦得很,就跑到溪边去洗耳朵。刚好巢父牵了一头牛过来,就问老兄你今怎麽在这梁山寨上当土匪头子的宋江,他的外号叫“及时雨”。《水浒传》你们注意,每个外号都哲学。“及时雨”?夏天热得要命,下来的雨多好啊,结果这个家伙“宋江”送到江里去了,这个雨没用了。军师是“智多星”吴用,智多星好啊,智慧那麽高,办法又多,象天上的星星一样,他的名字叫“吴用”智多星无用。看完《水浒传》人物的绰号同他的本名,你就会哈哈大笑了,加上小说描写的人物的个性、人品,是非常有意思的。

尧作了两个比方之後,接着说:“夫子立而天下治,”古代尊称别人为“夫子”,相当于后代的先生。他说先生只要在那里一站,不需要讲话,天下就太平了;“而我犹尸之,”“尸”就是尸体,换句话说代表傀儡。我好像给人捧起的傀儡一样坐在上面当皇帝,实际上白吃了世间一辈子的饭,象尸体一样站在这里。所以我反省自己,自己缺点太多;想你出来当皇帝治理天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291422.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云南白药的保险子 云南白药保险液 原理

原文地址:云南白药的保险子作者:天灸云南白药的保险子1粒和六神丸15粒,一日三次口服。可以治疗心肌梗塞和重症癌痛,可以延长生命。心梗连用7天,一年一次,可以保证不犯。癌症连用一个月有治愈的报道。这是一个名老

第三节旁见侧出的“谤书”《史记》 左列钟铭右谤书

第三节旁见侧出的“谤书”《史记》李陵被俘,使中国史学之父司马迁受到宫刑。刺激之下,司马迁继承屈原“发愤以抒情”之说而提出“发愤著书”一说。他在《报任安书》中说其修史的宗旨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其实,他若

声明:《御风而行的列子--庄子讲记 夫列子御风而行》为网友泪翻涌着眼眸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