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鸿渐爱情悲剧浅谈 悲剧爱情电影

方鸿渐是《围城》中一个情格比较复杂的人物,他是三四十年代旧中国一部分知识分子形象的集中与浓缩,他的爱情极具戏剧性,同时又不可避免地烙上了时代的悲剧色彩。.

方鸿渐出生于书香门第,他的父亲是前清举人,在本乡江南一个小县里当绅士,同所有得益于封建科举制度(尤其是做过官)的封建家长一样,方渐鸿的父亲是很希望儿子能光宗耀祖、显亲扬名的;因此在支持方的读书上有一定的开明性,这也是方能在国难当头、百业凋敝的时局下赴洋留学的原因所在。然而方鸿渐的家乡是相对闭塞的,“铁的硬,豆腐的淡而无味,轿子的容量狭小,还加上泥土气,这算他们的民风,就是发财做官的人,也欠大方。”方的父亲毕竟是封建遗少,因此也就不可避免地带有迂腐的封建陋习。他在方鸿渐还在高中读书时就为方鸿渐订了婚,就是一例。方鸿渐处于这样的家庭环境中,他所受的新式教育与他的家族陋习迂风格格不入。有位哲人说过:“过度的宣传与濡染只会走向叛逆”,方鸿渐就是这样的叛逆者。他自己尽管也有迂的一面,但那是一种书呆子的迂,他看不惯一切的迂酸、虚荣与做作,看不惯一切的繁文缛节以及冠冕堂皇的装饰遮掩。他心高气傲,却又不能事事如意、处处顺心;这就决定了他不屑辩解、不肯认错、一意孤行、缺乏圆融的性格,尽管他也许并不缺乏圆融的口才与能力。他是明知是错也不回头的犟牛,这也是他爱情悲剧的因素之一。他爱着唐晓芙却被苏文纨从中怂恿挑唆,有了解释的机会却又不肯委曲那点可怜的自尊,最终导致与唐的彻底决裂。

我们也许不能把方鸿渐归入进步知识分子的行列,因为他似乎没有满腔的爱国热情,没有深重的忧国忧民意识,没有远大的理想抱负,没有同时代那些自觉的知识分子投身报国、救民于水火之中、心系国运的历史使命感。他不是民族的脊梁与精英,他只是受过封建传统濡染又接受过西方新式教育并在旧中国饱经战乱、倍受欺凌的环境中成长的一名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知识分子。他的身上没有革命英雄主义的璀璨光环,有的只是旧中国市民化知识分子的那份真实。在国内硝烟弥漫、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他远涉重洋赴外留学,并不完全是为了学成归国以期救亡图存,相当一部分是为了不辱父命,挣门面镀洋金,以提高身价光耀门庭。留学期间,他又不学无术,志大才疏,“四年中倒换了三个大学:伦敦、巴黎、柏林,生活尤其懒散,”以致荒废了学业,但为了向父亲与丈人交差,最后只好连哄带骗地买了张假博士文凭来自欺欺人。我们也不能说方鸿渐是落后知识分子的代表。他不趋炎附势,不曲意逢迎,不屑与世俗同流合污,尤其鄙薄女人们的虚荣与男人们的势利,对当时社会各种流俗弊端深恶痛绝。或许,他只是缺乏一种社会责任感,但还没失掉一位知识分子的良心。

与方鸿渐的爱情悲剧联系在一起的有七个女人,她们分别是方鸿渐在高中读书时家里为他订婚的周淑英小姐,同船归国的鲍小姐,大学同学苏文纨小姐,苏文纨小姐的表妹唐晓芙小姐,周经理同事的女儿张小姐,赵辛楣带来的同赴三闾大学任教的孙柔嘉小姐以及刘东方的妹妹刘小姐。方鸿渐与周小姐之间谈不上爱情,方鸿渐甚至连周小姐的面都没见过,只瞻仰了她的一张半身照相,而他对家里为他订婚一事也漠不关心,抱一种无所谓的态度。方鸿渐在校期间目睹男女同学对对双双地花前月下自由恋爱,就羡慕眼热,甚至斗胆写信老父,希望家里为他解除婚约,结果被老父识破企图,遭臭骂一通,并以停止供款相威胁。自此之后,方鸿渐也就不敢再提此事了。然而周小姐的英年早逝,却帮方挣脱了一场封建的包办婚姻,方在欣喜之余,在给周家的慰问信中极尽诚挚哀婉之辞,竟意外地获得了留学一直到毕业的资助费用。尽管如此,方仍是周家的挂牌女婿,仅此而已。

方鸿渐与鲍小姐之间也谈不上爱情。方在与鲍小姐同船归国之前,由于家有订妻,不敢旁骛校园浪漫春色,情感一直被压抑。后从父亲来信中得知周小姐英年早逝,顿有一种罪囚获得赦宥的感觉。与鲍小姐邂逅时,躁热的天气,浪漫的情调,空气里每个分子都充满了躁动的因子;这都把方压抑的情感充分调动了起来。鲍小姐穿着性感外露,言语放肆,满身散发着妖艳、庸俗与狐媚。她是位不甘寂寞、惯于逢场作戏的情场老手。方鸿渐就是在她挑逗引诱下上钩的猎物。为了引诱方鸿渐,鲍小姐说方象她的未婚夫---一个中年秃顶戴大黑眼镜的矮胖子。方听了居然受宠若惊,足见鲍小姐之老练。其实方鸿渐也并不爱鲍小姐,他不过是找一种精神上的寄托,或许是想把以前失去的自由的情感弥补过来吧!他对鲍小姐的举止初始尚觉不妥难堪,继之就勾腰搭肩,态度轻漫,最后厚皮涎脸的,可见他与鲍小姐并无爱情可言。鲍小姐对方鸿渐来说只是一种性的引诱,只能引起人的那种最原始最低级的冲动而已。爱情应如幽谷中的蕙兰馨香扑鼻,而似此相互愚弄、相互利用,则如鲍鱼之肆,腥臭熏天。这大概也是钱老以鲍姓冠之之由吧,就如同《红楼梦》中与贾琏鬼混的鲍二媳妇一样,庸俗市侩气十足。方鸿渐起初还自我感觉良好,以为与鲍小姐交往是被人羡慕的事,是一种荣耀;然而输嬴有时往往以假象呈现出来,需要现实来甄别。当方鸿渐沉浸在胜利者的优越中自我陶醉时,冷峻的现实使他恍然惊觉:其实自己才是被愚弄、被欺骗、被利用的可怜虫。《围城》一开始就涉及到此,似乎为方的爱情悲剧奠定了一个基调,他不是爱情的主宰者,而是被愚弄、被遗弃者;不管钱老在写《围城》时是否用意如此,但我认为在客观上起到了这种效果。

张小姐与刘小姐也只是方鸿渐爱情生活中的匆匆过客。张小姐是周经理同事的女儿,经周太太介绍与方鸿渐认识。但她娇气任性,虚荣心强,方鸿渐对之印象欠佳。他记得有位名人说过女人如衣服之类的话,所以甚至觉得即然赢钱买了一件外套,那么失去位张小姐也不觉得有什么可惜。至于刘小姐,由于恋爱老是不理想,因此对感情之事有些浮躁不耐烦,就抱无所谓的态度,又兼之是汪太太从中牵线,便赌气不与哥嫂配合;后来虽与方见过一面,但彼此都心知肚明,不过彼此敷衍寒喧客气几句了事。方鸿渐是抱定去吃饭的,届时只顾以饭堵口,感情之事自然无从谈起,倒是同邀的另一对范小姐与赵辛楣之间尚有些瓜葛。

苏小姐是步入方鸿渐爱情生活的第一个女人,然而要命的是方却并不喜欢她,用方自己的话来说:苏小姐是最理想的女朋友,有头脑,有身份,态度相貌算得大家闺秀,和她同上饭馆戏院,并不失自己的的面子;但他与苏小姐好比两条平行的直线,无论距离怎么近,拉得怎么长,终合不扰来成为一体。他们原本是大学同学,可是“那时候苏小姐把自己的爱情看得太名贵了,不肯随便施与,眼睛里未必有方鸿渐这小子。”然而同船归国却使他们熟识了起来,并给他们感情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也许是由于出身大家闺秀,又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缘故,所以养成了苏小姐一贯的孤芳自赏与落落难合。“以前她一心要留学,嫌那几个追求自己的人没有前程,大不了是大学毕业生,现在呢,宛如做了好衣服舍不得穿锁在箱子里,过一两年,忽然发现这衣服的样子与花色都不时髦了,又有些自怅自悔,而今身为女博士,反觉得崇高的孤独,没人敢攀上来”,颇有“高处不胜寒”的感觉。苏小姐“倾心”于方鸿渐,也许是她理想爱情向现实的转变。她到底爱不爱方鸿渐呢?依我看未必,正如书中所说:她对方的家略有所知,见他人不讨厌,似乎还颇有钱,于是想趁同船归国给他一个主动接触的机会。她所注重的是游离于方本人之外的外在条件。方与鲍小姐调情时,苏有些忌妒与醋意,那并不能表明苏是爱方鸿渐的。一个女人当她对某个男人有好感时,如发现对方与其他异性交往,尤其是恋爱时,会有这种感觉的。苏小姐归国伊始,接触的人中也只有方鸿渐勉强可谓同类,于是暂作填缺之用,而且可以利用方鸿渐与赵辛楣争风吃醋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至于赵辛楣,对于苏来说,只是儿时一起长大的朋友而已,正如书中所说,不能把今天的气温与明天的气温相加,凑成后天一个暖日,感情的深浅与积累并不一定是与时间成正比的,它的轨迹可能是抛物线,也可能是不规则的椭圆,当然也有可能是直线或常数。然而方与苏终究是走不到一起的,他们的性格爱好、生活习性以及人生观与价值观大相径庭。方鸿渐玩世不恭,落拓散漫,但又胸无城府,在为人处世上显然有着书呆子的幼稚与孩子般的天真。苏小姐则爱慕虚荣,做作尖刻,而这些都是方所不能容忍和接受的。有人说:女人是情绪化的动物,这在苏小姐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同船归国时,苏看到方与鲍小姐纠缠在一起,马上对方冷淡了许多;后来方与鲍分手,苏在幸灾乐祸的同时又对方热情了起来;回家乡后,她对赵辛楣开口方鸿渐闭口方鸿渐,及至发现报纸上刊出的新闻(误以为方已有未婚妻),就闭口不谈。到方登门拜访时,则以陌生的面孔相对,冷若冰霜,可见气量狭小。方与赵辛楣争斗时,她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于是柔情似水,快要把方融化了,让方手足无措,难以忍受;到方写信提出分手时,她又大骂方浑蛋,之后一直伺机报复,甚至迁怒到孙柔嘉身上,奚落羞辱她。她一时热情似火,一时又冷若冰霜,说她是冷美人吧,又不见得艳若桃李。她有着与年龄不相称的天真幼稚、好奇与娇痴,这也是她一贯孤芳自赏与人落落难合的原因之一。

唐晓芙是步入方鸿渐爱情生活的第二个女人,也是他真正倾心爱恋的女孩。然而生活就像一幕荒诞的滑稽剧,它会给你带来希望,也会带来幻灭,唯独留下那份刻骨铭心的伤痛与希望破灭后残存在记忆里的那份真实。书中关于两人恋爱的描写真挚细腻,尤其是分手的场景更是动人心魄,感人至深。

唐晓芙是苏文纨的表妹,北平一所大学的学生。她的学校因战事内迁,她便停学在家。一次她恰巧上表姐家玩,经表姐介绍与方鸿渐认识。然而令苏文纨始料不及的是,方鸿渐竟对自己的表妹一见钟情。于是她便从中作梗,极尽挑唆之能事,不断制造误会和矛盾;女人在情感上的自私自利表现得淋漓尽致,终于如愿以偿地拆散了两人。在拆散两人的同时,她与方鸿渐的情感也走到了尽头。

正如作者说的那样,唐晓芙是摩登文明社会里一个真正的女孩子,天生丽质,温婉纯情,这可是方鸿渐梦寐以求的理想女孩。方鸿渐与苏文纨在一起时总感觉无话可话,可一见唐晓芙的面就极力卖弄口才,虽是奇谈怪论,却发挥得很好。其实这时苏文纨已从方鸿渐表演口才中隐隐地觉察到了什么,于是在唐晓芙面前假装无意实则有心地提及一些方鸿渐不堪回首的往事,一则贬损方鸿渐在唐晓芙心目中的印象,二则打击方鸿渐冷落自己却跟唐晓芙神侃的好兴致。唐晓芙前脚刚走,她便在方鸿渐面前说“这孩子人虽小,本领大得很,她抓一把男朋友在手里玩弄着呢!”“你别以为她很天真,她才是满肚子鬼主意呢!”并说唐晓芙成天“跟男孩子混在一起,搅得昏天黑地”。不过方鸿渐在短暂的失望后,还是通过唐小姐无意修饰这一点,猜测她并没有男朋友。第二天方鸿渐与唐晓芙在交谈中证实了苏文纨的谎言,唐晓芙根本没有什么朋友,也不大喜欢交际。方鸿渐与唐晓芙在苏文纨的眼皮底下依然一如既往地交往了下去。

然而苏小姐可不是省油的灯,中伤不起作用,她仍有高招。方鸿渐想约唐小姐吃饭,但又不能不请苏小姐。苏小姐本来答应了,但一听也请了唐小姐,就推说自己身体不舒服;为了阻止唐小姐前往,一连三次打电话,催着唐小姐给方鸿渐说务必取消饭约。之后还打电话到唐小姐家里查探她是否在家。这一次方鸿渐与唐小姐关系非但没有恶化,而且更默契了。但是随着方鸿渐与苏小姐感情的正式决裂,他与唐小姐的爱情也在苏小姐添油加醋的挑拨及两人的固执不肯认输中嘎然谢幕。雨中戏剧性的一分钟似乎决定了方鸿渐的爱情命运。也许方鸿渐在雨中再多待一分钟,唐小姐还来得及把他拉回,然后又怎样呢?两人的爱情是不是从此出现新的转机?然而作者没有给方鸿渐这样的机会。唐晓芙太完美了,连作者都不舍得让她嫁给方鸿渐。事实上唐晓芙知道表姐的话里有许多挑唆和不可信的成份,也知道方鸿渐是真心爱自己的,但就是狠下心来不给他申辩的机会。后来她也明白了方鸿渐接电话时一定是误把自己当成了表姐,但她宁愿错过也不肯回头。人生就是这样充满戏剧性,正如一句歌词里说的那样“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再,”悲剧与缺憾的力量更为震撼人心。

方鸿渐因苏文纨而认识唐晓芙,也因苏文纨而失去唐晓芙。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如果没有苏小姐,方鸿渐与唐晓芙的爱情是否又是另一番景象呢?我们不得而知,如果真那样就不是《围城》了。方鸿渐与唐小姐有情人未成眷属,问题的关健在于方鸿渐与两个女人同时有着情感上的纠葛,而两个女人之间又有着非同寻常的特殊关系。苏文纨对方鸿渐有着一厢情愿的爱,方鸿渐明明不爱苏文纨却又心软懦弱,优柔寡断,缺乏决断的勇气。唐小姐既然不会因方鸿渐而与苏文纨彻底闹翻,而苏文纨又不会发扬风格成人之美,表姐妹虽然各有想法但毕竟结成了同盟,那么方鸿渐与唐小姐的爱情只能成为她们同盟可怜的牺牲品了。

孙柔嘉是步入方鸿渐爱情生活的第三个女人。如果说苏文纨是大家闺秀,唐晓芙是小家碧玉,那孙柔嘉就只能说是他名义上的太太。方鸿渐是在与唐晓芙恋爱失败后,赴三闾大学任教的途中认识孙柔嘉的。孙柔嘉是个极普通的女子,刚大学毕业,长得也不漂亮,书中是这样形容她的:“孙小姐长圆脸,旧象牙色的颧骨上微有雀斑,两眼分得太开,使她常带着惊异的表情;怕生得一句话也不敢讲,脸上滚滚不断的红晕。”她也没有什么家庭背景,但却很有心机,善于伪装。赵辛楣受其父所托带她同赴三闾大学任教,一路上她装得很天真幼稚好奇,以博取方鸿渐的同情心与怜爱之情(赵辛楣不吃那一套)。方鸿渐与赵辛楣在船上的谈话,都被她用心地偷听了去。这在后来她感谢方鸿渐和赵辛楣为其争得了旅费时,无意间说了出来:“这是你提醒赵先生的,你在船上”,意识到说漏了嘴,话说一半嘎然而止。而方鸿渐正如赵辛楣所说的那样,“你一念的温柔,心里种下了情种,”结果真的旧病重犯,面对孙柔嘉费尽心机设置的温柔陷阱,他明明知晓仍违心地一步步踏了进去,最后麻木地成了孙柔嘉囊中的猎物。刚见面时,方鸿渐与赵辛楣还以孙柔嘉相互打趣;觉察到孙柔嘉偷听俩人谈话后,赵辛楣便及时提醒方鸿渐当心孙小姐,方鸿渐却不以为然,说赵辛楣说孙小姐的话完全是痴人说梦。然而事实却果真朝着赵辛楣预料的方向发展。在船上,方鸿渐大讲出洋船上飞鱼,孙小姐天真地问见过鲸鱼没有,并说:“方先生在哄我,赵叔叔是不是?”即使在旅途中,方鸿渐因为睡竹榻一夜没睡好,无意间发觉孙柔嘉假装睡着,自己的一举一动全在她的监控之下,方鸿渐惊骇不已。在三闾大学,一直对自己年龄讳莫如深的老光棍陆子潇千方百计想接近孙柔嘉,以了结自己的终身大事;而好色的李梅亭总有意无意地骚扰孙柔嘉,孙小姐于是利用方鸿渐同情弱者的心理,故意在诸多场合造成影响与声势,尤其是那封莫须有的父亲来信更让方鸿渐惶恐不安,被迫就范。

孙柔嘉最终会成为自己的妻子,这是方鸿渐做梦都不曾料到的。书中关于俩人的情感发展篇幅最长。如果说方鸿渐与唐晓芙的恋爱是纯粹意义上的爱情,那么他与孙柔嘉的感情纠葛则写出了中国知识分子最现实的婚姻。在中国知识分子阶层很少有近乎完美的爱情,因而就有了许多曲折离奇催人泪下的爱情故事。好比善写致富秘诀的人自己却走不上致富路。正如一切运用机巧得来的,当目的达到后,施巧者就不再勉为其难而马上还原其本来面目,孙柔嘉便是如此。结婚前后他对方鸿渐的态度反差极大。婚前天真好奇,事事没有主张,婚后则世故现实,什么事都有主见,而且很固执己见。婚前她常去看方鸿渐,怕生得一句话都不敢说;婚后却要方鸿渐常去看她,她还经常伙同姑母琢磨一些法子来对付方鸿渐,而且吵起架来无师自通;也难得,天下的悍妇想来没有几个是专业培训出来的。

书的结尾部分,方鸿渐与孙柔嘉的一次常规的吵架例会,却由于李妈的无端插入而戏剧性地导致了方鸿渐与孙柔嘉婚姻的终结。在吵架的开始,两人都没有料到会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按一般的常理,夫妇吵架,两边的亲友最好坚持“以和为贵”的原则,千万不要站立场偏袒哪一方,除非到了不可开交的地步。所以聪明的外母多说女儿的不是,婆婆多说儿子的不是。李妈大概读书不多,大脑还没进化到聪明的程度;然而护主心切,忠心耿耿,她一介入战争马上升级,迅速进入白热化状态,可怜的李妈还浑然不知这是自己的功劳。孙柔嘉很恨李妈不看场合,以至不能使争吵合乎情理合乎逻辑地结束。最后闹得不可收拾,孙柔嘉估计以后可能再没有这样热闹如此规模的吵架机会了,只好一杆子撑到底,与方鸿渐进行了彻底的决裂。这也是他们婚姻的必然结局,客观地说,李妈只是加速了他们婚姻结束的进程。

与方鸿渐的优柔寡断、懦弱而又死爱面子相比,赵辛楣则显得豁达大度,更拿得起放得下。连方鸿渐自己都承认:“我佩服你(指赵辛楣)的精神,我不如你。对结婚和做事,一切比我有信念。”赵辛楣苦恋苏文纨近二十年,一直把她视为高高在上的女皇,然而当他听说苏文纨与曹元朗订婚了,很为不屑,说苏文纨眼光如此之低就不值得我赵辛楣去爱;而且苏文纨结婚那天他还亲去送了花篮。他欣赏汪处厚的太太,就能不顾世俗前去接近,最后东窗事发,他背着无辜的罪名愤然离校出走。这些都是方鸿渐所做不到的。方鸿渐始终不敢面对现实,与唐晓芙分手后还一直对她念念不忘。如果他真的能像赵辛楣那样,那他与孙柔嘉的凑合婚姻也不会演绎下去。

总之,方鸿渐的爱情悲剧,有着诸多的个人因素,当然也与整个时代的社会大背景密切相关。鉴于有了以上的文字,对其爱情悲剧的社会因素等就不絮叨了,一则想必文艺评论家对此自有高论,二则自知浅薄,难烹佳肴,以免浪费新鲜的菜料,这里我就不班门弄斧了。

方鸿渐爱情悲剧浅谈 悲剧爱情电影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293924.html

更多阅读

浅谈小学英语学习方法

浅谈小学英语学习方法——简介对英语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策略,从而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享受学习英语的乐趣,为将来的英

浅谈中国四大民间传说爱情悲剧的必然性 浅谈边城悲剧色彩

浅谈中国四大民间传说爱情悲剧的必然性[摘 要]《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白蛇传》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四个传说流传了四对有情人的爱情悲剧。现在,究其原因,我们控诉封建家长制,封建礼教,封建统治者。其实不然,放

浅谈大学生恋爱 浅谈大学生就业观

浅谈大学生恋爱——简介青春懵懵懂懂,也是因为青春懵懵懂懂我们受了很多伤。浅谈大学生恋爱——方法/步骤浅谈大学生恋爱 1、二十岁,这么美好的青葱岁月,爱情不就是过客匆匆。当你白发苍苍的时候,当年极力追逐的爱情啊,是否还看得见?遇见

方鸿渐与唐晓芙的爱情 方鸿渐和唐晓芙

此次假期,我又把珍藏的《围城》翻阅了一遍。字里行间的诙谐幽默至今仍如初读时那般能令人开怀一笑。只是,每当读到方鸿渐与唐晓芙的爱情,总不免内心生出许多的感慨。唐小姐这个“二十左右的娇小女子”在钱仲书先生笔下,在方鸿渐眼中是那

转载 浅谈中医的“不传之秘” 转载 寻龙点穴秘笈

原文地址:浅谈中医的“不传之秘”作者:深圳梧桐山中医学堂浅谈中医的“不传之秘”导读中医不传之秘,不尽在药量,而在中医大家辩证精准,用药如用兵,老辣不拘一格,方显药量精奇,所谓“胆欲大而心欲细”,药量峻猛称奇非为“秘传”,琴心剑胆绝技

声明:《方鸿渐爱情悲剧浅谈 悲剧爱情电影》为网友山川湖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