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陵别儿童入京 南陵别儿童入京注音版

南陵别儿童入京(李白在兖州瑕丘诗文之十八)

题解与系年:诗题《河岳英灵集》、《又玄集》云作“古意”。此诗詹锳《李白诗文系年》认为作于天宝二年之秋,写作地点在宣城郡南陵县。以后葛景春、刘崇德在《河北大学学报》1983年第1期发表《李白由东鲁入京考》一文,首倡李白“天宝初李白实由东鲁入京”;詹锳在《文史知识》1987年12期《谈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赞同、支持葛、刘之新说,自纠己前之误,并且认为李白《酬张卿<夜宿南陵见赠>》及诗题《南陵别儿童入京》的“南陵”为同一个地方,“这个南陵必与鲁城(今兖州)相去不远。”王伯奇在《李白来山东家居在兖州》(见人民文学出版社《李白与谢脁研究》)文中,经考证明确提出,此“南陵”即为兖州城东门之外的“沙丘”。对此观点,葛景春完全赞同,其在《“南陵”到底在哪里》(《中国李白研究.1994年集》)中作了更为详细的论证。李白此诗作于天宝元年仲秋,为李白自兖州奉诏入京离家别儿女即感而作。

白酒新熟山中归, 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扬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注释:1、白酒新熟山中归:白酒,《礼记.内则》:“酒:清、白。”“白酒”或即“浊酒”。山中归:

当指徂徕山中。李白于天宝元年,作《游泰山六首》,题一作《天宝元年四月从故御道上山》。

其六:“山明月露白……寂静娱清辉……举手弄清浅,误攀织女机。明晨坐相失,但见五飞。”

由而可知,李白自夏四月上泰山,时至秋七月。据诗末句可断,李白于次日即离开了泰山。泰山

离徂徕山数十里,由诗首句“白酒新熟山中归”看来,李白从徂徕山归兖州家中的可能性最大。

2、儿女:谓李白爱子伯禽、女儿平阳。

3、游说万乘:万乘指唐玄宗。此句是谓李白在这次奉诏入京之前的开元二十*年,由东鲁西入长安,

向唐玄宗献《明堂赋》一事。

4、会稽愚妇轻买臣二句:安旗《李白全集编年注释》对此注曰:“魏颢《李翰林集序》谓白‘次合

于鲁一妇人’,会稽愚妇当指此。……郭沫若云:‘又合于刘,刘诀(按,亦魏颢《序》中

语)。这位刘氏可能是李白在天宝元年游江东时的结合,结合不久便离异了,在《南陵别儿童入

京》中,所大骂的‘会稽愚妇妇’应该就是这个刘氏。’恐非是。”这里,安旗认为“会稽愚

妇”当指“鲁一妇人”,诚误;郭沫若则认为应该是刘氏,良是。按魏颢《李翰林集序》:“白

始取于许生一女一男……又合于刘,刘诀,次合于鲁一妇人,生子曰颇黎,终取于宋。”许氏卒

于开元二十*年春,李白与刘氏结合,应在其自兖州西赴周秦、间游吴楚归来之后的开元二十*年

的夏秋,至天宝元年秋李白奉诏入京时已与李白诀离,李白与刘氏的婚姻,最多只有二年。诗中

的“会稽愚妇”是为刘氏无疑。这位刘氏很可能就是李白所咏的邻女“海石榴”。此见李白诗

南陵别儿童入京 南陵别儿童入京注音版

《咏邻女东窗海石榴》。郭沫若认为李白在《南陵别儿童入京》中“大骂”刘氏,是说欠妥。李白

诗中将刘氏喻作“会稽愚妇”(愚妇,犹俗语“傻娘们儿”、“傻女人”),当为刘氏在李奉诏

入京之前与他诀离一事,所表现出的他对刘氏的惋惜、同情和遗憾。如此认为或解释,见《汉书.

朱买臣传》。

5、蓬蒿人:蓬蒿,蓬草和蒿草。广谓杂草,泛指草丛、草莽。《礼记.月令》:“(孟春之月)藜莠

蓬蒿并兴。”蓬蒿人犹“草间人”,意为草民百姓。

2000年9月16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299250.html

更多阅读

被误读了千年的“红杏出墙” 仓央嘉措一直被误读

被误读了千年的“红杏出墙”作者:赵炎被误读了千年的“红杏出墙”文/赵炎最有名的“红杏出墙”诗,无疑非南宋叶绍翁的那篇《游园不值》莫属,曾被选入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第5课,诗云:“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

声明:《南陵别儿童入京 南陵别儿童入京注音版》为网友舞台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