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庄民兵营护送陈谢大军渡黄河记 留庄英雄民兵营

留庄民兵营护送陈谢大军渡黄河记

留庄民兵营原是济源老区抗日根据地,杜八联自卫团的第九中队,位干河南省济源市坡头镇留庄村。北靠王屋山南余脉的左山,南临黄河,东与坡头敌占区顽敌(解放前)相连,相互之间战争频繁。他们能征善战,水上功夫超群,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奋勇杀敌,屡立战功,为新中国解放和建设立下汗马功劳,1964年被中南局、武汉军区授于“留庄英雄民兵营”的光荣称号。营长薜平华等同志应邀参加国庆大典和受到毛泽东主席及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1947年8月23日,正是洪水期,黄河瀑涨,河面很宽(群众称“漂天大水”),陈谢大军分别从黄河北岸的大峪关阳、下冶长泉李河沟、邵原小沟、垣曲马蹄窝四处渡口渡过黄河,突破点首先选在关阳渡口。原因是:一、关阳渡口距洛阳近,对岸敌人有重兵防守。二、河流旋涡大、浪头高、俗称:“老龙干”。对岸猫崖头悬崖峭壁、有自然天险固守。三、关阳村西滩面积大且平坦不利隐蔽人员的弱点。敌人自持天险、认为防守万无一失,忽视防御。我军认真分析情况,利用地势险要和敌人轻视的特点,选中关阳这个地方,先从这里突破,可威震洛阳顽敌。
当时陈谢大军前线指挥部设在关阳村西沟。在关阳北山上的上寨、石板坡、虎头山上架设大炮、机关枪,严阵以待进行掩护。渡河前2个月,上级就派工作队开会动员,组织船工做船。为了迷惑敌人,把船拆了做,做了拆,反复几次。还让一部分小孩在河边戏闹玩耍敲石头,掩盖做船时的敲钉拉钻声。15日夜幕降临,陈谢大军出王屋山沿丘岭进入关阳村的山沟中。一切人员从行走到河边的过程中,人不许说话,牲口捆住咀,不准佩戴铃铛,不准点火发光。杜八联的留庄民兵营葫芦队也按时到达,坐在东沟路边石头上临时休息。这些人生活很艰苦,不知啥时吃的饭,跑了一夜的急行军,没有饭接济,只吃了点随身带的粗粮馍片充饥。
在关阳渡口过河有6只船,指挥部分别任命了船长和船工。后山村民担来麦秸,从做船处铺到西滩,民工和船工把船放在麦秸上,利用麦秸光滑性质把船推到河边。部队人员按次序上船,每船一个排,每人都穿着灰色军装和手工做的圆口鞋,背着枪,挎着背包,有的腰中捌着几个手榴弹。为了使船顺利到达对岸,每个船有四组葫芦舟护航,还有一部分人打先锋(由当地会游水的民兵和杜八联的留庄民兵营人员组成),每组2人,有的在葫芦舟上架机关枪和步枪,有的肚下趴个独葫芦,根据自己的游泳技能和任务配备。葫芦队随船出发,天未亮,大约5点左右,船开始向对岸划去,每船相距10米左右,相隔2分钟划出一条船。
留庄民兵营护送陈谢大军渡黄河记 留庄英雄民兵营
船划过河心,被对岸的敌人发觉,密集的子弹射向船中。由于当天下过大雨,还有小雨淅淅地落,稍有雾气,有点灰蒙蒙的。尽管敌人打的不太准,但岸上已有6个战士伤亡,有6个船工被打死,11人受伤。有的船也打了几个窟窿,幸好船工提有准备,用桶刮水,用被子压水,坚持把船划向对岸。敌人的枪一响,我军山头的机枪、大炮射向敌人,子弹、大炮呼啸,天空中一道道火光,声音像刮大风一样,炮弹声咚、咚、咚响声震天。这时葫芦队员在水中离船7米左右,也向对岸射击,其中有一个葫芦队员的葫芦被打烂,没有浮力,就游回岸边,被岸上的一个队长训一顿:“怕死的不用来,来了就要打过黄河去,咱留庄人可没这孬种。”那个队员说:“报告队长,我的葫芦被打烂,不能游到对岸,回来拿木板向上边走走,利用水性才能游过去。”队长说“快去,别耽误事。”那个队员跑到西滩咀,跳入黄河,趴上在岸边拿的木板上,又向对岸游去,参加登岸战斗。
第一只船将要到达对岸铁谢涡时,敌人火力很猛,船长卢多才把糙桅一抽,敲着船帮,大声喊:“冲啊!冲啊!”战士们没等船靠岸,就朴朴腾腾跳入水中,窜到岸上。在水中护船的留庄民兵葫芦队员从水中一跃而起,冲到岸上,对敌人一阵猛射,一场短兵格斗,岸上防守的敌人大部分被消灭,还有一部分敌人看见解放军的勇猛劲头,灰溜溜的顺山沟向南跑了。在前河沿指挥的是一个姓白的军长,大个、白净脸、细高形,还有地方上十几个干部配合忙碌指挥。白军长见河对岸猫崖头上一个碉堡,火力很猛,就命令炮兵把碉堡轰掉。炮兵连发二炮没有击中,白军长怒发冲冠,大声说道:“你再打不准,把炮弹皮给我捡回来!”炮兵一瞄一瞄击发,轰的一声,碉堡炸碎,解除了威胁。(后来得知这个炮兵是从国民党军队俘虏过来的,他不想让这些官兵死去,吓唬一下,跑了算啦,他见白军长发脾气,才把技术挥发出来)。
一只只船载着解放军和配合的留庄民兵营葫芦队员登上对岸,冲上猫崖头,爬上鹰咀山,占领盐仓上寨制高点,向南挺进,横扫敢于顽抗的敌军。
在过河前一天,洛阳的国民党一个青年师,得到命令,火速赶到关阳渡口,企图阻止我军过河。行至新安县,县长(地下共产党员)前去慰问,说:“共军根本没能力过河,大热天先休息一下,然后再去。”敌师长看到礼物和听到温馨的劝说就麻痹大意,让部队休息。青年师在上级的督催下,天明到达仓头,还距关阳渡口8里时,听到解放军已渡过黄河的消息,就丢下重物,向南逃跑。结果在铁门镇被我三支渡河大军消灭。要不是“敌县长”拖住敌人,延长时间,如一个师兵力在过河前到达对岸,后果不堪设想。
后来国民党派了大量飞机,轰炸关阳渡口。为了避免损失,在上级安排下,船工把船转移到长泉的李河沟渡口继续渡河。那里有一条山沟直达渡口,可以躲避飞机轰炸,便于部队隐蔽。船工坚持六天六夜,运送陈谢大军渡过黄河。
当时留庄民兵和其他员工,为了渡河连续几天不能休息,身体非常疲惫,有的在船到岸去拉铁锚时,一低头就睡着了。但他们克服饥饿、疲惫等困难,冒着生命危险,坚持到底,完成任务。
在渡河中,共有50只船分别在四个渡口按顺序过河,关阳是拂晓时出发,长泉李河沟是在天大亮时开船,小沟是10点开船,马蹄窝是下午4点开始(原计划中午十二点,因船陷入稀泥中,误了4个小时),除了部队外还从各处抽调1340人,分别在四个渡口支持服务,其中杜八联参加112人(含留庄民兵营28人)。他们掩护陈谢大军过黄河,表现非常出色。其中刘明斌同志在战前动员会上一拍胸膛说:“黄忠老英雄能在阵前死,不在阵后亡,我不怕死”,把布衫一脱,带领大家把四只船一下拉到前河沿的河滩上。杜荣云同志表态说:“任凭打死完,也要把部队送过黄河完成任务。”刘兼中同志老实不肯说话,在牛湾开船时打冲锋,把第一只船率先划到南岸。郭文亮同志见一只船被水冲走,就跳入水中游到船上,一人把船划到下游2里处的猪圈涡靠岸。还救二个民兵出水……。
在过河总结会上,杜八联评出18名模范(含留庄民兵营蒋中宽、薛三妞、薛凌代等8人)。留庄民兵营和其他员工的英雄气概,给我们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为振兴中华立 功。他们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立了汗马功劳,我们要永远铭记。
济源市文物局: 卢化南
注:1.根据参战的卢振铎、卢景贵、崔宗明、卢振换、卢多智、陈希景、陈月兰、卢书敏、卢多玉、卢德、卢景忠、卢方卓等人在上世纪70年代口述和查阅档案等资料,及现留庄党支书记李东风、民兵营长蒋金胜听老人口述整理而成。
2..配合市政协和留庄村对民兵营征文而写。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291684.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李庄案最新进展陈有西微博 陈有西回应雷洋新进展

原文地址:李庄案最新进展(陈有西微博)作者:李永安律师陈有西:正确,你说到点子上了。徐丽军的证言从2005年起一直反复。金汤城兴旺时要求入股,负债时要求还钱,还钱不成请上海法律工作者打官司,打不赢控告诈骗;公安不立案到检察院跳楼,检察要求公

明史 铁铉暴昭侯泰 陈性善陈植王彬崇刚 张昺谢贵彭二葛

正文 卷142 列传第三十类别:史部 作者:张廷玉(清) 书名:明史【原文】铁铉暴昭(侯泰)陈性善(陈植王彬崇刚)张昺(谢贵彭二葛诚余逢辰)宋忠(余瑱)马宣(曾浚卜万硃鉴石撰)瞿能(庄得楚智皁旗张王指挥杨本张伦陈质颜伯玮唐子清黄谦向朴郑恕郑华王省姚善钱

评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1 pdd挺进大别山

解放战争中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与陈粟、陈谢大军三军会战中原,被称为“大转折”,起了扭转乾坤的作用。几乎每本有关书籍评价其意义时都引用毛泽东当年的赞语——毛泽东在1948年3月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言人起草的《评西北大捷兼评

声明:《留庄民兵营护送陈谢大军渡黄河记 留庄英雄民兵营》为网友单身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