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调素琴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翻译

可以调素琴

昔刘禹锡作《陋室铭》,曰:“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早就有人把乐器分为“荤”和“素”了。

很多人把古筝当古琴,不对的。

古筝华丽欢悦,按刘氏之说,琴声当归为“素乐”一类,而笛子琵琶唢呐芦笙之流乃是不堪入耳、呕哑嘲哳的俗物。古筝当然也不能免俗,一个字:荤。

在现代音乐里,恩雅的清唱是“冰镇沙拉素”,猫王的摇滚则属于“麻辣火锅荤”。重金属死亡金属之类那更是高压锅里炖着的大筒骨,肉炖糜了浇汁泡饭狼吞虎咽也是无妨。

七八十年代刚改革开放,素面朝天的邓丽君也被当成是“荤”乐,列入“靡靡之音。”

仿佛听了邓小姐的莺啼鹂啭,就像红烧肉吃多,猪油蒙了心,灵魂受到腐蚀,要萎靡不振,丧失革命警惕性和昂扬斗志的。真是风水轮流转。现在她的歌乃成了“清汤水煮面”,最多加一两个鸡蛋,外来一壶美酒加咖啡。

中国古典的东西有一点好,就是以反流行而永远流行。

明式家具,琴棋书画,旗袍,瓷器,字画……哪一样都能在时尚潮流里稳镇于风口浪尖,代表了高尚的品味。

周围有几位朋友一直在弹古琴,买古琴,学古琴。我的耳朵也“罗汉斋”,就忍不住想动手尝试一番。

最近忽然有一种奇特的预感,在Q姐家可以弹到一把好琴。

  果然昨晚一进Q姐家就看见餐桌上搁着把古琴,仿佛似曾相识。

  是一把“仲尼式”。简约,古拙。

  琴有好多款,什么伏羲式啦,蕉叶式啦,连珠式等等。为李白弹奏的那位“山中幽人”,弹的不知是一把什么琴。后来的“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那“绿绮”却是司马相如的琴,李白在这里是泛指好琴。还有一种百衲琴,由许多小木片拼成,就像高僧用捡来的碎布片拼成的百衲衣似的,音色自与他琴不同。

这张琴不拨则已,一拨之下,音色之美,让我大觉得“惊艳”。

  最近我正无师自通地“乱弹琴”,依稀记得《酒狂》的开始一段和《关山月》的调子,于是摆开驾势,铮铮锵锵一迳弹去,只是“未成曲调先有情”,甫一运指便自我陶醉了。

Q姐笑吟吟说,真好听!这琴声音真美,随便弹弄两下子也好听极了!

  我微笑。

  什么都不愿意去想,已被这美妙幽邃的天籁所倾倒。真是“一声来耳里,万事离心中”。

  这张琴看上去像有些年头了,琴面上的漆纹微微有些断裂,形成所谓的“蛇腹纹”。

  琴声清润悠扬,古拙中溢满葱珑,挑之啄之,则觉金白水清。勾而聆之,则如响石。走弦时,声若云中龙吟,令人痴绝。

  琴是神器。“无故不操琴”,琴声不唯可以述情于乐,更可以预兆吉凶。心乱,弹出来的调子不成曲。若是高朋列座,而琴弦无故崩断,恐为不祥之缘起。

  听琴,可察操琴者心绪——高人听孔子弹琴听出杀机,子曰当时正想着捕鼠。司马懿就因为不懂这个,中了诸葛亮的空城计——他竟然听不出那隐藏其间的一丝丝乱象与慌张,又见诸葛亮气定神闲若烹小鲜,只道此中有诈。我不上你的当,请了!请了!

一琴,足以退千军万马于纤纤十指柔柔七弦间矣。

  种种丝竹皆悦人,唯古琴独悦已。一把古琴,与你娓娓道来,说尽无限心事,如诗三百,兴观群怨,尽在宫商角羽间。

  八音广博,琴德最优。古往今来,操琴者率多贤人雅士之属,方外僧道之流,亦为仕人淑女所钟爱。

  琴可以调节人的情绪,升华人的境界。会弹琴的人,神气清逸近仙,浑不似酒气薰薰满脸横肉的俗物。

  礼乐之邦,不会弄点带声音的家伙,行么?

  有人说,我不弹弄这些,单会吹口哨。口哨算不算乐?

  不知道。

古琴的琴面圆凸以像天,琴底方正以应地。

  官商角徵羽加文王弦武王弦,一共七根弦,默默与体内经脉妙通,与万物相交会,弥世象于指端。故上至国运,下企关雎,莫不操之在手矣。

  Q姐介绍说,这张琴是王鹏所斫,熟人都要卖到八万元。老外来买,二三十万的,还不一定有卖。

卖不卖,还要看他高不高兴——横竖不愁卖。

  Q姐说值,在国外,一把斯氏小提琴,动辄千万美金。国内好像还没有开窍,不过,藏一把好的古琴,绝对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名家斫琴,果真不同凡响。

  古代斫琴多用梧桐。

  山之南为阳,水之阳为北。山南山北生长出来的木头声音听起来绝不相同。中国古代最讲究一个阴阳五行,子丑寅卯。梧桐木属火,蕴天地阳和之气,应于心,感于情志,故能动人心魄。琴的底板则需梓。梓木属阴,质坚性硬,可以很好的反射声波。因为古琴传承在文革中几近中断,后人来考证来考证去也没弄清楚梓木究竟确切是哪一种,于是有了好几种的答案。这梓木是否就是“埋骨何须桑梓地,人间何处不青山”的那种梓木,有待于考证。上桐下梓 ,称作“阴阳材”。现在也有用较硬的紫檀,红木之类做琴底的,声色各异。《楷琴记》载,“桐木年久,其声清越;杉木亦佳,声极劲挺,楠木音韵清逸松劲,其声远逸;槐木音韵爽心透亮;桑木似桐而空透;楷木则清越而长超桐梓而上之”。中国人向来对于木头是最有讲究,前年在西湖畔逛胡雪岩故居,据说里头用料比故宫犹有过之而无不及,其中有一种绛红色的中国榉,其华贵富丽的颜色与纹理,使得它被砍绝了种。

  桐树有好多种,泡桐之类大行其道,皆不能斫琴。过去招引凤凰的中国梧桐木也已不多见了。现在用的最多的好像是老杉木。古都名城有许多老房子,旧城改造拆下来那种老房梁,经过数百年的风干脱水氧化与及吸收了种种灵气,拿来做琴妙绝。所谓“古材最难得,过于精金美玉”。

年初去高原,看到那种古寺拆下来废弃不用的老木头,木液尽脱,叩而聆之,铮铮然金声而玉振,又见有人劈来当柴烧,一时大有蔡中郎“焦尾”之慨。试想,要是拿来斫几把琴,声音该有多么美好!

  我弹琴全无章法,纯属乱弹。虽然生涩呜呕,兴之所致,竟也能大快心意。借琴洗心,静会那种如述之吟,身心滤脱,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的诸般烦恼结使,如同被梳理了一遍,心中全无恶念,萌生一派美好……

  两位女士届时正盘膝坐于二十五层摩天高楼的明窗净几前,金乌甫坠,楼下的高速路璨如星河,两人沏了壶上好的铁观音,焚着一炉幽沉,任它茶烟琴韵,只顾漫漫聊去,。

  “太好听了!”Q姐夸赞。

  “我是乱弹,没学过。”我说。

  Q姐打趣说,“哎,您可别说,弹琴的最高境界就是乱弹。看似没有章法,处处是章法。就像怀素的狂草,大千的泼墨山水。”

说得我一楞一楞。

可以调素琴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翻译

我是既无章法又没指法,更不能说大巧若拙,或干脆危然兀坐大音稀声寂默如雷。

好在不是对牛弹琴——有一则消息说,牛听了古典音乐,可以提高产奶量。

我向Q姐请教指法,她一一作了示范。并给我演示了《仙翁操》和《湘妃怨》里的一小段。

她的“兰花指”轻拢慢捻末复挑,顿觉岸芷汀兰,翩然物外,复不禁想起“忽传海外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卓约多仙子”。

“所有的乐器,就像海面上波澜,唯有古琴,是在水面以下,它一直沉,一直沉下去……它深不可测。”Q姐若有所思。

“ 一开始学琴,内心就要像一面浩渺的湖水,扔个石头绝不会兴起波浪。琴声如诉,一般学琴是先学指法,再领会意境,可是,等到学完指法,弹熟曲子,再去讲内心要像一面湖水的时候,已经晚了。”

所以,弹琴,其实就是弹心。

郁郁黄花,青青翠竹。感怀悟妙,琴禅一脉。大音希声,妙在弦外。嗜琴而谙禅的苏轼曾写道: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佛法重视“缘起”,任何事情均由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相辅相承,《楞严经》载,“如琴瑟琵琶,虽有妙音无妙指,终不能发。”就是谈此缘起性空的妙理。

往昔古印度大手印八十四成就者中,就有一位喜欢摆弄乐器的音乐家。成就者于刹那间生起本尊坛城……生圆次第、供施回向,无不俱足,个中奥妙,不足为外人道。

  大雅元音的古琴不唯可以改变性格,陶冶情操,更可以净化人的心灵,故孔子教习“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在“乐”里边,主要就是操琴。

我认为,习琴是助于达到“身顺,语美,意善”的“新版六字真言”的效果。

现在善于操琴的人虽然不多,但喜欢古琴的人数在稳定增长。这门历史悠久的艺术被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理所应当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291674.html

更多阅读

如何将整个网页转为图片 网页转为图片

如何将整个网页转为图片——简介网页内容保存到本地,有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将整个网页内容转化为一张图片,之后就可以无需网络观阅该网页了。同时对一个动态网站将即时的内容保存为图片不失为留作纪念的好方式。如何将整个网页转为图

南怀瑾老师说道教《清静经》 南怀瑾老师第二任妻子

道家有一本经典写得非常好,将近四百个字,叫做《清静经》,你们不管学佛修道的找来念念看。《清静经》可以同佛家的《心经》媲美,但是如果讲学术,对不起,那是仿照佛家《心经》来的。《清静经》上说“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一个人能够常清

1971年出生的属猪人的婚姻与命运 2016属猪的婚姻和命运

1971年出生的猪宝宝:可以说是属于圈里之猪宝宝,一生下来就是钗钏的金命了,可以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金猪宝宝,今年出生的你是一个比较重情重义的做大事的人,为人方面则是温和加厚道,而且讲究和气生财,有求必有应也,喜欢助人为乐本性贯穿一生,不

终于找全了:蝴蝶效应

终于找全了:蝴蝶效应、青蛙现象、鳄鱼法则、鲇鱼效应、羊群效应、刺猬法则、手表定律、破窗理论、二八定律、木桶理论1、蝴蝶效应: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一个名叫洛伦兹的气象学家在解释空气系统理论时说,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翅膀偶尔振

声明:《可以调素琴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翻译》为网友街舞少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