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的特点 中国画的代表人物

中国画,简称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具特色,成为东方绘画体系的主流。中国画的特点,首先表现在工具材料上,往往采用中国特制的毛笔、墨或颜料,在宣纸或绢 帛上作画。由于采用特制的毛笔来作画,使得“笔墨”成为中国画技法和理论中的重要术语,甚至有时成为中国画技法的总称。所谓“笔”,是指钩、勒、皴、点等运用毛笔的不同技巧和方法,使中国画表现出变化无穷的线条情趣;所谓“墨”,则是指中国画以墨代色,运用烘、染、泼、积等墨法,使墨色产生丰富而细微的色度变化,也就是常讲的“墨分五彩”(指墨色的焦、浓、重、淡、清等五种不的色度)或“兴彩”(上述“五彩”再加上宣纸的白色),使得以墨代色的中国画具有独特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中国画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在构图方法上不受焦点透视的束缚,多采用散点透视法(即可移动的远近法),使得视野宽广辽阔,构图灵活自由,冲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例如五代后梁画家荆浩的山水名作《匡庐图》,就是一幅全景式的绢本水墨画,将崇山峻岭、飞瀑流泉、屋宇庭院、行人小船都巧妙地组织在一个完整的画面里,构图上错落有致,变化丰富,形成一个全景山水的壮观场面。中国画在构图时,还可发将不同时间和不同空间的事物安排在一个画面中,犹如一组运动镜头把不同的场面集中到一起。例如,五代南唐画家闳中的不朽名作《韩熙载夜宴图》,就是以五段连续的画面来构成一幅长卷,韩熙载这个人物在不同的画面中多次出现。又如,北宋画家张择端的著名风俗画长卷《清明上河图》,更是以散点透视法将汴河两岸数十里的繁华景象组织成一个完整的画面,通过这种全景式的构图展现北宋首都汴京从城郊农村到城内街市的热闹情景。中国画在构图方式上的这一特点,植根于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和高度概括的表现手法。因此,中国画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非常自由与灵活。在山水画中可以“以大观小”,在花鸟画中可以“以小观大”,用简略的笔墨去描绘丰富的内容。

 中国画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诗书画印四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相互补充,交相辉映,形成中国特有的内容美和形式美.像任伯年,齐白石的作品.
中国画的特点 中国画的代表人物

  从根本上讲,中国画的特点来源于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和丰富的美学思想。中国画不管是写意还是工笔,在处理形神关系是都要求“形神兼备”在意境的表达上的表达上都要求”气韵生动”。用一句话来概括中西绘画的区别,西方绘画更重视客观事物形貌逼真地再现,中国画则更加重视物象内在精神和作者主观情感的表达。在华人物画时画家能为画出人物的精神气质和性格特征。就是面对无生命的山水无意识的花鸟时,也能寄情于景或寓情与物。赋予他们人格化的精神气质,活泼的生命与灵气。像南宋的山水画家马远,夏圭以少胜多的花瓣遍山一角水的残山剩水。表现自己对失去祖国山水的无奈和无声的抗议。像朱耷的花鸟画。正是这种植根于民族文化的美学理想,形成中国画的基本特征和艺术特色。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291487.html

更多阅读

做为美国喜剧一派“贱人帮”的代表人物 作为 做为

    文/关雅荻      这部家庭续集喜剧电影最大的难题,是如何把“博物馆展品复活”这同一个创意玩出新意。结果导演肖恩·利维向《变形金刚》导演迈克尔·贝学习了一把,就是把《博物馆奇妙夜2》的故事搬到由19个博物馆组成的

道家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老子庄子列子 庄子著作

1、老子(传说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道家学派创始人,主张“无为自化、清静自正”(司马迁语),代表作是《道德经》。老子其身世没有确定的说法,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了三种观点:一说老子姓李名耳,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鹿邑)人。曾担任

心理学派 心理学学派和代表人物

19世纪60年代,内容心理学在德国产生。内容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费希纳和冯特。费希纳(1801—1887)的心理物理学是关于身心之间或外界刺激和心理现象之间的函数关系或依存关系的严密科学。这是一门介于心理学和物理学之间的独立学

声明:《中国画的特点 中国画的代表人物》为网友予你挚终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