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萧钢构--董事长单银木的传奇转贴 1 杭萧钢构董事长

杭萧钢构--董事长单银木的传奇(转贴)1
  
  基本功——一个浙商制造的经典样本
  对建筑钢结构这个行业来说,一切有形的扩张都来源于焊接。20多年前当单银木偷师学艺,第一次焊接上两截钢件时,他其实并没有想到,此后的岁月里,他竟然需要如此频繁地拿起无形的焊枪,会弥合人生的今天和明天、企业的现实和未来之间的裂缝。
  他成功了——这个学历不高然而天分很高的农民之子,这个常持谦卑之态;怀良善之心,一步一梯好学不辍的年轻人,终于在多年之后,触摸到人生与事业版图的扩张轨迹。
  
  1932年5月5日,日本松下公司创立近15年的时候,松下幸之助面对200名企业员工,有过一个历史性的演讲,他说:……尽管15年来,松下公司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我仍然要郑重地宣布,今天才是我们的创业纪念日。在我看来,历年我们所有的努力,都只是为企业打下了认识上的基础;而我们必须在今天从零开始,是因为我们刚刚才拥有了创业的最基础条件,那就是一个成熟的公司价值观……
  2003年10月24日,杭萧钢构股票上市之夜,单银木在庆功晚宴上向全体员工致辞,他几乎完全重复了松下幸之助这段演讲,然后向公司管理层每人赠送了一套《松下管理全集》。一个中国民营企业的董事长,何以要对一家日本公司领导人70年前的讲话,如此由衷地赞赏?在杭萧钢构的“员工手册”里,单银木亲手撰写的前言暴露了他的“野心”:“杭萧的目标,不是做一家大规模的公司,也不是做一家成功的公司,而是要成为一家世界性的伟大的公司……”
  放眼今天的中国企业界,“伟大”两个字堪称用得很嚣张,完全不像单银木的为人,严谨朴实,低调得除了同行,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字;“伟大”两个字也用得很有激情,令人产生无限的联想,暗示着这个企业需要跨越多么遥远的阶梯,从而到达诸如松下电器一样“伟大”的高度。
  他们胜任吗?这个人,和他身后的这支队伍?
  小人物的大局观
  单银木一生下来,就注定是个弱者。
  首先他是农民;其次,他不幸还是三代以前的富农。当兵轮不到他,上高中轮不到他……当昔日的同学们从高中毕业时,他早就自食其力了,已经当过木工、泥工,修过自行车,开过小店,还少有积蓄。
  这一年是1978年,中国的历史轰然转向,乡镇企业被默许了。18岁的单银木应聘到杭州桐庐一家乡镇企业,做电焊学徒工。
  学徒工是技术工的“孙子”,拖拉抬运,打杂善后,而且关键环节不许偷看,单银木不久就为此挨过师傅一个重重的巴掌。于是只能用眼角的余光去扫,用大脑的微光会悟,半年后,他的焊接才能超过了师傅;又过了半年,他对钢结构的创新运用超过了厂里每一个人。
  师傅对他刮目相看,认可这是一个有本事的年轻人,推荐他去管一个工地。单银木在工地上一呆3年,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工资没涨一分,管理才能却与日俱增,20来岁就懂得了如何协调一个团队的人际关系;同时技术能力也突飞猛进,比如他的电焊枪可以两三年不坏,而别人两三个月就要换新。
  20年后单银木在企业内刊上写回忆文章,指出这3年对自己一生最大的影响,就是养成了“每天多学一点,每天多做一点”的做事习惯,“而反过来,我的同龄人正在尽可能地追求工作轻松,追求在不影响月底工资的情况下,每天少做一点少想一点。数年之后,积累的差距就会很大,做事的效率就会非常不同。”
  另一方面,单银木在这个阶段还逐步形成了自觉的人生大局观:比如认识到“每个人都有目标,目标的实现是有条件的,因此你所有的行为都要有助于获得这些条件”。他因此显得心态平和——工资涨不涨没关系,只要我每天是在为迈上更高的平台加分积累。
  一个20世纪80年代初的乡镇企业,优秀的年轻人凤毛磷角,单银木被厂长相中了,让他独当一面,做项目经理。这一年他23岁,一些同龄人还在上大学,一些同龄人正在混日子,而他已经有了近10年的社会阅历和企业经验。23岁的单银木领着一支包工队过杭州闯上海,交足厂里的留下自己的,两年之内,成了那个时代难得一见的“万元户”。
  一个商业智慧朦胧发芽的年轻农民,一个机敏、坚忍与务实的江南商人,就在这转手之间,雄心勃勃地浮上台面。
  “大人物”的面子观
  8岁的单银木饥肠辘辘,看见别的孩子纷纷钻进生产队的果园,也要跟去。母亲一个巴掌把他打回了屋里,关上门告诉他:单家人永远不能不劳而获。
  17年后,他决定去建工厂办实业。1985年,“致富能手”单银木衣锦还乡,向乡亲们租了几亩地,然后找村长谈判:如果允许我挂靠成村办企业,拿一个正式的营业执照,我保证每年上交几千块钱的管理费,村里什么都不用管。
  给村财政做加号的事情当然顺利通过。单银本领来执照,刻好公章,砌好土围墙,买来二手设备,招来穷兄弟5人,一个破破烂烂的萧山市金属构件厂就这样理直气壮地上路了。单厂长对穷兄弟们说:种田啥时是个尽头?从现在起10年之内,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住上杭州市里的商品房。大家哗哗哗拍手,不是很相信未来但是很信任眼前这个人。
  单银木就此走上了中国民营制造业的先驱们共同走过的道路——勤扒苦作拾遗补缺。给国营的啤酒厂做发酵管,给国营钢厂做钢水包,给环保局做环保设备,给水库做闸门阀门……业务量总是忧喜不定,好的时候大家赶几十里路去西湖边吃鱼,不好的时候他绷着笑脸和员工打牌,告诉他们大业务明天就到。
  大业务果然说来就来。1987年3月,一个60万元的金属构件工程找上门来,合同签订就预付了50万工程款。所有人都没有见过这么大一笔钱,单银木的第一个反应是:发达了,需要一个体面的办公楼。于是打时间差,一面做工程设计,一面轰隆隆地给自己盖了一幢小楼起来。
  他的如意计划是:办公楼建好→工程开工→到银行抵押贷款→支付工程材料款。这是一个完美的、丝丝入扣的流动资金运作周期。然而1987年中国经济领域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国家紧缩银根;二是原材料价格猛涨。两件事扼住了小小构件厂的咽喉。银行贷不出款来,材料买不回来,工程不上不下,客户的怒火几乎把单银木烤糊在他的新办公楼里。
  为了面子而大丢面子。单银木痛定思痛,开始怀疑这种接单型的企业值不值得办下去:第一,它无法形成企业规模化生产,总是做不大;第二,它的兴衰命脉掌握在别人的手里。他想做产品,能够成批量生产以及成批量批发的那种产品。
  1990年,单银木成立杭萧金属构件厂,与别人合作生产“水泥输送机”。不久水泥市场不景气,水泥厂纷纷下马导致产品滞销,于是转向,与杭州锅炉厂合作成立锅炉辅机制造有限公司,生产锅炉钢架。锅炉钢架上马数月,打火机市场热闹起来,于是成立打火机厂,生产打火机……
  “洗脚”上田10多年,单银木怀着农民的朴实劲儿进入商场,很快就发现这个社会“大人物”很多:有人在跑,有人在飞,有人大气磅礴地捞钱,有人神神秘秘地运作……一切都令人眼花缭乱,令人怀疑自己从而心浮气躁。他加入了这个浮躁时代的大合唱,在“要人没人,要钱没钱”的情况下,工厂一个接一个地办了起来。
  1993年底,在递出去的名片上,他已经成为一个“集团军”的董事长和总经理,“单银木”3个字的背后,有8家企业在排着队证明这张名片的含金量。
  1994年春天,有一位海外归来的朋友拿着这张名片,很不懂事地问了一句话:贵公司的净资产有多少?他一时没有回答上来,回到办公室叫会计算一算。答案是63万——平摊到每个企业,不到10万。
  单银木突然觉得很没面子。8家企业别人都没有听说过,那叫什么成功?
  他接受了朋友的建议,到国外去走一走。
  “1994年,单银木在日本考察,一个个建筑工地引起了他的兴趣:看不到成堆的砂石和成队进出的混凝土运输车,没有飞扬的尘土,听不到搅拌机的轰鸣,只有高耸入云的吊塔忙碌不停地吊着钢柱子,和电焊工手中闪烁出的美丽弧光。他惊奇地得知,原来美国、日本、欧洲的绝大部分摩天大楼,都是用钢‘制造’出来的。”
  “钢结构,这个陌生而又新奇的概念,就此闯入了他的视野。”
  在今天的《杭萧钢构》杂志上,上述这一段文字让我们得知,这个企业在其最重要的大转折时期,究竟发生了什么。
  1994年12月20日,单银木成立杭萧轻型钢房制造有限公司(2000年更名为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他以最快的速度。最便宜的价格卖掉了旗下所有的企业、产品和设备,用一种很坚定的姿态,将“钢结构建筑”确立为新公司的主营业务。
  关键瞬间
  单银木这一步,被称为“杭萧钢构”历史性的一大步,也是他本人人生版图扩张的一大步。此时此刻在中国的经济领域,正有一大批“先富起来的人”,手握资本却张不开眼睛找不到方向,“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地”,最终沦为“商界李闯王”的结局。而单银木这个当初只有初中文化、农民出身的小老板,却挣脱眼前的现金流,放弃有着固定收益的日常业务,靠远见拯救了自己。
  建筑钢结构,通俗地说就是以钢为主体造房子,所有的金属构件都是通过工厂流水线制造出来,代替一砖一瓦的现场垒砌。在发达国家和地区,钢结构建筑已占建筑总量的65%以上,成为建筑业的主流。然而长期以来由于钢材的短缺、工艺的落后、市场高层次需求的匾乏等原因,中国建筑史迟迟未能翻到“钢结构”的一页。
  10多年和“钢”打交道的阅历,再加超常的悟性,使单银木对建筑钢结构的理解事半功倍,很快就达到了给设计人员上课的水平。他将业务方向定在轻型钢房,以厂房和超市建设为主,因为轻钢技术门槛不高,容易进入。
  然而观念的门槛却很高。“记得当时公司的业务员非常痛苦:既没有工程实例,也没有企业实力,大家拎着一个包,一个单位一个单位地去做陌生拜访。遇上耐心的,就搞一个关于钢结构的知识启蒙,很抽象,接单很少,大单更是没有。”
  可以想象一开始单银木的痛苦,是如何远远地超过他的业务员们,因为这一启蒙就是两年多。时光如流水逝去,他已经进入了中年。和他几乎同时起步的浙江商人,鲁冠球红火了,宗庆后出名了,陈金义发达了……而自己还在为企业能不能撑下去感到焦虑。
  但又只能撑下去,而且要撑出活力来。1997年初他决心冒更大的险,开始四处融资,倾力投入:买了一块更大的地皮,盖了一幢属于自己的钢结构厂房,进口了几台中规中矩的设备。一时间工程实例和企业形象双双具备,局面很快得到了改善,尽管是小打小闹,但维持下去已经不成问题。
  1997年10月,机会终于撞上了有准备的人。由于杭萧轻钢小有名气,被邀请参加安徽省“九五”期间第一号重点工程(951工程)——奇瑞汽车发动机厂房的招投标。一标人马兴冲冲地赶往安徽,才发现自己是“老鼠打洞到了猫的房间”——有世界500强的跨国公司、号称“百年轻钢企业”的一家美国公司在座,本土公司形同陪衬,招投标等于走过场。
  这是美国公司抢占中国市场的第一战,总裁副总裁亲自带队,志在必得。第一轮议标结束,美国公司轻松胜出;随后传言美方以4800万中标,合同已经敲定,只等第二天签字。数家公司打道回府,单银木决定多留一天,死也要死个明白。
  当天夜里他足足抽了4包烟,拿着设计图绞尽脑汁地算账。深夜12点,他抄起电话给奇瑞方负责人打过去,愿意将杭萧的投标价再降500万。此时,杭萧的投标价已经比美国公司低了足足800万。这是一个不小的数目,负责人答应见面谈谈。
  假如依照杭萧从前的设计,每平方用钢量达32公斤,4000万的合同就意味着白干。单银木连夜敲开设计专家的门,拿着火柴棍比划起来:怎么怎么调整,改进受力模式,用钢量可减少到每平方20公斤,赢利空间反而超过从前。设计专家一合计,此法不仅节约用钢量,而且更加安全,大为叹服,当即做了改进。
  关键瞬间,单银木关于钢的经验与过人的悟性发挥了关键作用。太阳升起的时候,一夜未眠的地拿着新的标书和设计图,精神抖擞地出现在招投标办公室,和负责人推心置腹:奇瑞把合同给美国公司,他们最多只是赚了一笔钱;给我们却是帮助了一个中国公司的成长,我们终身都不会忘记。而且美国公司拿到工程也是分包给国内公司做,我们保证他们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它用什么材料我们也用什么材料,我们还欢迎你们给工程派两位监理……
  就这样,世界500强的美国公司进军中国的第一仗,煮熟的鸭子飞掉了,而且掉进了一口毫不起眼的“锅”里。喜出望外的杭萧人玩了命地认真对待,951工程——当时亚洲最大的单体工业厂房,成了中国新兴建筑钢结构行业“第一张世界级的名片”。又漂亮又便宜,于是钢结构厂房成一时之尚。
  历史总是在不断地重演:1998年,上海东方通讯招标,事先已确定由美国公司制造,杭萧以同样的方式虎口夺食;北京西普招标,有关领导也瞩目美国公司,而最终却由单银木在合同上签下了自己的大名。
  杭萧公司因此声名远扬。
  国内的竞争对手也雨后春笋一般生长起来。
  做资源的主人(一)
  也许时运对一个企业的成长永远不可忽略。比如1996年中国钢产量突破1亿吨,国家开始提倡建筑用钢,杭萧钢构正好成长在产业大发展的前夜。
  然而时运对每个人都很公平,它造成的是一种低层次的繁荣:每个人都赚了一笔钱,然而每个人又很快在时运不济的时候退出历史的舞台。如何摆脱这种宿命?答案是你必须远远地超越别人。毫无疑问,1997年前后单银木对这个问题的反复追问和思考,是推动他从一个精明的商人向企业家质变的精神动力。
  1998年底,单银木在小范围的公司战略研讨会上,提出杭萧公司到2005年的年销售额将达到30个亿,最终将成为一个像松下一样的伟大的公司。人们大笑,因为那时候杭萧的年销售额还不到3000万。他在人们的笑声中继续说:首先你要有目标,其次你要懂得调动一切资源为达成目标服务。
  理想在没有实现时,看上去都有点可笑。然而理想的实现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遥远,它有自己的轨迹,只要你愿意去寻找。
  比如技术问题。951工程留给杭萧人最大的体会是:在这个新兴的行业,“技术是第一竞争力”。那么如何持续地保持这种竞争力?就必须借助一种资源——专家学者的大脑。而又该如何牵住这些资源的牛鼻子呢?毫无背景的单银木只能自己创造机会。
  951工程进行当中,单银木和奇瑞招标方商量,向建设部申请搞一个技术鉴定会。一个省级一号工程当然有这个必要,于是建设部派出了权威钢结构专家魏潮文等来到安徽。鉴定会期间,单银木拿出“乡下毛脚女婿见上海丈母娘”的勇气,频频约“魏老师”喝茶聊天指导技术。单所表现出来的诚恳、务实和远见深深地打动了这位专家。
  鉴定会结束,单银木大着胆子邀请魏教授加盟杭萧,一请二清三请,对方竟然点头了。再反复动员,创造一切有利条件,魏教授不久之后辞掉所有企业的顾问身份,实实在在地坐进了杭萧的办公室。“首先是看好这个人,然后是看好这个企业。”知识分子气十足的老专家从此在任何专业场合,都高调地评价单的为人。
  顺着这根线,单银木牵出了一系列的技术成果:比如轻型钢房的技术改进,推动着杭萧开始大步领先于国内同行;比如学会了参加一系列的行业技术研讨会,令杭萧与国内很多一流专家有了更广泛的战略联盟;又比如关于标准的制定,从1998年到今天,国家建设部和行业协会共有门部国家及地方标准,是由杭萧人主编或参编——也就是说,单银木总是比他的同行们早两年左右的时间掌握这些标准,以及国外最先进的开发成果。
  所有这些事都很花钱,然而单银木对此显得无比大气。
  顺着这根线,他还摸到了一个更大的“西瓜”:钢管混凝土技术。当和魏教授深夜聊天侃到这个思路时,他敏锐地感觉到,这就是高楼大厦在中国实现钢结构制造最核心的门槛;而多高层钢结构建筑,又是杭萧超越行业低层次竞争格局最可行的方向。
  然而门径初窥不等于路径通达,在中国推广多高层钢结构建筑,最可能的方式是首先自建一栋标志性多高层钢结构建筑;它需要成熟的技术、充沛的现金和现成的土地储备,这在当时的杭萧一条都不具备。
  然而企业家常常就是“冒险狂”。单银木立即下令全力投入技术开发,并斥资近2000万,在杭州市内收购了一家有土地的房地产公司——而此时此刻,整个杭萧的净资产不过2000万出头,巨大的财务压力在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曾两次令杭萧几乎崩盘;不久,买来的土地也被证明有着严重债务和拆迁纠纷。
  单银木除了要顶住难以形容的压力,还必须显示出高超的资源整合力。他花了近两年的时间来运筹一切:到建设部争取立项,因为这是多高层钢结构产业化的中国第一楼;用立项博取相关部门规划上的支持;用规划和舆论支持推动僵死的拆迁问题开始松动;用拆迁问题即将解决说服信托公司共同开发;用信托资金最终完满解决了债务和拆迁纠纷……2000年12月,单银木手持成熟的技术开发报告,最终说服董事会表决通过工程上马。
  工程尚未收尾,美国“9"11”事件爆发,纽约世贸大厦倒塌的真正原因被全世界媒体大肆宣扬:这幢大厦采用的是纯钢结构而非钢管混凝土结构。于是,在当地出租车司机的口口相传里,在本地媒体和全国媒体的隆隆炒作中,这幢“克服了世贸大厦安全弱点”的中国钢结构第一高楼——杭州瑞丰大厦,一开盘就卖了个精光,公司综合收益超过1亿元。
  杭州西湖,一湖四岸,杭州市政府斥巨资打造的“明清仿古风情”正在向天下游客招摇,这里是人们奔赴杭州的主题。然而几乎所有2001年未来到杭州的房地产老板都心不在此,他们从机场直奔瑞丰大厦,一边观摩,一边算账,一边盘算着该不该改弦易辙,与这栋楼的建设者签订新的合作协议。
  从这一天起,杭萧钢构的销售额年年翻番:2000年1个亿;2001年3个亿;2002年6个亿;2003年13个亿;2004年预计将接近20亿。
  做资源的主人(二)
  2000年,萧山市政府一行人来到江阴考察,发现那里的经济主要由十几家大的上市公司支撑,市场竞争力很强。而萧山市的企业却是“小狗成堆,独缺神牛”。于是政府下决心扶持民营企业上市,并开列了一长串扶持名单。
  此时此刻杭萧钢构的规模很小,不在名单之列。然而单银木下决心自己搞股份制改造,为上市作准备。因为建筑钢结构是资本密集型行业,要想做大做强,畅通的融资渠道至关重要。
  不料仅3个月时间,有限公司变更股份公司就完成了,创下了国内民营企业的一个速度奇迹。而直到3年后的今天,杭萧钢构在萧山率先上市融得数亿资金之后,被“扶持”的很大一部分企业连股份公司都还没有组建起来。其间的差别,就在于“规范”二字:你的土地过去是花钱买的还是政府划拨的?你的职工有没有买养老保险?你的赢利是因为优惠政策还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因为规范而享受融资的便利,获得更多的资源,多年来在单银木的心中早已成为经验定式。单银木在其法人历史上从没有一笔逾期贷款,银行信用罕见地好,所以1997年以后,在合理范围内从没有一家银行对杭萧有求无应。
  他还被人们称为资金运作的高手。比如建一个厂房原本需要一个亿的资金,他可以3000万不到就完成买土地。买设备、造房子的所有环节。这同样得益于他的“从不乱来”:因为有信用,所以买土地可以先付少部分钱;然后以土地质押,贷款买设备买材料,也是先付一部分钱;厂房一建好立即投入运转,当土地、设备、材料新的付款周期已到时,他已经是拿工厂运转产生的效益来支付了。
  而杭萧最难得的规范体现在用人上面。单银木很早就按照现代企业的人才要求来构建企业,其中的艰难并不比瑞丰大厦的建成来得轻松。在这片生他养他成就他的土地上,他首先摆脱了家族企业的阴影:单家共有5兄弟,从前都在企业挑大梁,现在已全都离开,而今天的抗萧钢构没有一个管理人员是单的亲戚。其次是成功地实现了“功臣”的赎买:当年一道创业的农民兄弟,到1995、1996年已多数跟不上企业的形势,单便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拿出钱来,资助他们独立创业。第三是化解传统建筑业的人事风险:比如2000年他请来顾问公司,针对各地办事处的管理风险,搞了一个信息网络化建设;后来更是针对各分公司和部门的控制风险,搞了一个审计委员会。结果“一方诸侯”纷纷反对,认为单老板不信任我们了。然而单的推行非常坚决,不服从就离开,因为“这不是信不信任的问题,而是企业的百年大计的问题”。
  因此在这个很早就考虑“百年大计”的平台上,企业“大是大非”的问题早早地就弄清楚了,不用再天天运动来运动去;在这个平台上如鱼得水的,是一流的教授专家和技术人才,是真才实学的博士、硕士、海归,是老成持重的原国营企业董事长,是激情充沛的年轻管理精英——他们有理有度,有水平有操守,秉持现代企业理念,服从公司管理文明,从而令企业的行动力、竞争力都远远地超越了同行。
  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这恐怕是单银木迄今为止最有价值的经营心得。
  当然人也是企业最复杂的资源:他需要物质的满足同时也需要精神的满足;他需要足够大的舞台同时也需要足够强的压力……因此企业里关于人的工作,完全是一个系统工程。而单银木对此只有两个基本点:第一企业家要克己修身,要舍得付出;第二老板要无所不容,要成为完人。
  早在1998年,杭萧全年利润仅有不到300万的时候,单银木就实实在在地拿出了50万年薪给总经理,30万年薪给总工程师;时至今日,杭萧绝大部分中层以上骨干都拥有了公司配给的车和房,高层核心很多都拥有了企业股份,他们的收入甚至不低于当地的外资企业。
  单银木在用人上还有一个非常特别的例子:当年杭州锅炉厂的总会计师,即杭萧金属企业有限公司的董事,过去为了杭州锅炉厂的利益,常常红着脖子拍着桌子和他争吵,然而几年前单银木一听说他退休,立即登门拜访,请他出任杭萧钢构的财务主管。
  他还是一个宽容的人。前总经办主任,一个29岁的理想主义者,在杭萧钢构两进两出,最后一次离开时他痛心疾首,但还是拿出30万给此人办公司,“权作锻炼,办不好还可以回来”。
  在这一点上,他秉持的是松下幸之助的哲学;“宽容是胸中的丘壑,使人能够容下千军万马的奔腾;良心是最好的枕头,令我在人心芜杂的时代能够安枕。”
  (续)
  
  未来钢世界
  天理是有的,只是轮回的快慢。
  你听说过11场足球赛可同时在一个车间内进行吗?在杭萧钢构航母般的厂房内,一个足球迷曾经进行过这样的畅想。然而单银木并不满足,2004年初他开始花钱修一个差不多有20个足球场大的车间,今年年底建成之后,杭萧钢构本部的生产能力将达到200个亿。
  这是一个让所有同行都会感到疯狂震撼的数字。然而单银木还会告诉你,他计划5年之内在全国设满10个生产基地(迄今已建成了6个),每个生产基地的产能为20亿。
  杭萧钢构在干什么?中国的建筑钢结构有这么大的市场容量吗?
  单银木板着指头告诉你他的理由:“2003年,全国房地产在建面积约6亿平方米,其中仅有不到5%是钢结构建筑,而发达国家是50%以上。如果要迅速缩小和发达国家的差距,那将是一个多么排山倒海的市场规模?”
  “能够迅速缩小差距吗?”记者问。
  “应该可以,因为到今天钢结构建筑已经显示了太多的优势。”显然,这是单老板面对各界不知“扫盲”过多少次的问题;“假如你要造一栋房子,钢结构可以为你带来什么好处呢?首先是黄沙混凝土可以节约一大半,而钢材用量并不增加;其次相同建筑面积你的室内空间将增加5%-8%;然后你的建设时间可以节约一半,而且你不会面对关于城市噪声和粉尘污染的指控;它不需要一次性模板,保护森林;它的抗震性能更好,舒适性更好,而且采用新型隔离建材,室内空调消耗将降至过去的1/6……从综合成本来看,钢结构建筑远远低于混凝土建筑;即便从单价成本来看,前者也不会高于后者。那么你为什么不选它?”
  “是啊,为什么房地产商现在还没有在你的公司门口排队?”记者笑。
  单很有耐心:“首先是观念的问题,大家往往从直觉上判断,一根一米粗的水泥柱子肯定比30公分的钢柱子更安全,其实恰恰相反。然后是技术问题,过去我们的材料技术不过关,还包括开发、设计、施工技术都有瓶颈…""不过这一切今天在杭萧都得到了解决。而且国家已经颁布了若干标准,开始全力提倡钢结构建筑,所以我认为这个行业的春天已经到来!”
  “建筑是用石头写成的史书。”世界文豪雨果如此说。单银木显然想改写这本“史书”,他用另一句话表达自己的理想:昨日秦砖汉瓦,今日杭萧钢构。
  因为钢结构建筑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志。我们真诚期待单的成功,幸运的是,杭萧钢构已经夯实了方方面面的基础。从产业链的纵向升级来看,这个企业已经一溜小跑远远地领先于同行:从轻型钢房结构到多高层楼房,再到超高层大厦;今年年底将实现另一个跨越,筹划用新型建材打造住宅钢结构,并顺势延伸到桥梁钢结构。从产业链的横向延伸而言,新的经济增长点可谓处处妙笔皆“文章”:物流、建材、设计、房地产等,已经在杭萧钢构的盘子里合理布局,开花结果。
  在瑞丰大厦的杭萧总部里,上下3层楼,却有近一半的位置闲置,单银木指着这些空位告诉记者:“这里这里这里,最多到明年就可以坐满。”
  他扭头问一个刚刚加入杭萧的年轻人:“你知道杭萧的目标吗?”年轻人起立,以军人的声音回答:“成为一个伟大的公司。”“你知道你的目标吗?”“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错,你要学会当一个总经理!”
  年轻人望着董事长远去的身影,细细琢磨着……
  (国内发行量最大的著名财经刊物《商界》杂志2004年5月1日报道)
  
  和讯网:单银木——我怎么可能炒股票?
  
  2007年4月6日 15:1 www.xsnet.cn 萧山网
  
  第一访谈
  
  “我一不小心成了名人!”杭萧钢构(600477.SH)董事长单银木狠狠抽着烟,自嘲了一句。他自问,“我做错什么了吗?”
  
  单银木拥有杭萧钢构37.42%股份,是第一大股东。
  
  自2月12日开始,杭萧钢构连续十个交易日涨停,成为股市上引人注目的“明星股”。连续涨停的原因一开始扑朔迷离,直到2月15日,在连续涨停了3个交易日后,杭萧钢构发出的公告才似乎将谜底揭盅———公告说,该公司正与人洽谈一个境外建设项目,该意向项目整体涉及总金额折合人民币约300亿元。3月13日,该公司又公告,与中国国际基金有限公司(简称中基公司)签订了这份达344亿元的巨额订单合同。其后,除停牌外,杭萧钢构又连续涨停。
  
  杭萧钢构巨额订单和股价的异常波动引起了媒体的质疑和证监部门的关注,媒体连续从各个层面报道此事,监管部门也责成调查。3月17日开始,杭萧钢构停牌。
  
  继2月15日、3月13日公告之后,虽然杭萧钢构又于3月15日和3月26日再发两个公告,公开了部分合同签署细节。但市场人士普遍认为,公告缺乏实质性内容,无法解答市场质疑。
  
  3月27日下午,杭萧钢构临时召开“安哥拉项目说明会”。单银木终于现身,披露该杭萧钢构目前已收到第一笔预付款5000万元,4月中旬将派遣20名员工前往安哥拉,5月份第一批构件将出口。
  
  3月28日上午9时,单银木在杭州接受了本报的独家专访。
  
  是中基看上杭萧钢构
  
  《21世纪》:是中基公司先找杭萧吗?
  
  单银木:去年上半年,中基曾经考察过萧山一些钢构企业。此后中基高层多次访问杭萧,考察本公司的钢结构住宅建设能力。
  
  《21世纪》:你认为中基为什么选择杭萧?
  
  单银木:安哥拉项目完全符合公司开发的多高层钢结构住宅产品特点。我公司自主研发能力强,技术方面成熟,具备钢结构件、楼层板与墙体的产能,生产线共有近20条。
  
  《21世纪》:杭萧了解中基吗?
  
  单银木:2006年,杭萧曾跟广西建工合作投标中基在安哥拉总部大楼的钢结构工程,不过没有中标。这个安居工程项目原定采用混凝土结构,我们起初并不重视它。
  
  《21世纪》:那后来怎么又变了呢?
  
  单银木:去年11月,中基要求我们提供该项目采用钢结构建设的初步分析报告。中基认为,钢结构比混凝土在建造速度、造价方面更有优势,就在今年1月派人员赴杭州与我们协商。2月4日,双方启动正式谈判。2月7日起,我与中基徐京华先生谈判,并于2月8日达成合同基本框架。至2月13日中午,合同细节内容基本确定。2月17日19时,我在香港签订合同。
  
  单银木:杭萧钢构已公告披露。公司在谈判中坚持两个基点:第一,绝不垫资金;第二,凡是杭萧钢构不可控的都按实结算。
  合同已开始履行
  
  《21世纪》:该项目合同是否已履行?
  
  单银木:现已正式履行。3月22日,中基的5000万元首付款,已由中银(香港)转帐至杭萧在中国银行杭州某营业部的帐户。
  
  《21世纪》:杭萧披露了上述预付款到帐情况吗?
  
  单银木:我们在项目洽谈、合同签订及信息披露方面都符合相关法规。
  
  由于春节期间相关人员休假,这笔钱比预计的时间晚到了一个星期左右,但是仍处在合同允许的时间之内。
  
  另外,因为合同中注明主要的原材料价格根据市场价确定,春节前后钢材价格波动接近500元人民币/吨,在价格的最终确认方面也花费了一点时间。
  
  《21世纪》:这笔预付款将怎么用?
  
  单银木:主要用于约10幢钢结构建筑的钢材采购。目前,已着手安排原材料采购,设计部门正在加班赶制图纸,争取第一批钢结构件在今年5月初从上海港离港。公司现已筹组赴安哥拉考察团队,正在办理护照签证手续。
  
  《21世纪》:这批钢构件是否由杭萧承运?
  
  单银木:我们只负责生产产品,中基公司负责物流运输,若因此影响工程进度,将由中基负责。
  
  产品到达安哥拉的工地后,杭萧钢构将派人对每个施工点进行验收,确认达到开工标准后才开工。估计4月中旬,杭萧钢构将对6个点进行逐个验收。
  
  《21世纪》:订单是要在安哥拉建造约1000栋15层高的钢结构住宅?钢构总需求量超过100万吨?
  
  单银木:这些项目分布于安哥拉的12座城市。公司萧山本部与安徽等地子公司合计拥有68万吨产能,合同中是允许杭萧钢构分包的,我们暂不考虑分包。
  
  《21世纪》:据说安哥拉的建筑成本是每平方400-500美元,而你这个项目的建筑成本为每平方150美元。是这样吗?
  
  单银木:我从未确认这种说法。一切以公告为准。
  
  《21世纪》:你对该项目盈利前景怎么看?
  
  单银木:我认为这个项目成本是可以控制的。它不同于其他钢结构项目,与国内项目也没有可比性。我已用自有体系进行了详细测算,肯定不会做亏本买卖。
  
  我怎么可能炒股票
  
  《21世纪》:杭萧钢构自2月12日第一次涨停,此时正值杭萧、中基谈判中。2月15日,第三次涨停,这时才公告洽谈安哥拉工程项目。
  
  单银木:我不清楚二级市场情况。
  
  《21世纪》:市场疑问颇多。比如,杭萧一直未提供中基与安哥拉方面签订的合同原件,为什么?
  
  单银木:3月25日,杭萧与中基签订的合同副本已送至上证所和浙江省证监局。27日,中基声明称它是安哥拉 公房项目的总协调人,杭萧为该项目提供物资和劳务。
  
  《21世纪》:中基公司声明称中基及其下属所有关联企业从未购买杭萧的股票,该公司坚决支持和配合中国证监会对杭萧股价异动事件的调查。
杭萧钢构--董事长单银木的传奇(转贴)1 杭萧钢构董事长
  
  单银木:我重申,杭萧也没有任何操纵股价的行为。单银木以产业报国为己任,股改之时公司高管就曾承诺3年不减持,我本人承诺5年不减持。请问,我怎么可能炒股票?
  
  《21世纪》:停牌至今,中基与杭萧有接触吗?
  
  单银木:我曾两次去中基香港总部,其中一次是随证监部门去的。
  
  《21世纪》:杭萧怎样与证券监管机构沟通?
  
  单银木:3月19日,我与公司其他负责人就去上海证交所专门进行情况说明。
  
  3月21日,证监会向公司下达一份《监督检查通知书》,并调取了最近三个月的股东名单与公司董事、监事及其配偶亲属的身份证号码等数据。
  
  另外,我们所有高管均按监管部门要求提交了书面承诺,以保证没有违规操纵股价的行为。
  
  《21世纪》:外界传说贵公司有高管被公安部门传讯并立案调查?
  
  单银木:到目前为止,杭萧运作正常,没有一位高管被执法机构立案调查。
  
  《21世纪》:杭萧何时申请复牌?如果受到证监会处罚,将如何应对?
  
  单银木:我们积极配合监管部门的检查,等待证监会调查结果。
  
  《21世纪》:你的婚姻变故是否影响杭萧集团产权结构及运营状况?
  
  单银木:对不起,我只回答跟安哥拉项目有关的问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292448.html

更多阅读

佳能550D单反相机的拍摄技巧 佳能550d拍摄技巧

佳能550D单反相机的拍摄技巧——简介买来新相机无论是老手还是新手都应当仔细阅读一遍说明书,然后再拿起相机亲自操作拍摄几天,然后回过头来再看一遍说明书,然后再拍几天,再看一遍说明书,一般至少要看三遍吧.......第五次看说明书的时候

转载 乌达木的原唱:梦中的额吉

原文地址:乌达木的原唱:梦中的额吉作者:小杰最近在看达人秀,看了乌达木的那段后,总觉得声音有点耳熟,上网查了查,晕...不论网上还是贴吧里,一片乌烟瘴气,谩骂声,争吵,一个个刺眼的标题令人心烦!其实,一直不相信他是假唱,先不说他只是个孩子,唱这首

数码入门级单反相机的选购 单反相机选购指南

Canon 5D2+16-35F2.8 II 华盛顿大学图书馆数码入门级单反相机的选购很多童鞋希望能接触摄影,但是预算又有限,所以这里我整理一下入门级的器材配置方案给大家参考。以性价比为最高考虑因素。首先说机型的选择:卡片,微单还是单反的问题

单元宝针的织法图解 初学织围巾的步骤图片

单元宝针的织法图解——简介单元宝针的织法好学,用处也很广泛。可以织毛衣、织毛裤、织围巾、织袜子等等。弹性大,穿着舒服。单元宝针的织法图解——工具/原料毛线 毛衣针 单元宝针的织法图解——方法/步骤单元宝针的织法图解 1、

声明:《杭萧钢构--董事长单银木的传奇转贴 1 杭萧钢构董事长》为网友释怀的情绪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