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学习理论

“为掌握而教”和“为掌握而学”

一、为掌握而教。

“大多数学生(也许是90%以上)能够掌握我们所教授的事物,教学的任务就是要找到使学生掌握所学学科的手段。”这就是布卢姆为掌握而教的核心思想。

布卢姆认为:大多数教师设想他们的学生只有三分之一能胜任学习,另外三分之一将不及格或刚刚通过,余下的三分之一则处于中间状况。他认为这种想法“是当今教育系统中最浪费、最具有破坏性的一面。它压抑了师生的抱负水平,也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布卢姆坚持认为,90%以上的学生都能掌握课程中的材料。为此,布卢姆与他的助手们进行了长期的研究。通过实验、观察、追踪研究,他们得出结论:除了百分之一二的超常儿童(即所谓天才儿童)和百分之二三的低常儿童(包括智力、情感、体格等方面有缺陷的儿童)之外,95%以上的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率、学习动机等方面,并无大的差异。只要有适合学生特点的学习条件,世界上任何一个人能学会的东西,几乎所有的人都能学会。布卢姆认为,造成半数以上学生不及格的原因,一方面是课程设计和方法的不完善;另一方面的原因,也在于他们的教师并没有去期待他们掌握。布卢姆认为要想使学生掌握学习的内容,必须使教师具有对所有学生的期待,而不只是对一部分学生。教师应当向学生解释掌握性学习与一般学习有何不同,并向学生表明自己的信心,相信绝大多数学生应当而且能够达到掌握水平。

为掌握而教的思想要求教师面向全体学生,相信所有学生都能够得到发展,这就意味着,在掌握教学中,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传统教学往往根据正态分布曲线,来给学生进行成绩的等级评定,据此把学生划分为若干等级。布卢姆认为,正态分布只能说明学生在总体中的次序和位置,而不能说明他们掌握知识的水平。而且这种做法往往容易使教师形成这样一种观念,即“他们会把学生的学习能力看成是一种持久和稳定的东西,也就是说,在学生学习生涯中最初发现的学习差异,不仅会在他们整个学习生涯中表现出来,而且会贯穿于他们的一生”,因此,“差生只能学习最简单的和最具体的概念,而优生则能学习某一学科中复杂的、抽象的概念。”布卢姆对此进行了驳斥。他认为: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是天生的、固定不变的,而是后天形成的,是可以改变的;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是人为的、偶然的,而不是个体天生的、固有的,因而是可以改变的;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并不像人们想像的那么大,是可以通过有效的措施得到弥补的。布卢姆认为,学生之间存在个别差异,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先前的学习水平和他所受教育质量的差异,只要在这两方面进行改善,就可以大大缩小学生之间的差异,提高学习水平和学习效率。他认为,只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学习时间,并且找到帮助每个学生的方法,那么,至少在理论上说,所有学生都能掌握。只有相信这些,教师才可能摒弃原来的错误观念和做法,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期待所有学生掌握所教的内容,最终使大多数学生达到他们能够到达的发展水平。因而,为掌握而教也是一种教师学生观的重大转变。

为掌握而教的教学,把教材分成以一二周为期的单元,在教学过程中每个形成性学习单元之间要进行评价,通过这种评价发现并弥补群体教学中引起的学习误差,了解每个学生尚未学会的东西,以改进教学过程。在具体方法上,采取“给学生第二次机会”,即在每个单元完成之后进行“诊断测验”,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然后让通过测验的学生,由另一位教师有计划地作与第一次不同的讲解,一直到他们掌握有关教学内容为止。这种方法被称为“给学生第二次机会”,“对目标射第二次箭”。

二、为掌握而学。

布卢姆的说法,这是学习对学生自我观念所产生的影响。布卢姆认为,每一个人都在寻求对自己价值的肯定承认,他也会把自己看成在他自己的能力或成功受到信任的领域是足以胜任的。掌握学习就是要使学生确认自己的学习能力,把自己看成是胜任学习的。

布卢姆认为,学生经常表现的不及格和学习不胜任,会引起学生怀疑自己的应付能力,因此要引导他们在校外体验中寻求信任和胜任。布卢姆强调,如果学校不能在课堂中给予学生更多的成功经验,他们就会不仅在校内,而且在校外都会完全地拒绝学习。中学生和大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大量神经过敏行为,都是在学校学习方面受到惨痛挫折的后果。

学习能给学校带来生机,给学生带来信心,并帮助学生在各类学习中发展一种毕生的兴趣。布卢姆认为,如果教师和学生两方面都了解所期望于他们的是什么,如果教材合适,教法设计得当,在教师态度、教学时间上为学生提供平等的条件,与对学生的进步给予反馈的经常评价测验相结合,那么,90%以上的学生都能为掌握而学习,并达到掌握的水平。

当然,在为掌握而学的过程中,学生对自己能力的确认和信心的树立要经过一个过程。例如,当学生在单元群体教学中,学习某一材料遇到了困难,他便需要运用矫正手段,寻找学习尚未掌握的材料的另外一种方法,挑选最适于他学习的手段,并在这个问题对以后学习可能产生影响之前就解决。矫正工作在课下进行。教师通过矫正工作,让学生看到他们完全能达到目标,这样才能促使学生付出更多的努力。而这更多的努力又促使学生顺利地完成矫正,补上学习的漏洞,排除障碍,达到掌握水平,同时也促进了自信这一重要的心理品质的形成。

掌握学习的策略

“掌握性学习有许多切实可行的策略,每种策略必须与处理学习者个别差异的某种方式相结合,即把教学与学习者的需要与特征联系起来。”根据这一原则,布卢姆制定了掌握学习的各种策略。

一、关于教师的问题。

他认为,实施掌握性学习要“为每个学生提供一位好导师”。这种“好导师”应该不受缚于传统教学,不按正态分布曲线规定分数等级来评定学生,并且能够为学生掌握性学习提供适合他们个别差异的方法。

二、关于教学材料使用问题。

布卢姆认为,学生使用一种教科书不能掌握原来所用的概念时,便可采用其他教科书。如果教科书中的概念仍不能掌握的话,那么可采用“练习册和程序化的教学单元”。

三、关于教学组织形式问题。

除群体教学外,布卢姆主张采用能力分组的小组研究和个别指导的研究方式。他说:“每个学生也许需要十分不同的教学类型、质量,才能够达到掌握水平。这就是说,经过各种不同类型的教学,不同的学生可以学会同样的教学内容,达到同样的教学目标。”

四、关于教学时间问题。

布卢姆认为:“花在学习上的绝对时间量(校内或校外)并不决定学习水平。应当允许每个学生得到他学习一门学科所需的时间。”“如果学生在学习上花了所需的时间,那么大多数学生能够达到掌握水平。”他认为,“掌握性学习策略的任务便是找到改变每个学生所需的学习时间的方法,找到为每个学生提供所需的时间的方法。”

五、关于教学方式方法问题。

教学方式方法多种多样,选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果采用这一方法使学生不能学会所教教材,教师则可选择其他方式。其选择和运用,以有利于促进学生高水平地学习该学科为原则。

六、关于师生的系统反馈和矫正问题。

布卢姆认为,“掌握性学习策略的实质是:群体学习并辅之以每个学生所需的频繁的反馈和个别化的矫正性帮助。”“反馈通常采用简要的诊断形成性测试的形式”。通过形成性测试揭示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协助学生矫正错误,促使他们达到教学目标。正因为教育目标是可测试的,一个学生能否掌握教学目标,通过形成性测试,可以得出结果。因此可以说,教育目标分类学和教育评价乃是掌握性学习的理论依据,也是实现掌握性学习的有效手段。

掌握性学习理论的操作

布卢姆在阐述了其掌握性学习理论的基本思想后,制定了在教学中运用掌握性学习理论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1.确定每个形成性学习单元的内容与目标,制定规格明细表,详细分析表内所包含的要素,以及各种要素的层次结构关系,确定各要素的重要性程度。

2.编制形成性测试的试卷两份,两份试卷都必须包括本单元所有要素,并在原则上要求等值。

3.在单元学习后进行形成性测试(一般需要25~30分钟)。

4.给学生第二次机会,并在随后两三天举行平行性测试。测试答案(一次或二次之和)的准确程度达到85%,就表示学生对该单元达到了掌握水平。

5.教师对测验结果进行分析、矫正,以确定学生对该单元教材掌握的情况,或者复习那些学生感到特别困难的概念。矫正手段设计用来重新教授单元形成性测验中的某些项目所考核的内容,但方法不同于该单元最初的群体教学,矫正的方法有多种,一般在课下进行。矫正工作应该安排好,使教师用的时间压缩到最低限度,而学生又不感到是额外负担。

以形成性评价作为重要手段的掌握性学习的教学,突出的优越性表现在:1.它能帮助学生发现和矫正他们答错的问题和需要补充学习的概念、技能。布卢姆通过实践,发现最有效的纠正程序是让学生小组(每组2~3人)利用半小时左右时间检查各自的测试结果,互

相纠正。掌握性学习的教学成果取决于改正过程的有效性。2.强化已达到掌握水平的学生的学习动机。对这些学生,良好的测试成绩可以起到激励作用,使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表现出更浓的兴趣、更强的决心,形成良性循环。3.形成学生学习的准备性。这种教学为学生安排了每一单元的学习时间表,这就使学生了解规定时间内应学习掌握教材内容,并为测验做好准备。形成学生学习的这种准备性有利于督促、激励他们抓紧时间,努力学习。

布卢姆曾指出,许多学生所以未能取得最优异的成绩,问题不在智力方面,而在于未能得到适合于他们各自特点所需要的教学帮助和学习时间;为掌握而教,正是要解决这个问题。

所谓“掌握学习”,就是在“所有学生都能学好”的思想指导下,以集体教学(班级授课)为基础,辅之以经常、及时的反馈,为学生提供所需的个别化帮助以及所需的额外学习时间,从而使大多数学生达到课程目标所规定的掌握标准。其主旨是提倡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认为只要提供足够的学习时间和适当的帮助,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和学习积极性,95%以上的学生都能掌握所规定的知识和技能,取得优良的学习成绩。

掌握学习教学法的实施分三个阶段来进行:

1.教学前的准备阶段。

教师要为掌握学习教学计划制定一套可以测量的标准,以及达到掌握的最理想的教学程序,具体包括:①制定某一课程或学科所达到的成果或目标,准备好终结性的测验;⑧把整个课程划分成一系列较小的学习单元,然后根据确定的或假定的相互关系定出每一————单元的目标;⑧确定构成每一单元的掌握水平的标准,制定用来测试各个学生掌握各单元目标情况的形成性测验。此外教师还要制定出具体的教学计划,内容包括与各单元目标相关的教学活动与教材,以及供未达到单元目标的学生使用的选择性的补充教学活动和教材。

2.教学的实施阶段。

由班级教学→诊断性测验(形成性测验)→小组或个别矫正教学这样几个环节所构成的不断循环的教学活动。整个过程是,教学前教师充分了解学生是否具备了进行学习所必要的认识和情感方面的条件,再根据学生的初始条件确定教学内容和要求,接着教师便根据所拟的教学计划进行教学,一个单元教学结束后,教师要对全体学生进行诊断性(形成性)测验,以确定学生是否掌握所教内容,对已达到掌握水平的学生安排做补充性练习或根据个人意愿,充当未达到掌握水平的学生的“导师”。对未达到掌握水平的学生则进行个别化的矫正教学,当绝大多数学生都达到掌握水平后,再一起转入下一单元的教学。

3.教学评价阶段。

教师运用终结性测验,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评定,看他们是否达到了预定的成绩标准。评定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分为“A”和“未掌握”两等,“A”表示学生的成绩已达到掌握水平,处于掌握水平以下的学生则列入另一等。另一种是对“未掌握”的学生的成绩再逐级分等(如B、C、D和F),以确定他们距学习目标的具体情况。

掌握学习理论

总之,掌握学习教学法的运用涉及到一系列程序,如目标分析,诊断测验,补充及深化的辅导等等。但关键所在是反馈——矫正程序,即在适当的时间对全班学生进行以诊断为目的的测验,再根据测验的结果,对每个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辅导。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301513.html

更多阅读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幼儿教育教学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对于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索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学前教育的改革有重要的意义。建构主义是在皮亚杰和维果茨基、布鲁纳等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是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进一步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及其教学观

(一)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人本主义是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兴起,60-70年代迅速发展的心理学流派,由于其观点同近代心理学两大传统流派──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均不同,被称为心理学中的“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学习

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

学习的分类与评价一、目标分类布卢姆认为,一部完整的教育目类分类学,应该包括学生学习的三个基本领域:认知、情感、动作技能。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用学生外显的行为来陈述目标布卢姆认为,制定目标是为了便于

建构主义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

作者:陈越 上海市第六十中学一、建构主义简介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三、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四、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五、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近二十年以来,把学生作为知识灌输对象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已经让位于把学生看作是信

新建构主义6.0版)---网络时代的学习理论

(本文为王竹立老师原创学术论文,2011年1月17日首发,2011年1月22日更新为2.0版,2011年1月23日更新为3.0版,2011年1月29日为4.0版,2011年1月30日更新为5.0版,2011年2月16日为6.0版,2011年4月1日发表于《远程教育杂志》2011年第2期。欢迎转载与

声明:《掌握学习理论》为网友薄情人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