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布依族研究资料 网络教育研究的资料

布依族的服饰布依族的节日布依族的饮食布依族的建筑

服饰:是个民族外部形象的标志,也是一个民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一部份。长顺县布依族的衣裙、背扇、小孩帽、腰带等都绣有各种花纹不同的图案,这些花纹图案有井田花、山形花、迁徙花、连接花、蝴蝶花、狗舌花、银器花、板凳花等等。这些世代相传的花纹图案不仅美化了生活,而且记载着布依族的历史,反映了布依族人民向往美好的生活。

男装:因年龄不同各有差异,童年上身穿长短衫,下着长裤,头戴“撮箕帽”。少年衣着式样基本不变。青壮年时,服装仍是圆领衽长衣和对襟短衣,但头缠白帕。老年服装亦无多大变化,头帕改缠蓝或青色,穿长衣,腰加系青、蓝色布带。

男装的颜色多为青蓝色,长衣长膝下一尺左右,前后两幅为中缝裁制,布结纽扣七副,分布于领下、右肩下、腋下。对襟短衣右上方制一个荷包(即口袋),左右下方各制一大荷包,布纽扣七排或十一排。这种对襟短衣是右衽短衣演变而来,民国时期逐渐普及。但随着生产的发展,不少人纷纷到市场购买衣服。特别是青年人,其衣着已同汉族区别不大,中山装、西装、牛仔衣、牛仔裤随处可见。

女装:女孩子七至十五岁,穿滚浅蓝色土布上衣,头搭细花头帕。代化一带,女孩子搭腊染头帕。女子十六岁至三十岁,被认为是人生黄金年华,因而衣着多姿多彩。其特征:蓝土布右衽大襟短衣,大裤脚,衣长以遮臀为宜,下摆呈弧形,托肩花,自肩至背是一个半圆圈,彩线绣的花锦或滚边,袖口滚花边,胸前系围腰。围腰平头八字形,边沿镶满银花泡(布依语称“儿梅”),以多为荣。边沿的银花泡围内绣或布贴折枝花图案,叫“胸口围腰花”。青年枝花图案为菊花、桃花、鸟、蝶不等,中年多是瓜果、石榴、“福”、“自由”之类。围腰带通常两指来宽,其尾部不仅有须绺且绣有彩花,从这个花,可以评判女子刺绣和挑花的技能。穿戴时,银饰围腰链套在颈衣领上,带从腋下穿过打结于后腰,使围腰下垂与衣相齐,显现绣花图案。头则戴锅形头帕,系腊染巾或白帕。

布依族妇女到了五十岁以后,衣服虽然保持青年时式样,但栏杆花边已换素雅花纹,围腰已无银泡。在代化、睦化一带,老年妇女服饰较为特别。她们穿戴的衣服肥大、宽袖、右衽无领、档长大裤脚,围腰带尾尖如箭头,袖口、裤脚边镶有几何图案滚边,青布缠“包包头”,冬天包裹脚,一身衣料均是土布,色调青、蓝两种。这些地方老年妇女过世穿戴亦别有讲究:青头帕缠头,帕的两立耳上方,形似马耳,帮称“马耳头”,上衣无领右衽短衣,衣边沿、袖口边沿用土布滚边,下拴长折裙,裙上缀有各色布贴图案,大小均匀,彩线绣边,做工精细。

我国古代将色彩分为“正色”、“间色”。青、赤、黄、白、黑为五方正色。间色为绿、红、碧、紫、骝黄。《礼记》卷29有“衣正色,裳间色”之载,言上衣应为正色,下裳可为间色,以示色之尊卑等级。而布依族妇女服饰的色彩就占了正五色中的两色。青蓝衣衫配白色头帕,或白衣衫配蓝色青色长裤,在田间地头呈现出一种淡雅、一种安祥、一安低沉,也就是一种冷色美,这和田园山水在一起就是一幅和谐自然的画。在长久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劳作生活中,白云、蓝天、青山成为她们生产生活中的主色。

布依族的饮食


住在田坝地区的布依族以大米为主食,居住半山区的布依族为大米玉米掺半,住在山区的布依族主食玉米。另外,还有麦子、荞子和糯米、小米、高粱等。布依族平常实行三餐,早上九点钟左右一餐,以“稀饭”为主;中午十三点左右一餐;晚上一餐。但特殊情况例外。

长顺县布依族喜欢把糯米加工成许多食品用来招待客人和作为走亲访友的馈赠礼品。因而每年春节,家家户户都备几十斤甚至百来斤糯米打糍粑、酿甜酒。布依族保存糍粑很有经验,其方法简单,即把糍粑切成小方块后泡在水缸里(凉水常换),这样既便时间长也不变味、不腐烂。

关于布依族研究资料 网络教育研究的资料
蔬菜根据季节的变化各有不同,主要有白菜、茄子、豆类、瓜果及辣子。布依族人都很能吃辣。

布依族喜爱饮酒,并且多是用玉米、大米自酿。不管红白喜事,还是平时招待客人,桌上都要有酒。

布依族人家平时粗茶淡饭,省吃俭用,但有客人来,则以腊肉或杀鸡盛情款待,否则主人一定过意不去。

布依族的建筑


布依族的村寨多是依山傍水,靠近坝子或山谷间,寨子周围喜植护蓄树或竹林,现中坝乡的杉树桥、新寨乡的山蟒、鼓扬乡的塘寨、播结、睦化三槽一带仍保存着百年以上的古树。布依族多聚族而居,村寨的房屋倚山而建,远眺山寨,住房群体因地形的高低呈现出错落有致、疏密相间的梯级风貌。

长顺县布依族房屋建筑除少数边远山区地形斜坡较大建有吊脚楼,绝大多数地方房屋为楼房和平房。

楼房:布依族称“闪然”或“然闪”。“闪”是楼,“然”是房之意。楼房根据地势,分前后建造两级屋基,前低后高。靠山后半部建平房,前半部建楼房,上铺楼板与之相平,大门开在平房处,楼分三层,底楼为牧畜饲养处。二楼与平房住人,一般辟为三开间,每间长9米,宽3.3米;正中一间是堂屋,平时用于供奉祖宗和招待客人用膳;堂屋右侧为两片,一半做厨房,一半纺织;堂屋左侧是卧室。三楼堆放粮食和其它物件。楼房四周用木板装壁,也用竹子编。上盖瓦,若交通不便或距离砖瓦厂较远,也割茅草盖。这种建筑,因节省材料、施工简便,很适合山区居住。

平房:是布依族普遍居住的房屋。每栋三间或四间,面阔包边1.3米左右,进梁包边0.8米,从地基至脊梁高一丈八尺八寸或一丈六尽八寸,要求最后的数字是“八”,因为图个“要得发、不离八”的吉利。平房屋架为互相穿斗式木架结构,由柱子、穿枋、瓜筒、落橼枋、大梁、桁条、楼枕、橼皮等相互穿斗排列而成。一排柱头里不落地的短柱称为“瓜筒”,柱与柱之间距离为三尺或三尺八寸,称为“步水”。屋排架是七柱的称“七个头”,九柱的称“九个头”,十一柱的称“十一个头”,其中以“七柱头”居多。从中柱到前后檐柱的顶端,依次渐渐降低而成斜坡形,俗称“分水”。柱和瓜的顶端成凹形,俗称“碗口”,是放桁条用的。柱上部穿出一枋,俗称“出檐挑手”。

长开三间的平房有四排柱,长开四间的有五个排柱,中堂比次间稍宽,一般宽度为4米,次间3.6米。中柱顶端用大梁,二柱处用二梁,头穿处用罗檐枋,下部用地檐。后檐柱的上下罗檐枋与前二柱罗檐杺对称,两边次间顶用桁条,中间用楼枕,平房次间都有柱,柱高2.3米,楼上铺木板作堆谷子或置床,有的是铺上竹子堆放玉米。整个屋架所有木料有杉、椿等,穿檐枋则用枫香或其它杂木。

布依族住房内部结构各家大致相同,正中一间为堂屋,设有神龛,既是供奉祖先的场所,又是婚丧喜庆及平时招待客人的地方。左右次间,以中柱为界,前作伙房,后作卧室。亦有不少人家专盖一间做厨房。

布依族向来把立房造屋当作一件大事,下第一块基石时要看日子,由石匠师傅烧香念“咒语”。木匠开工也要看日子。立房是整个建筑过程中最隆重的仪式,主人在头一天要打糍粑,备好招待亲友的酒肉,晚上要吹唢呐。立房这一天,各方亲友都来庆贺,其中以妻舅最为特别。新房子的大梁由舅送来,路上梁木要用红布包裹,并请唢呐乐手吹奏相送。整整一天唢呐声、笑声延续不断,小孩子亦高兴奔跑穿梭,热闹非凡。

布依族的节日


春节:习惯包括除夕在内从正月初一起至正月十五止。布依语称“令杏节”,这是布依族隆重的节日。一般从腊月开始,各家都陆陆续续清扫屋内屋外,杀猪、淹制腊肉、打糍粑、推豆腐、捏血豆腐、酿酒、做甜酒及缝制新衣。腊月三十,清早起来在大门、窗子、牛圈、猪圈贴上春联,门神。十六点左右,燃放炮竹,吃“年晚饭”。这顿饭是一年中最讲究的,都要全家老小聚集在一起一同吃“团圆饭”。天黑,到村旁或村后的风水树下(有的到土地庙)去接祖宗(布依族称“热胞”)回家过年,相传如此日后祖宗能保佑家人平安。“热胞”通常去两人,长者手持米筛,筛内放一块糍粑、一个鸡蛋、一根绳子、一方猪肉及香纸等,返回的路上口中念念有词:“老胞快来和我们过年……来呀,魂啊慢慢来……”。至家门口,即点放炮竹,表示祖宗已接到家,然后将酒、饭、肉、糍粑摆在神龛前供奉。晚上无论大人小孩都坐在火坑旁听老人摆古(讲故事),或吹唢呐不等,俗称守夜。

大年初一,清晨妇女们争先恐后去井或河挑“新年水”(又称“聪明水”),相传谁先抢到第一桶“新年水”,那一年将财源不断。孩子们则穿上新衣服欢快地拿着格螺,鸡毛毽到处玩耍。青年男女亦不甘寂寞,也纷纷邀约到村外或其它寨子对歌。初三,各家各户要另做一桌饭菜来供奉祖宗。供祀时,家中长者立于桌旁边烧香纸边念“保估歌”。这天,出嫁的姑娘或女婿要回娘家拜年。若爱好打猎,这一天吆着猎狗,背上猎枪上山。

春节期间,还要进行各种娱乐活动。在广顺麦瓦寨、烧寨及竹林寨,布依族喜爱以地戏表演的形式逐户恭贺。在代化、鼓扬、睦化、云盘、猛秋,布依族常以走亲访友唱“亲家歌”、“古歌”、“抬爱歌”或“情歌”的方式相互祝贺,增加节日的气氛。

了年节:正月的最后一天,长顺布依族人民纷纷打糍粑祭祖先,以示年区已完,春耕即将开始。但随着科学技术的推广,一些地方已改变了“了年”才下地的习惯。有的农户甚至不等十五过完,就在地里忙碌了。

三月三:是布依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这天,布依族人以家族为一个整体,互相邀约聚集到一起去坟山挂青(上坟),吃团体饭。气氛热烈、隆重。

牛王节:每逢农历四月初八,布依族无论农活多忙,都要放牛休息,每户都要做黄、蓝、黑、白、红“五色”糯米饭(用“染饭花、叶”上色),糯米饭蒸熟先捏一团给牛吃,以示慰劳牛的辛苦,然后人们才吃。这一天,房屋四周要挂上枫香枝叶,相传这样庄稼就可以长得像枫香一样茂盛。

六月六:是布依族隆重节日。1981年6月11日,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正式批准为布依族传统节日。关于这个节日的来历,相传是布依族始祖盘古王父子发明水稻种植技术,人们为了纪念他们,便在每年六月初六(即盘古归天的日子)举行祭祀活动,年年如此,世代相传,沿袭至今。青年人穿上新衣,结伴而行去赶桥、浪哨、对歌。长顺县布依族赶桥地点有三处:一是鼓扬桥,二是中坝杉树桥,三是惠水境内老鹰坡。其中鼓扬桥影响最大,热闹非常。每逢赶桥,邻近的村寨,几乎户户都住满了远道而来的亲友和客人。赶桥者除布依族外,还有汉族、苗族等兄弟民族。赶桥日,新桥、老桥、河边、沙坝、公路上、田坝里,到处是人的世界,到处是歌的海洋。据1984年统计,赶鼓扬桥人数有四万余人。六月六,这个布依族的传统节日,其实已发展为多民族共有,是一个民族团结的欢乐日子。

七月半:又是一个青年男女盛会的美好日子。七月半赶桥三天,第一天和第三天分别称踩桥和散桥,不太热闹,第二天称正桥,最热闹。长顺县布依族“七月半桥”赶三个地方:一是鼓扬红岩桥(七月十一至十三),二是 摆所桥(七月十三至十五),三是云盘肖冲桥(七月十三至十五)。这三个地方,以肖冲桥历史悠久,据调查始于清朝道光年间,最初几百人,以后随着布依族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赶桥者逐年增加,现每年均在万人以上。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296607.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科学研究的艺术(六) 科学研究的艺术豆瓣

(续五)科学研究的艺术(六)夏五四/摘上一段中关于语言学习可能造成有害影响的观点并不是普遍都能接受的。然而,在决定要不要学习一种语言或一门别的科目的时候,还有一个因素要加以考虑。那就是:学习价值不大的科目消耗了学习别的科目所

课题研究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课题研究的一般过程

一、学会选题1、有问题意识:(1)从教育教学的疑难寻找问题。(2)从具体的教育教学场景中捕捉问题。(3)从阅读和交流中发现研究问题2、选题的一般方法:第一步:发现和提出问题(拟题)第二步:查找资料、分析问题(拟题纲)v第三步:根据实际,敲定选题(定题)3、

转载 科学研究的艺术(八) 中国艺术科学研究所

(续七)科学研究的艺术(八)夏五四/摘到这一步的时候,研究人员可以将课题分割成若干公式化的问题,并开始从实验入手。在准备工作阶段,科学研究人员不应消极地用资料充斥头脑,而应该寻找现有知识上的空挡、不同作者报

声明:《关于布依族研究资料 网络教育研究的资料》为网友风格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