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强讲座:易经与人生

易经与人生

身为中国人是幸运的,千百年来未曾改变的汉字将我们与古圣先贤紧密的连接在一起。庞大的经典著作如同取之不尽的宝山静静的在那里,唾手可得。只要稍微掌握一点古文知识,就能穿越时空,回到历史,凝听古圣的教诲,感悟先贤的智慧。这许多的经典当中,最云遮雾罩、令人摸不着头脑的大概要数易经了。

对于易经八卦的认知,一直停留在非常浅薄的状态:大概是阴阳先生用来算命、测吉凶、搞风水的古典书籍,迷信的东东,和我们这些接受科学教育的现代人没有多大关系。于是对他很不以为然,甚至嗤之以鼻。直到听了中央十套百家讲坛《我与经典》中曾仕强先生关于易经的讲座,才令我第一次对易经有了正确的看法。为自己孤陋寡闻汗颜,为自己人云亦云,不调查研究就妄下结论羞愧。

不惑之年,在曾教授的引导下捧起易经,克服了最初的艰难,慢慢体悟到易经的伟大。易经非但和我们普通生活很有关系,而且是息息相关。易经就是一部指导我们中国人如何更好的生活,如何效天法地而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的书。易经六十四卦从六十四个方面观察自然,思考人生,总结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懂得了这些,所谓趋吉避凶也就很好理解了:如果顺应自然,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往前走,就是吉,就能够成功,就能够心想事成;否则,行事违背客观规律勉强为之,不在其位而谋其政,不观察时机是否适宜而恣意妄为,就是凶,就要失败,赶快停下脚步,改变方向,就能规避凶险,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易经引导我们察兆头知变化,通过微小的征兆、苗头,使我们正确认识自己所处的状态,进而知道是应该继续坚持往前还是需要有所转变、修正。通俗讲,易经就是教我们不断反省自己,不断修正自己方向的书。哪里有什么迷信呢?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晚年喜欢读《易》,致使编缀的皮条多次断开。他还惋惜地说:“如果多给我几年功夫,那么,我对于《易》的知识会更加丰富的。”这就是韦编三绝典故的由来。

《论语•述而》记载:“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显然,孔先生晚年对于易经是爱不释手了,而且推崇之至,认为学习了易经就能够不犯大错误了。话里话外,多少还听出些对自己迟暮之年才读到这么好一部著作的遗憾。

孔圣人尚且如此,愚笨的我哪敢不废寝忘食,认真拜读呢?



曾仕强讲座:易经与人生

附件:曾教授《易经与人生》讲座

曾仕强:生于1934年。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工业教育系,获美国杜鲁们州立大学行政管理硕士,英国莱斯特大学管理哲学博士。历任台湾交通大学教授、兴国管理学院校长。现任台湾师范大学教授。在教学、研究、写作、演讲、翻译各方面皆有卓越的成就。

以下讲稿根据《百家讲坛》录像整理而成。仅供阅读:

我的名字叫做曾仕强,可是我39岁的时候,我的身体非常的衰弱,简直是一点也不强。我总感觉得头重脚轻,两脚无力。那个时候,我的办公室在二楼,可是上下楼梯我都要小心的扶着楼梯走,生怕摔下来,那我就很紧张啊。年纪轻轻搞到这种地步,怎么办呀?所以我就利用周末的时间,我回到家里,我就把情形向我爸爸汇报,我爸爸愣了一下,他说早叫你读《易经》,你为什么不读呢?我说读《易经》跟我这种生病有什么关系呢?他说当然有很不密切的关系。我说我所知道的《易经》只是用来算命、用来看风水的,而我是学科学的,我根本不信这一套,所以我就不学。我爸爸说,那是一般人错误的观念,就把这本书给害死了。《易经》它是讲道理的。讲什么道理?讲未来变化的道理。那一天他跟我谈了半天,他说我们【中国人受《易经》的影响,有句话叫无三不成理,我们把任何东西都分成三块,外国人经常分成两块,我们都分成三块。时间有过去、有现在、有未来;同一天有上午、有中午、有下午。人也是一样,连孔子都说(人)有中人以上、中人、中人以下,它一定凑成三人。他就告诉我,《易经》告诉我们,未来它是变化的,说一个人要重视你的未来,但是未来它是不确定的,它会改变的。】改变,它有一定的道理,这是我们要去掌握的。那我听了以后我就说,那就很好哇,那我去读读看。可是我回去,怎么读都读不懂,拿了十本书,里面有七八本都是告诉我怎么去算命的、怎么去看风水的,那不是我要的东西。所以我回去就问我爸爸,我说看不懂的书有什么用?他说你应该先看《易传》,你把《易传》读懂了,你回头看《易经》,你会觉得它很清楚。我就很认真去读《易传》,读完以后。我真的有很多感悟,我就很开心,跟我爸爸讲:我现在最大的收获就是我终于看懂中国人了。凭良心,我那个时候跟现在的年轻人一样,是很羡慕作外国人的。但是自从我读了《易经》以后,我的观念改变了,我说我今天才懂,【为什么叫做内方外圆,就是中国人他很有原则,但是你的原则就是不能表现出来,你一表现出来,就跟别人起冲突,就格格不入,人际关系就很差,所以外边要圆。可是我爸爸跟我讲,你这样不是很圆滑吗?我说不是。我以前也是很痛恨圆滑的,现在我才知道,是圆通,不是圆滑,中国人最讨厌的就是圆滑,“这个人圆滑、奸诈”,没人喜欢,但是你不圆通你又很吃亏。】我们需要很小心的,用现代的观念来看古老的《易经》,我就越读越有趣。而且我看到很多,我们平常真地看不懂的、真的听不懂的话,慢慢我都找到它的根源。【我觉得古代人,不要看他没有科学,它知道地球是圆的,我们在这里,美国在底下,所以你要到美国去最好就是挖一条隧道,一直坐电梯就到了,也不必坐飞机。但是事实上行不通,因为它地心当中有一团火,会烧得你整个溶化掉。这样,我就在知道了《易经》里面有一条曲线,就告诉我们,直线(是)最快的,但是经常是走不通的,你还是打个转才能到美国。】哈(笑)。【我又发现我们中国人三个人在路上走,大家躲来躲去,凭良心讲你问他,为什么躲来躲去?他也说不出道理来,原来他很避免去走中间,因为中国人他是中间最大,如果你跟领导在一起走,你无论如何要让他走中间,尤其很多年轻人,他不懂事,很吃大亏。就是每次照相,他都挤到中间去,那一洗出来领导看着就这个家伙最讨厌,挤中间来干什么?嘿(笑)。人家懂事的就坐旁边,该你坐中间,人家自然会把你请到中间来,你急什么!所以中间最大,这就是《易经》的概念。】然后,我又听懂一句话,我相信这句话各位可以去考考你的朋友、你的亲戚:【“什么叫做不三不四?”天天都在讲“不三不四”、“不三不四”,就不晓得什么叫“不三不四”?我也曾经跟我的学生讲,说你把“不三不四”翻成英文,全世界没有人听得懂“不三不四”。可中国人奇怪,他不说“不五不六”、“不七不八”,他就给你讲“不三不四”。你读了《易经》你就知道了。“不三不四”就是不仁不义。】(有的)中国人常常讲了话以后他否认,“我跟你讲话完了以后,我告诉你,不要说是我说的”。(有的)中国人最喜欢讲完话以后加一句话:“不要说是我说的”。结果,你跟别人说了,那你就是对我不仁嘛。所以他来问我:“听说你讲这个话了?”我说我没有。我不是欺骗,我是认为你不仁我就不义。你把这些道理说清楚以后,你搞懂了,你觉得中国人是很诚实的、很实在的。【我发现中国人最厉害的就是他同时讲两句非常矛盾的话。这里告诉你,“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这里想的是“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里讲的是:“礼让为先”,这里想的是:“当仁不让”。那到底要不要让?答案只有一个:你自己看着办。这个最厉害了。所以我就慢慢感到,凡是外国人很讨厌我们的地方,其实就是我们最擅长的地方。你问外国人:“你要喝茶,还是咖啡?”他很干脆:“咖啡,茶”。(有的)中国人不可能,你要喝茶、喝咖啡,他都告诉你:“随便”。他一定告诉你随便。我跟你讲,我几十年的经验,会讲随便的人都是长寿百岁的人。他没有压力的,我慢慢发现我们有学理的根据。】所以我常常问年轻的人,我说阴阳是两个东西,还是一个东西?如果你告诉我说阴阳是两个东西,那这个人脑筋就已经是西化了。西方的阴就是阴,阳就是阳,他们很容易分开来看。中国人是合起来看的民族。我这个几十年才体会到,我们是合在一起的,我们很少分的,一分就糟糕了。外国人是分的,分到最后你是你,我是我。我们阴阳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同样一个东西有时候变阴,有时候变阳,这是我从《易经》里面体悟到的最好的一个法则。

我必须要说明,【中国所有的哲学都是从《易经》出来的。你看,孔子把人分成中人以上,中人以上怎么去读《易经》?这人叫老子,老子是替很高智慧的人去解释《易经》(的人)。所以凭良心讲,《道德经》是高难度的,光是一句“道可道非常道”你就搞不清楚了。他先说不能说,然后才来说。你看厉害吧!这样你就知道他对中国人影响很大。中国人:有没有意见?他说没有意见,然后讲一堆意见。嘿(笑)!外国人有意见就是有意见,没有意见就是没有意见。中国人不是。“我没有意见,不过----”,我认为什么什么,讲一大堆。我们先说“我没有意见”,是表示尊重大家的。】所以我慢慢发现,你把《道德经》读完以后,可以知道《易经》里面很高深的那部分哲理。孔子不是,【孔子是替中等智慧的人解释《易经》的,所以什么叫做《论语》?论语就是家常便饭才叫《论语》,所以你要解释《论语》,要从我们生活圈里面去体会。《论语》一开头就告诉你,做人要快乐,所以《学而篇》提出来,就是孔门三乐,三种乐趣。你如果跟孔子接触,你还得不到乐趣,那就冤枉。真正的意思是说,你读完以后要去做,要去实践,实践变成习惯,那个“习”,要解释成“习惯”。你形成习惯你就很乐嘛。第二个,朋友来,你要设身处地把好茶端给他,把好东西跟他分享,他下次一定来嘛。你这样想就对了。人,要做到你的朋友想到你,就想到他可以从你这里占一点便宜,你就成功了。每个人想到你就说“这个人,我一去一定吃亏的”那他就跑掉的嘛。第三个是,“愠”,就是小小的生气,就叫愠。没有发脾气,只是不太高兴就叫愠。人家不知道你是谁,你一点都没有不高兴的。现在人不是,现在的人不知而大怒:“你不知道我是谁呀?你没有看过我啊?”完蛋了嘛。老实讲今天各行各业,千万记住隔行如隔山,谁也不认识谁,这才是正常的。你如果把孔子这三个基本做完了就很乐了。还有一个人,最可惜就是我们把他都忽视掉了,叫做墨子。墨子是专门替基层的人、大众的人去讲《易经》的道理。墨子,要把他恢复起来。墨子的学术是最好的。所以做人先学墨子,实干,认同上面。年纪轻轻就有一大堆意见,那不害死自己吗?然后慢慢地走上儒家的路,最后你才可以去进入道家的境界,它《易经》是所有都包含在里面,不管你天文地理什么,包括兵家、包括医学、甚至于现在的电脑,就是010101,0就是阴,1就是阳,你看你现在讲这种话,010101就构成浩瀚无穷的网际网络,没有人不相信。可是我们老祖宗六七千年前就讲了,阴阳变化就产生宇宙万物,一样的道理,电脑就是阴阳的变化,没有什么稀奇。所以全世界各个国家都很认真在学《易经》,我们千万不要把这种宝贝把它丢弃了。但是我们要了解,以前没有科学语言,不得以用那些话,现在我们已经进入科学时代了,我们一定要用科学语言,用科学的发现来帮助我们回去了解《易经》的道理,这才是现代人读《易经》的方法。我觉得《易经》给我们最宝贵的东西(是)四个字,也是中华文化里面最可贵的四个字,叫做“持经达变”。什么叫做“经”?“经”就是不能变的东西才叫经。你一个人有了经以后,你还不会变,那就是不会用。不会用嘛,原则是不能变的,但是方法是一定要变的。可是我们现在受美国影响很严重。我们说什么都在变,我是不接受这句话的,各位你如果相信一切一切都在变,什么都在变,什么都在变的话,请你今天晚上回去,看看你自己的爸爸变了没有,还是老人一个,那里有变?可见还有人不变嘛。如果你今天回去发现全家人都变了,连你爸爸也变了,那就变了。没有那回事。其实《易经》告诉我们,世界上如果没有不变,你就不可能有变。如果没有变,你就不可能有不变。它根本就是相对的,其实《易经》是全世界最高明的辩证法。

你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中国人,你会发现中国人说要,就变成不要;说不要他就是要。你送礼给外国人,外国人会当场拿来告诉你:我最喜欢这个东西。中国人会吗?中国人你送礼给他,他说不要,千万不要,好好,搁那儿好了,那最后还是要了。我小时候也是很讨厌这个,根本虚伪嘛,假的嘛。后来我才懂,我读了《易经》我才懂,学理很简单,叫做站在不要的立场来要,才不会乱要,这样就对了。站在没有没有意见的立场,来发表意见才不会乱讲,这样就对了。站在退让退让的立场来不让,那是不让。最后当仁不让嘛,当仁就不应该让嘛。这就是最好的逻辑。《易经》告诉我们,“当不当”就是应该不应该意思,只有一句话,尤其是对年轻人,特别、特别要小心,少问喜欢不喜欢,多问应该不应该,现在不是“我喜欢”,你喜欢就糟糕了。你喜欢,我经常讲,外国人因为他脑筋是一半的,我们脑筋是全的,因为我们有阴阳,同时要兼顾,所以外国人讲话经常讲一半的话,你看他们最流行的一句话叫什么?“不自由毋宁死”,现在的年轻人都上当了:“对对、对对”,你就 糟糕了。他只讲一半,“不自由毋宁死”,还有一半他没讲,从来没讲过。那只有中国人才懂:“一自由就堕落”。不自由当然不好,但是太自由更不好。而你说有钱多好,这句话也不对啊,钱是怎么样?钱是不够很紧张,太多了很烦恼,刚刚好最愉快。那就好嘛,还是三段论,怎么分都是三段。所以我是觉得我读完《易经》以后哇,我不但生理健康,心神愉快,而且我懂得很多道理。所以我就开始把我们《易经》的道理把它一个一个整理出来。

《易经》它讲的是六个字,叫做“明象位、立德业”。一个人一定要搞清楚现象,象就是现象,就是你的位置,我们今天觉得位置站错了嘛,位置,我们用通俗的话讲叫“地盘”。我问你,你说是武艺高强好,还是占到地盘比较好?武艺高强经常挨打的,一个人占到好地盘,占到合理的地盘,你是比谁都强。所以我们常常讲,位置错了没有?就是你的份在哪里。很多人就是位置搞错了,然后讲话讲错了,做事也做错了,最后自己倒霉。而位置,什么叫做对,什么叫做不对?是看当时的现象,现象是变化的。孟子说:男女授受不亲。但是你的嫂嫂,掉倒水里面去,你无论如何要去拉她。噢!嫂子掉到水里面去,你说男女授受不亲,所有人都骂你,你见死不救,可见它有例外啊。可是你把嫂嫂拉起来就该放了。(可你)一直拉(着),人家说你拉够没有啊,你拉什么呢?那不糟糕了!所以你从这个实例你可以了解到,一切它都要恰到好处。所以什么叫中庸?不要解释说不极端,不要这样说,就是要恰到好处。中庸就是恰到好处。我们现在都是中国人,我问你:什么叫“中”,中就是合理。中国就是讲究合理的国家,就叫中国,不是随便哪个国家都可以叫中国的。中国人就更难了,处处都是合理的人,才叫中国人,多神气。从现在开始,任何事情,任何话,要找到合理点,然后你才去讲。你看,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表示我们是重视理的。所以要把《易经》的道理把它提炼出来,在日常的生活中好好去运用,运用到你自己,变成很好的习惯以后,那你什么病都没有了。我敢保证,我现在79岁,我回观我当年39岁的样子,完全不一样了。所以我常常跟很多人讲,《易经》救了我,要不然我就没命了嘛。怎么没命呢?一句话讲过来,气都气死了,还有命吗?(笑)。只要你看不懂中国人,你一定活活被中国人气死,当你看懂以后,你觉得中国人很可爱,我懂得怎样跟他呼应,那不是很好吗?中国人,我的研究,是《易经》的民族,我们每一个人其实都懂得《易经》的道理,我们只是没有去整理,没有去提炼而已。你看我们平常所作所为啊,你从《易经》去看它,都是合乎它的道理的,你看“事不过三”,《易经》画到三划卦,它就不画了,你不能搞太复杂了,你搞太复杂就转不出来了,所以各位做事情,你看到简单的时候,要复杂化,不然会阴沟里翻船;你看到复杂时候,要简单化,这样就对了。你看到复杂,越来越复杂,最后就根本无法解决嘛;你看到简单就觉得很简单,最后一定会阴沟里翻船,大意失荆州。这样就对了嘛。所以我慢慢的就去把64卦整理出来,我感觉每一卦都是宝贝。你看我们就拿第一卦乾卦,它一共六个字就讲完了。乾卦有六个原则,每个卦都有六个原则。第一个原则告诉你,你如果搞不清楚这个状况,你就不要随便表现。很多年轻人(认为)有能力不表现那有什么用呢?他错了,你搞清楚才表现,你不搞清楚一表现就被打死的。有很多年轻人很有才干,一表现所有人都打他,这是必然的。所以,你没有能力人家打击你干什么啊,你有能力才要打击你啊,这有什么错?没有错。问题是表现的人自己不知道,你要看看清楚,可以表现到什么地步,你才来表现。但是一直低调、一直低调,这个人就没前途了,中国人低调、低调当中,还要去看机会,有机会一定要抓住,一抓住你就飞龙在天了,你就上去了。所以孔子告诉我们,一个人到了四十、五十,如果还没有什么成就的话,这辈子大概就没有什么后劲了,就是根据《易经》来得。你每句话都可以找到根据,而且都在卦里面,但是各位要相信了,没有好卦也没有坏卦,你说我卜到一个好卦,那是错误的,卦没有好坏,卦只是告诉你,你外在这种位置,你看到什么现象,你应该注意什么事情,如此而已。所以前面那三个字很重要。但是后面这三个字才是根本,叫做“立德业”。一个人学问在再好,不能担保你有成就;能力再高,不能担保你发达,钱再多也没什么用,最要紧品德要好。教育最要紧的,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品德。我是在(福建)大陆受的国学的基础(教育),我那个小学老师,是最了不起的。我还记得那个时候我们很惨,都在庙里头上课,哪有教室?老师第一天把国语课本发给我们,只讲一句话:“你们拿回去就开始去背,不管你懂不懂,背。你背了一课,你到我这儿来,我给你盖个章”。哎呀,我们好开心呀,回去不管躲在防空洞里面,躲在家里面也好,拼命背。差不多一个礼拜一本书就背完了。记住,年纪小的时候记忆力最强,理解力不高,懂不懂无所谓,你让他背,他背就记住了,记住了将来到了十几岁二十几岁以后,他就会把那些记住的东西吐出来,跟牛一样,吐出来嚼、嚼、嚼,他才有东西嚼。你小时候不背,脑袋空空,想什么?不知道。只有上网玩去嘛。这个很可惜。一个人小时候记忆力非常好,让他多背,理解力不行没有关系,慢慢长大,理解力越来越好,你就把以前背的东西一个一个拿出来,好好去整理去体悟,然后你得到你的东西。你有了品德以后,你比较会照心中这把尺去做,你一旦没有照这把尺去做,你就会歪的,就会走歪路。所以我们中国人经常讲的一句话,要凭良心,做人别的都不是很重要,最要紧的就是凭良心,凭良心是很难的事情,所以我会常常告诉你,上半夜要想想自己,后半夜要想想别人。所以我们很多的道理,其实一以贯之,就是说从小要告诉他,做人要实实在在,做事要规规矩矩,然后才来学应变。一个不务实的人,是没有资格讲应变的,而一个不懂应变的人,他是没有什么前途的。因此我们再把刚才那四个字再说一遍,叫做“持经达变”。应变就是适应不同的人,让大家都能接受你的原则,不能强制,因为强制是没有用(的)。也就是说一定要把他拉过来也没有必要,中国人到最后发展就是“和而不同”。我们很和谐,但是看法不一定一样,和谐绝对不是什么和稀泥,和稀泥就完了,和稀泥就是怎么样都可以,那个做的没有意思。我有我的原则,你有你的原则,我们不一定要全相同,但是彼此要尊重。你看动植物要多元,才能生生不息,人也要多元,才能生生不息,没有办法把所有人都变成跟你一样,没有必要。我们彼此尊重互相包容,然后我们一定在和谐当中商量到一个大家都能够接受的东西,这多愉快。所以,为什么我刚才讲没有好卦坏卦,我还是要修正一下,八八六十四卦里面,有一个是从头到尾都好的卦叫做谦卦,就是谦虚的谦,做人一定要谦虚,只要人家说你不对,你不要马上反映说“不要”,听听看,有什么关系,也许正好是你没有想到的那一点,你把他包容进来,不是更好吗!每一个人多少有一点他独特的地方,你听听嘛有什么关系,实在不行你就把它去掉就好了。我年纪越大,越感觉到马上反映是很危险的,是非常危险的。所以我也跟各位建议,真正学懂《易经》的人,《易经》就是开关而已。一开一关,阴就是开,阳就是关,你可以这样想,从现在开始碰到任何刺激,外面有任何东西要进来,第一个把嘴闭起来。我们的坏处就是一进来嘴巴就噜噜,然后得罪一大堆人,回去就后悔:哎呀,今天早知到不说就好了。很痛苦的。养成习惯,听到什么话嘴巴闭起来,嘴巴闭起来才会经过脑筋想,想妥当了在讲,想妥当了再做,我保证你没有事情。所以为什么连孔子都讲他读了《易经》就可以没有大过失,他不会犯大过失,因为《易经》告诉你:你如果这样,将来会那样。你自己去选择,你经过判断,经过理性的选择,那你还会犯什么大错误呢?就不会了,那就非常好。所以年纪轻的,多花一点时间读《易经》,你后面用的日子很长。年纪大的,多花一点时间看看《易经》,你才知道这一辈子你到底过的怎么样。但是我们希望各位了解入门比较难,所以将来我们如果有时间的话,我们会来一步一步地把它说清楚。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294773.html

更多阅读

百家讲坛 曾仕强《易经的智慧:第二部》(全23集)

雨中笠翁欢迎您! 更多精彩请您欣赏:收藏分类100大项800余子项,主要有:影音曲舞、宗教神学、文化艺术、民风民俗、植物动物、美女靓照、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异域风情、书画旅游、花鸟鱼宠、娱乐八卦、幽默搞笑、人生哲学、职场创业、饮

曾仕强主讲:易经的奥秘全文讲义

第一集:何为《易经》?要了解《易经》首先从今天的题目开始,什么叫《易经》?《易经》是什么?所有文献都这么记载:就是“易”是群经之首,实际上这句话太客气了,应该是 “易”是群经之始。为什么说《易经》是群经之首呢?因为不管是五经或者六经

听曾仕强讲《易经与人生》 易经与人生 曾仕强

曾仕强讲《易经与人生》http://www.tudou.com/v/DOggn1-Eijw我的易经人生我的易经人生我的名字叫曽仕强,可是我三十九岁的时候,我的身体非常的衰弱,简直是一点都不强。我总觉得头重脚轻,两脚无力,那时我的办公室在二楼,可是上下楼梯我都要

《傅佩荣谈易经与人生》听课笔记转载 傅佩荣解读易经

第一章:易经是什么?Ø 不学一定不会,学了不一定会,学会终身受用。——学习易经的心得。Ø 易经——修德行善。Ø 《易经》的两大方面的:1、义理:一个人做人处事的道理。2、象数:卦象和计算方式,应用于日常生活占卦。Ø 易经

声明:《曾仕强讲座:易经与人生》为网友山有木兮木有枝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